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65460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3.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_第6页
第6页 / 共80页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_第7页
第7页 / 共80页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_第8页
第8页 / 共80页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_第9页
第9页 / 共80页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80页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80页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80页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80页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80页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80页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80页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80页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80页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80页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8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7有机酸与维生素分析.ppt

2023/5/27,1,第十七章有机酸与V分析,Y,2023/5/27,2,有机酸的种类,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乙酸和草酸等。

有机酸分析的意义其含量量植物品种、栽培条件及生长状况密切相关;测定糖/酸度,能判断果蔬的成熟度和品质;而且有机酸在食品的加工、贮存、品质管理、评价以及生物化学等领域,被认为是重要的成分。

2023/5/27,3,2023/5/27,4,农产品分析中有机酸测定的项目,有机酸总量挥发性酸总量pH有机酸组分,2023/5/27,5,总酸度的测定,方法原理:

样品中的有机酸用碱滴定时,被中和生成盐类。

反应式如下:

RCOOH+NaOHRCOONa+H2O用酚酞作指示剂,它在pH约8.2时达到终点。

根据NaOH的消耗量来计算有机酸的含量。

操作:

称取捣碎均匀样品1020g,用约150mL水将其移入250mL容量瓶中,充分摇匀后稀释定容。

用干滤纸过滤,取滤液50mL,加入酚酞指示剂34滴,用0.1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1min内不褪色为终点。

2023/5/27,6,挥发性酸总量的测定,挥发性酸包括游离态和结合态两部分,前者在蒸馏时较易挥发,后者比较困难。

测定挥发性酸的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用碱液滴定由蒸馏或其它方法所得的挥发性酸;间接法是将挥发性酸蒸发除去后,滴定残渣的不挥发酸的酸度,再由总酸度减去此残渣酸度即得挥发酸含量。

一般用直接法较为方便。

方法原理:

挥发酸可用水蒸汽使之分离,加入磷酸可以使结合的挥发性酸离析。

挥发性酸经冷凝收集后,再用标准碱滴定。

2023/5/27,7,有机酸组分测定的方法,有机酸的测试分析,通常可用离子交换色谱,或离子排斥色谱或反相色谱完成.过去常用的是离子排斥色谱方法.这种方法将较强的无机酸根离子排斥于色谱分离柱的树脂之外,作为一个峰而首先淋出,有机酸和其它无机弱酸随后被依次分离。

2023/5/27,8,色谱分析原理简介,2023/5/27,9,2023/5/27,10,气相色谱法GasChromatography,2023/5/27,11,19-1气相色谱仪,2023/5/27,12,GC工作过程,2023/5/27,13,一、色谱法的特点、分类和作用,1.概述混合物最有效的分离、分析方法。

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在1906年使用的装置:

色谱原型装置,如图。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试样混合物的分离过程也就是试样中各组分在称之为色谱分离柱中的两相间不断进行着的分配过程。

其中的一相固定不动,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是携带试样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的流体(气体或液体),称为流动相。

2023/5/27,14,2.色谱法分类,

(1)气相色谱:

流动相为气体(称为载气)。

按分离柱不同可分为:

填充柱色谱和毛细管柱色谱;按固定相的不同又分为:

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2023/5/27,15,

(2)液相色谱:

流动相为液体(也称为淋洗液)。

按固定相的不同分为:

液固色谱和液液色谱。

离子色谱:

液相色谱的一种,以特制的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不同pH值的水溶液为流动相。

2023/5/27,16,(3)其他色谱方法,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比较简单的色谱方法,凝胶色谱法:

测聚合物分子量分布。

超临界色谱:

CO2流动相。

高效毛细管电泳:

九十年代快速发展、特别适合生物试样分析分离的高效分析仪器。

2023/5/27,17,气相色谱分离过程,当试样由载气携带进入色谱柱与固定相接触时,被固定相溶解或吸附;随着载气的不断通入,被溶解或吸附的组分又从固定相中挥发或脱附;挥发或脱附下的组分随着载气向前移动时又再次被固定相溶解或吸附;随着载气的流动,溶解、挥发,或吸附、脱附的过程反复地进行。

2023/5/27,18,一、气相色谱仪器gaschromatographicinstruments,2023/5/27,19,二、气相色谱结构流程processofgaschromatograph,1-载气钢瓶;2-减压阀;3-净化干燥管;4-针形阀;5-流量计;6-压力表;4-针形阀;5-流量计;6-压力表;9-热导检测器;10-放大器;11-温度控制器;12-记录仪;,载气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系统,温控系统,2023/5/27,20,二、气相色谱仪主要部件mainassemblyofgaschromatograph,1.载气系统包括气源、净化干燥管和载气流速控制;,常用的载气有:

氢气、氮气、氦气;净化干燥管:

去除载气中的水、有机物等杂质(依次通过分子筛、活性炭等);载气流速控制:

压力表、流量计、针形稳压阀,控制载气流速恒定。

2023/5/27,21,2.进样装置,进样装置:

进样器+气化室;气体进样器(六通阀):

推拉式和旋转式两种。

试样首先充满定量管,切入后,载气携带定量管中的试样气体进入分离柱;,2023/5/27,22,液体进样器:

不同规格的专用注射器,填充柱色谱常用10L;毛细管色谱常用1L;新型仪器带有全自动液体进样器,清洗、润冲、取样、进样、换样等过程自动完成,一次可放置数十个试样。

气化室:

将液体试样瞬间气化的装置。

无催化作用。

2023/5/27,23,2.检测原理,平衡电桥,右图。

不同的气体有不同的热导系数。

钨丝通电,加热与散热达到平衡后,两臂电阻值:

R参=R测;R1=R2则:

R参R2=R测R1无电压信号输出;记录仪走直线(基线)。

2023/5/27,24,进样后:

载气携带试样组分流过测量臂而这时参考臂流过的仍是纯载气,使测量臂的温度改变,引起电阻的变化,测量臂和参考臂的电阻值不等,产生电阻差,R参R测则:

R参R2R测R1,这时电桥失去平衡,a、b两端存在着电位差,有电压信号输出。

信号与组分浓度相关。

记录仪记录下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峰状图形。

2023/5/27,25,2.氢焰检测器的结构,

(1)在发射极和收集极之间加有一定的直流电压(100300V)构成一个外加电场。

(2)氢焰检测器需要用到三种气体:

N2:

载气携带试样组分;H2:

为燃气;空气:

助燃气。

使用时需要调整三者的比例关系,检测器灵敏度达到最佳。

2023/5/27,26,3.氢焰检测器的原理,

(1)当含有机物CnHm的载气由喷嘴喷出进入火焰时,在C层发生裂解反应产生自由基:

CnHmCH

(2)产生的自由基在D层火焰中与外面扩散进来的激发态原子氧或分子氧发生如下反应:

CH+OCHO+e(3)生成的正离子CHO+与火焰中大量水分子碰撞而发生分子离子反应:

CHO+H2OH3O+CO,A区:

预热区B层:

点燃火焰C层:

热裂解区:

温度最高D层:

反应区,2023/5/27,27,氢焰检测器的原理,(4)化学电离产生的正离子和电子在外加恒定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分别向两极定向运动而产生微电流(约10-610-14A);(5)在一定范围内,微电流的大小与进入离子室的被测组分质量成正比,所以氢焰检测器是质量型检测器。

(6)组分在氢焰中的电离效率很低,大约五十万分之一的碳原子被电离。

(7)离子电流信号输出到记录仪,得到峰面积与组分质量成正比的色谱流出曲线,2023/5/27,28,四、电子捕获检测器electroncapturedetector,ECD,高选择性检测器,仅对含有卤素、磷、硫、氧等元素的化合物有很高的灵敏度,检测下限10-14g/mL,对大多数烃类没有响应。

较多应用于农副产品、食品及环境中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2023/5/27,29,程序升温,2023/5/27,30,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2023/5/27,31,一、液相色谱仪器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2023/5/27,32,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特点:

高压、高效、高速高沸点、热不稳定有机及生化试样的高效分离分析方法。

2023/5/27,33,三、流程及主要部件processandmainassemblyofHPLC,1.流程,2023/5/27,34,2.主要部件,

(1)高压输液泵主要部件之一,压力:

150350105Pa。

为了获得高柱效而使用粒度很小的固定相(10m),液体的流动相高速通过时,将产生很高的压力,因此高压、高速是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之一。

应具有压力平稳、脉冲小、流量稳定可调、耐腐蚀等特性,2023/5/27,35,

(2)梯度淋洗装置,外梯度:

利用两台高压输液泵,将两种不同极性的溶剂按一定的比例送入梯度混合室,混合后进入色谱柱。

内梯度:

一台高压泵,通过比例调节阀,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极性的溶剂按一定的比例抽入高压泵中混合。

2023/5/27,36,(3)进样装置,流路中为高压力工作状态,通常使用耐高压的六通阀进样装置,其结构如图所示:

2023/5/27,37,(4)高效分离柱,柱体为直型不锈钢管,内径16mm,柱长540cm。

发展趋势是减小填料粒度和柱径以提高柱效。

2023/5/27,38,(5)液相色谱检测器,a.紫外检测器应用最广,对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有响应。

特点:

灵敏度高;线形范围高;流通池可做的很小(1mm10mm,容积8L);对流动相的流速和温度变化不敏感;波长可选,易于操作;可用于梯度洗脱。

2023/5/27,39,b.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紫外检测器的重要进展;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1024个二极管阵列,各检测特定波长,计算机快速处理,三维立体谱图,如图所示。

2023/5/27,40,c.荧光检测器(fluorescencedetector),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对多环芳烃,VB、黄曲霉素、卟啉类化合物、农药、药物、氨基酸、甾类化合物等有响应;,2023/5/27,41,主要分离类型与原理,2023/5/27,42,一、液-固吸附色谱liquid-solidadsorptionchromatography,固定相:

固体吸附剂为,如硅胶、氧化铝等,较常使用的是510m的硅胶吸附剂;流动相:

各种不同极性的一元或多元溶剂。

基本原理:

组分在固定相吸附剂上的吸附与解吸;适用于分离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油溶性试样,对具有官能团的化合物和异构体有较高选择性;缺点:

非线形等温吸附常引起峰的拖尾;,2023/5/27,43,二、液-液分配色谱liquid-liquidpartitionchromatography,固定相与流动相均为液体(互不相溶);基本原理:

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上的分配;流动相:

对于亲水性固定液,采用疏水性流动相,即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液的极性(正相normalphase),反之,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液的极性(反相reversephase)。

正相与反相的出峰顺序相反;固定相:

早期涂渍固定液,固定液流失,较少采用;化学键合固定相:

(将各种不同基团通过化学反应键合到硅胶(担体)表面的游离羟基上。

C-18柱(反相柱)。

2023/5/27,44,三、离子交换色谱ion-exchangechromatography,固定相:

阴离子离子交换树脂或阳离子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

阴离子离子交换树脂作固定相,采用酸性水溶液;阳离子离子交换树脂作固定相,采用碱性水溶液;基本原理:

组分在固定相上发生的反复离子交换反应;组分与离子交换剂之间亲和力的大小与离子半径、电荷、存在形式等有关。

亲和力大,保留时间长;阳离子交换:

RSO3H+M+=RSO3M+H+阴离子交换:

RNR4OH+X-=RNR4X+OH-应用:

离子及可离解的化合物,氨基酸、核酸等。

2023/5/27,45,四、离子色谱ionchromatography,离子色谱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中技术,其与离子交换色谱的区别是其采用了特制的、具有极低交换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作为柱填料,并采用淋洗液抑制技术和电导检测器,是测定混合阴离子的有效方法。

2023/5/27,46,五、离子对色谱ionpairchromatography,原理:

将一种(或多种)与溶质离子电荷相反的离子(对离子或反离子)加到流动相中使其与溶质离子结合形成疏水性离子对化合物,使其能够在两相之间进行分配;阴离子分离:

常采用烷基铵类,如氢氧化四丁基铵或氢氧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作为对离子;阳离子分离:

常采用烷基磺酸类,如己烷磺酸钠作为对离子;反相离子对色谱:

非极性的疏水固定相(C-18柱),含有对离子Y+的甲醇-水或乙腈-水作为流动相,试样离子X-进入流动相后,生成疏水性离子对Y+X-后;在两相间分配。

2023/5/27,47,六、排阻色谱色谱size-exclusionchromatography,固定相:

凝胶(具有一定大小孔隙分布);,原理:

按分子大小分离。

小分子可以扩散到凝胶空隙,由其中通过,出峰最慢;中等分子只能通过部分凝胶空隙,中速通过;而大分子被排斥在外,出峰最快;溶剂分子小,故在最后出峰。

全部在死体积前出峰;可对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05范围内的化合物按质量分离,2023/5/27,48,七、亲和色谱(AC)Affinitychromatograph,原理:

利用生物大分子和固定相表面存在的某种特异性亲和力,进行选择性分离。

先在载体表面键合上一种具有一般反应性能的所谓间隔臂(环氧、联胺等),再连接上配基(酶、抗原等),这种固载化的配基将只能和具有亲和力特性吸附的生物大分子作用而被保留。

改变淋洗液后洗脱。

2023/5/27,49,液相色谱的固定相与流动相,2023/5/27,50,一、液相色谱固定相stationaryphasesofLC,1.液-液分配及离子对分离固定相

(1)全多孔型担体由氧化硅、氧化铝、硅藻土等制成的多孔球体;早期采用100m的大颗粒,表面涂渍固定液,性能不佳已不多见;现采用10m以下的小颗粒,化学键合制备柱填料;,

(2)表面多孔型担体(薄壳型微珠担体)3040m的玻璃微球,表面附着一层厚度为12m的多孔硅胶。

表面积小,柱容量底;,2023/5/27,51,(3)化学键合固定相,化学键合固定相:

目前应用最广、性能最佳的固定相;a.硅氧碳键型:

SiOCb.硅氧硅碳键型:

SiOSiC稳定,耐水、耐光、耐有机溶剂,应用最广;c.硅碳键型:

SiCd.硅氮键型:

SiN,2023/5/27,52,化学键合固定相的特点,

(1)传质快,表面无深凹陷,比一般液体固定相传质快;

(2)寿命长,化学键合,无固定液流失,耐流动相冲击;耐水、耐光、耐有机溶剂,稳定;(4)选择性好,可键合不同官能团,提高选择性;(5)有利于梯度洗脱;,2023/5/27,53,2.液-固吸附分离固定相,种类:

硅胶、氧化铝、分子筛、聚酰胺等;结构类型:

全多孔型和薄壳型;粒度:

510m;,2023/5/27,54,3.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固定相,结构类别:

(1)薄壳型离子交换树脂薄壳玻璃珠为担体,表面涂约1%的离子交换树脂;

(2)离子交换键合固定相薄壳键合型;微粒硅胶键合型(键合离子交换基团)树脂类别:

(1)阳离子交换树脂(强酸性、弱酸性)

(2)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性、弱碱性),2023/5/27,55,4.空间排阻分离固定相,

(1)软质凝胶葡聚糖凝胶、琼脂凝胶等。

多孔网状结构;水为流动相。

适用于常压排阻分离。

(2)半硬质凝胶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交联共聚物,有机凝胶;非极性有机溶剂为流动相,不能用丙酮、乙醇等极性溶剂(3)硬质凝胶多孔硅胶、多孔玻珠等;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好、机械强度大,流动相性质影响小,可在较高流速下使用。

可控孔径玻璃微球,具有恒定孔径和窄粒度分布。

2023/5/27,56,二、液相色谱的流动相mobilephasesofLC,1.流动相特性

(1)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又称为:

淋洗液,洗脱剂。

流动相组成改变,极性改变,可显著改变组分分离状况;

(2)亲水性固定液常采用疏水性流动相,即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称为正相液液色谱法,极性柱也称正相柱。

(3)若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液的极性,则称为反相液液色谱,非极性柱也称为反相柱。

组分在两种类型分离柱上的出峰顺序相反。

2023/5/27,57,2.流动相类别,按流动相组成分:

单组分和多组分;按极性分:

极性、弱极性、非极性;按使用方式分:

固定组成淋洗和梯度淋洗。

常用溶剂:

己烷、四氯化碳、甲苯、乙酸乙酯、乙醇、乙腈、水。

采用二元或多元组合溶剂作为流动相可以灵活调节流动相的极性或增加选择性,以改进分离或调整出峰时间。

2023/5/27,58,3.流动相选择,在选择溶剂时,溶剂的极性是选择的重要依据。

采用正相液-液分配分离时:

首先选择中等极性溶剂,若组分的保留时间太短,降低溶剂极性,反之增加。

也可在低极性溶剂中,逐渐增加其中的极性溶剂,使保留时间缩短。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

水(最大)甲酰胺乙腈甲醇乙醇丙醇丙酮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甲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异丙醚二氯甲烷氯仿溴乙烷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煤油(最小),2023/5/27,59,4.选择流动相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尽量使用高纯度试剂作流动相,防止微量杂质长期累积损坏色谱柱和使检测器噪声增加。

(2)避免流动相与固定相发生作用而使柱效下降或损坏柱子。

如使固定液溶解流失;酸性溶剂破坏氧化铝固定相等。

(3)试样在流动相中应有适宜的溶解度,防止产生沉淀并在柱中沉积。

(4)流动相同时还应满足检测器的要求。

当使用紫外检测器时,流动相不应有紫外吸收。

2023/5/27,60,分离类型选择choiceofseparationtypes,2023/5/27,61,有机酸组分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原理样品经处理后,直接将样品液注入反相化学键合相色谱体系,用5gL-1(NH4)2HPO4为流动相,有机酸在两相中分配分离,按照其碳原子数由少到多的顺序从色谱柱中洗脱下来。

用紫外检测器(214nm)或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并与标准样品比较定量。

2023/5/27,62,有机酸组分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固定相:

C18键合相;流动相:

5gL-1(NH4)2HPO4,pH=2.5;流速:

2mLmin-1;进样量:

10L;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214nm,0.1AUFS。

2023/5/27,63,有机酸组分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待测液制备液体样品经适当稀释,用Sep-PAKC18净化柱处理,收集馏出液,经0.45m微孔滤膜过滤后备用;固体或半固体样品,要将其捣碎,均质后,加入一定量的0.01molL-1NaOH溶液提取。

经离心分离或过滤后收集提取液,用Sep-PAKC18净化柱处理,收集馏出液,经0.45m微孔滤膜过滤后备用。

测定:

取适量样上机分析,2023/5/27,64,有机酸组分的测定气相色谱法,方法原理在硫酸的催化下,使有机酸成为丁酯的衍生物,用气相色谱法分别定量,可定量的有机酸有:

甲酸、乙酸、丙酸、异丁酸、正丁酸、乳酸、异戊酸、异乙酸、正己酸、乙酰丙酸、草酸、丙二酸、琥珀酸、反丁烯二酸、苹果酸、酒石酸、反丙烯三羧酸以及柠檬酸等。

2023/5/27,65,有机酸组分的测定气相色谱法,测定条件柱子在60下保持6min后,以每分钟升温5速度升至250。

氮气、氢气、空气的流量分别为60、50、900mL/min。

注入口及检测器的温度为260。

Sensitivity为10M,Range为0.01V。

2023/5/27,66,维生素的测定,2023/5/27,67,维生素的分类,按其溶解性可分为:

脂溶性(VA、VD、VE、VK)水溶性(VB1、VB2、VB6、VB12、VP、VPP、VC)。

2023/5/27,68,维生素分析一般程序的分类,用酸、碱或酶分解样品,使其游离出来;用溶剂进行提取;分离干扰物质,对样液进行分离提纯;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定量等。

2023/5/27,69,脂溶维生素分析待测液的制备,超声音波提取称样1.0,加20mL正己烷(或流动相)作为提取剂,超声提取30min,离心,取上层清液1.0mL,氮气吹干,立刻用无水乙醇定容。

待测。

2023/5/27,70,酸/碱/酶水解提取,称取5一20g试样(维生素含量不低于10ug),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入0.4md/L盐酸50mL,摇匀。

用铝箔封住瓶口放入高压消毒器内120水解20min,冷却。

用2mol/LNaOH调节上述水解液pH值为2.0左右,移入100mL棕色容量瓶中,用0.01mol/L盐酸定容,过滤后,再用0.45um微孔滤膜过滤后上机测定。

2023/5/27,71,维生素的测定方法,生物学/微生物学测定法;酵母菌需维生素才能生长,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剂量一生长反应关系,将酸水解食物得到的待测维生素提取液和标准液加到无维生素的培养基中,通过该菌在标准溶液和被测溶液中生长反应的比较,可求得样品中维生素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如Vc测定的钼蓝比色法等);荧光分析法(如硫色素荧光法等);薄层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选用方法时应根据样品的品种、类型、待测V的性质、含量以及干扰物质多少等因素来决定。

2023/5/27,72,还原Vc的测定,Vc可用2%草酸浸提得待测液;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能使2,6-二氯酚靛酚还原褪色,其反应如下:

2023/5/27,73,反应过程,还原型VC,氧化型2,6-二氯靛酚碱性时深蓝色酸性时浅红色,氧化型VC,还原型2,6-二氯靛酚,2023/5/27,74,方法要点,样品提取液定容时若泡沫过多,可加几滴辛醇或丁醇消泡。

市售2,6-二氯酚靛酚质量不一,以标定0.4mg抗坏血酸消耗2mL左右的染料为宜,可根据标定结果调整染料溶液浓度。

样品的提取液制备和滴定过程,要避免阳光照射和与铜、铁器具接触,以免抗坏血酸被破坏。

滴定过程宜迅速,一般不超过2min。

样品滴定消耗染料14mL为宜,如果超出此范围,应增加或减少样品提取液用量。

2023/5/27,75,方法评述,用本法测定抗坏血酸含量虽简便易行,可以一次测定大量的样品。

但有下述缺点:

第一,本法只能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不能测出具有同样生理功能的氧化型抗坏血酸和结合型抗坏血酸。

第二,样品中的色素经常干扰对终点的判断,可预先用白陶土脱色,或加入23mL二氯乙烷,以二氯乙烷层变红为终点。

用2草酸制备样品提取液,可有效地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以免抗坏血酸为氧化型而无法滴定。

如果样品中有较多亚铁离子(Fe2)时,亦会使染料还原而影响测定,这时应改为8乙酸制备样品提取液。

2023/5/27,76,Vc总量的测定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方法原理VC总量包括还原型Vc、脱氢型Vc和二酮古乐糖酸,将样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进一步水解为二酮古乐糖酸。

二酮古乐糖酸与2,4-二硝基苯肼偶联生成红色的脎。

其呈色的强度与二酮古乐糖酸浓度成正比,可以比色定量。

2023/5/27,77,Vc总量的测定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操作待测液制备:

称适量样品加等重量的2%草酸溶液,研磨浸提,定容过滤。

测定:

取滤渡10mL,加入1%草酸10mL和一勺活性炭。

摇1min,静置过滤。

各取滤液2mL于样品管和样品空白管中,各管加入1滴硫脲溶液;样品管中加入2,4-二硝基苯肼0.5mL,盖好,置于37保温箱中保温3h后置于冰水中终止反应。

加入2,4-二硝基苯肼0.5mL,滴加91硫酸溶液2mL,在室温下放置30min后在540nm波长比色,读取吸收值,根据吸收值从标准曲线查出相应含量。

2023/5/27,78,VB1和VB2的测定液相色谱法,方法原理样品在稀盐酸溶液中经消化,用淀粉酶和木瓜酶分解样液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后,即得到VB2的测定样液。

此溶液在碱性铁氰化钾溶液中氧化后用异丁醇提取所得VB2测定样液。

然后用YWG-C18柱乙晴-磷酸盐缓冲溶液作流动相,以荧光检测器进行液相色谱法测定,求出样品中VB1和VB2的含量。

2023/5/27,79,VB1和VB2的测定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液相色谱仪具有:

荧光分光检测器和记录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