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商住楼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5084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商住楼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商住楼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商住楼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商住楼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商住楼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山东省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商住楼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山东省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商住楼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山东省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商住楼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山东省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商住楼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山东省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商住楼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山东省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商住楼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山东省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商住楼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山东省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商住楼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山东省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商住楼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山东省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商住楼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商住楼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

《山东省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商住楼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商住楼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商住楼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

山东省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商住楼工程测量放线方案

测量放线方案审核表

鲁JJ一004

工程名称

商住楼工程

日期

现报上下表中的技术管理文件,请予以审核。

类别

编制人

审核人

册数

页数

施工方案

1

12

申报简述:

申报部门:

商住楼项目部

申报人:

总承包单位审核意见:

附页

总承包单位名称: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审核人:

审核日期:

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意见:

 

审批结论:

口同意

口修改后报

口重新编制

审批部门(单位):

审批人:

审批日期:

附:

测量放线方案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

1.工程概况

某商住楼工程,场地位于某某市,北邻某大厦,南临家电商场,建设单位为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建筑工程学院设计研究院,某工程建设监理公司监理,由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本工程为一类建筑,总建筑面积为72234m2,平面尺寸为91.8*59.6m,总高度99.11m,建筑物室内地坪±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11.88m。

本建筑地下室二层布置汽车库、设备用房,并做战时人防。

地下一层布置汽车库、各种设备用房。

地上部分一至四层为大空间商场,五至三十层为两栋高层住宅。

本工程为超高层建筑,结构类型为框剪结构,基础为梁板式筏形基础。

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六层以下剪力墙、框支柱、框支梁抗震等级均为一级,与主楼相连框架、六层以上剪力墙抗震等级均为二级,地上四层房框架抗震等级均为三级。

2.已有资料的收集

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有,某测绘院定位放线报告、业主(甲方)单位提供的《某商住楼工程施工图》一套。

3.平面控制网的设计

3.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3.1.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

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3.1.2布设平面控制网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3.1.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3.1.4本工程控制点除东北角外均可布置在相邻建筑物上,东北角控制点布置在北侧及西侧水泥地面上,并且经常检查是否破坏。

3.2首级控制网的布设

3.2.1某商住楼工程施工场地非常狭小,南边毗邻三联家电及某某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西边毗邻柳泉路,在柳泉路东侧砌三层临建,东侧、北侧有8米场地,整个施工现场条件情况反映,具备布设矩形网的条件,现根据南边毗邻三联家电及某某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为依据选定其A、B、C、D四点为首级控制点网、网形为矩形,使用苏州产J2经纬仪,测距标称精度±(3mm)。

选用其中一条精度较高的边作为布设现场平面主轴线控制网的基线边,采用极坐标法测定出控1、控2、控3、控4四个点,以四点组成平面轴线控制网,主布点形为矩形。

三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平均边长(mm)

测距中误差(mm)

测距相对中误差

二级

小三边

<0.5

25

<1/20000

矩形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测角中误差(″)

测回数DJ2

矩形最大闭合差(″)

二级

矩形

±10

±30

3.2.2

建筑物定位定位点:

1号点位于2轴P轴交点,2号点位于24轴P轴交点,3号点位于24轴A轴交点,4号点位于2轴A轴交点,

点号

X坐标

Y坐标

1

75923。

693

93195。

761

2

75905。

775

93287。

222

3

75848。

857

73276。

071

4

75866。

775

93184。

610

主控制点定出经校测精度合格后,将每一主轴线的方向点定出,仪器采用J2经纬仪,用左右盘取中的方法,分别定出A、P和2、24轴线方向点,以上轴线两侧的方向点标志可定在轴线延长线的外围墙立面上,弹上墨线并用红三角作明标志,以保证施工中的使用,对所有轴线标志,必须标明轴线符号,因现场定位条件较差,目前以上述四条轴线为主要控制轴线。

当土方开挖完,垫层浇筑完后,在垫层面上需对四条轴线进行一次校测,具体方法:

主要采用A、P和3、24轴线控制。

用经纬仪打出3、24轴线,用墨线弹上,校测3、24轴之间的距离,3、24轴和A、P轴的垂直度。

再在A轴处用长钢尺进行尺寸闭合校测。

采用PTSIII-0.5全站仪对角值、边长进行校测,校测后所得精度要求见下表:

平均边长(mm)

测角中误差(″)

多边形闭合差(″)

边长丈量相对中误差

50

±8

±16

1/12000

3.2.3轴线控制网的加密

经校测精度指标符合要求后,对主轴线控制网作轴线加密,加密原则,必须满足整体施工的需要,根据施工方案中流水段划分的需要,对控制轴线进行加密,轴线加密暂加四条,纵横轴线各为二条,纵轴为F、K轴。

横轴为10、17轴,以此满足施工的需要,加密办法在原主轴线方向上,采用内插法进行加密。

4.高程控制网设计

4.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4.1.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须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业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4.1.2根据场区附近城市导线点埋设情况以及场区现状,布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

4.1.3在布设附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埋设三个半永久性高程点,埋设3-6个月后,用DJ2水准仪进行联测,测出场区三个半永久性点的高程。

4.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下表:

等级

每千米高差中误差(mm)

路线长度(mm)

水准仪型号

水准尺

观测

次数

附合闭合差(mm)

三等

6

<50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12

注:

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

4.3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的技术要求

4.3.1水准点埋设

水准点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

墙水准点应选设在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应位于便于寻找。

保存和引测,场区内及其周围至少有3个水准点,水准点间的距离控制在50m-100m,各点间可相互通视。

根据建施05总平面布置图柳泉路高程点36.47米为高程引测点引至南侧围墙东西及北侧网通大楼上,本工程±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37.25米。

4.3.2水准点观测的技术要求

水准点埋设稳定后进行观测,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等级

水准仪型号

视线

长度

(m)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累积差(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红黑面分划读之差(mm)

一测站所测高差之差(mm)

三级

DS3

≤45

≤3

≤6

三丝能

读数

2.0

3.0

5.结构平面轴线投测

5.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5.1.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隔一段时间需校测一次,以防桩位偏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

5.1.2采用PTSIII-0.5全站仪,根据首级控制网要求进行校测。

5.2轴线投测的方法

5.2.1定出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DJ2经结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设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

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5mm,该工程为30层,总高度98.35米,对电梯井位的平面控制,在测量放线中是一个该注意的问题。

在电梯井位附近设置纵、横控制轴线各一条。

以此确保电梯井平面位置的正确性。

5.2.2±0.000以上楼层轴线投测方法。

按基坑边的轴线控制桩上的定位点,将控制点引测到±0.000层平台上并做好永久性标记,其引测的四条控制轴线为:

南北向控制线设置在24轴偏西1000处、3轴偏东1000处,东西向控制线设置在A轴偏北1000处、P偏南1000处,并以此作为主楼轴线向上投测的依据。

5.2.3在楼层平台上的相应主控线位置留设300×300的留洞,留洞应加以保护,焊上铁皮盖子,并应保证上下通视,以便进行轴线投测、对中吊线。

5.2.4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验单必须写出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一并送报到监理公司具体负责人手中,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5.2.5基础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

L<30m允许偏差±5mm

30

6.主体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6.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6.2±0.00以下标高的引测

某商住楼工程基础深10.30米,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段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

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误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便于使用所保存的位置,根据基坑情况。

设置在护坡侧面,所标部位,应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测设定施工用基准标高点,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以便施工中使用。

6.3±0.00以上标高的引测

首先在底层结构中设置一处永久水准点。

待底层主体结构完成后,在可上下相通的首层电梯井筒内壁设置一永久水准点,做上油漆标记,以此作为主体结构向上引测标高的依据。

各层的标高引测标记设置在上下相通的电梯井筒内壁,用长钢尺直接从底层电梯井筒内的水准点标记量取。

经复核正确后方可进行本楼层的标高抄测。

结构平面施工前,将标高抄测在竖向结构柱钢筋上,并标志出结构500mm标高线。

(500mm线相对于每层设计楼层标高而定),在结构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当柱浇筑成形拆模板后,应在柱侧平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并在墙柱侧面抄测出结构1000mm标高线。

(1000mm线相对于每层设计楼层标高而定),以提供木工支模时的标高控制。

6.4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

每次引测标高需要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该联测校核,精度要求如下:

层高标高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

30m

60m

90

注:

H表示建筑物高度

7.测量管理及资料编制

7.1某商住楼工程现场测量生产工作任务由技术部组织安排,前期建筑物定位,轴线测量方案主要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完成。

现场前期生产任务由生产经理牵头测放组长组织人员实施测量方案。

7.2现场所有测量技术资料,检查资料由责任工程师按时间、按项、按内容及时编制完成。

7.3所有原始测量资料必须整理存档。

7.4测放组要向项目提供优质服务,以随时满足施工的需要。

7.5测放组按公司SIO9002质量保证体系程序文件: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程序》《工程测量规范》作业。

7.6项目测放组将按施工进度及时向项目提供以下资料。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楼层测量记录》

《标高成果通知单》

《工程施工测量高程检查表》

《工程施工测量成果表》

《工程施工测量检查表》

以及项目所要求上报的特殊测量资料。

8.质量保证体系

8.1质量目标

用我们的承诺和智慧提供适合本工程的测量精度和准确率。

8.2质量保证体系

 

某商住楼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组长:

副组长:

 

 

 

8.3组织保证体系

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技术负责中间控制,责任工程师现场检查,作业人员自检的多级质量管理系统。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

测量工程师

作业人员

8.4、过程控制:

进入下道工序

自检

三级验线

现场操作

技术交底

审批

测量

方案

不合格不合格

不合格

8.5、质量管理程序

作业人员岗位取证

执行岗位责任制

 

人员素质保证

 

 

 

测量

 

成果

 

质量

 

保证

 

 

日常检测抽查

 

设备检测合格

设备保证

 

熟悉图纸

 

操作按技术要求

操作过程保证

 

 

实施优化总结

 

方案经审批

方案保证

9.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某商住楼工程面积较大,根据工作量,拟定有以下4人组成现场测放组:

9.1测放组组长(1名)负责工作安排,工作进度,设备管理,现场安全管理。

9.2责任工程师(1名)负责工作质量,资料编制,方案实施,技术总结。

9.3测量放线工(2名)负责具体现场操作。

9.4设备配置:

仪器名称

数量

用途

进场时间

PTSIII=0.5全站仪

1

测设平面控制

WILD-T2经纬仪

1

主轴线投测

J2经纬仪

1

投测轴线

TOPCONS3水准仪

1

标高传递

WILD-N3精密水准仪

1

联测水准点

无线对讲机

3

通讯联络

50m钢尺

2

轴线量测

10、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10.1、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仪器管理台帐,由专人保管、填写。

10.2、所有仪器必须每年鉴定一次,并经常进行自检。

10.3、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

10.4、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擦试,并填写使用情况表格。

10.5、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抱等,禁止置于有振动的车上

10.6、仪器现场使用时,司仪员不得离开仪器

10.7、水准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准尺不得做工具使用

11、测量管理制度

11.1、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1.2、上岗前必须学习并掌握《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公司技术部制定的《测量管理制度》基本方案

11.3、放线前,必须先熟悉图纸,对图纸技术交底中的有关尺寸进行计算、复核。

11.4、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控制点的布置,并随时巡视控制点的保存情况,如有破坏应及时汇报。

11.5、测量人员应了解工程进度,及时掌握图纸变更洽商,并及时将变更内容反映到图纸上

11.6、爱护仪器,经常进行擦试,检查时仪器保持清洁、灵敏,并定期维修。

11.7、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测量人员素质。

 

根据流水施工段,在每个施工段内设置4个内控点,设置位置如下图

±0.000以上内控点平面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