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5289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6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docx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功与机械能实验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

功与机械能实验

1.(2019聊城,)如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实验中,让同一铜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探究的是物体动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B.该实验探究的是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C.该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是指木块B的动能

D.该实验结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对机动车限速

2.(2019威海,8)关于课本中的力学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可用小车代替木块

B.“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将小车转动一定角度是为了探究小车处于平衡状态时二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C.“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

D.“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木块被小车推得越远,说明小车动能越大

3.(2019呼和浩特,13)思与行是学习物理的核心素养。

在一次物理课上,老师演示了甲图所示的一个物理现象,小孙同学由此思考,水的落地点到瓶子的水平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接着他在脑海中构建了这个问题的物理模型,如图乙所示:

即实际上问题就是被水平抛出的小球,它的落地点到初始点的水平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经过观察思考并结合课上所学的内容,小孙做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

小球落地点到初始点的水平距离s可能与小球的高度H有关

猜想二:

小球落地点到初始点的水平距离s可能与被抛出时的初速度v有关

然后,小孙选取了一个钢球,利用高度可调的桌子,与比较光滑的斜面组成图丙所示的装置,并进行了实验和相关测量,得到了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1)在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其目的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___(选填“A”或“B”);

A.使钢球到达桌面的速度不同B.使钢球到达桌面的速度相同

(2)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选填“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猜想___________(选填“一”或“二”)是正确的。

4.(2019广州,25)质量可忽略的细绳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金属螺母,做成摆长为l的摆(如图所示),让螺母在竖直面内小幅度往返摆动,每完成一次往返摆动的时间均为T=2π

(g=9.8N/kg)

请你根据T=2π

,推测,螺母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螺母的质量m是否有关_____(选填“有关”、“无关”).现有足量的细绳、大小相同的金属螺母,这些螺母有的质量相等,有的质量不等,写出验证你的推测的实验步骤____(若有需要,可补充器材).

5.(2019贵港,24)如图是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

(1)若让同一钢球分别从斜面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高度h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越_____,木块B被撞得越_____。

(2)若让不同质量的钢球分别从斜面相同的高度h由静止开始滚下,比较木块B被撞击后运动距离s的远近。

这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_____的关系。

6.(2019襄阳,22)小明同学为研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

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斜面上O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

物块通过的路程与_____成正比,表达式为:

s=______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运动),而且表达式中系数是一个恒量,这个恒量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

在上面实验中,你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中的哪个方面因素来增大这个系数?

______。

(只需填一种方法即可)

7.(2019淮安,14)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A为小球,B为木块).在探究小球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小球的_______不变.本实验是通过木块B________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

8.(2019绥化,26)如图,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1)小球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  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的。

(2)分析比较  两次实验,可探究出的结论是:

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甲实验中若木块的重力为1N,水平移动的距离是30cm,则重力对木块做功  J。

(4)如果水平面光滑,则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本实验。

9.(2019巴中,30)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分别标记出小车在水平面的毛巾、棉布、木板表面的停止位置。

(1)小车在相同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标记a是小车在  (选填“毛巾”、“棉布”、“木板”)表面停下来的位置,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慢”);

(3)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  (选填“A”或“B”)是正确的;

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相同水平面滑行的距离,可以探究小车的重力势能与  有关。

10..(2019遂宁,15)如图是老师设计的探究机械能转化的实验装置,将一弹簧下端固定于带槽的斜面底端,弹簧上端处于斜面A点处;将一小球从斜面顶端释放,小球经过斜面A点后压缩弹簧,在斜面C点停止;然后在弹力的作用下小球再向上运动到斜面的D点,接看再向下运动;如此往复几次后小球在斜面的B点静止,那么小球第一次下降经过斜面的______(选填“A““B““C”“D”“O”)点时动能最大;小球上升时不能再回到O点的原因主要是小球克服摩擦做功,将部分机械能转化成了______。

11.(2019鸡西,14)关于以下两个探究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实验表明:

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远

B.图乙实验表明:

钢球A的动能越大,水平面上的物体B被撞得越远

C.图甲实验中,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初速度相同,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下滑

D.图乙实验中,运用了推理法

12.(2019天津,23)小明同学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所在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计划利用小桌、沙子、质量不同的铁块和刻度尺进行实验:

如图所示,将小桌桌腿朝下放在平整的沙面上,把铁块从距桌面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在桌面的中心部位,记录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

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其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2)为了验证猜想一,需选择表中______(填实验序号)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3)分析表中①②③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13.(2019泸州,2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一次在水平木板上铺毛巾如图甲,第二次将毛巾换为棉布如图乙,第三次撤去棉布如图丙。

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部的______。

(2)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最______。

(3)假设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减速”或“加速”)。

(4)用如图丙装置,若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则还可以探究小车______的关系(选填答案序号)。

A.重力势能与质量

B.重力势能与高度

C.动能与质量

D.动能与速度

14.(2019长沙,19)如图,小海在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将质量为m的小钢球从斜槽的某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将水平面上静止的木块撞出一段距离s。

小海的部分实验数据和现象记录如下:

(1)上述3次实验中,第  次实验钢球滑到斜槽底端时动能最大;

(2)上述实验数据表明:

当速度一定时,钢球的质量越大,动能越  ,这个结论可用于解释汽车  (选填“超速”或“超载”)带来的危害。

15.(2019衡阳,25)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将铁球用细绳悬于O点,小车置于O点正下方水平面上静止。

实验时,分别在水平面上铺毛巾、棉布、玻璃板。

(1)每次都要让铁球从图中A点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

(2)下面是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请将(a)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3)由实验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此推理得出:

如果水平面绝对光

滑,被撞击后的小车将作__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4)如果用此装置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换用不同质量的铁球,每次从图中A点由静止释放,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来探究物体的动能与_____的关系

16.(2019荆州,33)小丽同学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形变量关系”时,发现同一根弹簧的弹力大小F与形变量Δx的比值k恒定.现小丽有两根原长相等的弹簧1和2,已知k1:

k2=1:

2,当在两根弹簧下分别挂同一物体静止时,弹簧1和2伸长量分别为Δx1和Δx2,则Δx1:

Δx2=________.小丽通过弹簧1和2弹性势能分别为Ep1和Ep2,则Ep1:

Ep2=_____.小丽将弹簧1和2并联悬挂一物体静止时如图甲所示,两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为Ep甲.将弹簧1和2串联悬挂同一物体静止时如图乙所示两弹簧弹性势能之和Ep乙,则Ep甲:

Ep乙=_________.(已知如图甲所示情况下悬挂重物时弹簧1和2伸长量相同,整个实验中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且均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

17.(2019娄底,21)如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其中,mA=mB<mC,hA=hC>hB。

(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_____(填序号)

A.小球在斜面上的动能

B.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C.小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D.木块被小球撞击的动能

(2)使质量相同的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自由滚下,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_的关系。

(3)在做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后,有些同学对“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光滑斜面问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刚到达底部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有疑感,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让质量不同的小球A、C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滚下,观察和比较两球相对运动情况,若C球相对于A球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就可以说明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4)完成实验后,同学们还联想到以前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也用到了斜面:

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在三个不同的表面上能滑行的距离不同(如上表),小车在这三个表面上滑行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18.(2019临沂,16)如图所示,在“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所用斜面和水平面都必须是光滑的

B.木块向前滑行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C.小球质量越大,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越大

D.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越远,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

19.(2019绍兴,7)科学研究中,当设计多个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个因素,而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

以下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

A. 甲:

探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B. 乙:

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C. 丙: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D. 丁: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20.(2019湖州,9)小华在建筑工地上看到,工程车的车斗慢慢倾斜到一定程度时,车斗中的石料就沿车斗斜面滑落下来(如下左图所示)。

小华想,车斗中的石料如果减少些,要滑落下来,车斗的倾斜程度是否可以减小些?

于是小华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先把长木板放在水乎桌面上,将质量为100克带有钩码槽的木块放在长木板的A处,如图所示。

然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木块的钩码槽中放入三个50克的钩码,将木板的右端慢慢抬高到一定高度时,木块开始下滑,记录右端被抬升的高度h=20厘米。

②第二次在木块的钩码槽中放入两个50克的钩码,第三次在木块的钩码槽中放人一个50克的钩码,分别重复上述实验。

(1)请你帮小华同学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________

(2)小华发现三次实验中,木块开始下滑时木板的倾斜程度是一样的。

那么车斗中的石料能刚好滑落下来,车斗的倾斜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明认为可能与石料和车斗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于是他进行如下探究:

将一块棉布、一块毛巾分别铺在长木板上,把放有一个50克钩码的木块放在长木板的A处,慢慢抬高木板的右端直到木块开始下滑;测量并记录右端被抬升的高度分别为24厘米和30厘米。

根据小华和小明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根据以上探究,可以帮助我们解答其他类似的疑惑,比如“为什么道路桥梁的引桥要做到一定长度?

”“为什么________?

”等

21.(2019绥化,26)如图,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1)小球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  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的。

(2)分析比较  两次实验,可探究出的结论是:

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甲实验中若木块的重力为1N,水平移动的距离是30cm,则重力对木块做功  J。

(4)如果水平面光滑,则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本实验。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三:

功与机械能实验参考答案

1.(2019聊城,)如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实验中,让同一铜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探究的是物体动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B.该实验探究的是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C.该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是指木块B的动能

D.该实验结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对机动车限速

【答案】D

2.(2019威海,8)关于课本中的力学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可用小车代替木块

B.“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将小车转动一定角度是为了探究小车处于平衡状态时二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C.“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

D.“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木块被小车推得越远,说明小车动能越大

【答案】A

3.(2019呼和浩特,13)思与行是学习物理的核心素养。

在一次物理课上,老师演示了甲图所示的一个物理现象,小孙同学由此思考,水的落地点到瓶子的水平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接着他在脑海中构建了这个问题的物理模型,如图乙所示:

即实际上问题就是被水平抛出的小球,它的落地点到初始点的水平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经过观察思考并结合课上所学的内容,小孙做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

小球落地点到初始点的水平距离s可能与小球的高度H有关

猜想二:

小球落地点到初始点的水平距离s可能与被抛出时的初速度v有关

然后,小孙选取了一个钢球,利用高度可调的桌子,与比较光滑的斜面组成图丙所示的装置,并进行了实验和相关测量,得到了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1)在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其目的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___(选填“A”或“B”);

A.使钢球到达桌面的速度不同B.使钢球到达桌面的速度相同

(2)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选填“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猜想___________(选填“一”或“二”)是正确的。

【答案】

(1).A

(2).控制变量法(3).二

4.(2019广州,25)质量可忽略的细绳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金属螺母,做成摆长为l的摆(如图所示),让螺母在竖直面内小幅度往返摆动,每完成一次往返摆动的时间均为T=2π

(g=9.8N/kg)

请你根据T=2π

,推测,螺母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螺母的质量m是否有关_____(选填“有关”、“无关”).现有足量的细绳、大小相同的金属螺母,这些螺母有的质量相等,有的质量不等,写出验证你的推测的实验步骤____(若有需要,可补充器材).

【答案】

(1).无关

(2).实验步骤:

第一步:

取一段长度合适的细绳,用天平从大小相同的螺母中称量出质量不同的螺母;

第二步:

用细绳系好一个质量较小的螺母m1,并使螺母从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摆动,用秒表记下螺母往返n次的时间,求出摆动一次的时间T1;

第三步:

把细绳下端的螺母更换为质量较大的螺母m2,重做第二步实验,求出摆动一次的时间T2;

第四步:

更换螺母质量,重复多测几次;

第五步:

比较摆动一次的时间,如果每次实验,摆动一次的时间T都相同,则说明螺母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其质量无关。

5.(2019贵港,24)如图是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

(1)若让同一钢球分别从斜面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高度h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越_____,木块B被撞得越_____。

(2)若让不同质量的钢球分别从斜面相同的高度h由静止开始滚下,比较木块B被撞击后运动距离s的远近。

这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_____的关系。

【答案】

(1).大

(2).远(3).质量

6.(2019襄阳,22)小明同学为研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

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斜面上O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

物块通过的路程与_____成正比,表达式为:

s=______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运动),而且表达式中系数是一个恒量,这个恒量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

在上面实验中,你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中的哪个方面因素来增大这个系数?

______。

(只需填一种方法即可)

【答案】

(1).所用时间的平方

(2).

(3).7.5m(4).增大实验装置中的斜面倾角

7.(2019淮安,14)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A为小球,B为木块).在探究小球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小球的_______不变.本实验是通过木块B________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

【答案】

(1).质量

(2).被推动的距离大小

8.(2019绥化,26)如图,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1)小球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  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的。

(2)分析比较  两次实验,可探究出的结论是:

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甲实验中若木块的重力为1N,水平移动的距离是30cm,则重力对木块做功  J。

(4)如果水平面光滑,则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本实验。

【答案】

(1)重力势;

(2)甲、乙;(3)0;(4)不能。

9.(2019巴中,30)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分别标记出小车在水平面的毛巾、棉布、木板表面的停止位置。

(1)小车在相同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标记a是小车在  (选填“毛巾”、“棉布”、“木板”)表面停下来的位置,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慢”);

(3)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  (选填“A”或“B”)是正确的;

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相同水平面滑行的距离,可以探究小车的重力势能与  有关。

【答案】

(1)速度;

(2)木板;慢;(3)A;(4)高度。

10..(2019遂宁,15)如图是老师设计的探究机械能转化的实验装置,将一弹簧下端固定于带槽的斜面底端,弹簧上端处于斜面A点处;将一小球从斜面顶端释放,小球经过斜面A点后压缩弹簧,在斜面C点停止;然后在弹力的作用下小球再向上运动到斜面的D点,接看再向下运动;如此往复几次后小球在斜面的B点静止,那么小球第一次下降经过斜面的______(选填“A““B““C”“D”“O”)点时动能最大;小球上升时不能再回到O点的原因主要是小球克服摩擦做功,将部分机械能转化成了______。

【答案】B 内能

11.(2019鸡西,14)关于以下两个探究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实验表明:

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远

B.图乙实验表明:

钢球A的动能越大,水平面上的物体B被撞得越远

C.图甲实验中,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初速度相同,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下滑

D.图乙实验中,运用了推理法

【答案】AB。

12.(2019天津,23)小明同学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所在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计划利用小桌、沙子、质量不同的铁块和刻度尺进行实验:

如图所示,将小桌桌腿朝下放在平整的沙面上,把铁块从距桌面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在桌面的中心部位,记录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

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其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2)为了验证猜想一,需选择表中______(填实验序号)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3)分析表中①②③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答案】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 ①④⑤ 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13.(2019泸州,2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一次在水平木板上铺毛巾如图甲,第二次将毛巾换为棉布如图乙,第三次撤去棉布如图丙。

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部的______。

(2)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最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