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8214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docx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

ThismanuscriptwasrevisedbytheofficeonDecember10,2020.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

福建省沙县城关水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

Q/2CD-10217-

1总则

本标准规定了水轮机,发电机的检修工艺与注意事项,适用于我公司16MW灯泡贯流式机组的检修工作。

2设备规范和检修周期

设备规范

水轮机基本规格

水轮机型号GZ4BNA—WP—490

设计水头Hr=

设计流量Q=/s

额定转速100r/min

飞逸转速/min

旋转方向顺时针(上游往下游看)

水轮机安装

发电机基本规格

型号SFWG16-60/5430

额定功率16000KW

额定电压UN=6300V

额定功率因素cosφ`N=

额定频率n=50HZ

相数M=3

水轮机主要技术数据

最大飞逸转速(导水叶在最大开度位置,发电机空载,最大水头协联破坏时)min;

在水头,110%额定出力时,轴向最大正推力。

水头运行范围:

水导轴承润器油型号46#汽轮机油

发电机主要技术数据

转动恒量GD2=1500KN·m2

发导轴承,正推力瓦,反推力瓦水导轴承润滑油型号46#汽轮机油

发电机制动气压为-

检修周期和工期

为提高机组可利用系数,防止设备失修,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检修周期一般规定如下:

Q/2CD-10217-

小修:

小修是有目的地检查易磨、易损零部件,进行处理或做必要的试验,消除设备缺陷,特别是在大修前的一次小修中,应进行比较详细的检查,了解和掌握设备情况,为编制大修,估算大修工作量提供依据。

每年两次,每次7-12天。

大修:

大修要全面检查机组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其技术数据,并按照规定数值进行调整工作。

大修周期4-6年,工期80—90天。

扩大性大修:

扩大性大修要吊出转动部分,进行全部解体,有时还要进行较大的技术改进工作。

扩大性大修周期和工期可根据机组的具体情况结合部颁标准来确定。

3检修管理工作和一般注意事项

检修前准备工作

检修前应制定出具体检修方案、检修进度、网络安排、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方案、主要部件定置图、检修人员分工编组等,并具体落实。

准备好大修的备品、备件、材料及各种测量工具和记录表格。

检修前应对使用的工具设备,如起重用的绳索、吊车葫芦、检修排水泵、工作闸门等进行检查,确保检修时人员及设备安全。

检修工作开始前,必须开检修动员会,做好宣传发动及任务布置工作。

检修开工前必须确切了解流道、尾水的渗漏情况,是否能正常排水。

班组根据检修项目,进行任务、进度技术方案的分解落实。

一般注意事项

检修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票制度。

工作场所应有足够的照明、灯泡头,内筒体,转轮室等处,照明应采用36V以下安全电压。

如因工作需要而在这些场所使用220V、380V电压时,应装设防漏电保护装置,并由生技、安全部门参加制定专门的安全组织措施。

高处作业应严格遵守电业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进入灯泡头、内筒体、转轮室等场所进行检修工作应随身携带对讲机,及时与指定人员通话。

所有部件解体之前,应做好记号,对拆下的螺丝、销钉、垫片等零件,应分别存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木箱内,并贴好标签,妥善保管,拆下的部件统一堆放整齐。

拆开的机件,如轴颈,轴瓦等重要部件或精加工面,要用白布盖好;镜板要用毛毯盖好,以免锈蚀和沾污;拆卸开的管道的管口,要用布包好。

在安装零部件螺丝,螺丝应对称上紧,细牙联接螺拴安装时应应涂润滑剂,有预紧力要求的螺栓应测量紧度,与设计值不得超过±10%,转动部分的螺栓、螺帽、销钉应按设计要求锁锭或点焊牢固。

每天检修工作结束时,应清理现场,清点工具。

检修结束后的第一次起动试车,应由生产副总经理或生技部主任统一指挥,在灯泡头、内筒体、回油箱室等处,安排人员进行观察监听,并及时向负责指挥人员汇报,由指挥人员决定是否停机。

4水轮机部件吊出解体

Q/2CD-10217-

转轮室、伸缩节解体

卸下转轮室结合面定位销钉、螺柱,吊出转轮室上半部。

待转轮吊出后再吊出转轮室下半部。

卸下伸缩节上分半的压环。

卸下上半部的伸缩节座。

转动部分吊出解体

卸下泄水锥甲、泄水锥乙护罩上的螺钉,卸下护罩;分别卸下泄水锥乙,泄水锥甲的联接螺丝,吊出泄水锥乙,泄水锥甲。

用专用起吊工具吊住转轮,卸下转轮与主轴的联接螺栓,吊出转轮。

转轮空中翻身,置于检修专用支墩上,进行解体处理。

卸下浆叶的联接螺栓、联接销,吊出四片浆叶,放置于指定位置。

分别卸下转轮体叶片接力器活塞、叶片摇臂连杆与接力器缸连接销吊出接力器缸检查。

吊出连杆、摇臂、枢轴

分别卸下后外操作油管、后内操作油管连接螺栓,吊出后外操作油管,后内操作油管。

其余部分油管同主轴装配一起吊出。

将主轴及轴承吊装工具装腔作势在主轴法兰及轴身上,吊钩受力后分别松开组合轴承支撑环与座环法兰面螺栓,φ660轴承装置与内导水环法兰面螺栓。

用3-5t导链将主轴按厂家技术要求拖向上游,并吊出基坑。

把吊出的主轴置于专用的支架上。

拆除发电机组合轴承和水轮机内支承体及水导轴承。

导水机构吊出、解体

把30T重锤垫高并做好安措后,卸下重锤上的叉头与控制环的销钉。

卸下导水机构与管形壳的定位销孔及连接螺栓,整体吊出导水机构进行解体,导水机构翻身采用厂家配制的专用工具进行。

拆下导叶双连臂。

拆下连接导叶摇臂的叉头导叶摇臂。

用二个链式葫芦配合吊车解体导叶。

16个导叶解体时应注意编号。

5水轮机部件检修、组装

主轴装配检修、组装

检修主轴轴颈有无毛刺、高点,用金砂纸修复,用%的酒精清洗。

主轴内腔应用破布、汽油清洗干净,无脏物。

主轴的吊装步骤与吊出时相反,应注意以下几点:

起吊中心应与主轴组装装配中心一致。

在管形壳内筒体和尾水管法兰处安装承重梁和吊具,测量台车承重面与内筒体法兰中心距离,计算加垫厚度。

准备好定位销及工具

主轴轴线调整,测量主轴法兰水平,垂直倾斜度,确定水导侧轴承安装中心。

确定主轴轴线调整值。

Q/2CD-10217-

导水机构检修、吊装

导叶室检修

清扫组合面,去毛刺点、高点,用样板平尺检查。

用天车和二个链式葫芦四点起吊进行导叶室上、下两部分组合。

更换密封橡皮条,组合销钉涂一薄透平油,打紧组合螺栓,用塞尺检查,符合设计要求。

密封环、轴承座检修

清扫轴承座和导叶室上的轴承座孔,轴承座轴承的间隙(设计值)φ286H8/f8

装配轴套和轴套孔时应涂二硫化铜润滑剂。

外轴承套的密封盒与轴承应有的压紧量。

导叶检修

用吊车和链式葫芦配合倾斜一定角度拔出导叶,并放规定的地点。

清扫除锈,检查导叶上、下端面和立面。

如有高点应磨平,若有汽蚀,应补焊处理。

检查导叶上、下轴衬,用外径干分尺测量直径。

设计尺寸上轴衬为φ180f7,下轴衬为φ170f7。

轴衬应涂透平油保养

控制环检修

清扫控制环,用塞尺检查分半结合面间隙,应小于,其局部间隙小于。

将组装整体的控制环,用四点起吊,吊入导叶室上,并按要求装入钢球。

导叶上轴套检修

用工具拔出导叶上轴套

轴套应清扫除锈,用内径千分尺测量轴套内径尺寸,应满足φ180f7,否则用砂纸或锉刀修复或更换轴套。

观察轴套上的O形密封圈是否老化、磨损,如有应更换。

导叶下轴套检修

拆下导叶下端支承轴上的尼龙轴套和销轴,检查尼龙轴套有无损坏,销轴套应清扫除锈,里衬要求平整,如有破裂损伤应予修平。

用内径千分尺测量轴套内径,其误差为φ170f7,如外径尺寸偏大,可补焊后修平或更换销轴。

更换下轴套的O形密封圈

内支承体检修

没有特殊要求,一般不吊出内支承体。

清扫内支承体,除去前、后法兰上的刺、高点。

更换法兰上密封圈。

水导轴承(φ660)检修

用链式葫芦挂住水导轴承下部,拆除水导轴承上下游侧的盖及水导瓦组合面的销钉、螺栓,进行水导轴承解体。

检查轴承瓦面,应无伤痕裂纹和锈蚀,及密集气孔等缺陷,轴承合金局部壳面积总和不超过瓦面的5%。

Q/2CD-10217-

水导轴承研刮处理

用外径、内径干分尺测量轴颈、轴瓦的直径,左、中、右测三点,其间隙应在-范围内,一般不应超过。

下部轴瓦与轴颈接触面为75%左右,沿轴瓦长度应全部均匀接触,每CM2有1-3个接触点,用着色法检查。

合缝处纵向油沟两端的封头长度大于15mm。

轴承瓦座与球面支承座的接触面,应无间隙(用塞尺检查应通不过)。

转轮检修、吊装

用砂纸修去枢轴大、小瓦面上的刺高点,用汽油或酒精清洗。

检查转体体上枢轴大、小铜轴套有无刺高点和磨损痕迹,用砂纸修复,用酒精清洗。

用内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测量枢轴大、小铜轴套及枢轴轴瓦直径,大轴瓦的配合间隙为-,小轴瓦的配合间隙为-。

清扫活塞缸体,检查缸体内三道活塞环有无损坏,如有应更换活塞环,装活塞环时,上、中、下三道活塞环接口应错开90°以上,并注意三环弧形接口朝向相对。

浆叶叶片安装

清扫浆叶与枢轴接触平面,须接螺栓清洗干净。

将浆叶插入枢轴,浆叶与枢轴用销定位,并用专用套筒搬手拧紧螺栓。

浆叶边缘与转轮体外侧应有-间隙。

转轮组装后做耐压试验,耐压时间12小时,每个浆叶漏油小于升,总漏油小于升。

主轴密封检修

围带检修

将密封座分解,用枕木垫好,清扫除蚀,喷刷防锈漆。

取出空气围带,做气体试验,应无漏气,有漏气要更换。

主轴密封组装:

将密封座吊入内支承体侧,套入梳齿密封。

装上围带和压盖,未充气前与主轴上轴套有2mm间隙。

装入柔性石墨密封圈及压盖,从内筒体侧调整压紧力,有少量漏水即可。

导叶间隙调整

导叶端面间隙调整

导叶上端面间隙为-,下端面间隙为-。

通过调整轴承座上的四个顶起螺栓,但要保证衬套法兰面与导叶室上配合面平行,使导叶端面间隙满足设计值。

导叶立面间隙调整

用桥车将导叶关至全关位置,测量相邻两导叶立面上、中、下三点间隙,立面间隙应小于,局部间隙≤,其总长不超过导叶高度的25%。

间隙过大调整连杆长度,局部过大要用砂轮机、锉刀等工具修复。

Q/2CD-10217-

导叶开度测量

手动操作调速器,以开度递增和递减两个相反顺序,在相隔90°的四对导叶中测量25%、70%、75%、100%四个开度值,其中50%、100%两个开度值16个导叶都要测量。

导叶全开时最大开度为660mm(导叶IV截面),导叶最大开口允许偏差±,导叶平均开口允许偏差±。

导叶全转角100°在其运动范围内应转动录活,无卡阻现象。

测量导叶开度时,应做好导叶防转动安全措施,调速器和事故配合阀有专人负责监护。

主轴法兰联接

联轴具备条件

主轴和转轮组合完毕,操作油管中心度符合要求。

转轮水平,中心符合要求。

联轴螺栓打伸长度

用12个联轴螺栓从主轴端拧入转轮体,螺纹M100×4涂一层密封胶,将转轮体拉入止口。

边接边用塞尺测量,直到转轮体与主轴两者法兰面无间隙(用塞尺检查通不过),此时桥机才可松钩。

联轴螺栓要伸拉长采用火焰加热器,对称方向加热拉伸联轴螺栓,用转角法测量拉伸值,每个螺栓伸长值△L=。

转轮与主轴联接后,组合面用塞尺检查,应无间隙。

离心开关检修

转轮室、伸缩节检修组装

清扫转轮室上、下两半部分,以及尾水管和导叶室两联接法兰面及螺孔,修去结合面上的刺高点,用样板尺检查。

转轮室下半部应在转轮吊入前吊入机坑就位。

吊入转轮室上半部,用千斤顶调整定位后插入销钉打紧组合螺栓。

转轮室与转轮间间隙调整,每个浆叶测三点,间隙控制在-范围内,一般要求上半部间隙要稍大。

间隙合格后,打紧与导叶室的联结螺栓。

清扫分半的伸缩节座、压环。

吊入伸缩节座,在尾水管法兰密封槽中放入12的橡皮条,要保证接头的粘接质量。

安装压环,组合面和配合面涂一薄层密封胶,装入橡皮条,应保证压紧量为3mm以上。

6发电机检修

受油器检修

拆除受油器浆叶反馈盘上的反馈装置拆除受油器上的联接油管。

Q/2CD-10217-

卸下受油器前盖上的螺栓,拆下前盖;拆下受油器上的浆叶滑轮装置,用链式葫芦配合,卸下回复座上的螺栓,吊出回复座,拆出受出器的挡盖。

卸下受油器前、后法兰用塞尺测出前、后浮动瓦的间隙,及浮动间隙,做好修前记录。

拔出前、后浮动瓦,放入油盒内,检查磨损情况。

拆去受油器座。

受油器处理

用干净破布清扫受油器各部件,修去各分半结合面,法兰联接面的刺高点。

检查前、后浮动瓦的磨损情况,间隙偏小时需刮研处理。

前、后浮动瓦上的各O形密封圈如磨损、老化,则需要更换。

受油器组装,受油器的组装步骤与分解步骤相反,组装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装前、后浮动瓦时,瓦面应涂一层透平油,装入后用塞尺检查间隙,瓦间隙应小于,浮动间隙小于。

装底座螺栓,应检查绝缘套管是否良好,绝缘垫是否良好,测量受油器对地绝缘应大于。

装前、后端盖时,应更换密封条。

灯泡头、检修

用吊车吊住灯泡体,卸下灯泡体和定子的定位销钉、联接螺栓,用电动卷扬机辅助牵引的办法,将灯泡头沿上游流道移。

其余过流部分涂铁红防锈漆二道。

安装完毕后,内壁涂乳白色防洁露漆H67-1二道。

电机压力进人门盖板检修

用风板机工具卸下电机压力进人门盖板与电机压力进人门座之间的联接螺栓M36×90。

在电机压力进人门盖板四角处对称各拧上一个吊环,用吊车平稳地将其吊到检修装配场。

用三角括刀,头等工具刮去电机压力进人门盖板,电机压力进人门盖上残余的密封垫;用锉刀修去其表面毛刺。

检查电机压力进人门盖板与电机压力进人门座之间的联接螺栓M24×90是否完好,否则应更换螺栓。

原则上每个螺栓只能卸、装二次,超过二次应更换。

用φ10橡皮条制作电机压力进人门盖板与电机压力进人门盖板之间的密封垫,应完好无破损。

电机压力门盖板吊装就位,用风板机工具打紧M36×90螺栓。

流道充水后,应派人检查结合面处是否有渗水,如有渗水,应在渗水处继续打紧M24×90螺栓。

推力轴承、镜板检修

将推力轴承的小平车移入正推力座下部,用螺栓固定好,卸下轴承座与反推力瓦座的螺栓、销钉,用葫芦牵引,拉出轴承座。

注意正、反推力瓦编号,将正、后推力瓦吊到辅助运行层,用枕木和布垫好,瓦面要用布盖好,并防异物落下碰坏,取下反推瓦的调整垫片,并做好记号。

Q/2CD-10217-

用葫芦吊住镜板下半部,卸下镜板的组合面联接螺栓、销钉,慢慢落下镜板下半部垫在枕木上,再用葫芦吊慢慢吊出上半部。

镜板两侧要用毛毯包好,用制作的白铁皮罩子罩住包扎好,吊至运行层的指定位置,为防止生锈,应涂一层纯净的透平油,并用蜡纸盖好。

仔细观察正、反推力瓦瓦面上的磨损情况,瓦面上有无由于润滑油杂质颗粒,造成的磨损凹槽,作好记录。

正、反推力瓦与在研磨板上研磨出每平方厘米1-3个接触点后,正、反推力瓦应进行挑花处理。

检查镜板的光洁度,镜板正反面是否有由于润滑油杂质颗粒造成的磨损痕迹,应向生技、公司领导汇报,并经研究其处理方法。

反推力瓦、镜板的组装按分解的相反步骤进行,应注意几点:

反推力瓦的橡皮调整垫应进行测量,要求各块橡皮垫与其相应反推力互的总平均厚度值相互差小于,检查反推力瓦与镜板接触情况,保证主轴轴向运动有~移动量。

镜板上、下组装后,结合面用、塞尺检查应无间隙,组合螺栓点焊。

镜板与主轴的垂直度偏差小于,镜板平面接缝处错牙应小于,且顺着旋转方向,后一块不能高出前一块。

发导轴承检修

用专用工具拆出发导轴承,进行解体。

用破布、酒精清扫发导瓦面,要防止喷油孔被堵,检查瓦面有无裂纹、磨损痕迹。

发导瓦下半部按60°~70°进行修刮,上半部只须挑花即可,发导瓦与轴间隙为~,最大不的超过。

发导瓦的下半部与轴颈接触面应大于60%,用接触点1-3/cm2,用着色法检查。

轴承座检修

用白布、酒精清扫轴承座,修去球面轴承座上的刺高点。

用着色法检查轴瓦与轴承座的配合承力面,接触面积应大于75%。

转子吊出与吊入

吊转子前,应做如下工作:

机进行认真检查和试验,机械传动及其润滑系统应正装,电气操作系统良好。

对安放转子的场地进行清理,需准备好枕木和转于吊装工具。

测量转子与定子间隙,做好修前记录。

吊出转子

在转子上先拆下三个磁极(其中2个为引线极),安装好转子起吊工具。

卸下转子与主轴法兰面的联接锥销和螺栓。

转子提升10-20mm高时,应暂停十分钟,由专人检查起重梁的水平及挠度情况,如没问题,再从小行程(10-20mm)开降操作2-3次,同时检查起重各系统是否安全,可靠,在各方面都有把握的情况下,方可徐徐地,平稳地正式起吊。

转子吊进检修场地后,在桥机不松钩前提下安装翻身工具对转子进行翻身。

转子落下后,用酒精清扫法兰面。

转子吊入的步骤与吊出相反,应注意如下几点:

Q/2CD-10217-

转子吊入前,应清扫转子,除去转子支架法兰的毛刺,清扫后涂一层防锈油。

转子与主轴法兰的联接螺栓应拧紧到位,并测量其中伸长量,控制在±范围内。

其它部件检修

制动器检修

测量分闸距离,做好大螺钉的位置记号。

拆除制动块的限位板,搬走制动块,卸下活塞与制动板上的2个螺钉,搬走制动板。

卸下压环上的6只螺钉,取出压环,把衬套轻轻敲入活塞腔,取出环键,拔出衬套,吊出活塞。

清扫活塞,活塞腔,检查活塞与活塞腔的配合情况,如有毛刺,刮痕应修复。

检查各密封圈是否磨损、老化,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更换。

制动器的组装步骤与上述相反,活塞装入前,应涂透平油。

制动器作的气压试验,时间为30min。

片式空气冷却器检修

空气冷却器拆卸吊出时应编号,先拆除法兰上的螺栓,挂好钢丝绳,吊出冷却器。

分解两边端盖,检查密封圈是否良好,除去压板杂物。

冷却器除冷却水管、承管板、散热片外,其余表面涂防锈漆,外表面喷涂灰色漆。

空气冷却器组装好后作水压试验,30min无渗漏。

支撑检修

附属设备检修

齿轮泵检修(油泵检修规程已列,这里不应阐述)

卸下泵的进出口法兰螺丝,拆掉地脚螺丝。

把泵抬到较空旷地方,松掉前、后端盖螺丝,取下前、后端盖。

检修主动,从动齿轮有无磨损,联轴键有无损坏。

组装时,齿轮泵应有-的轴向间隙,一般前、后端盖螺丝上紧后,用手能转动传动轴即可。

泵和电机联接后,进行中心、轴心调整,试运转声音无异常。

循环水泵检修(见水泵检修规程,这里不再阐述)。

将水泵进、出口水管与泵体分解,拆掉地脚螺丝,把水泵吊到比较空旷的地方,松掉前,后轴承端盖螺丝,把泵前端盖拆下,松掉对轮背帽,将轴打出。

清扫叶轮、轴承、轴套,检查其磨损情况,并进行处理后装回。

泵本身转动灵活,泵和电机联接后,进行中心轴心调整。

试运转声音无异常。

油冷却器检修

卸下油冷却器的进、出口法兰螺丝,拆掉地脚螺丝。

把油冷却器吊到装配场进行解体,卸下底部的排油、排水的堵头螺丝,用油盒装冷却器内的积水、积油。

卸下上端盖销钉、螺丝,吊出上端盖,冷却管装配,再把冷却器翻身放置在枕木上,吊出下端盖。

Q/2CD-10217-

清扫上端盖、下端盖、冷却管装配,上、下端盖要涂防锈漆。

更换上、下端盖的密封圈及密封垫。

油冷却器组装好后进行水压、油压试验,试验压力,试验时间10min不得渗漏。

滤水器检修

关滤水器进水阀、排水阀、开排污阀,打开过滤器端盖。

抬出滤网,清扫干净,检查有无破损。

按顺序组装,转动阀盘应灵活,无漏水现象。

定子间隙测量、轴承油流量调整

定子气隙测量

定子设计间隙7mm,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间隙之差不超过平均值的10%。

分别测量上,下游侧定子气隙,并做好记录。

轴承油流量调整

在水导、发导侧的主轴上各架一百分表,起动高顶油泵,使主轴的水导,发导两侧各顶起-的径向间隙,高顶油压力为左右,调整高顶预升量应在流道充水后进行。

轴承回油箱的油温在30℃以上时,启动轴承润滑油泵对各用油点进行流量调节,低于30℃应投加热器。

a、正向推力轴承供油量70~100L/min

b、反向推力轴承供油量30~40L/min

c、发电机径向轴承供油量30~40L/min

d、水轮机径向轴承供油量30~40L/min

 

 

附加说明:

本制度由福建省沙县城关水电有限公司提出

本制度主要起草人:

检修部

本制度初审人:

赵崇明

本制度审核人:

林希坦

本制度审定人:

黄美信

本制度批准人:

汤海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