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6537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

《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五章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

  20.B【解析】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由一系列活动组成,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如实验、参观、表演、绘画、游戏、手工制作等。

活动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在于脱离书本而亲身体验,以获得直接经验。

  21.D【解析】课外活动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其主要特点有自愿性、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广泛性。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活动课程是在属于课程的一种类型,是在课程计划之内的。

考生需注意二者的区别。

  23.C【解析】显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主要特征是计划性。

  24.C【解析】教科书作为教学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

  25.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课程结构的定义。

  26.A【解析】苏格拉底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

  27.C【解析】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是分科课程。

  28.A【解析】课程改革就是要通过改变课程内容,使之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

  29.D【解析】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划分,可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30.B【解析】活动课程论是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主张课程内容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要求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没有固定的教材和课程标准。

  31.B【解析】校本课程由学校自行决定,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学生有选修的权利。

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

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32.C【解析】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统一要求,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和其他活动的依据。

  33.A【解析】高中课程要求学生三年内的总学分达到144学分。

其中,必修学分116个。

  34.C【解析】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了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35.B【解析】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36.A【解析】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其中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计划的中心。

  37.D【解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任何教师都离不开教材。

  38.A【解析】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教育机关,是一级课程。

  39.A【解析】略。

  40.A【解析】过程模式是指,课程的开发不是为了生产出一套“计划”,然后予以实施和评价的过程,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研究过程,并贯穿着对整个过程的评价和修正。

而所有这些都集中在课堂实践中,教师是整个过程的核心人物。

  41.A【解析】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

因而,课程的表现形式即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42.D【解析】合作开发有多种形式,如教师与专家的合作、校内合作、校际的合作、学校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合作、学校与社区的合作等。

  43.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课程计划和谐性的内涵。

  44.A【解析】新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目前的“教学大纲”,其中一层内涵即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

  1.AD【解析】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有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CIPP模式、CSE模式和目的游离模式属于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2.ABDE【解析】“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都是综合课程的形式,隶属综合课程,只不过综合的程度以及设计的思路略有差异。

  3.ABD【解析】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社会传统不是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4.ACD[解析】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

  5.ABCE【解析】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初中阶段就应达到的目标。

  6.ABCD[解析】泰勒结合课程编制的实践,提出了“课程原理”,概括为四个步骤或阶段,即A、B、C、D四个选项。

  7.ABCDE【解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8.ABE【解析】杜威并不否认课程的组织要考虑教材的逻辑顺序;

“课程”一词由拉丁语派生而来,意为“跑道”;

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9.ABCDE【解析】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它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10.ABCD【解析】CSE评价模式的实施步骤主要有:

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11.AB【解析】语言和文学包括语文和英语两个科目。

  12.AC【解析】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内容和结构上。

  13.ABC【解析】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14.ABCD【解析】课程目标具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15.ABCD【解析】行为取向的课程目标是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导向、控制、激励与评价功能。

  16.ABCDE【解析】隐性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的风气,社会风气,家庭氛围,师生关系,教师或学生的经验、感受、困惑、意见等等。

  17.ABCD【解析】略。

  18.ABC【解析】学生的兴趣、动机、经验是经验课程的基本内容。

  19.ABCD【解析】教科书的作用主要有: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2)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填空题

  1.课程计划

  2.博比特

  3.发展性评价

  4.朱熹

  5.教材

  6.布拉梅尔德

  7.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8.杰克逊

  9.儿童

  10.学校

  11.要素主义

  12.学习领域模块

  13.优选性适应性

  14.学生学业成绩

  15.直线型课程螺旋式课程

  16.教育即生长

  17.课程目标

  18.背景评价

  19.课程评价

  20.泰勒

  21.消费者开发者

  22.课程

  23.教科书

  四、判断题

  1.×

【解析】“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

  2、√【解析】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即课程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

  3.×

【解析】“学业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业,可以了解学生学业的进步或退步状况,掌握教学与学习效果。

“测量”是学业评价的一种特殊手段。

  4.×

【解析】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并不仅仅是指德、智、体的总和。

  5.×

【解析】题中表述是错误的,人本主义课程论主张考虑学科的逻辑性。

  6.×

【解析】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接受间接知识的同时,还要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去认识世界,进行新的“发现”与探索。

  7.×

【解析】‘活动课程论”夸大了儿童的个人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学习,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零碎的知识。

  8.×

【解析】CIPP模式是由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评价模式。

  9.、√【解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10.√【解析】题干是对“隐性课程”概念的阐述。

  11.√【解析】课程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上,它们是课程的具体化。

  12.×

【解析】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

  13.、√【解析】由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

  14.×

【解析】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则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15.、√【解析】课程计划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依据,不经上级批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

  五、名词解释

  1.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活动分析法是指通过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分析,发现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以此作为课程的基础。

  3.表现性目标指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遭遇中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是生成性目标的进一步发展。

  4.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的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5.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

课程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课程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

广义的课程资源包括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素材性课程资源)和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条件性课程资源)。

  6.课程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的系统化活动。

  7.显性课程资源是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作用于教育教学的课程资源,如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中的事物、活动等。

  8.课程评论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

  9.校本课程即学校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10.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六、简答题(答案要点)

  1.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

  

(2)学区的特征;

  (3)学校的特征;

  (4)校外环境。

  2.

(1)制定课程实施方案;

  

(2)重建教学管理制度;

  (3)管理和开发课程资源;

  (4)改进课程评价。

  3.

(1)教育目的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而不是具体的;

课程目标旨在详细描述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是具体的,可以付诸实现,不是一般性的规划,与教育目的不同。

  

(2)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学校所设置的课程而达成的,但培养目标通常不涉及具体的学习领域。

因此,为了使课程编制工作切实有效,我们还必须使培养目标具体化,即要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

  (3)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

课程目标的制定关系到某一科类或某一学科的全局,而教学目标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依据,它主要是对局部的教与学产生导向作用。

  (4)从教育目的到培养目标到课程目标再到教学目标,它们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上一层次目标制约着下一层次的目标,而下一层次目标是上一层次目标的落实与具体化。

  4.

(1)教科书的编写较为困难,只专不博的教师很难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

  

(2)难以向学生提供系统完整的专业理论知识,不利于高级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5.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

  (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4)理论与实践统一;

  (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6.

(1)建立组织;

  

(2)现状分析;

  (3)制定目标;

  (4)课程编制;

  (5)课程实施;

  (6)课程评价与修订。

  7.

(1)优点:

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以社会需要来设计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

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局限性:

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如学生本身的需要;

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

夸大教育的作用,许多社会问题是由社会造成的,单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的。

  8.

(1)合作开发;

  

(2)课题研究与试验;

  (3)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9.

(1)安排课程表;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0.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1.

(1)法定的学校自主权;

  

(2)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

  (3)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

  (4)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

  (5)教师的专业精神与技能;

  (6)共享的课程资源;

  (7)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

  (8)与课程专家的合作。

  此外,需要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对时间、场所和资金进行优化配置,并注意从学校周围的研究所、大学等教育科研机构和社区组织中获得资源支持。

  12.

(1)共享性原则;

  

(2)经济性原则;

  (3)实效性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

  13.

(1)普遍性目标取向;

  

(2)行为目标取向;

  (3)生成性目标取向;

  (4)表现性目标取向。

  14.

(1)学区从事课程变革的传统;

  

(2)学区对课程计划的采用过程;

  (3)学区对课程变革的行政支持;

  (4)课程变革人员的发展水平与对变革的参与程度;

  (5)课程变革的时间表和评价体系;

  (6)学区教育委员会与社区的特征。

  15.

(1)积极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3)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创造学生学习知识、增长经验的机会;

  (4)各门课程的教材要取舍得当;

  (5)把学生学习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

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

  (6)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

  16.

(1)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摆脱那种将开发校本课程视为编写教材的误区,强调依据学校的背景和条件以及对国家教育方针的理解,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课程资源来建设校本课程。

  

(2)要加强对校内课程资源场所的建设,把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隐蔽课程等结合起来,为教师和学生能够顺利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条件。

  (3)学校要主动与社区、部队、工厂、农村、家庭等联系,把校外课程资源与校内课程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使校外课程资源成为校内课程资源不竭的源泉。

  17.

(1)在国家层面,它标志着公民素养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

  

(2)在学校教育层面上,它标志着素质教育的落实有了根本的依托;

  (3)在教材层面上,它标志着教科书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

  (4)在教学层面上,它标志着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

  七、论述题(答案要点)

  1.

(1)进行社会调查;

  

(2)审查学生活动;

  (3)建立资源数据库;

  (4)研究学生情况;

  (5)鉴别利用校外资源;

  (6)开发实施条件;

  (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2.

(1)教师的参与。

教师参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拟定,可以增强其实施课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教师的态度。

采取封闭态度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缺乏关注,不愿意投入,也不易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对课程的实施会产生负面影响。

采取开放式态度的教师关注改革的进程,乐意接受新课程、新方法,有利于课程计划的实施。

  (3)课程实施效果的差异除了取决于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态度以外,更重要的还是他们的个人背景、智力水平、学历层次所造成的能力差异。

  (4)交流与合作。

交流与合作可能是教育决策者、课程设计者与教师之间的,也可能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

这有助于加强相互间的理解与支持,有利于课程的实施。

  3.

(1)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具体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

  

(2)。

三维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4.

(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2)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3)校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4)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5)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5.

(1)经验课程以学习者的经验为中心来组织,容易导致学科知识的支离破碎,学生难以掌握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的体系;

  

(2)经验课程以学习者的活动为中心,但学习者的活动具有多种性质,并非所有的活动都有教育价值,也并非所有的活动都能带来同样的教育价值,因此在实施中容易导致“活动主义”,为活动而活动,如果把握不当,会极大地影响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3)经验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以及相关教学设施提出了较高要求,它要求教师具有相当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素养,在师资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经验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6.

(1)优点:

①从社会发展角度讲,有助于文化遗产的系统传承;

②从学生角度讲,有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状况,实现智力的充分发展{③从教学角度讲,学科课程的教学活动容易组织,也容易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④从国家角度讲,在保证尖端人才的培养和促进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2)缺点:

①从学生发展角度讲,过多考虑知识的逻辑和体系,不能完全照顾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②从课程本身角度讲,与现实生活存在较远距离,缺乏活力,造成学习内容的凝固化;

③从教师教学角度讲,容易导致偏重知识授受的倾向,不利于学生全面和富有个性的发展。

  7.

(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构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特别是知识点或单项技能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内容要领等)。

它涉及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而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

  

(2)课程标准主要规定某一学段或年级所有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或在自己的努力下都能达到的要求,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3)课程标准主要服务于评价,是对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质量、学校教育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的依据。

因此,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应该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4)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的观念,它为课程实施者(如教师、学生)作为独立主体参与教育过程,使课程具备生成性、适应性成为可能。

  (5)课程标准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志,它统领课程的管理、评价、督导与指导。

  8.

(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

  

(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