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房地产专业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6367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经济师考试房地产专业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房地产专业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房地产专业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房地产专业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房地产专业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房地产专业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经济师考试房地产专业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doc

《中级经济师考试房地产专业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师考试房地产专业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级经济师考试房地产专业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doc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在2011年经济师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全面的了解2011年经济师培训的相关重点,考吧网(www.kao8.cc)小编特从互联网搜集比较权威的试题供大家参阅,希望对大家都所帮助。

第一章房地产经济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区位所具有的特征(C)

A.综合性

B.确定性

C.特殊性

D.层次性

【解析】:

参见教材P10-11

2.杜能圈离城市最近的一圈距离市场最近,主要生产(B)产品

A.木材

B.易腐难运农产品

C.谷物

D.畜产品

【解析】:

参见教材P13。

本题考查杜能圈的内容。

杜能圈由内向外分别是自由农作区、林业区、谷物轮作区、草田轮作区、三圃农作制区。

自由农作区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

请记清每一圈的内容以及次序。

3.(D)是指劳工成本指数与所需运输的总重量的比值

A.劳动效率

B.劳工效益指数

C.劳动生产率

D.劳工系数

【解析】:

参见教材P14

4.集聚因素是影响某些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中主要是指(B)

A.社会集聚

B.生产或技术集聚

C.特殊集聚

D.偶然集聚

【解析】:

参见教材P15。

本题主要考查集聚因素的相关内容。

集聚因素可以为分生产或技术集聚(纯集聚)和社会集聚(偶然集聚)两大类,其中第一类是固定的内在的因素,后者是偶然的外在的因素,所以首要的是第一类因素。

5.某中心地能维持供应某种商品和服务所需的最低购买力和服务水平称为(C)

A.中心地职能

B.中心性

C.需求门槛

D.销售范围

解析]:

参见教材P15

6.中心地理论由德国学者(D)提出

A.杜能

B.韦伯

C.马克思

D.克里斯塔勒

【解析】:

参见教材P15。

本题考查中心地理论的提出者。

中心地理论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在《南德的中心地》一书中提出。

7.多核心理论中,城市最主要的核心是(A)

A.中心商务区

B.批发与轻工业区

C.低收入住宅区

D.中高收入住宅区

【解析】:

参见教材P19

8.中心商务高度指标是界定商务区(CBD)的重要指标,它等于(A)

A.中心商务区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基底面积

B.总建筑基底面积/中心商务区建筑面积总和

C.中心商务用地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面积

D.中心商务区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用地面积

【解析】:

参见教材P19

9.伯吉斯对同心圆土地利用模式进行的动态分析,是从生态学的(D)观点出发的

A.“演替与发展”

B.“入侵和演替”

C.“承继和发展”

D.“入侵和承继”

【解析】:

参见教材P17

10.居民收入水平与房地产需求量之间存在(C)关系

A.正比例

B.反比例

C.正相关

D.负相关

【解析】:

参见教材P21。

本题考查房地产需求的决定因素。

其中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需求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不一定是正比例关系。

[page]

11.某种房地产在某一时间的潜在供给量应该为(D)

A.存量-拆毁量

B.存量-拆毁量+新开发量

C.存量-拆毁量-转换为其他种类房地产量+其他种类房地产转换为该种房地产量

D.存量-拆毁量-转换为其他种类房地产量+其他种类房地产转换为该种房地产量+新开发量

【解析】:

参见教材P23。

本题考查在房地产供需中,潜在供给量的计算公式。

潜在供给量=存量-拆毁量-转换为其他种类房地产量+其他种类房地产转换为该种房地产量+新开发量。

12.地租本质上是一种(C)

A.劳动报酬

B.投资收益

C.超额报酬

D.经营利润

解析:

参见教材P25

13.(B)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所取得的地租

A.垄断地租

B.绝对地租

C.级差地租

D.超额地租

【解析】:

参见教材P26。

本题考查绝对地租的概念。

14.与乡村相比,下列(A)不能体现现代城市的特性

A.以工业人口为主

B.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C.人口密度大

D.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解析】:

参见教材P27-28

15.下列关于城市职能或城市性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D)

A.城市职能是指某个城市在国家或一定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B.城市职能概念的着眼点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

C.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和体现

D.城市性质是城市现状职能的概括和体现

【解析】:

参见教材P28。

本题考查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概念与区别。

16.大都市区的人口向较小的都市区乃至乡村地区流动的分散化过程,称为(C)现象

A.城镇化

B.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后城市化

【解析】:

参见教材P30

17.郊区化一般发生在城市化水平达到(C)的时候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答案]:

C

【解析】:

参见教材P31。

本题考查郊区化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

郊区化一般发生在城市化水平达到70%~80%时。

18.大都市区的人口向较小的都市区乃至乡村地区流动的分散化过程,称为(C)现象

A.城镇化

B.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后城市化

【解析】:

参见教材P30。

注意与郊区化的区别。

二、多项选择题

1.区位的特征包括(ABCE)

A.区位的综合性

B.区位的历史性

C.区位的层次性

D.区位的自然性

E.区位的确定性

【解析】:

参见教材P10—11

2.按照客体的多样性,区位可分成自然区位和社会区位下列区位中,属于社会区位的有(BCD)

A.历史区位

B.经济区位

C.文化区位

D.政治区位

E.空间区位

【解析】:

参见教材P10

3.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有(ABDE)

A.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其中心

B.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

C.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反比关系

D.农业经营者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为目的

E.“孤立国”是一天然均质大平原,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等都相同

【解析】:

参见教材P12。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论的前提。

C中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关系。

4.纯集聚主要通过(BDE)方式对工业效益产生影响

A.由于大城市的吸引,交通便利以及矿产资源丰富使工业集中

B.工厂企业规模扩大

C.与其他企业相邻,有助于获取额外效益

D.同一工业部门中,企业间协作促使各企业生产在地域上集中

E.分工序列化

【解析】:

参见教材P15

5.根据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以下有关原料指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有(BCD)

A.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遍布性原料总重量

B.遍布性原料的原料指数为0

C.纯原料的指数为1

D.原料指数越大,说明限地性原料的失重程度越大

E.失重性原料的指数小于1

【解析】:

参见教材P14。

本题主要考查原料指数这一概念。

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遍布性原料的原料指数为0,纯原料的原料指数为1,失重性原料的原料指数大于1。

限地性原料的失重程度越大,原料指数越大;遍布性原料的参用程度越大,原料指数越小。

6.墨菲等人把中心商务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为几个圈层,分别是(ABCE)

A.以大型百货商场和高档购物商店为主的零售业集中区

B.以底层为金融、上层为办公的零售服务业多层建筑集中区

C.以办公为主的区域

D.近郊的社区中心

E.需要占据较大面积低价土地的商服活动区

【解析】:

参见教材P19

7.城市地域空间利用结构理论中代表性的理论有(BCDE)

A.中心地理论

B.同心圆理论

C.扇形理论

D.多核心理论

E.中心商务区土地利用模式理论

【解析】:

参见教材P17。

本题主要考查中心地理论与城市地域空间利用结构理论。

中心地理论与城市地域空间利用结构理论是平级的理论,不属于他的下一级内容。

8.房地产有效需求是(BDE)等因素的函数

A.商品房品质

B.消费者收入

C.消费对象

D.抵押贷款能力

E.房地产价格

【解析】:

参见教材P21

9.决定房地产供给量的因素主要有(AD)

A.房地产价格水平

B.购房者的收入水平

C.购房者的偏好

D.房地产开发成本

E.消费者地未来的预期

【解析】:

参见教材P23。

本题主要考查决定房地产供给量的因素。

决定房地产供给量的因素主要有房地产价格水平、房地产开发建设成本、房地产开发技术水平和房地产开发商对未来的预期四种。

10.根据房地产供求关系的特殊性,一般把房地产的供求状况分为(ABCD)类型

A.全国房地产总的供求状况

B.本地区房地产总的供求状况

C.全国同类房地产的供求状况

D.本地区同类房地产的供求状况

E.全国各地区各类型房地产的供求状况

【解析】:

参见教材P25。

本题主要考查房地产供求状况的类型,一共分为四种,分别是全国房地产总的供求状况、本地区房地产总的供求状况、全国同类房地产的供求状况、本地区同类房地产的供求状况。

[page]

11.下列关于地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地价是地租资本化的表现

B.地价是土地所有者向土地需求者让渡所有权时获得的一次性货币收入

C.地租是地价的基础

D.对于永久性地租,地价是每年的地租折现值的加和

E.地价是地租的基础

【解析】:

参见教材P25—27

12.以下有关城市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D)

A.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B.城市性质的着眼点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

C.城市性质可以有多个,但城市的职能却是唯一的

D.城市化率越大,说明城市化水平越高

E.郊区化是郊区城镇化的简称

【解析】:

参见教材P27-29。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理论的相关内容。

B应该是城市职能的着眼点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而非城市的性质;C城市性质是唯一的,但职能可以有多个;E郊区化和郊区城镇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13.中国的郊区化主要表现在(BCE)

A.19世纪后期富人沿铁路外迁

B.人口郊区化

C.工业郊区化

D.汽车郊区化

E.外来人口郊区聚集

【解析】:

参见教材P33

【文章转载于考吧网经济师考试频道http:

//www.kao8.cc/jingjish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