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920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

《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本控制1Word文档格式.docx

指发行债券等所需支付的手续费(需资本化的手续费除外),开出汇票、电汇、购买银行票据等银行手续费、调剂外汇手续费等,但不包括发行股票所支付的手续费等。

●其他财务费用。

如:

现金折扣、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非资本化融资租赁费用等。

4.管理费用。

包括研究与开发成本、设计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

具体包括:

●公司经费:

即企业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和其他经费;

●工会经费:

即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并拨交给工会的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即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用于职工培训学习以提高文化技术水平的费用;

●劳动保险费:

即企业支付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或按规定交纳的离退休统筹金、价格补贴、医药费或医疗保险费、退职金、6个月以病假人员工资、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及抚恤费、按规定支付离休人员的其他经费、待业保险费:

●董事会费:

即企业董事会或最高权力机构及其成员为执行职能而发生的差旅费、会议费等;

●咨询费:

即企业向有关咨询机构进行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咨询所支付的费用;

●审计费:

即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查账、验资、资产评估等发生的费用;

●税金:

即企业按规定支付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土地使用费、海域使用费、土地损失补偿费;

●技术转让费

●技术开发费:

即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所发生的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获得专项经费的中间试验费及其他有关费用;

●无形资产摊销:

即场地使用权、工业产权及专有技术和其他无形资产的摊销;

●递延资产摊销,即开办费和其他资产的摊销;

●其他管理费用:

业务招待费、坏账损失、存货盘亏、毁损和报废、诉讼费、排污费、绿化费。

成本控制要素

1.固定成本。

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

为维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成本,如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财产税、房屋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由于这类成本与维持企业的经营能力相关联,也称为经营能力成本(capacityCost)。

这类成本的数额一经确定,不能轻易加以改变,因而具有相当程度的约束性。

●酌量性固定成本:

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根据经营、财力等情况确定的计划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如新产品开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

由于这类成本的预算数只在预算期内有效,企业领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确定不同预算期的预算数,所以,也称为自定性固定成本。

这类成本的数额不具有约束性,可以斟酌不同的情况加以确定。

2.可变成本。

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

●技术性变动成本:

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

生产成本中主要受到设计方案影响的、单耗相对稳定的外购零部件成本,在工资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流水作业生产岗位上的工人其工资和福利费等都属于这类成本。

●酌量性变动成本:

是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

主要包括:

按产量计酬的工人薪金、按销售收人的一定比例计算的销售佣金等。

这些支出比例或标准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当然企业管理当局在做上述决策时不能脱离当时的市场环境。

例如,在确定计件工资时就必须考虑当时的劳动力市场情况,在确定销售佣金时必须考虑所销产品的市场情况,并由经理决定销售佣金计提的百分数,因此,这部分支出也属于酌量性变动成本。

这类成本的显著特点是其单位成本的发生额可由企业最高管理层决定。

又例如,在质量能保证并且单耗不变的条件下,企业的原材料可通过不同的采购渠道和不同供货单位的选择,则原材料成本的消耗属于酌量性变动成本。

成本控制方法概论

1.传统成本管理。

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减少各种服务项目或内容、降低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减少各项显性支出等短期行为来达到节约开支、控制成本的目的。

它实质上采用“增加价值”的方法,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并没有把成本管理和竞争优势结合起来。

2.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挖掘企业的隐性成本,将成本信息的分析和利用贯穿于战略管理,为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自始至终取得成本优势,从而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领先于对手。

战略成本管理强调的是知己知彼,揭示企业同竞争对手相比的相对成本地位,并寻求成本持续降低的途径。

也可以说是为了获得和保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成本管理。

企业进行战略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求得在持续发展中增长和回报这两个关键。

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有价值链分析法、竞争对手分析法、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法等等。

●价值链分析法:

是一种寻求确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

通过对企业活动进行分解,以各种价值活动为基础确定成本与效益,考虑单个活动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权衡和取舍,从而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

当企业价值链上的所有活动累计总成本小于竞争对手时,就具有了战略成本优势。

●竞争对手分析法:

是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优劣势、反应模式、竞争战略、乃至核心竞争能力等各方面的信息与证据,考虑其在竞争中的态势,采用的行动和反应,从而为企业决策的制定和经营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法:

是分析引起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控制企业日常经营中的大量潜在的成本问题。

包括微观层次上的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和企业整体层次上的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

战略成本管理包括固定成本战略管理和变动成本战略管理。

前者普遍被理解为是固定的,没有管理的余地,更谈不上从战略的高度去进行,因而不被管理者重视。

但事实上,从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充分利用供应商到轻资产结构;

从间接费用的不合理摊销到作业成本法的使用;

从扩大产量、提高设备利用率、超产到增加固定费用的摊销、降低单位成本等,都是可以管理的,而且是建立企业成本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以固定成本战略管理具有新的价值。

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1.绝对成本控制。

绝对成本控制是把成本支出控制在一个绝对的金额中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

  标准成本和预算控制是绝对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标准成本:

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的运转情况下制造产品的成本,而不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是有效经营条件下发生的一种目标成本,也叫“应该成本”。

●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最清楚地表明了计划与控制的紧密联系。

预算是计划的数量表现。

预算的编制是作为计划过程的一部分开始的,而预算本身又是计划过程的终点,是一转化为控制标准的计划。

通过编制预算拟定标准(第一步),找出偏差(第二步),采取纠正措施,消除偏差(第三步)。

2.相对成本控制。

相对成本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要从产量、成本和收入三者的关系来控制成本的方法。

实行这种成本控制,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在多大的销量下收入与成本的平衡,另一方面可以知道当企业的销量达到多少时,企业的利润最高。

所以相对成本控制是一种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仅是基于实时实地的管理思想,更是从前瞻性的角度,服务于企业战略发展的管理来实现成本控制。

主要途径:

●开发新产品,改进现有产品的设计,利用价值工程等方法提高产品的功能成本比率;

●采用先进的设备、工艺和材料;

●开展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管理和作业管理(流程、方式、方法等);

●改进员工培训,提高技术水平,树立成本意识。

3.全面成本控制。

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所有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成本、成本形成中的全过程、企业全体员工参与的成本控制。

企业应围绕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根据自身的具体实际和特点,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模式,确定以成本控制方法、管理重点、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奖惩办法等相结合的全面成本控制体系,实施目标管理与科学管理结合的全面成本控制制度。

4.定额法。

是以事先制定的产品定额成本为标准,在生产费用发生时,就及时提供实际发生的费用脱离定额耗费的差异额,让管理者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生产费用的发生额,并且根据定额和差异额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和控制的方法。

适用于已制定一整套完整的定额管理制度,产品定型,各项生产费用消耗定额稳定、准确,财会人员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较强的企业,主要是大批量生产的企业。

5.成本控制即时化。

就是通过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每天下班前记录当天发生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数量与工程完成数量,经过项目经理或者交接班人员的抽检合格,经过计算机软件的比较分析得出成本指标是否实现及其原因的成本管理方法。

6.标准成本法。

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

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7.经济采购批量。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进货总量不变的条件下,使采购费用和储存费用总和最小的采购批量。

●采购费用:

是随采购次数变动而变动的费用,包括差旅费、业务费等。

该费用与采购批量成反比关系,即采购批量越大,采购次数越少,从而使采购费用下降。

●储存费用:

是随储存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包括仓储费、占用资金利息费用、商品损耗费用等。

该费用与采购批量成正比关系,因为采购批量越大,平均储存量越大,储存费用越高。

Q:

经济采购批量;

D:

定时期内采购总量;

C1:

每次采购费用;

C2:

单位商品储存费用

8.本量利分析法。

是成本--产量(或销售量)--利润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也称为CVP分析(Cost--Volume--ProfitAnalysis),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文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的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价格×

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单价×

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固定成本

9.线性规划法。

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数量方法,线性规划方法是企业进行总产量计划时常用的一种定量方法。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最重要的分支,理论上最完善,实际应用得最广泛。

主要用于研究有限资源的最佳分配问题,即如何对有限的资源作出最佳方式地调配和最有利地使用,以便最充分地发挥资源的效能去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线性规划模型用在原材料单一、生产过程稳定不变、分解型生产类型的企业是十分有效的,如石油化工厂等。

10.价值工程法。

指的都是通过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功能分析,使目标以最低的总成本(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价值。

价值工程主要思想是通过对选定研究对象的功能及费用分析,提高对象的价值。

这里的价值,指的是反映费用支出与获得之间的比例:

价值=功能/成本。

在工程施工和产品生产中的经营管理也可采用这种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

例如:

对经营品种价值分析、施工方案的价值分析、质量价值分析、产品价值分析、管理方法价值分析、作业组织价值分析等。

提高价值的基本途:

●提高功能,降低成本,大幅度提高价值;

●功能不变,降低成本,提高价值;

●功能有所提高,成本不变,提高价值;

●功能略有下降,成本大幅度降低,提高价值;

●提高功能,适当提高成本,大幅度提高功能,从而提高价值。

价值工程的实施程序:

●这是什么?

●这是干什么用的?

●它的成本多少?

●它的价值多少?

●有其他方法能实现这个功能吗?

●新的方案成本多少?

功能如何?

●新的方案能满足要求吗?

11.成本企划。

是流行于日本企业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其实质是成本的前馈控制,它不同于传统的成本反馈控制,即先确定一定的方法和步骤,根据实际结果偏离目标值的情况和外部环境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调整先前的方法和步骤,而是针对未来的必达目标,据此对目前的方法与步骤进行弹性调整,因而是一种先导性和预防性的控制方式。

一般而言,成本企划的实施流程是:

产品企划——目标成本设定——目标成本分解——目标成本达成——实施生产准备——初期流动管理。

12.目标成本法。

是日本制造业创立的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成本法以给定的竞争价格为基础决定产品的成本,以保证实现预期的利润。

即首先确定客户会为产品/服务付多少钱,然后再回过头来设计能够产生期望利润水平的产品/服务和运营流程。

成本控制举例

一、企业总体成本的控制

第一步:

明确战略目标

方向正确等于成功了一半,成本控制也一样。

实际上,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必须以提高(或不损坏)其竞争地位为指针。

具体地说,如果某项成本措施削弱了企业的战略地位,就应弃之不用;

如果某项成本的增加有助于增加企业的竞争实力,这种成本的增加就是值得鼓励的。

如果企业把成本作为战略来看待,那么成本管理就已经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更不仅仅是生产部门的事情,它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突破企业边界的成本管理体系。

那么,如何确立这个体系呢?

就是运用价值链分析手法,分析企业内部、所处行业以及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构成状况,从战略角度确定控制成本的基本方向。

(一)进行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对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进行了梳理,对每一个环节的成本与收益进行了细化。

比如广告需要成本多少?

创造价值多少?

运输需要成本多少?

除此之外,还对管理部门、销售部门、采购部门等主要部门的成本与效益进行了梳理。

(二)进行行业价值链分析

行业价值链是什么呢?

简单地说,企业即存在于某一行业价值链的某个点,这一联系存在于行业内部为消费者提供某种最终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企业之间。

实际上,上、下游与渠道企业的联接点都能够显著地影响企业成本,如供应商产品的包装能减少企业的搬运费用,而改善价值的纵向联系可以使企业与其上、下游和渠道企业共同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竞争优势。

(三)分析竞争对手的价值链

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和本企业价值链在行业价值链中处于平行位置,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可以测算出竞争对手的成本。

然后,自己企业与之相比较,就找出了与竞争对手在作业活动上的差异,最终就可以确定扬长避短的策略,争取成本优势。

1.与对手差距不大的环节,提高起来成本较高,应保持其现有状态;

2.与对手差距较大的环节,加大投入;

3.有可能形成较大优势的环节,要加大投入,争取形成压倒性优势。

这样,在对企业内外、横向、纵向的价值链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了企业的长远战略诉求,并根据所处产业竞争环境的变化,对价值链进行了适应性的重构。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份内容详实的成本控制计划。

第二步:

四步执行法

执行成本控制计划可分四步走:

1.削减

通常说来,在企业的整体因素基本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应该着眼于每项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成本,这既包括企业为生产的产品所付出的作业劳动,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所消耗的资源。

消除生产经营成本的第一个手段就是从减少非增值作业入手。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销售为增值作业。

而大部分的仓储、搬运、检验以及供、产、销环节的等待与延误等,由于并未增加产出价值,为非增值作业,应减少直至消除。

可以通过缩短采购时间和加快交货时间来解决。

2.明确各部门的成本任务

公司最高层领导和财务总监应将企业的整体成本进行详细的核算,将成本控制的压力分解到每个部门头上。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倒推单元成本、实行成本否决、全员成本管理”的方法。

具体做法就是实行成本倒推,测算出各项费用在每公斤成品中的最高限额。

然后横向分解落实到各部门,纵向分解落实到销售小组和个人,层层签订承包协议,并与奖惩挂钩,使责、权、利统一,最终在整个企业内形成纵横交错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

由于成本控制计划极细,小到一张A4纸都要斤斤计较,为此,公司还应该专门组织一个督察小组,每天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跟踪检查、记录和打分。

3.精细化管理

很多优秀的管理者都说过,没有数字进行衡量,就无从谈及节俭和控制。

伴随着成本控制计划出台的是一份数字清单,包括各工种员工工资、电费、办公用品费、销售费用、油费、样品费等几十项费用。

我们可以将费用分为可控费用(人事、水电、包装、耗材等)和不可控费用(固定资产折旧、采购、利息、销售费用等)。

每星期、每月、每季度都由财务汇总后发到管理者的手中,超支和异常的数据就用红色特别标识。

在每周一的例会和每个月月底的总结会议中,相关部门需要对超支的部分做出解释。

为了让员工养成成本意识,财务部还需要编写一本工作流程与成本控制手册。

该手册从进货、电、水、印刷用品、劳保用品、电话、办公用品、设备和其他易耗品方面提出控制成本的方法。

但是,绝对不会机械地安排资金,有效地激励也是成本控制的好办法,成本控制奖励也可以成为员工工资的一部分。

4.成本管理的提前和延伸

在制订成本控制计划时,还要树立“成本管理提前”的概念。

在企业成本结构中,流程的前端与后端的成本比重逐步增加,所以成本管理不应停留在过程的耗费控制方面,更应着眼于前端产品选择及采购的成本控制、后端的营销和顾客使用成本的控制以及跨组织的成本管理等方面,深入到企业的供应、营销及售后服务部门,超越企业边界,相互协调地进行成本改进。

从产品的选择设计开发开始,就要尽力设计满足目标成本要求、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从源头上控制成本的发生。

第三步:

不可不察的细节

当然,一个企业的成本控制远非几千字所能描述清楚的,以下是成本控制的一些细节,这也是在实践中可运用的部分技巧。

细节一:

现金折扣激励回款

如果客户在30天内偿付货款,就给予2%的折扣;

60天内付款,就给予1%的折扣;

90天内付款,就须全数收取。

采取折扣的方式鼓励销售回款。

细节二:

借助应收账款融资

企业将应收账款出让给贷款者以筹措资金,企业可以在商品发运出去以前向贷款者申请借款。

经贷款者同意,即可在商品发运以后将应收账款让售给贷款者。

贷款者根据发票金额,减去现金折扣、佣金以及主要用以冲抵销货退回和销货折扣等扣款后,将余额付给筹资企业。

如摩托罗拉中国公司10亿元应收账款曾让中国工商银行购买,这样的做法也可借鉴使用。

细节三:

年终返利打款激励

借鉴空调业的操作技巧,生产企业的惯例是利用年终返利政策等来吸引经销商提前打款。

至于企业提前打款的时间和奖励额度,一般根据企业产品情况和对资金需求程度计算成本和收益,有些企业提前打款的时间和奖励额度(按打款额)分别为1~2个月为6‰、2~3个月为12‰、3~6个月为24‰。

奖励以现金形式在年终一次性给予奖励,对提前打款者优先供应货源。

这种办法不仅解决了应收账款的问题,还起到融资的作用。

细节四:

延长应付账款期限

赊账通常被视为现金的来源,因为只要你在一个比较合适的期限内延长付款时间,你就相当于有了一笔无利息的贷款。

细节五:

区分人工工资与人工成本

两者的区别在于生产效率。

杰克·

韦尔奇认为:

支付更高工资的同时,使人工成本最低是完全有可能的。

即使工资在增长,但如果总体生产效率上升幅度大于工资增长,总人工成本相对总产值的比例也下降了。

细节六:

做好淡旺季的人资衔接

企业一般用淡季裁员的方式来解决人工闲置,并充分利用《劳动法》相关规定中“以完成某项工作为期限”等依据,减少裁员所支付的补偿费用。

细节七:

消除人员重叠

彻底清查公司各部门间是否职能相互重叠的现象,从而导致无谓的人力成本浪费。

将相互重叠的职能整合起来,通过共享作业或服务来降低人力成本。

细节八:

循环取货

学习上海通用的办法:

上海通用的运货车每天早晨从厂家出发,到第一个供应商那里装上准备的原材料,然后到第二家、第三家,依次类推,直到装上所有的材料,然后再返回。

这样做的好处是,省去了所有供应商空车返回的浪费,充分节约运输成本。

细节九:

转移库存

对于那种季节性,特别是持续时间比较短暂的产品,在旺季来临时往往需要有大量的存货以应对骤增的销量,这就会对库存产生极大的压力,同时占用大笔的流动资金。

一个可以借鉴的解决办法就是:

要求各经销商在旺季来临前,如果提前两个月提货付款,产品按原出厂价的70%计算;

如果提前一个月提货付款,按原出厂价的85%计算;

如果到了旺季来时再提货,就必须按原出厂价的全价付款。

这种办法只要折扣收益低于库存成本和资金成本,就有利可图,而且还一同解决了应收账款的难题,加快了资金周转。

细节十:

不采购多余功能的设备

如果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公司计算机在80%的时间里都是做文档处理工作,只有20%的时间才真正使用一台计算机的全部功能。

公司可以采购低档次的PC机,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投资。

二、人工成本的控制

人工成本的控制要通过人工成本指标的分析,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的控制体系,即从人工成本的增长状态进行弹性控制,从人工成本的水平状态进行比率控制;

同时加强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对策,寻求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有效途径,以保证企业利润和职工收入实现“双赢”。

(一)人工成本范围及指标体系

1.人工成本概念及范围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

按我国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

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

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2.人工成本的指标体系

常用的人工成本分析指标有三类:

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比率型指标。

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的总量水平。

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它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情况与合理性。

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是进行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控制常用的指标,是一组能够将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的相对数。

(二)企业人工成本的控制体系

1.人工成本弹性控制思路

企业人工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