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先进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5231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部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干部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干部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干部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干部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干部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干部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干部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干部先进事迹材料.docx

《干部先进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部先进事迹材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干部先进事迹材料.docx

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本文是有关先进干部的事迹材料,欢迎阅读,聘才网小编整理。

援藏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郭冰,男,44岁,现任西藏卡若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原为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XX年他积极响应国家支援西藏的号召,踊跃报名,从一个海滨城市天津来到平均海拔3700米的藏东小城昌都。

他在进藏工作期间,积极践行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继承发扬“缺氧不缺精神,吃苦不讲标准”的实干精神,大力弘扬“团结奋进讲奉献,勤政为民谋发展”的工作作风,立足本职,克服困难,开拓创新,树立了援藏干部的良好风貌,展现了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的光辉形象。

  专攻基础,突破创新,打造先进。

郭冰医师作为援藏麻醉医师,在专业技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中心各项手术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尤其是在我县医院中心设备简陋、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有限的情况下,为了能给患者减轻病痛,郭冰医师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他带领着中心医务人员,冒着极大风险,大胆突破,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手术,他用高超的医术加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地投入到每一次医疗工作中。

在援藏这一年半期间,开展大小手术150余台(次),而无一出现意外。

与此同时,开展了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腰麻等工作。

特别是全麻工作,原来在医院极少开展,极大的限制了外科的发展。

郭医生来我中心之后,第一时间调试全麻机器,积极与我们医院麻醉科联系全麻药品及所需全麻物品,把全麻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起来,为县卫生服务中心外科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特别是开展了县医院第一例婴幼儿(18个月)全麻工作,改变了过去在县及地区医院婴幼儿不能全麻,外科手术无法开展的局面。

  耐心讲解,虚心传授,培养先进。

作为医术高超、经验丰富的麻醉师,郭医师在医疗查房中认真讲解,手术中手把手带教,病例讨论中善于引入新的学术观念,通过毫无保留的交流传授,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培养出了一名麻醉师。

打破了我中心无麻醉师的先例。

与此同时,郭医师还积极向原单位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申请援助,如在XX年初就向原单位争取到价值50多万元的麻醉机和重病监护仪两台医疗设备,极大的缓解了我中心设备缺乏的现状。

  迎难而上,直面困境,发扬精神。

“遇到困难,知难而退,一向是懦夫的行为;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必定是勇者的选择。

”熟悉郭冰医师的人都说,他是一名在困难面前永远不会低头的勇士,是一名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医疗卫生援藏践行着。

郭冰医师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干。

在他远离故乡、告别亲人,来到昌都后,他就把昌都作为第二故乡,并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昌都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决不辜负当地人民和原单位领导对他的信任,决不在援藏干部的脸上抹黑。

他在工作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精神,立足本职、倾心为民,以实际行动切实解决当地医疗服务水平相对滞后的问题。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造福藏东人民。

西藏昌都一直处于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寺庙多,社会情况复杂,就医观念比较落后,因此,他针对农牧民思想观念落后、科学知识淡薄等实际情况,利用适当时机向当地群众展示现代医学的成就和奥妙,通过这样的方式,切实增强了当地农牧民群众的科学就医观念。

使农牧民通过他的医术看到了外面神奇、进步的世界,看到了未来美好的生活,感受到了党的亲切关怀,感受到了天津人民的无疆大爱。

  坚持原则、真诚淳朴是他的人格亮点。

在他的影响下,我县服务中心全体干部职工抓业绩、干实事的人多了,推诿扯皮,不负责任、好逸恶劳的现象少了,扑下身子、狠抓落实的人多了,高高在上、畏首畏尾的人少了,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为患者、开拓创新谋发展、争先恐后求进步的良好氛围,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当地农牧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正是有了像郭冰医师这样的人,为医疗卫生事业默默耕耘、兢兢业业、开拓进取和无私的奉献,才有了民族地区医疗水平的发展,才有了当地群众健康水平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激励着我中心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全单位干部职工“吃苦不怕艰苦”的良好工作作风。

他用自己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践行了一名天津援藏干部所具备的高尚品质,他无愧于白衣天使的亲昵称呼,他无愧于天津人民的重托,他是天津人民的骄傲。

率先垂范当表率无私奉献留口碑

  “先做丁青人、再做丁青事,为了丁青人、多做丁青事,依靠丁青人、做好丁青事”,这是被组织任命为丁青县委书记的郝树民同志刚来丁青时说过的一句话。

在援藏三年的时间里郝树民同志时刻不忘天津人民的重托和丁青万各族各界群众的殷切期望,按照自己的承诺,视丁青为第二故乡,情系丁青各族人民,以稳定丁青、发展丁青、建设丁青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强基层、打基础、谋长远、保稳定,放手发展经济,狠抓维稳工作,牢记援藏使命,全面推进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援藏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援藏工作,深受丁青县各族群众的爱戴。

  广泛调研,理清工作思路

  刚到丁青不久,大家就惊喜的发现,具有典型北方汉子气息的县委书记郝树民,买好马背套,装上被褥,带上洗漱工具,拿好口粮,深入基层、学校、农牧区,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方式,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围绕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维护稳定、民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小城镇建设、教育工作、农牧业生产、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等扎实开展调研,同广大干部职工、农牧民群众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沟通和交流,在1个月的时间里,走遍了丁青13个乡镇,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贯穿工作的始终,广泛听取群众呼声,收集群众的意见。

通过调研,郝树民同志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寻找解决办法,并在征求县四大班子领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丁青实际,认真制定了实施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和援藏工作总体思路:

即“三个突出、六个着力、一个狠抓”:

(突出作好虫草文章,突出作好矿产开发文章,突出作好县城扩域文章;着力加强维稳工作,着力加大安居建设,着力加强民生工作,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狠抓群众增收,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狠抓落实。

)XX年,又根据昌都地委提出的“强工重镇、带动两翼,东西发展、创建基地”的经济发展战略,及时调整确定了丁青县“重镇、强工、兴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和援藏工作重点。

重镇:

就是实施县城扩域工程、完善功能,提升形象,集聚人气,争创自治区级中心县城;强工:

就是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树立国家、开发企业和群众三者利益共同提升、实现共赢的样板;兴业:

就是以做大做强虫草特色产业为抓手,全面提升“三产”。

  按照上述发展思路,三年来,丁青县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局势持续稳定,民生事业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党的建设取得实效。

  突出重点,全面开展援藏工作

  到丁青任职后,郝树民同志把做好援藏项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征得县四大班子成员同意的基础上,先后确定了协雄乡廊通村地质灾害搬迁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县城一、二期集中供暖、县农牧民培训暨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大楼、“一乡一镇”及县城24小时供水等援藏重点项目,全力推进援藏工作,积极谋事、认真干事、努力成事,援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年来,他和其他援藏干部共协调落实援藏资金9000余万元。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

郝树民同志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当了解到协雄乡廊通村三组76户群众面临地质灾害的困难,及时整合援藏资金、安居工程建设相关资金和交通、水利、民政、教育等方面资金2200多万元,把协雄乡廊通村3组76户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区群众集中搬迁到地势平坦宽阔、交通便利的廊通坝。

同时,把协雄乡廊通村地质灾害搬迁项目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并配套建设了全西藏首个村级幼儿园,建设了村委会、硬化路面、健身、绿化和给排水等设施,使项目区76户475名群众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房、喝上了清洁方便的水、走上了宽敞平坦的路。

在工程建设中郝树民书记自始至终加强督促指导,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原则,齐心协力,抢抓进度,发挥专门力量和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积极作用,严把工程质量关,积极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建设。

该项目是到目前为止成为全昌都地区规模最大、标准最高、配套设施最齐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二)建设西藏第一个集中供暖县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镇品味不断提升,传统的取暖方式已难以满足城镇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需求及丁青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电力严重缺乏、木材极度匮乏的实际情况,郝树民同志本着完善城镇功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生态保护、倡导节约的理念,积极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确定了县城一、二期集中供暖项目。

投入援藏资金1380万元,完成了县城供暖一期工程,工程于XX年7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于XX年10月11日投入试运行,10月28日正式启用,锅炉房建筑面积725平方米,设计供热面积68000平方米。

项目建设了725平方米锅炉房一座,安装了10吨/时的锅炉两台,铺设室外主、支管道2244米,供暖覆盖了县卫生服务中心、幼儿园、治安岗亭、商贸中心、广电中心以及原政府办公区、生活区等32栋楼房,共4万多平方米。

丁青县城一期集中供热项目投入运营,使丁青县成为了全自治区首个实现城区集中供暖的县份,县城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采暖效果和县城居民的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在全西藏开创了集中供暖的先河。

在此基础上,郝树民同志又主动承担起了县城二期供暖项目建设的重任。

该项目于XX年10月中旬全面完工,已对县中学、医院、廉租房、便民警务站、农牧民培训暨行政服务中心、驻军部队及周边单位、民居共10万平方米的房屋实施供暖,同时,针对丁青冬季电力紧张的实际,创造性地试行热电联产成功。

该项目为全西藏正在逐步开展的大规模集中供暖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针对县城及附近乡(镇)农牧民群众及干部职工吃水难的情况,郝树民同志整合援藏资金万元,用于“一乡一镇”及县城24小时供水项目,并积极协调天津自来水集团华淼设计院为工程进行免费设计,工程主管长8公里,配套建设水处理、泵房及城区供水管网等设施,该工程于XX年7月份开工建设,10月底完工并投产,结束了丁青县隔天供水2小时的历史,全面实现24小时供水目标。

  (四)为加快县城新区建设步伐,投资3180万元修建了入驻新城区的首个建设项目(县农牧民培训暨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大楼),该工程于XX年7月16日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平方米,配套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现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建设丁青县农牧民培训及行政服务大楼,为实现富民强县目标、促进农牧民培训、提高县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便民服务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这些援藏项目的建成和援藏资金的投入,极大地丰富了援藏工作内涵,拓宽了援藏工作领域,很好地实现了援藏工作由城镇向农牧区延伸的重大转变,极大改善了影响农牧区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缓解,有效增强了丁青自我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夯实丁青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基做出了十分重要而积极的贡献。

  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服务当地建设

  在丁青开展援藏工作的三年中,郝树民同志完全把自己看成是丁青人,对全局工作和分管工作尽职尽责、无私奉献。

1.围绕“把丁青县城建成‘昌都连接那曲的交通枢纽及物流中心、虫草集散地和深加工中心、热巴文化传播中心、自治区级中心县城’”的发展定位,按照县委确定的县城扩域思路,积极与天津规划设计院沟通协调,完成了丁青县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并根据新区实际,对新区进行了规划设计。

新区采用“一河两岸”的布局模式,形成“以河为景、两岸发展”的格局,南岸依托改道后的317线,以发展仓储物流、虫草深加工等产业,北岸主要发展行政、商贸和居住区。

目前,新区县农牧民培训暨行政服务中心、公务员小区、干部活动中心、县城二期供暖等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琼布大酒店、市政基础设施、热巴演艺大楼、民政水利综合大楼、机关业务用房、商贸大楼等已复工。

建设县城新区对于加快全县发展进程、提升丁青县城品味、展示丁青对外形象、争创自治区级中心县城、创建全区经济强县等方面,将发挥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2.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项目管理。

郝树民同志对确定的项目尤其是援藏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督,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程序和标准。

尤其是县城二期集中供暖项目,他亲自负责技术团队的协调并亲自3次前往拉萨协调项目资金等相关问题,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集中督导、现场协调等方式,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确保了项目工程质量和进度。

  重视基层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以区党委、地委开展“基层组织建设突破充实加强年”活动、“一坚定三忠于”教育活动、“三热爱三创建”主题活动、“双模双建”活动为契机,郝树民同志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强基层、打基础、谋长远”的重要举措,大力开展深化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工作,狠抓工作落实。

通过“两提高、两改善、两规范”(即提高在乡(镇)干部中“选能用才”的水平、提高在乡镇工作干部的工作经费和补助水平,改善基层基础条件、改善基层交通工具,规范考核和奖惩制度、规范日常工作程序),培养锻炼干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他并每年从援藏资金拿出100万元用于改善各乡镇、村办公和生活条件及人员的培训;同时,积极争取计划外资金700多万元,为基层单位解决办公电脑,为基层党政组织购买了交通工具。

  重视观念更新,加强两地交流

  为进一步拓宽干部职工视野,强化发展意识,创新发展理念,促进丁青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深友谊,增进感情,郝树民同志主动协调天津市津南区等单位支持,安排丁青3个党政代表团共30多人先后赴天津津南区进行回访和实地考察,密切了两地的关系,加深了双方的友谊。

  严格自律,注重自身建设

  三年来,郝树民同志坚持做到了严以律己、率先垂范,援藏干部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从各个方面作出了表率。

  

(一)严格要求自己,维护班子团结。

在工作中,郝树民同志作为县委书记从不认为援藏干部有任何特殊,同县内其他主要领导主动商量,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带头维护班子团结,注重征求县四大班子及各部门的意见建议,不搞“一言堂”、不唱“独角戏”,带动援藏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促进县四大班子的整体合力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

在班子建设上一方面注重思想建设,提高认识,凝聚人心;另一方面对援藏资金和援藏项目交由县委、县政府规范运作、严格管理,援藏项目决策公开、透明,让四大班子成员心明眼亮,心服气顺,特别是注重改善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极大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在地委统一安排,派出县委第一书记、行署副专员、地区政协副主席等领导主持丁青全面工作或督导维稳工作时,他始终坚持摆正位置,服从领导,服务大局,坚决维护班子团结。

  

(二)严格内部管理,加强自身建设。

工作中,郝树民同志非常注重加强援藏干部的思想建设和日常管理,坚持组织援藏干部集体学习、相互谈心、通报情况、分析形势,并要求县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严格管理援藏干部,使每一名援藏队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调动每名援藏干部以维护大局为己任,刻苦工作,严格自律,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形成了强大的整体合力。

进藏三年来,他自觉秉承“打铁先要自身硬”的古训,坚信只有自己行得正、做得好,才能影响、带动其他干部实践好各项工作的真理。

进藏伊始,就明确提出“三不三做到”,“三不”即不进娱乐场所、不赌博、不接受宴请,“三做到”即做到按时上下班、做到团结友爱、做到不介入单位及个人的与工作无关的事务当中。

在工作生活中,他模范执行,其他援藏干部也都按照“三不三做到”的要求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洁身自好、严于律己的形象在丁青县干部群众中形成了很大影响,使当地的干部普遍受到很大教育。

  加强民族团结,全力以赴维稳工作。

  进藏以来,郝树民同志始终坚持树立“五湖四海”思想,坚持“三个离不开”原则,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不当“过客”,主动融入到民族大家庭中。

日常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服从工作安排,顾全大局、率先垂范,自觉承担日常工作和维护稳定、虫草采集管理、寺庙法制宣传教育、值班带班、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等各项急难险重任务。

尤其在重大节假日和敏感时段,能做到坚守岗位,亲临一线指挥和开展维护稳定等各项工作。

三年来,在“314”等各敏感节点,同当地干部一道放弃节假日休息,自觉承担起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坚守岗位从事指挥、带班、宣传教育、调研等维护稳定和其他工作,全力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尤其是连续两个春节,假期远远没有结束就回到县上投入紧张的维护稳定等各项工作。

XX年在老父亲去世后也因丁青工作繁忙而没有回家料理,虽经同事、朋友多次相劝,他仍强忍悲痛继续留在丁青工作。

  援藏三年来,郝树民同志以高昂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先进的工作方法、领先的工作效率、率先的敬业精神,当好使者、当好主人、当好公仆,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兑现了他“先做丁青人、再做丁青事,为了丁青人、多做丁青事,依靠丁青人、做好丁青事”的诺言,以实际行动体现了援藏干部的精神风貌,为丁青社会经济各项事业腾飞,作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为丁青干部树立了一面旗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