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506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6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docx

初中物理竞赛训练光学模板

物理竞赛专题训练(光学部分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

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蓝色B.全身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2.人在水中看岸上的东西要变得高大,图1中描述这一现象的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3.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是()

A.用光亮的金属勺的背面照脸看到的像B.平静湖面上看到岸边景物的倒像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D.日食和月食现象

4.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靠近镜面时,像不变,像到镜面距离变小,人看像时视角变大。

B.人靠近镜面时,像变大,像到镜面距离变小,人看像时视角变大。

C.人远离镜面时,像变小,像到镜面距离变大,人看像时视角变小。

D.人远离镜面时,像不变,像到镜面距离变大,人看像时视角不变。

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2所示时,恰好在屏上能看到烛焰缩小的像,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A.小于9厘米B.大于9厘米

C.等于9厘米D.大于9厘米而小于18厘米

6.如图3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

要想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着竖直方向落下,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

应为()

A.300B。

450C.600D.900

7.光线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再由玻璃砖射入空气,图4所示是几种可能的光路图,O点是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指出哪些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8.一位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5中

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大于30厘米B.一定小于10厘米

C.一定在10厘米到15厘米之间D.一定在10厘米到20厘米之间

9.一物体在透镜前20cm处,当它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时,其倒立像的移动的速度小于物体移动速度,可见此透镜是()

A.凸透镜、焦距小于10cmB.凸透镜、焦距大于10cm

C.凹透镜、焦距小于10cmD.凹透镜、焦距大于10cm

10.老师在给同学照相时,发现镜头上落了一只苍蝇,则()

A、照出的相片上有一只放大的苍蝇B、照出的相片上有一只缩小的苍蝇

C、照片上没有苍蝇,只是照片略暗一些D、无法判断

11.小明的爷爷和奶奶都是老花眼,爷爷的更重一些,小明的爸爸是近视眼。

他们三付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6示。

现在爷爷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给他,小明应该拿其中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2.光从空气中以跟水平方向成600角,投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成______角,发生折射时,折射角_____300;折射光的传播速度_____3×105千米/秒

13.平面镜竖立于桌面上,距它8厘米远处直立着一支铅笔,这时铅笔在镜中的像距离镜面为_____厘米。

若把平面镜平行推移到原来铅笔所成像的位置上,像移动了_________厘米。

14.放大镜是一个短焦距的______透镜,观察时要让透镜到物体的距离______焦距,观察者应_______透镜看物体就可以看到物体________像。

15.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把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25厘米处向15厘米处移动时,像距的变化是________,像的大小变化是________,像的倒正变化是________。

16.用照相机拍摄,选定景物时,调节镜头改变的是______距。

拍近景物时,镜头调节的方向是________;拍远景物时,镜头调节的方向是_____。

17.生活中梳妆台上的大镜子是______镜,观察细小东西的放大镜是_____镜,道路拐弯处立的是______镜。

18.凸透镜的焦距为f,当把一个物体从离透镜1.5f处沿主轴移到5f处的过程中,物像间距

离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

19.图7是发生日食时月球影区的分布。

当人随地球运动到______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________区时,会看到日偏食,运动到________区时会看到日环食。

 

20.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色.

21.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

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

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

请写出你的推断:

____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与实验题(每图3分,

22.图8中表示一束光AO从空气投射到平行玻璃板上,画出它经玻璃板表面的反射光路,进入玻璃板里的光路,透过玻璃板的射出光路。

23.在图9中,光束从左方射入每个方框,画出在每个框内各放入什么适当的光学元件,才会产生图中的效果。

出射光束标注的字母a’,b’,分别对应于入射光束的两个边缘。

图9

24.如图10所示,AB是从点光源S发出的投射到平面镜MN上的一束入射光,CD是从S发出的另一束入射光的反射光,请据此在图上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

25.根据图11中所示的条件,画出物体AB经凸透镜所成的像,说明是怎样的像。

26.图12中,S是点光源,E是具有开口的屏。

画出S射出的两条光线,并由此确定,眼睛在屏右方什么范围内能看到S。

27.图13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光屏上得到的是实像。

在图上画出光线AC和AD经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

28.在两相交平面镜a、b之间有一发光点S,如图14所示。

试画出S发出的一条光线,使它分别经a、b两镜面各反射—次后,仍回到S点。

并说明你的作图依据。

29.为得到下列同样的光路,在下列的A、B、C三个图上填画不同的面镜或透镜。

30.根据图15中所示的条件,画出物体AB经凹透镜所成的像,说明是怎样的像。

图16

图15

31.如图16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物理竞赛专题训练(光学部分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用一架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一个人照2寸的半身像,再用该相机给他照一张2寸的全身像,应()

A.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增大,适当缩短暗箱长度

B.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增大,适当增加暗箱长度

C.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减小,适当缩短暗箱长度

D.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减小,适当增加暗箱长度

2.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从3倍焦距处移到2倍焦距处的过程中,数值减小的物理量是()

A.像的大小B.像与物的距离

C.像与透镜的距离D.透镜的焦距

3.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如果将透镜的表面遮去其下面的一半,结果是()

A.像的上半部分没有了B.像的下半部分没有了

C.像全存在,但上半部分变暗了D.整个像存在,但像变暗了

4.一物体在透镜前20cm处,当它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时,其倒立像的移动的速度小于物体移动速度,可见此透镜是()

A.凸透镜、焦距小于10cmB.凸透镜、焦距大于10cm

C.凹透镜、焦距小于10cmD.凹透镜、焦距大于10cm

5.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A.放大的B.缩小的C.等大的D.无法判断

6.摄影工作者在水面上拍摄水下物体,刚好得到清晰的像,若将水抽干再拍摄,为了得到清晰的像,他应该()

图3

A.把照相机的镜头往前伸B.增大暗箱的长度

C.增大照相机与物体的距离D.换用焦距较大的透镜的镜头

7.—个人用立正的姿势站在竖立的平面镜前,由于位置不合适,以致看不到自己右胳膊的像。

如果此人要看到自己全身的像,则必须()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向前移动D.向后移动

8.小明决定自己给自己照一张手拿相机拍照的像,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对着穿衣镜照相,当他距离镜面2米时,正准备按下快门,突然为凋焦犯起愁来,请你告诉他把相机的距离标志调到()

A.2米B.4米C.小于2米D.大干4米

9.白天在房间里照镜子时,为了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面孔,应该()

A.镜子正对着窗口B.面部正对着窗口

C.面部和镜子都侧对窗口D.镜子怎样放胃都一样

10.光和声音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时,它们的传播速度()

A.光速变大,声速变小B.光速变小,声速变大C.都变大D.都变小

11.在凸透镜的主轴上距透镜1.5f到2f处,横卧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杆

AB,如图1所示。

关于细杆AB的像A’,B’的粗细和指向,下面说

法正确的是()

图6

A.A’端粗B’端细,A’B’和AB的指向相同

B.A’端粗B’端细,A’B’和AB的指向相反

C.A’端细B’端粗,A’B’和AB的指向相同

D.A’端细B’端粗,A’B’和AB的指向相反

12.在离焦距20厘米的凸透镜正前方100厘米处,一物体以10厘米/秒

的速度向凸透镜靠拢,运动7秒钟时,物体所成的像为()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13.一人在马路旁的一间理发室内靠门面东而坐,他从平面镜中看到一辆摩托车从东向西驶来,并向北转弯,这辆摩托车实际上是()

A.从东向西行驶向北转弯B.从东向西行驶向南转弯

C.从西向东行驶向北转弯D.从西向东行驶向南转弯

14.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2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

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

15.上题中若将蜡烛向小孔移动一些,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16.如图3所示是小芳同学制作的模型照相机。

通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的像。

使用此模型照相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看到远处景物的像是虚像

B.如果看远处是很清晰,那么看近景时,应把内纸筒向外拉一些

C.应把内纸筒朝明亮的室外,凸透镜朝较暗的室内

D.凸透镜与半透明膜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凸透镜的焦距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7.一位同学看到远方闪电开始计时,过了t时间后听到雷击声。

如果已知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若用C、V、t三个量表示打雷处跟同学的距离,则S=_________由于C》V,则上述距离可近似地表示为S=________。

18.小孔成像是由于形成的。

像的大小除与本身有关以外还与

和有关。

19.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路径是弯曲的,这实际也是______现象。

海市蜃楼是现象

20.用笔尖垂直接触平面镜,笔尖距笔尖的像6毫米,则平面镜玻璃厚为_________。

21.站在平静的池水旁,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像,这是因为平静的水面具有______作用,若向水中投一石块,看到的像破碎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通过平面镜观察地图,看到甲城市在乙城市的东北方向,则实际上甲城市在乙城市的_____方向。

23.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照在绿色的菠菜上,菠菜呈_______颜色,照在小白兔身上,白兔皮毛呈________颜色,白兔的红眼睛呈________颜色。

24.谚语“水中捞月一场空”说明的物理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5.物体在凸透镜前24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个与物体等大且倒立的像,则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

26.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米。

现在由于屋子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米,那么人距离背后的视力表的距离为_________米。

27.如图4,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

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透镜。

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

三、作图与实验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8.如图5所示,直线是凸镜的主光轴所在的位置,S是发光点,S’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作图确定凸透镜所在的位置以及焦点的位置.

29.画出图6中三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大致方向(折射光线在主光轴上的大致区域要正确)

30.投影仪是常用的教学仪器,图7是投影仪的结构图。

(1)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投影片上B点发出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要使成在屏幕上的清晰像变大些,应采取的方法是。

图7

图8

图9

 

31.如图8所示,一间房子的墙壁上挂着一面平面镜MN,其对面的墙上有一窗户。

A为人眼,试作出人眼A从镜子里所能看到的窗子外面的景物范围

32.画出图9光线AO经过半圆形玻璃砖折射后的光路图.(O为圆心)

四、计算题:

(共6分)

33.一个身高为1.8m的人站在竖直悬挂的平面镜前,若此人能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那么该镜子的长度至少应有多长?

34.电线杆在阳光照射下,其影长为6米,另一位身高为1.8米的人,直立时影长为5米,求电线杆长。

五、探究与应用题:

(共11分)

35.用一块平面镜和一把钢卷尺配合测出一棵大树的高,要求:

(1)作简图(提示:

据光的知识作光路图;在图上标上适当的字母);

(2)(据图上字母)写出树高计算式.

36.老花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乘100。

请设计一个测老花镜度数的最简单的方法。

要求写出所用器材、操作步骤和计算公式。

37.在江边观看夜景时,常会看到江边的路灯在江水中的像是一条光柱。

试分析这种现象成因。

物理竞赛专题训练(光学部分3)

一、选择题(可能由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雨后睛朗的夜晚,为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D.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2.置于凸透镜主轴上的物体,若由6倍焦距处向2倍焦距处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

A.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C.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变大D.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变小

3.下列光学元件中可以成正立、缩小的像是()

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凹面镜

4.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6厘米,物体直立在它的主轴上距焦点6厘米处,则可能成()

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5.皮鞋上擦过油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

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空皮革表面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鞋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好,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6.有两块凸透镜L1和L2,它们的焦距分别是f1=16厘米和f2=6厘米。

另有一块凹透镜L3,其焦距为f3=8厘米,欲使一束平行光先后通过其中两块透镜后,仍为平行光,但光束变窄,则下列所选透镜和安置方法都正确的是()

A.选L1和L2,使两透镜间距D=22厘米,并使光先通过L1

B.选L1和L2,使两透镜间距D=22厘米,并使光先通过L2

C.选L1和L3,使两透镜间距D=8厘米,使光先通过L1

D.选L2和L3,使两透镜间距D=2厘米,使光先通过L2

7.两相交平面镜成1200夹角,两镜中间有一点光源S,如图1所示,则S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个数是()

A.2个B.3个C.4个D.无数个

8.如图2所示,将一透明的空心玻璃球(空心部分很大,玻璃很薄)放入水中,一束平行

光从左侧入射,则从玻璃球右侧射出的光线将()

A.不改变传播方向B.发生会聚现象

C.发生发散现象D.无法确定

9.某人站在商场用光滑金属包装的圆柱子前面,看到圆柱子里自己的像,则像和人相比较()

A.变胖了,变高了B.变瘦了,变高了

C.变胖了,高度不变D.变瘦了,高度不变

10.将两块平面镜竖直放在桌面上,两镜成900角。

在镜子面前放一个正在行走的小闹钟,钟的正面正对着镜的交线,人在镜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见三个像,对此。

下列说法正确的()

A.镜中像的秒针均顺时针转B.只有两个像的秒针顺时针转D

C.只有一个像的秒针顺时针转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1.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图3是四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是()

12.在拍摄摩托车从高速行驶的火车头前面冲过去时,为了安全起见,火车和摩托车实际上可以慢速行驶,而只需将拍摄速度和放映速度作调整,具体的办法是()

A.拍摄时每秒24张,放映时每秒24张

B.拍摄时每秒小于24张,放映时每秒等于24张

C.拍摄时每秒大于24张,放映时每秒仍是24张

D.拍摄时每秒大于24张,放映时每秒小于24张

13.在凸透镜的主轴上,距光心2f处放一个点光源S。

在另一侧得到一个像点S’。

若透镜绕其光心转动一个不太大的角度则像点S’的位置将()

A.在原来的主轴上,但靠近光心B.在原来的主轴上,但远离光心

C.在原来的主轴上,且位置不变D.偏离原来的主轴

14.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烛焰距透镜30厘米,在离烛焰45厘米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现保持烛焰和光屏不动,只移动透镜,第二次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此次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

15.把一个凸透镜固定于薄壁玻璃筒中间,在凸透镜的焦点F处放一个点光源S,然后注入水,使水面处于光源S和凸透镜之间,如图4所示.为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一束平行光,则光源的位置().

A.应适当升高B.应适当降低

C.应不动.D.无论怎样变动,均无法实现

 

16.如图5所示,把反射面向上的凹面镜放在容器内,在凹面镜的焦点F处放一个点光源S,然后往容器内注入水,使水面处于光源S和凹面镜之间,要使光源S射到凹面镜的光线仍平行射到空气中,光源的位置()

A.不变B.适当提高

C.适当降低D.若水面高则升高,水面低则降低

二、填空(每空2分,共24分)

1.夏天,在雷雨过后,有时天空出现彩虹,虹是太阳光通过空中的小水滴经过______和_____

2.后形成的彩色光弧。

紫色光弧在虹的_______侧。

2.汽车的大灯不装在车顶部而装在靠近车底部是因为______。

3.轿车装上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难看清乘车人的面孔,这是由于_______

4.两相交且不垂直的平面镜M1、M2,若平行于镜面M1的入射光线经过两次反射后与面M2平行;则这两面镜的夹角为__________。

6.一束光经过一光学元件后的光路图如图6所示,则此光学

元件应为________。

7.一束光垂直射到镜面上,此时入射角为_____,若镜面绕入射点转

图6

过100,则反射光线转过____

8.夜间,在蓝色灯光下,切开一个熟西瓜,则看上去,瓜瓤呈______色。

9.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不垂直放置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10.在剧场演出时,灯光都集中照射到舞台上,而台下的灯都要熄灭,这是因为。

三、作图与实验题(每图3分,共21分)

1.如图7所示,直线是凸镜的主光轴所在的位置,S是发光点,S’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作图确定凸透镜所在的位置以及焦点的位置.

图8

2.如图8所示,平面镜MN上方有一个物体AB,请用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人眼在什么范围内可以看到整个物体在镜中的像;

(2)要使人眼在E点看不到镜中的像,至少应把平面镜的哪一部分遮住.

3.如何利用两个平面镜,使光线传播方向改变1800,在上面方框中并作出光路图.

4.如图10所示,一条光线射向凸透镜,试确定它经凸透镜后传播的方向.

5.图11中AB为一物体,A’为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试画出平面镜并画出AB的像.

6.如图12所示,A为发光点,B点为A点在平面镜中所成像,C点为从A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的一点.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及从A点发出的经过平面镜反射后通过C点的光线

四、计算题:

1.某人身高1.7m,为了测试路灯的高度,他从路灯正下方沿平直公以lm/s的速度匀速走开.某时刻他的影子长为1.3m,再经过2s,他的影子长为1.8m,路灯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五、探究与应用题:

(共7分)

1.小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根据记录的

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图线.如13所示,请你认

真读图后回答:

(1)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焦距是_______cm..

(2)将物体由距凸透镜40cm处匀速移动到20cm处时,像距

(变大/变小/不变)像(变大/变小/不变),此时像移动的速度(大于/小于/等于)物体移动的速度。

物理竞赛专题训练(光学部分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7分)

1.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如果在距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烛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像一定是放大的B.像一定是缩小的

C.像一定是正立的D.像的形状、大小不能确定

2.某同学在厚玻璃砖上方M处观察,看到砖内P点有一小气泡,如图1所示,则小气泡的实际位置在().

A.P的上方B.P点的下方C.P点处D.无法确定

3.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小电珠如图2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灯丝(可看作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它折射时,出射光束(图中实线所示)比无此透镜时的光束(图中虚线所示)要窄,有聚光功能.在这种小电珠中,灯丝应位于().

图3

A.凸透镜的焦点以内B.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凸透镜的焦点D.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

4.人在岸上观察水中的物体,看到的是().

A.实物B.变浅了的等大实像

C.变浅了的放大虚像D.变浅了的等大虚像

5.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放大的B.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倒立的

C.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缩小的D.所成的缩小的像,一定能成在光屏上

6.若用照相机的镜头作为透镜做透镜成像实验,那么下述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看到物体倒立的、缩小的像B.看到物体正立的、放大的像

C.看到物体倒立的、放大的像D.看到物体正立的、缩小的像

7.白天在室内窗前照镜子(窗户朝南开),为了能较清楚地看到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