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税税收相关法律第四篇第三章单元测试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6370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税税收相关法律第四篇第三章单元测试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注税税收相关法律第四篇第三章单元测试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注税税收相关法律第四篇第三章单元测试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注税税收相关法律第四篇第三章单元测试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注税税收相关法律第四篇第三章单元测试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注税税收相关法律第四篇第三章单元测试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注税税收相关法律第四篇第三章单元测试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注税税收相关法律第四篇第三章单元测试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注税税收相关法律第四篇第三章单元测试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注税税收相关法律第四篇第三章单元测试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注税税收相关法律第四篇第三章单元测试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税税收相关法律第四篇第三章单元测试下载.doc

《注税税收相关法律第四篇第三章单元测试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税税收相关法律第四篇第三章单元测试下载.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注税税收相关法律第四篇第三章单元测试下载.doc

第四篇第三章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行使刑事审判权的机关为()。

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委托()人作为辩护人,帮助其行使辩护权。

A.1至2人

B.1至3人

C.2至3人

D.2至5人

3.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称谓自()发生转变。

即在此之前称为犯罪嫌疑人,在此之后称为被告人。

A.立案

B.侦查终结

C.提起公诉

D.审判终结

4.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普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决定。

A.审判长

B.院长

C.庭长

D.本院审判委员会

5.张某涉嫌故意杀人被捕,后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张某委托赵律师担任其辩护人。

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赵律师权利、义务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经人民检察院许可,方可会见在押的张某

B.未经被告人张某同意,为减轻张某的刑罚提出上诉

C.为维护公平正义,指控张某构成犯罪

D.在无法履行辩护职责的特殊情况下,有权拒绝为张某进行辩护

6.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在普通案件中,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由()决定。

A.负责本案的检察官

B.检察长

C.检察委员会

D.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7.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第一审应当由()审理。

A.基层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8.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认定证据的主体为()。

A.律师

B.侦查人员

C.检察人员

D.审判人员

9.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在自诉案件中,证明被告人是否有罪的责任应当()处理。

A.由自诉人证明被告人有罪

B.由公安机关证明被告人有罪

C.由犯罪嫌疑人证明自己无罪

D.由人民法院证明被告人有罪

10.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任何公民可以将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通缉在案的、越狱逃跑的、正在被追捕的犯罪嫌疑人立即送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此为()。

A.拘留

B.扭送

C.自首

D.控告

11.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控告人对公安机关的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日内向()申请复议。

A.7原决定的公安机关

B.7原决定的公安机关的上一级公安机关

C.10原决定的公安机关

D.10原决定的公安机关的上一级公安机关

12.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犯罪嫌疑人被()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A.拘留

B.逮捕

C.通缉

D.管制

13.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我国目前补充侦查适用的案件不包括()。

A.遗漏罪行的案件

B.对报请批准逮捕不予批准的案件

C.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的案件

D.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

14.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最迟在开庭()送达被告人。

A.3日以前

B.5日以前

C.10日以前

D.15日以前

15.3月1日,刘某收到甲县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定书,刘某不服该裁定拟提起上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刘某最迟应当在()提起上诉。

A.3月5日

B.3月6日

C.3月10日

D.3月11日

16.张某犯盗窃罪,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判处张某有期徒刑3年;张某不服该判决,向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提起抗诉;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原判决事实不清。

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应()处理。

A.应当依法改判

B.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市南区人民法院重审

C.可以在查明事实后,改判有期徒刑5年

D.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市南区人民法院重审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公安机关依法享有的权力包括()。

A.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权

B.执行逮捕的权力

C.拘留的权力

D.检察权

E.审判权

2.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被害人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有()。

A.自刑事案件立案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B.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有权向公安机关提出意见

C.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D.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

E.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3.张某因故意杀害赵某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张某不得委托下列()人员担任辩护人。

A.自己的父亲

B.自己的朋友

C.7岁神童小王

D.美国律师John

E.正在被执行管制的郭某

4.对下列人员采取取保候审均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可以采取取保候审的有()。

A.张某犯罪较轻,可能判处拘役,但有逮捕的必要

B.邓某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有期徒刑

C.刘某应当被逮捕,但正在哺乳自己13个月的婴儿

D.赵某应当被逮捕,但已是肝癌晚期

E.王某已被羁押,但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

5.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强制措施的表述,正确的有()。

A.刑事拘留不具有惩罚性

B.拘留后,公安机关一律在2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C.拘留是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

D.逮捕必须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

E.拘留、逮捕均由公安机关执行

6.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包括()。

A.刑事案件中,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自然人

B.刑事案件中,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法人

C.刑事案件中,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

D.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

E.人民检察院

7.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属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包括()。

A.虐待案件

B.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件

C.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D.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案件

E.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案件

8.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刑事案件原则上应当由公安机关负责受理的有()。

A.伪证罪

B.涉税案件

C.自诉案件

D.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

E.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9.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证据分类、审查与认定的表述正确的有()。

A.根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B.根据证据事实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C.审查证据是认定证据的前提和基础,认定证据是审查证据的目的和归宿

D.审查认定证据的对象是案件事实

E.确认了案件中所有证据的证明效力,也就完成了对案件事实的认定

10.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完全依靠间接证据认定有罪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A.一切证据必须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

B.间接证据必须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

C.间接证据必须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一起作为定案依据

D.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以及间接证据相互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

E.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唯一的

11.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不需要达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证明标准的有()。

A.立案

B.申请回避

C.对违反法定诉讼程序的事实的证明

D.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

E.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

12.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立案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有犯罪事实

B.犯罪事实清楚

C.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D.证据确实、充分

E.需要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13.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无权发布通缉令的机关包括()。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国务院

E.监狱

14.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对()的鉴定,需要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

A.对痕迹的鉴定

B.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

C.对药品毒性的鉴定

D.对人身伤害的初次鉴定

E.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

15.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侦查终结后,对于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而犯罪嫌疑人已经被逮捕的,应当()。

A.撤销案件

B.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

C.发给犯罪嫌疑人释放证明

D.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E.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

16.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自诉案件的审理表述正确的有()。

A.自诉人经过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缺席判决

B.在自诉案件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对证据有疑问,需要调查核实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调查核实

C.被告人实施的两个以上的犯罪行为,分别属于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的,人民法院须分别审理,不得合并审理

D.在自诉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应当中止审理,被告人归案后,应当恢复审理,必要时应当对被告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E.人民法院对于依法宣告无罪的自诉案件,其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应当依法进行调解或者一并作出判决

17.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可以中止审理情形的有()。

A.由于当事人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B.起诉后被告人在法庭审理中脱逃的

C.需要调取新的证据的

D.自诉人患精神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

E.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

18.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符合规定的有()。

A.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案件时,可以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B.人民检察院抗诉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C.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再审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决定不开庭审理

D.参与过案件第一审、第二审程序审判的合议庭组成人员,不得参与本案再审程序的审判

E.参与过案件复核程序审判的合议庭组成人员,可以参与本案的再审程序的审判

第四篇第三章单元测试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刑事案件的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2.

【答案】A

3.

【答案】C

【解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不同的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两种不同称谓。

在公诉案件中,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以前,是犯罪嫌疑人;在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以后,是被告人;经过人民法院审理之后,被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确定有罪的,成为罪犯。

4.

【答案】B

【解析】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5.

【答案】D

【解析】

(1)选项A:

律师作为辩护人,有权与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了解有关案情;其他公民作为辩护人,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或通信;

(2)选项B:

律师作为辩护人,经被告人同意,依法有权提出上诉;未经同意无权提出上诉;(3)选项C:

辩护人应当切实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不能指控被告人。

6.

【答案】B

【解析】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决定,重大案件应当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7.

【答案】B

【解析】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具有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具有全省(直辖市、自治区)性的重大刑事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管辖以外的危害国家安全案件,以及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和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不属于上级法院管辖的普通刑事案件。

8.

【答案】D

【解析】认定证据是法官行使审判权的一种职能活动,是具有特定法律效力的司法行为,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律师只是审查证据的主体,而非认定证据的主体。

9.

【答案】A

【解析】在自诉案件中,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由自诉人承担;被告人既不承担证明自己有罪的责任,也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

10.

【答案】B

11.

【答案】A

【解析】控告人对公安机关的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7日内向原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12.

【答案】B

【解析】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13.

【答案】B

【解析】补充侦查并不是每个案件都必须进行的活动,它只适用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遗漏罪行、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的案件;我国已经取消了审查批捕时的补充侦查。

14.

【答案】C

【解析】人民法院应当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最迟在开庭10日以前送达被告人。

15.

【答案】B

【解析】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10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5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2天算起。

故刘某最迟应当在3月6日提起上诉。

16.

【答案】D

【解析】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选项C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ABC

【解析】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选项D属于检察院的权力;选项E属于人民法院的权力。

2.

【答案】CDE

【解析】

(1)选项A:

自刑事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2)选项B:

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意见;请求人民检察院责令公安机关向检察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人民检察院认为其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则必须立案;(3)选项C:

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4)选项D:

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5)选项E:

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3.

【答案】CDE

【解析】

(1)选项AB: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委托下列人员担任辩护人:

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2)选项CDE:

下列人员不能充当辩护人:

正在被执行刑罚(选项E)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本案的证人;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牵连的人;现职的公安、检察、审判人员以及任期内的人民陪审员;无行为能力(选项C)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此外,外国人(选项D)和无国籍人也不得担任辩护人。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行为能力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4.

【答案】BDE

【解析】取保候审适用的条件: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较轻,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附加刑的,没有逮捕必要(选项A错误);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而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选项B正确);(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逮捕,但患有急性、恶性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采取取保候审的方法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选项D正确);(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被逮捕,但是正在怀孕或者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选项C错误);(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被羁押,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而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选项E正确)。

5.

【答案】ADE

【解析】

(1)选项B:

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公安机关应当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2)选项C:

逮捕是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

6.

【答案】ABCE

【解析】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是:

(1)刑事案件中,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3)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4)人民检察院。

选项D属于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

7.

【答案】ABC

【解析】

(1)选项D:

涉税案件、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由公安机关管辖,不属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2)选项E:

伪证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而不应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8.

【答案】ABDE

【解析】选项C:

自诉案件属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9.

【答案】BC

【解析】

(1)选项A:

根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根据证据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2)选项DE:

审查认定证据的对象是证据而不是案件事实;确认了案件中所有证据的证明效力,也不等于就完成了对案件事实的认定。

10.

【答案】ABDE

【解析】完全依靠间接证据认定有罪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必须严格遵守运用证据的一般规则,即一切证据必须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

(2)间接证据必须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3)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以及间接证据相互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4)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唯一的。

11.

【答案】ABC

【解析】不需要达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证明标准的情形包括:

立案,关于回避、违反法定诉讼程序、执行中某些程序法事实及采取强制措施的事实的证明标准。

12.

【答案】AC

【解析】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事实条件,即必须有犯罪事实存在;二是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13.

【答案】BCDE

【解析】只有公安机关有权发布通缉令,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单位、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发布。

14.

【答案】BE

【解析】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或者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

15.

【答案】ABCD

【解析】侦查终结后,对于不应当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经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16.

【答案】BDE

【解析】

(1)选项A:

自诉人经过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诉处理;

(2)选项B:

在自诉案件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对证据有疑问,需要调查核实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调查核实;(3)选项C:

被告人实施的两个以上的犯罪行为,分别属于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审理公诉案件时,对自诉案件一并审理;(4)选项D:

在自诉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应当中止审理,被告人归案后,应当恢复审理,必要时应当对被告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5)选项E:

人民法院对于依法宣告无罪的自诉案件,其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应当依法进行调解或者一并作出判决。

17.

【答案】BDE

【解析】法庭可以决定中止审理的情形:

自诉人、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起诉后被告人在法庭审理中脱逃的。

18.

【答案】AD

【解析】

(1)选项AB: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但是,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自诉的案件,不受上诉不加刑的限制;审判监督程序中,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加重刑罚的,应当依法开庭审理,故也可以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2)选项C:

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再审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开庭审理;(3)选项DE:

参与过本案第一审、第二审、复核程序审判的合议庭组成人员,不得参与本案的再审程序的审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