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994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京市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编含答案 4Word下载.docx

意大利科学家______首先通过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

实验表明大气压强的大小随海拔______而变小(选填“升高”或“降低”)。

13.

如图,将重8牛的物块A用细线悬挂着浸没于水中。

若细线对物块A的拉力为2牛,则物块A所受的浮力为______牛,方向______;

随着物体A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大,它所受的浮力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由如图的“着陆器”和由它搭载的“月球车”组成。

在月球表面着陆后,“月球车”与“着陆器”分离,这时“着陆器”对地面的压力将______,压强将______;

为了适应月球地面的特殊状况,“月球车”安装了6个车轮,当“月球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时,如果只有4只轮子着地,那么它对地面的压力将______,压强将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将定值电阻RA和RB串联在同一电路中(RA>RB)。

通过它们的电流IA______IB,10秒内通过两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QA______QB(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若电路两端电压为6伏,电流为0.2安,则总电阻大小为______欧,若电路两端电压增大到9伏,则总电阻大小为______欧。

16.

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且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发现有一只电表示数为零,若已知电路中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或R2处,则

①请写出电路中可能发生的故障及相应电表的示数情况;

______;

______

②移动滑片P,发现两电表的示数均不发生变化,则电路中发生的故障是______。

17.根据连通器原理,利用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低可以比较液面上方的压强大小。

如图(a)、(b)和(c)的U形管中装有同种液体,U形管右边管子与大气相通,大气压强为p0,左边管子与密闭容器相通,密闭容器内装有压强大小不同的气体(p0=p1<p2<p3)。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实验现象,完成下列问题。

①根据图(a)(b)(c)中的实验现象可知:

装有同种液体的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h是否相同,取决于______。

②分析比较图(a)与(b)与(c)中的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h与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差△p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③小华利用上述知识,在U形管内注入水,自制了一台“简易血压计”,如图是他在测量收缩压(血压)时的情景,若人正常的收缩压相当于0.09~0.14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ρ水银=13.6×

103千克/米3),则他的收缩压(不考虑大气压)______正常范围(选填“超过”“属于”或“低于”)。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6.0分)

18.某实心球的质量为7.8千克,体积为1×

10-3米3,求球的密度ρ。

19.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30欧。

闭合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断开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

求:

①电阻R2的阻值;

②电键S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的电功率P。

20.

如图,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力G均为90牛,甲的边长a为0.3米,乙的边长b为0.2米。

①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

②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截去相同的厚度△h后,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和p乙′相等,请计算截去的厚度△h。

21.如图(a)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标有“20欧2安”字样。

①闭合电键S,若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求:

10秒内电流通过电阻R1所做的功W1。

②若电流表、电压表量程均可变,现将一电压表并联在电阻R1或滑动变阻器R2的两端,并将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处,闭合电键S,电压表的指针在如图(b)的位置,然后滑片P移到滑动变阻器“x”位置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再次指在如图(b)的位置。

请通过计算判断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的位置及滑片P处于“x”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Ix。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22.如图所示,重2牛的小球静止在水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球所受的浮力F浮。

23.在图中的〇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图。

24.如图的电路,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

要求:

①闭合电键S,滑片P向右移时,小灯L变亮;

②将电压表正确接入电路中。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1.0分)

25.

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的名称是______,它的量程为______牛,使用前应沿______调零,它现在的示数为______牛。

26.“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和“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原理______,实验中所需记录的物理量______(前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

连接电路时,电流表应______联在电路中;

测得小灯泡三次的电功率______取平均值(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27.

某校初三同学完成“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实验后,想继续“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甲、乙两组同学利用若干定值电阻、干电池等实验器材,按照如图的电路进行了多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表1(甲组)

表2(乙组)

实验

序号

电流I

(安)

电压U1

(伏)

电压U2

电压U

1

0.10

1.0

0.5

1.5

4

0.20

4.0

2.0

6.0

2

3.0

5

0.30

3

4.5

6

①分析比较每次实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

②为了实现多次测量实验数据的目的,甲组的方法是:

乙组的方法是:

③甲、乙两组同学分析比较表1、表2中第二列、第三列与第四列的数据发现:

串联导体两端的电压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

你认为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

28.小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所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标有“2A”字样清晰可见,电压表0~3伏量程已坏,其他实验器材均完好。

他连接好电路后,将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一端,闭合电键S,发现电压表示数为6.0伏,电流表示数为0.9安,他向另一端移动滑片时,发现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经过思考后,小华重新连接电路,按照正确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再次闭合电键S时,电压表示数为4.0伏,电流表示数为0.20安;

当移动滑片到某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

当滑片移到另一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0安。

①请判断小华第一次的电路连接情况______;

②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_欧;

电压Ux

电流Ix

电阻Rx

(欧)

电阻

x

0.60

③请根据小华的实验情况,完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记录和计算。

(注意:

请填写在答题纸上的表格中,电阻计算精确到0.1欧)。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故A正确,BCD错。

故选:

A。

一节铅蓄电池的电压是2V;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要记住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如: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为不高于36V;

动力(工程)电压为380V。

2.【答案】C

A、站在滑雪板上滑,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故A不合题意;

B、坦克装有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故B不合题意;

C、刀刃磨得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故C符合题意;

D、书包背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故D不合题意。

C。

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

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

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3.【答案】D

AB、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由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决定,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则根据G=mg可知重力不变;

故AB不合题意;

CD、冰与水相比密度变小,质量不变,根据ρ=

的变形式V=

可知,冰的体积变大。

故C不合题意,D符合题意。

D。

(1)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个物体位置、状态的改变不会使质量发生变化。

(2)一定质量的水结冰,状态改变、体积改变,密度的变化用公式ρ=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完全由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来决定,水结冰体积增大,日常生活中冬天水管涨破就是这一道理。

4.【答案】A

​A、抽油烟机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油烟压向扇口排出。

利用了大气压工作,故A符合题意;

B、订书机用到的物理知识是比较多的,如:

压柄做得宽大有利于减小压强;

钉书针(出针口)很尖细有利于增大压强;

底座做得宽大有利于减小压强等等;

但都不是大气压的应用。

C、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不属于利用大气压。

故C不合题意;

D、船闸的原理先打开一端,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外面的船就可以开进船闸;

然后把这一端船闸关闭,打开另一端的船闸,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船就可以开到另一端去,应用了两次连通器。

大气压的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

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生对船闸、订书机、温度计、脱排油烟机的原理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然后方可知道是否利用大气压工作的,利用大气压的生活例子是很多的,学习时,多举例、多解释。

5.【答案】B

伏特是电压的单位,安培是电流的单位,电阻的单位是欧姆。

由公式R=

知,伏特/安培是电阻的单位,是以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的名字命名的。

B。

①在物理学中,伏特是电压的单位,安培是电流的单位,电阻的单位是欧姆;

②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的电流之比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容易解答。

6.【答案】D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有关,与电压、电流、电功无关,所以ABC错误,D正确。

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有:

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该题考查了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但学生很容易认为电阻与电压、电流有关而出错。

7.【答案】C

①曹冲称象时,将测量物体的很大重力转变为测量重力较小的石块的总重力,所以他应用了等效替代法;

②阿基米德测量王冠体积时,利用的是王冠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王冠的体积,所以应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③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需要保持密度一定,改变物体体积,比较质量与体积的变化规律,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④在串联电路中,两个电阻串联共同作用与一个电阻使用时产生的效果相同。

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将每一个实例进行分析,明确采用的研究方法,就能找出属于同一类的选项。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悉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在实际问题中能够识别和应用。

8.【答案】D

AC、已知m甲<m乙,若ρ甲>ρ乙,根据ρ=

可得m=ρV,则一定V甲<V乙,故AC错误;

BD、已知m甲<m乙,若ρ甲<ρ乙,根据ρ=

可得m=ρV,则可能V甲<V乙,也可能V甲>V乙,故B错误,D正确;

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公式m=ρV分析解答。

此题考查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目。

9.【答案】C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1和R2滑片P左侧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之和,电压表V2测滑片P右侧电阻丝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

所以,滑片移动时,R2接入电路中电阻不变,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故AB错误;

由I=

可知,电路中电流不变,

因由中点向左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R2滑片P左侧电阻丝的阻值变小,根据U=IR知,R1和R2滑片P左侧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V1示数减小

电压表V1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变小,故C正确;

串联电路电阻大分压多,当滑片由中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与电压表V1并联的电阻逐渐减小,分压逐渐减少,与电压表V2并联的电阻逐渐增大,分压逐渐增大,因为R2=2R1,当移动到距离R2左端

处时,两电压表示数相等,差值达到最小,差值变为零,继续向左运动,差值又逐渐增大,故D错误。

本题是一道电学动态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要能正确分析电路结构,知道电压表的测量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B

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F浮=G球,在乙液体中悬浮,F浮=G球,浮力大小相等;

由于A、B是圆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G液+F球压=G液+F浮;

将小球从两液体中取出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F=F浮,因此△F甲=△F乙;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p=

,因为SA>SB,所以△p甲<△p乙。

由于A、B容器是柱状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G液+G球压=G液+G球浮;

因此小球取出后压力的变化量就是小球受到的浮力;

再根据p=

分析压强的变化量。

本题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知道压力的变化量是小球的浮力,二是圆柱形容器用p=

分析液体的压强。

11.【答案】100W 

电能 

串联

(1)“220V 

100W”表示电视机的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100W,

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实际电功率P=P额=100W=0.1kW,

正常工作10h消耗的电能:

W=Pt=0.1kW×

10h=1kW•h=1度;

在家庭电路中,用电能表来测量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2)为了有效的控制电视机,电视机与控制它的电键是串联的。

故答案为:

100W;

1;

电能;

串联。

(1)电视机铭牌上所标的“220V、100W”是指灯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灯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等于其额定功率,利用W=Pt求消耗的电能;

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器;

(2)开关(电键)和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的,家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

本题考查了家用电器铭牌的含义、电能表的作用、电能的计算,利用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求正常工作消耗的电能是常见的计算题,需要掌握!

12.【答案】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升高

马德堡半球实验向人们显示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值很大。

托里拆利实验首次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海拔的高度的增高而减小。

故本题答案为:

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升高。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分别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对大气压的存在,以及测量方法的了解和掌握。

13.【答案】6 

竖直向上 

不变

物块所受浮力F浮=G-F示=8N-2N=6N;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随着物体A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大,因为全部浸没,V排=V.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它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

6;

竖直向上;

不变。

(1)根据称重法,F浮=G-F示,可计算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因为全部浸没,V排=V,根据F浮=ρ液gV排可分析浮力变化情况。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属于基础题目。

14.【答案】变小 

变小 

不变 

变大

“月球车”与“着陆器”分离,“着陆器”的重力减小,因重力与压力大小相等,故压力减小;

由于“着陆器”与地面的受力面积不变,根据p=

可知压强变小;

当“月球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时,如果只有4只轮子着地,由于“月球车”的重力不变,它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受力面积变小,根据p=

可知压强变大。

变小;

不变;

变大。

(1)“月球车”与“着陆器”分离,“着陆器”的重力减小,则由压力和重力的关系可得压力的变化;

由压强公式可求得压强的变化;

(2)当“月球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时,如果只有4只轮子着地,根据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变化;

由压强公式可求得压强的变化。

应明确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同时要熟练掌握压强的求法,关键是判断出物体受力面积的变化。

15.【答案】等于 

等于 

30 

30

(1)因为RA和RB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IA=IB,

可得:

Q=It,

所以10秒内通过两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QA=QB;

(2)若电路两端电压U=6V,I=0.2A,则总电阻大小:

R=

=

=30Ω;

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若电路两端电压增大到9V,总电阻的大小不变,还是30Ω。

等于;

30;

30。

(1)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可得Q=It,据此确定相同时间内的电荷量大小关系;

(2)知道电路两端电压、通过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总电阻大小;

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仅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定义式、欧姆定律的应用,注意:

16.【答案】R1断路,现象为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0 

R1短路,现象为电压表示数为0,电流表有示数 

R1断路

原电路中,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的电压(小于电源电压),

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电流表示数:

I0=

(1)若R2短路,则电压表测电源电压U,电压表示数变大,此时为R1的简单电路,

电流表示数:

I′=

由此可知,没有电表示数为零,所以故障不可能是R2短路;

若R2断路,整个电路断路,两表示数都为零,所以故障也不可能是R2断路;

已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故故障只能是R1断路或短路,

若R1断路,电压表和R2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示数为U;

电流表示数为0,符合题意;

若R1短路,电压表示数为0,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由欧姆定律,电流表示数为:

I″=

,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电路故障可能的情况是:

R1断路,现象为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0,

R1短路,现象为电压表为0,电流表有示数;

(2)在R1短路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移动滑片P,电路中的电流会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

在R1断路时,电压表和R2串联在电路中,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仍为0,电压表示数仍为电源电压,两电表的示数均不发生变化,符合题意。

(1)R1断路,现象为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0;

R1短路,现象为电压表示数为0,电流表有示数;

(2)R1断路。

分析电路的连接及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压及电流,由分压原理得出电源电压,由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得出电流表示数;

若R2短路或断路,分析电路的连接,得了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不符合题意,被排除;

根据题中条件,故障只能是R1短路或断路,分析所对应的物理现象,从而确定写出电表的示数及相应的故障。

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的分析能力,电路故障分短路和断路两种情况,平时做实验时试一试,多总结、提高分析能力。

17.【答案】液面上方的压强是否相同 

装有同种液体的U形管两边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差△p越大,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h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