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447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docx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

五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

1.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杂交育种

B.基因型为Aabb的类型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1∶1

C.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D.过程④在完成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2.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

B.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3.现有A,B,C三个番茄品种,A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B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

若要利用上述品种培育获得aabbdd植株至少需要几年?

(  )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4.属于分子水平上的育种工作的是(  )

A.辐射育种

B.杂交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5.下列各种育种措施中,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

A.高秆抗锈病小麦和矮秆易染锈病小麦杂交获矮秆抗锈病优良品种

B.用秋水仙素诱导二倍体西瓜获得无子西瓜

C.用X射线、紫外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高产青霉素菌株

D.用离体花药培育小麦植株

6.下列优良品种的培育与遗传学原理相对应的是(  )

A.三倍体无子西瓜——染色体变异

B.射线诱变出青霉素高产菌株——基因重组

C.无子番茄——基因突变

D.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矮秆抗病玉米——基因重组

7.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B.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C.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8.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

①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②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③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

④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⑤将健康人的正常基因植入病人体内治疗基因病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①②⑤

9.在人类染色体DNA不表达的碱基对中,有一部分是串联重复的短序列,它们在个体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这种短序列可用于()

A.生产基因工程药物

B.侦查罪犯

C.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D.基因治疗

10.良种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培育良种有多种途径:

其一是具有不同优点的亲本杂交,从其后代中选择理想的变异类型,变异来源于_________,选育过程中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其二是通过射线处理,改变已有品种的个别重要性状,变异来源于_________,实质上是细胞中DNA分子上的碱基发生改变;其三是改变染色体数目,例如,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经过培育和选择能得到_________植株。

11.小麦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高茎抗锈病纯合子和矮茎不抗锈病纯合子两个亲本,要想获得矮茎抗锈病的纯合新品种,育种专家提出了两种育种方案,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一)、

(二)所示过程在遗传学上分别叫__________和________。

(2)图中表示的两种常见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育种和________育种,其中哪种育种方法较理想?

______________,其优越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四)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

(二)产生的矮茎抗锈病的个体比例是____,ddT-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

12.下列各图分别表示不同的育种方法,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A.

B.

C.普通小麦 黑麦 不育杂种 小黑麦

D.AABBDD×RR→ABDR

AABBDDRR

高秆抗病 矮秆易染病

E盌DTT×ddttF1

F2纯合矮秆抗病品种

高秆抗病 矮秆易染病

DDTT×ddttF1

配子

幼苗

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新品种

(1)A图所示过程称之为克隆技术,新个体丙的基因型应与亲本中的__________个体相同。

(2)在B图中,①处发生__________,③处的氨基酸由__________改变成了__________。

(缬氨酸GUC;亮氨酸CUG;精氨酸CGG;丙氨酸GCC)

(3)C图表示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_,该方法最常用的药剂是__________,用于处理__________。

(4)D图表示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若要在F2中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5)E图中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与D方法相比,E方法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使E方法所得的植株具有可育性,需经过人工诱导,使它的__________加倍。

13.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_____,F2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

(2)Ⅰ、Ⅱ、Ⅲ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________类。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________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B组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获得的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5)在一块高秆(纯合子)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

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矮秆性状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环境因素造成的(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茄子晚开花(A)对早开花(a)为显性,果实颜色有深紫色(BB)、淡紫色(Bb)与白色(bb)之分,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为培育早开花深紫色果实的茄子,选择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植株为亲本杂交,F1自交得到的F2中有_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早开花深紫色果实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青枯病是茄子的主要病害,抗青枯病(T)对易感青枯病(t)为显性,基因T、t与控制开花期的基因A、a自由组合。

若采用二倍体早开花易感青枯病茄子(aatt)与四倍体晚开花抗青枯病茄子(AAAATTTT)为育种材料,运用杂交和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培育纯合的二倍体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则主要步骤为:

①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步:

以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茄子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AaTt)。

③第三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遗传图解或文字简要描述)。

15.下图表示利用某二倍体农作物①、②两个品种培育④、⑥两个新品种的过程,Ⅰ~Ⅴ表示育种过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中Ⅰ→Ⅱ获得④的过程称为育种,其育种原理是,其中过程Ⅰ是,过程Ⅱ是。

(2)由图中Ⅰ→Ⅲ→Ⅳ获得④的过程称为育种,其育种原理是,其中Ⅲ表示技术。

该育种方法优点是。

(3)由图中Ⅱ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由图中Ⅲ→Ⅳ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

(4)图中Ⅳ、Ⅴ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5)品种⑥为倍体,它接受④花粉后结(有、无)子果实。

16.已知西瓜早熟(A)对晚熟(a)为显性,皮厚(B)对皮薄(b)为显性,沙瓤(C)对紧瓤(c)为显性,控制上述三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

现有三个纯合的西瓜品种甲(AABBcc)、乙(aabbCC)、丙(AAbbcc),进行下图所示的育种过程。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为获得早熟、皮薄、沙瓤的纯种西瓜,最好选用品种和进行杂交。

(2)图中植株(填数字序号)能代表无子西瓜,该植株体细胞中含有个染色体组。

(3)获得⑦幼苗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与⑧植株相比,⑩植株的特点是,所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4)按图中所示的育种方案,④植株最不容易获得AAbbCC品种,原因是。

(5)图中的⑥植株属于新物种,其单倍体(可育、不可育)。

17.传统的农作物育种方法一般是杂交育种,如图为抗旱小麦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至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_______育种方式,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改良缺乏抗旱性状的小麦品种,不宜直接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育种,但可选用图中A至B途径,再通过此方法达到育种目的。

(3)由G、H→J过程涉及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

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

Ⅰ、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

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乙、丙品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   变异。

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    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    的分开而分离。

F1自交所得F2中有    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     种。

(3)甲与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他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     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    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   条染色体。

(4)让

(2)中F1与(3)中F1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     。

19.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见下图。

图中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C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AABB与CC远缘杂交形成的后代,经________________方法培育而成。

(2)杂交后代①染色体组的组成为________,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________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3)杂交后代②中C组的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易丢失,这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__。

(4)为使杂交后代③的抗病基因能稳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图表示五种不同的育种方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育种方式,其中从F1到F2再到Fn连续多代自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的含量,且从F2开始逐代进行人工选择是为了淘汰;A→B→C的途径表示育种方式。

这两种育种方式都是从亲本杂交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比较两种育种方式,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2)B常用的方法为。

(3)C、F过程中最常采用的药剂是。

(4)由G→J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

植物组织培养和__________。

21.小鼠基因敲除技术获得2007年诺贝尔奖,该技术采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杂交等手段使小鼠体内的某一基因失去功能,以研究基因在生物个体发育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例如现有基因型为BB的小鼠,要敲除基因B,可先用体外合成的突变基因b取代正常基因B,使BB细胞改变为Bb细胞,最终培育成为基因敲除小鼠。

(1)基因敲除过程中外源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可利用重组质粒上的________检测。

如果被敲除的是小鼠抑癌基因,则可能导致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被激活,使小鼠细胞发生癌变。

(2)通过基因敲除,得到一只AABb小鼠。

假设棕毛基因A、白毛基因a、褐齿基因B和黄齿基因b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要得到白色黄齿新类型小鼠,用来与AABb小鼠杂交的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

让F1代中双杂合基因型的雌雄小鼠相互交配,子代中带有b基因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不带B基因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3)在上述F1代中只考虑齿色这对性状,假设这对性状的遗传属X染色体伴性遗传,则表现黄齿个体的性别是________,这一代中具有这种性别的个体基因型是________。

答案解析

1.D

【解析】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过程称为杂交育种,过程⑤⑥为单倍体育种。

与杂交育种方法相比,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过程④为基因工程育种,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而运载体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用到的运输工具,不属于工具酶。

2.C

【解析】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3.B

【解析】过程为:

4.A

【解析】题中四选项,有三项为染色体水平上的育种,只有A为分子水平上的育种。

5.C

【解析】A项属于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B项属于多倍体育种,C项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D项属于单倍体育种。

6.A

【解析】射线诱变出青霉素高产菌株所用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无子番茄利用植物激素促进果实发育,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矮秆抗病玉米利用的是染色体变异。

7.C

【解析】选项A,基因突变能否遗传给后代主要看突变发生在什么细胞,体细胞基因突变不能遗传给后代;选项B,明显不对;选项D,基因工程技术也可导致基因重组;选项C,基因碱基序列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8.C

【解析】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属于太空育种,其原理为基因突变;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属于无性生殖,应用的原理是细胞核的全能性。

9.B

【解析】注意它们在个体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10.基因重组 分离 自由组合 基因突变 多倍体

【解析】根据育种要求可选择不同的育种方法。

将两亲本的不同优良性状组合到一个个体上可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在选育过程中性状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互换定律。

要大幅度改良生物某一性状可利用诱变育种,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处理实验材料使其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新的性状,从中选育出合乎人们要求的个体类型。

除上述两种育种方法外,还有常用的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运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利用人工处理获得单倍体或多倍体,然后再选择出符合要求的个体。

11.

(1)杂交 自交 

(2)杂交 诱变 杂交育种 目的性强,能将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3)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诱发基因突变 提高变异频率,获得所需要的变异个体 

(4)3/16 1/3

【解析】途径甲是用两个纯合的亲本进行杂交,获得杂种一代,通过对杂种后代的不断选优自交,获得所需要的且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属于杂交育种;而方案乙只利用了其中的一个亲本,经过处理(四)获得新个体(ddTt),由于基因T是原亲本中所没有的,因此只能来自基因突变,所采用的育种方法为诱变育种。

由于诱变育种利用的变异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多数是不利的变异,出现所需特定性状的可能性小,进而影响育种效率。

而题目提供的另一亲本中含有所需要的基因T,所以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目的性更强,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

F2中矮茎抗锈病个体的基因型有ddTt和ddTT,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

12.

(1)甲 

(2)基因突变 亮氨酸 精氨酸(3)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 秋水仙素 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4)杂种育种 从F2中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反复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5)花药离体培养 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染色体数目

【解析】

13.

(1)自交 2/3 

(2)Ⅱ

(3)C 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

(4)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00%

(5)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杂交,如果子一代为高秆,子二代高秆∶矮秆=3∶1(或出现性状分离),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因素引起的(或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种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如果两者未出现明显差异,则矮秆性状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否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解析】

(1)A组是杂交育种,F1高秆抗病(TtRr)自交得F2,矮秆抗病(ttR__)占F2的比例为3/16,其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即杂合子ttRr为2/16,即F2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2/3。

(2)B组中采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属于单倍体,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

(3)由于C组属于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因此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植株。

(4)若对单倍体矮秆抗病小麦Ⅱ(tR)进行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诱导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即可得到全部为纯合的二倍体(ttRR)。

(5)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杂交,若子一代全为高秆,并且子一代高秆小麦自交后,在子二代中出现矮秆小麦,说明矮秆性状是可遗传的变异,即基因突变的结果,若不能遗传则说明是环境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

14.

(1)6 1/16 

(2)①种植四倍体晚开花抗青枯病茄子(AAAATTTT),取其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基因型为AATT的子代(用图解方式作答亦可) ②aatt与AATT ③F1自交得F2,从F2中选出表现型为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并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即可获得纯合二倍体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aaTT)。

(或种植F1,取其花药离体培养,并在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合二倍体,从中选出表现型为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

【解析】

(1)茄子果实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却有3种表现型,其中基因型BB和Bb分别控制两种不同的颜色,这是本题的特点,也是题干给出的新信息,因此解题时应充分读懂和运用该信息。

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植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

根据自由组合定律,F1自交得到的F2中,表现型有2×3=6(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早开花深紫色果实的植株(aaBB)所占比例为1/4×1/4=1/16。

(2)由题意可知,本次育种的目标是培育纯合的二倍体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aaTT),现有的材料是二倍体(aatt)和四倍体(AAAATTTT),运用的育种方法是杂交和花药离体培养。

据此并结合试题已给的实验步骤,可先将四倍体材料(AAAATTTT)进行花药离体培养以获得基因型为AATT的植株,然后将该植株(AATT)与题干所给二倍体植株(aatt)杂交,这样将所需基因“a”与“T”集中于同一个个体(AaTt)中,继而采取连续自交、逐代淘汰的方法,或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即可选育到所需的纯合的二倍体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aaTT)。

15.

(1)杂交基因重组杂交自交

(2)单倍体染色体变异花药离体培养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1/161/4

(4)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5)四有

【解析】

(1)图中Ⅰ→Ⅱ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其中过程Ⅰ是杂交,过程Ⅱ是自交。

(2)图中Ⅰ→Ⅲ→Ⅳ获得④的过程是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其中Ⅲ表示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单倍体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图中③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产生的子代中AAbb所占的比例为1/16。

通过Ⅲ产生的单倍体的基因型有AB、Ab、aB、ab四种,经过Ⅳ得到AAbb的比例为1/4。

(4)图中Ⅳ、Ⅴ是诱导染色体加倍过程,常用的方法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5)图中⑥的基因型为AAaaBBbb,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有4个,因此判断该生物体是四倍体。

若接受④AAbb花粉后,将结出含有三倍体种子的果实。

16.

(1)乙丙

(2)⑨三

(3)花药离体培养均为纯合子

(4)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且产生有利变异频率较低

(5)可育

【解析】

(1)根据性状的显隐性,要获得早熟、皮薄、沙瓤的纯种西瓜,其基因型为AAbbCC,可选用品种乙(aabbCC)和丙(AAbbcc)进行杂交,得到子代后再进行自交,在F3中选育出纯种西瓜。

(2)由图示可知,由自然生长的二倍体⑤植株与四倍体⑥植株杂交,得到的⑨植株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3)图中⑦植株是由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经过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后,得到的⑩植株全部为纯合子。

(4)图中④植株是通过诱变育种而获得的,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且有害变异多、有利变异少,因此该方法获得AAbbCC品种难度最大。

(5)图中的⑥植株是由二倍体③植株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四倍体,产生的花粉发育成的植株的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是可育的。

17.

(1)杂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