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6流域的综合开发.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4833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6流域的综合开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6流域的综合开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6流域的综合开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6流域的综合开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6流域的综合开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6流域的综合开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6流域的综合开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6流域的综合开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6流域的综合开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6流域的综合开发.docx

《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6流域的综合开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6流域的综合开发.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6流域的综合开发.docx

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6流域的综合开发

课时作业(三十六) 流域的综合开发

一、选择题

水分盈亏量为降水量和蒸发量(最大可能蒸发量,单位为mm)的差。

当水分盈亏量大于0时,水分有盈余,表示气候湿润;当其小于0时,水分处于亏缺状态,表示气候干燥。

量值大小反映水分盈亏程度及气候的干湿程度。

读中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四大流域1961~2010年平均水分盈亏量月变化图(单位:

mm),回答1~3题。

1.图中a、b、c、d四条曲线表示黄河流域的是(  )

A.aB.b

C.cD.d

2.a流域3~5月水分盈亏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呈减少趋势B.气温升高,蒸发加快

C.降水呈增加趋势D.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3.c、d两流域相比(  )

①c流域的年径流总量较大 ②d流域的年蒸发力较大

③c流域的年径流总量较小 ④d流域的年蒸发力较小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1.B 2.B 3.D 解析:

第1题,四条河流比较,黄河流域降水较少而蒸发旺盛,水分盈亏量小于0%。

故B项正确。

第2题,a流域为松花江流域,一年有两次汛期,春季因冬季积雪融化形成较小的汛期,故A、C项错误;3~5月水分盈亏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自3月份开始,气温回升,蒸发旺盛,故B项正确;人口数量没有急剧的增加,故生活用水量基本保持不变,D项错误。

第3题,d流域为长江流域,c流域为珠江流域。

两流域相比,珠江流域的支流较少,流程较短,年径流量较小,故③正确;长江流域纬度较高,温度较低,故蒸发较弱,年蒸发力较小,④正确。

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4~5题。

4.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D.地质条件稳定,适于建坝

5.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①库区及周边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③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④引发旱涝灾害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4.B 5.B 解析:

第4题,金沙江地处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径流量较大;且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于水电的梯级开发。

第5题,选项中①为有利影响,④旱涝灾害不是水库建设导致的,水库建设能缓解旱涝灾害。

下图为松花江流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6~8题。

6.松花江(  )

A.鱼类资源缺乏B.自东南流向西北

C.不参与海陆间循环D.航运业不发达

7.哈尔滨水文站冬季径流量占全年的比重相对较大,原因最可能是(  )

A.积雪融水补给多B.地下水补给多

C.大型水库发电D.冬季降水量大

8.下图中分别表示哈尔滨水文站和佳木斯水文站径流量变化的是(  )

A.丁、甲B.乙、丙

C.丙、乙D.丙、甲

答案:

6.D 7.C 8.C 解析:

第6题,松花江流域水域广阔、有机质丰富、温度适宜等条件使鱼类资源丰富;根据水系特征判断松花江干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松花江流域参加海陆间循环;松花江流域封冻期长、径流季节变化大、冬季凌汛、夏季洪涝等影响航运,使航运不发达。

第7题,据图中信息,由于第二松花江上建有巨型水库和水电站,冬季发电向下游大量放水,调节了冬季径流量,使哈尔滨水文站的冬季径流量仍然较大。

第8题,根据松花江所处的位置,4月和5月有明显的冰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所以图中曲线在4、5月份径流量应明显增大,可排除丁;7、8月份受降水影响,形成夏汛,河流径流量最大值应出现在7月下旬或8月,故可排除甲;根据图中哈尔滨与佳木斯所处的位置判断佳木斯位于下游,汇水面积较哈尔滨更大,故水量要大于哈尔滨,因此丙表示哈尔滨水文站,乙表示佳木斯水文站。

维多利亚湖位于东非高原,该湖的面积为69400平方千米,是非洲最大湖泊。

该湖区是非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湖水唯一出口是北岸的维多利亚尼罗河,在那里形成里本瀑布,排水量每秒达600立方米,兴建有欧文瀑布水坝。

读图,回答9~10题。

9.关于欧文瀑布水坝工程建设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建设水坝的最主要目的是发展交通和旅游

B.水坝工程的最主要目的是形成水库发展养殖业

C.能够调节径流,拦蓄洪水,确保尼罗河免遭洪水威胁

D.可以使水坝以下尼罗河河段的含沙量减少

10.关于维多利亚湖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

A.降低维多利亚尼罗河的年均水温

B.湖区西侧降水较东侧多

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D.湖区周围发展灌溉农业

答案:

9.D 10.B 解析:

第9题,根据维多利亚湖的湖泊面积、湖区的人口、里本瀑布的排水量等信息综合分析,欧文瀑布水坝的主要目的是发电;水坝能够调节径流、拦蓄洪水,但不能确保尼罗河免遭洪水威胁;水坝能够拦蓄泥沙,可以使其以下河段的含沙量减少。

第10题,维多利亚湖湖区面积大,湖区气温高可提高维多利亚尼罗河的年均水温;湖泊水体面积大,气温高,空气中有大量水汽,东南信风受西部地形抬升,在湖区西侧形成大量降水;湖区南部还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湖区周围降水多,水分充足,不必发展灌溉农业。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源头的补给水源主要是季节性冰雪融水

B.河流径流量北部流量大,南部小

C.每年7~8月的夏汛主要是东南季风带来的降水

D.流域内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12.中国正在援助甲国在图中河流建造水电站,主要目的是(  )

A.发展航运,加强两国间的经济联系

B.发展水产养殖,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C.发展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D.控制洪水并解决电力短缺问题

答案:

11.B 12.D 解析:

第11题,该河流为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源头的补给水源主要是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南部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稀少,故流量小;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并处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且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故流量大;每年的夏汛主要是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流域内主要种植耐旱的小麦。

第12题,该河流有明显的汛期,因此建造水电站主要是控制洪水并解决电力短缺问题。

二、综合题

13.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

W国曾是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

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与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可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的甲河流量分配比例

流量分配

春季

夏秋

冬季

开发前的比例

61%

24%

15%

开发后的比例

38%

32%

30%

(1)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

(2)与新疆比,分析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

(3)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W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答案:

(1)与N市以下河段相比,以上河段:

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2)与新疆比,甲河流域:

降水较多;水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工农业基础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

(3)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

解析:

(1)题,读图可知,甲河是顿河,与N市以下河段相比,N市以上河段,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读上下河段降水量柱状对比可知,上河段降水量较多且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弱。

下河段降水量较少且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较多,径流量注入的少。

(2)题,新疆位于干旱地区,与新疆相比,甲河流域降水较多,水源丰富。

甲河流域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甲河流域工农业基础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

第(3)题,W国是乌克兰,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可为乌克兰农业生产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水库能够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有利于农业的稳产、高产。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乙、丙两城市降水量折线图

(1)判断图1中甲—丁河段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根据图2,比较乙、丙两城市降水量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并简述成因。

多瑙河干流长2850千米,可通航里程2742千米。

其上游有运河与莱茵河相连,形成了从大西洋沿岸到黑海沿岸的欧洲航运大动脉,方便了欧洲内陆国的对外联系。

(3)分析多瑙河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

答案:

(1)地形类型:

盆地。

判断理由:

该河段大致位于基本封闭的面积较大的200米等高线内,该区域西南和东北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地(该区域的支流多从北、西、南向东南汇入多瑙河干流),说明该区域的地势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地形。

(2)不同点:

丙城市年降水总量多于乙城市的。

原因:

丙城市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乙城市位于盆地中,地形雨少)。

相同点:

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原因:

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

(3)多瑙河流域年降水量较多,降水季节变化较小,水量较大而稳定(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主要流经海拔200米左右的地区(落差小),水流平缓;上游有运河与莱茵河相连,构成内河航运网。

解析:

(1)题,甲—丁河段大致位于基本封闭的面积较大的200米等高线内,该区域西南和东北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地,说明该区域的地势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地形。

(2)题,图示区域位于40°N~60°N之间的欧洲地区,终年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小;但丙城市位于西风带山地迎风坡,年降水总量多于乙城市的。

第(3)题,可从河流流量、有无结冰期、落差、沿途经济发展、与其他河网联系等方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