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65809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5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docx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病例分析外科

天坛外科病例分析题

病例分析题1

男性,50岁,上腹部隐痛不适3个月,近两周出现皮肤发黄、瘙痒,体重下降5Kg。

查体:

皮肤、巩膜明显黄染,腹软,右肋缘下可触及胆囊,右上腹无压痛。

化验:

T-BIL333.2µmol/L(19.5mg/dl),

D-BIL238µmol/L(14mg/dl),尿胆红素阳性,尿胆素原(±)。

B超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肿大。

(10分)

一、诊断(1分)

1、梗阻性黄疸(0.5分)

2、壶腹周围癌(胰头癌或壶腹部癌)(0.5分)

二、诊断依据(1.5分)

1、皮肤、巩膜明显黄染,皮肤瘙痒,胆囊肿大无压痛,体重下降(0.5分)

2、T-BIL333.2µmol/L(19.5mg/dl),D-BIL238µmol/L(14mg/dl),尿胆红素阳性(0.5分)

3、B超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肿大。

(0.5分)

三、鉴别诊断(4分)

1、胆总管结石(2分)只写名(1分)

典型表现为剑突下或右上腹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继发感染后出现寒战高热,胆石所致黄疸多呈间歇性和波动性。

体检:

皮肤巩膜黄染,剑突下或右上腹深压痛,感染严重时可出现腹膜刺激征象,胆囊肿大有触痛。

2、胆石病,慢性胆囊炎:

上腹不适,餐后隐痛,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右上腹绞痛,恶性呕吐,右上腹压痛,一般不出现黄疸,B超支持胆囊急性或慢性改变,肝外胆道不扩张

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2分)只写名(1分)

起病缓慢,黄疸初期呈间断性加重,后期呈慢性持续性梗阻,伴瘙痒及间歇性右上腹疼痛,常伴有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表现,B超检查可见肝内胆管无明显扩张,ERCP显示胆管不规则的多发性狭窄,肝内胆管分支减少并僵直,呈枯树枝样,胆管狭窄呈串珠样改变。

四、进一步检查项目(2分)

1、血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血清生化检查(0.25分)

2、CT(0.5分)

3、ERCP(0.5分)

4、MRCP(0.25分)

5、PTC(0.25分)

6、GI(0.25分)

五、治疗计划(1.5分)

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分)

2、如不能手术切除或切除困难,可作内引流或外引流。

解除消化道梗阻的手术(0.5)

肝胆2

病例分析题2

患者,男性,65岁,三个月前出现剑下及右上腹疼痛不适,程度不重,食欲欠佳,两周前发现皮肤巩膜有黄染,且遂渐加重,小便发黄,大便无明显异常。

遂来就诊。

即住:

无外伤手术史,无肝炎结核病史,十二指肠溃疡病史2年。

查体:

T:

37.0℃,P:

80次/分,BP:

130/75mmHg。

皮肤巩膜有黄染,右上腹及剑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腹部听诊:

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

11.0×109/L,N:

77%,Hgb:

110g/L,ALT:

87Iu/L,TBIL:

4.8mg/dL(82.1μmol/L),DBIL:

3.8mg/dL(65.0μmol/L),GGT:

572Iu/L。

B超:

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最宽处为1.2cm。

1.诊断:

(1)梗阻性黄疸

(2)胰头癌(或壶腹周围癌)

2.诊断依据:

(1)病史:

剑下及右上腹疼痛不适,进行性加重的黄疸,小便发黄,无肝炎病史。

(2)体征:

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及剑下轻压痛。

(3)辅助检查:

TBIL、DBIL及GGT升高,B超:

肝内外胆管扩张。

3.鉴别诊断:

(4)胆总管结石:

黄疸非进行性,多伴有明显临床症状:

腹痛高热及腹膜炎表现等。

(5)胆囊炎:

一般不会出现黄疸,且多有明显的临床表现:

如右上腹痛,向腰背部放散,Murphy征阳性等,。

(6)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持续性无痛性黄疸,肝内外胆管不会扩张。

(7)肝炎:

肝内外胆管不会有扩张,既往无肝炎病史。

4.还需的检查:

(1)CT

(2)MRCP或ERCP(3)PTC:

明确胆道梗阻的性质及部位。

(4)便常规+潜血,(5)胃镜:

检查有无上消化道出血。

5.治疗原则: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如果肿瘤不能切除,可根据情况行减黄(内引流或外引流)或解除消化道梗阻的姑息手术。

病例分析题3

女性,55岁,突发上腹部疼痛8小时,伴高烧,最高达39.2℃,皮肤巩膜黄染。

既往胆总管结石2年。

查体:

一般情况弱,体温39.4℃,血压10.7/5.4kpa(60/40mmHg),脉弱,心率124次/分,四肢湿冷,皮肤发花,心肺(-),腹软,右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Murphy(+),叩诊鼓音,肠鸣弱。

WBC28×109/L(28000/cm3),分叶80%,中性70%,淋巴20%,可见中毒颗粒。

(20分)

一.诊断:

(3分)

1、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分)

2、胆总管结石(1分)

3、感染中毒性休克(1分)

二.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诊断依据:

(5分)

1、胆总管结石病史(1分)

2、上腹部痛伴发烧(1分)

3、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Murphy(+)(1分)

4、体温39.4℃,血压:

10.7/5.4kpa(60/40mmHg),脉弱,心率124次/分,四肢湿冷,皮肤发花。

(1分)

5、WBC28×109/L(28000/cm3),分叶80%,中性70%,淋巴20%,可见中

毒颗粒。

(1分)

三.鉴别诊断:

(6分)

1、肝内型胆管炎(2分)只写名(1分)

此类病人临床症状不典型,梗阻部位高,腹痛可能较轻,黄疸也不重,但是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明显。

B超检查可见肝内胆管扩张,总胆管无扩张。

临床表现(0.5分)每项(0.1分)

B超(0.5分)每项0.25分)

2、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2分)只写名(1分)

急性胆囊炎病人常在进食油脂食物后右上腹绞痛,阵发性加重,向右肩部放射,有时畏寒,Murphy征(+),可及肿大胆囊,B超看到胆囊增大,结石,胆管如常。

每项(0.1分)

3、壶腹部癌:

(2分)只写名(1分)

⑴无痛性进行性黄疸,胆囊肿大(0.25分)

⑵黄疸可波动(0.25分)

⑶继发感染时可有高烧,寒战(0.25分)

⑷便潜血阳性(0.25分)

4、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常为胆道疾病诱发,伴有上腹痛,恶心呕吐,腹涨,血尿淀粉酶升高。

四.辅助检查:

(4分)

⑴血尿便常规(0.5分)

⑵肝功能检查,胆红素检查,肾功能检查,血气分析加电解质。

(2.0分)每项(0.5分)

⑶肝胆脾胰B超(0.5分)

⑷ERCP或MRCP(0.5分)

⑸CT(0.5分)

(6)胃镜

(7)血尿淀粉酶

五.治疗原则:

(2分)

抗休克治疗同时急诊行胆总管取石及引流术。

1、抗休克治疗(1分)

2、胆总管取石(0.5分)

3、引流术(0.5分)

病例分析题4

患者,女性,67岁,因骑自行车不慎摔伤左髋部,感剧烈疼痛、活动受限6小时,来院就诊。

查体:

左腹股沟中点压痛(+),大粗隆叩击痛(+),左下肢纵向扣击痛(+),左下肢外旋45伴短缩畸形。

1、最可能的诊断:

(1.5分)

左股骨颈骨折

2、诊断依据:

(1.5分)

左髋部外伤史(0.5分),局部疼痛、左髋活动受限(0.5分),查体:

局部压痛,左下肢外旋短缩畸形,外旋角度45(0.5分)

3、断及鉴别要点:

(4分)

与转子间骨折鉴别(1分)

鉴别要点:

属关节囊外骨折,局部可有肿胀、瘀癍(1分);

下肢外旋畸形可达90(1分);骨折易愈合,预后好(1分)。

a)进一步检查:

(1分)

左髋关节X光片(0.5分),进一步检查病人全身情况(0.5分)。

b)处理原则:

(2分)

若骨折稳定,病人全身情况差,采用非手术治疗(1分);手术治疗(内固定或关节置换)(1分)。

病例分析题5

某女,30岁。

半年前弯腰提旅行箱时突然腰疼,并向左侧臀部扩散。

当时检查腰椎凸向右侧,腰椎向左侧活动困难,左侧腰骶部压疼,直腿抬高30度(+),X光片见腰椎向左侧弯曲。

近半个月来,右侧腰腿疼加重,经按摩后,左下肢也出现疼痛,小腿外侧及足背麻木,左拇趾背伸无力,小便困难。

请问:

1.此时最简便有效的辅助检查是(1分)

(下腰椎CT或MR检查)

2.根据现有病史,你的诊断是什么?

(2分)

(腰椎间盘突出症)

3.诊断依据是什么?

(3分)

a.腰腿痛病史

b.体检:

腰椎侧弯畸形,向一侧活动困难。

直腿抬高30°(+)

小腿外侧及足背麻木,左拇趾背伸无力。

c.x-光片腰椎向左侧弯曲

4.鉴别诊断:

(3分)

a.腰扭伤

b.腰椎结核

c.腰椎肿瘤

5.治疗方案:

(1分)

(髓核摘除术)

病例分析题6

患者,女性,54岁,摔伤6小时,左臂痛,体格检查:

神清合作,正常步态,双瞳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心、肺、腹检查无阳性发现,脊柱及双肾区叩痛(-),右臂正常,右手托左时,维持体位,左上臂肿胀畸形,中段触痛明显,肩、肘不肿,无压痛,但拒动前臂及手检查正常。

1、“左肱骨干中段骨折”

依据:

⑴外伤史,左臂痛

⑵左上臂肿胀,畸形,中段触痛明显,

2、还应完善的检查是拍左上臂X线正侧位片

目的是:

⑴为治疗提供依据

⑵保留诊断的客观依据

3、对此病人的治疗是“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急诊治疗之后的处理是。

⑴早期:

2周内前臂肌主动舒缩活动

⑵中期:

2-3周开始肩肘关节功能锻炼

⑶后期:

骨折临床愈合后,增加肢体活动范围及强度,直至功能正常。

4、桡神经损伤

典型表现“垂指,垂腕,手背桡侧皮肤感觉障碍

病例分析题7

患者,女性,59岁,右腕部摔伤3小时,X线片诊断“右Colles”骨折,并有移位”

1、侧面可见典型的“银叉”畸形

正面观,可见“枪刺刀”状畸形

2、老年人群

3、⑴拇指功能障碍

⑵腕关节功能障碍

⑶腕管综合征

病例分析题8

患者,68岁,男性,摔伤3天,左髋痛,既往高血压病16年,长期内科治疗,3个月前因“心梗”住院治疗20天.

体检:

BP210/110mmHg,P96次/分,R22次/分,体胖,神清,双瞳等大、等园,对光反射灵,双肺底可闻小湿罗音,心律偶闻早博,腹(-),骨盆挤压(-),双肾叩(-),脊柱(-),左下肢短缩3cm,外旋60度畸形,左髋压痛,Bryamt三角,底边缩短,股骨大转子顶端在Nelaton's,线之上。

辅助检查:

1、肺部X线片正常

2、左髋X线片:

股骨颈可见骨折线,有移位,Pauwel's角60度

3、心电图报告心肌缺血改变,超声心动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40%”

问题:

如果你是骨科医师,请写出治疗方案(从急诊治疗至病人康复)

答案:

保守治疗

1、患肢皮牵引或骨牵引或穿防旋鞋,保中和位,半卧位。

2、3个月后扶腋杖下地活动。

3、骨科治疗期间,请内科治疗内科疾患。

病例分析题9

患者,男,32岁,农民工,施工中从高处(3米)坠地摔伤12小时,曾在乡卫生院急诊,以“右股骨干骨折”转入某医学院附属医院,初步诊视病人情况,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右大腿畸形。

答案:

1、可能的诊断

⑴失血性休克

⑵右股骨干骨折

2、急诊处理

⑴测血压,脉搏

⑵输血,输液抗休克治疗

⑶全身体格检查

⑷拍X线片及完善辅助检查

⑸视各项检查结果,选择骨折治疗方案,继而实施(或称治疗骨折)

病例分析题10

患者,男性,29岁,搬运工人,半月前劳动中挫伤左膝,当时有肿胀,经休息10天后肿胀近消退,但行走痛,有时可感到“咔嗒”声难以胜任原工作。

检查:

左膝稍肿,浮髌(-),外侧关节间隙压痛(+),膝过伸痛(+),McMurrny征(+).抽屉试验(-),侧方应力试验(-)。

X线片:

未见异常。

答案:

1、可能的诊断

左膝外侧半月板损伤

依据:

⑴外伤史,膝痛

⑵有“咔嗒”声

⑶外侧关节间隙压痛,膝过伸痛(+),McMurray征(+)

2、⑴应选择关节镜手术治疗,因为此时确诊的方法以“关节镜检查的正确率最高。

⑵镜下可以切除病变的部分半月板,保留的部分可以减少骨关节病的提早发生。

⑶关节镜创伤小,可以保持关节腔的完整。

病例分析题11

患者,男性,47岁,肩背部被重物砸伤12小时,腰背痛,腰部轻弱无力,无头痛,头晕及视物障碍,无心慌憋气,双上肢不痛,颈不痛,有腹胀,伤后未排尿,未排便,6小时未排气。

检查:

胸12后凸明显,压叩痛(+),腹叩鼓音,肠鸣弱,双下肢无自主运动,腹腹沟以下感觉消失,鞍区感觉消失。

辅助检查:

导尿5500ml,黄色,送化验无血,

普通X线片:

T12骨折,

CT:

T12水平椎管内有高密度阴影

答案:

1、胸12椎体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依据:

⑴有外伤史,腰背部

⑵双下肢瘫

⑶T12后凸畸形,压、叩痛该节段以下神经功能障碍

⑷X线及CT证实

2、立即手术、减压、固定

3、在交待预后的内容中,最重要的是强调术后截瘫仍不恢复,或仅部分恢复.

病例分析题12

患者,男性,30岁,搬动重物时腰扭伤1月,腰痛,左腿痛,近一周感排尿困难,一月来卧床休息,症状无缓解。

检查:

痛苦面容,腰椎右侧屈,前屈强迫体位,L4/5,L5/S1,棘突左侧1cm压痛,放射至左小腿外侧及足,左直腿抬高试验200(+),加强试验(+),或侧直腿抬高试验400(+),加强(-),左跟腱反射消失,左拇背伸力减弱,未引出病理反射。

CT:

L4/5椎间隙及L5椎体后缘左侧有异常软组织阴影。

答案:

1、L4/5椎间盘突出症(脱垂游离型)

依据:

⑴腰部扭伤史,腰腿痛

⑵排尿障碍

⑶L4/5,L5/S1,左侧压痛(脱垂髓核压迫二节神经根)左腿抬高试验阳性,跟腱反射消失,拇趾背伸力降低

⑷CT提示

2、应选择手术治疗

指征:

⑴有排尿障碍提示马尾神经受压

⑵经保守1月治疗无缓解

病例分析题13

患儿,男,8岁,左膝摔伤后5天,发烧,左膝痛2天,经大量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

检查:

左膝下前内侧稍肿,热,不红,局限性深压痛,左下肢拒动,体温39.5℃,P120次/分,R32次/分。

辅助检查:

X线片,肺(-),左下肢(-),

化验:

WBC:

1.8万/ml,P:

92次/分,E.S.R:

80mm/h

答案:

1、初步诊断“左胫骨上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依据:

1、儿童有外伤史

2、发烧,膝痛

3、左膝下前内侧稍肿,热,不红,深压痛

4、WBC:

1.8万/ml,P:

92/分

2、应采用病变部位(脓肿)分层穿刺的方法,以避免一次穿入骨内,可能将单

纯软组织脓肿细菌带入骨内

3、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即“钻孔引流或开窗减压”,其目的是:

⑴脓液引流;

⑵阻止急性骨髓炎向慢性阶段演变。

*

病例分析题14

患儿,女性,12岁,背痛3个月,无明显外伤史,母亲有“肺结核”史。

检查:

消瘦体型,T10后凸,压痛叩痛+,并向腹前放射,双下肢活动好,腱反射正常,未引出病理反射,拾物实验(-).

X线片:

T10/11椎体破坏,间隙变窄,T10呈楔形变(不超过1/4)其两侧有梭形阴形.

化验:

WBC:

1.1万/mlE.S.R:

176mm/h

答案:

1、胸10/11脊柱结核

依据:

⑴背痛3月

⑵脊柱后突畸形,压、叩痛(+)

⑶有结核病人接触史

⑷X线片提示

⑸E.S.R176mm/h

2、需要和“强直性脊柱炎”、“骨肿瘤”、“化脓性脊柱炎”鉴别

3、治疗:

保守治疗

⑴全身治疗

休息、营养、抗痨

⑵局部治疗

卧床、制动

病例分析题15

患者,女性,20岁,左膝痛近2月,渐加重,由间歇痛转为持续痛,夜间明显,近半月自觉左膝下内侧肿块,有增长。

检查:

消瘦,左膝下内侧肿物8x7cm,局部皮肤热,浅表静脉紧张,左膝关节屈伸受限。

X线片:

左胫骨上端肿物,骨质破坏,有三角状骨膜反应,并见“日光射线”表现.

答案:

1、左胫骨上端骨肉瘤

依据:

⑴青年,膝下肿物

⑵疼痛进行性加重,夜间痛

⑶皮肤热,浅表静脉怒张

⑷X线片提示三角状骨膜反应“日光射线”

2、治疗方案:

截肢或保肢手术+术前、术后化疗

病例分析题16

患者,男性,68岁,8小时前起床后,感腹部疼痛,程度不重,位置不固定,后腹痛逐渐加重,并感全腹疼痛,呈阵发性。

伴有腹胀,恶心呕吐三次。

局部热敷无明显效果。

小便正常,大便一次,量少。

后疼痛阵发性加重,无缓解,遂来就诊。

既往:

冠心病史9年,高血压史4年,最高160/100mmHg,无系统治疗。

乙肝病史6年。

10年前因“胆囊结石”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右侧腹股沟疝2年。

糖尿病病史16年。

查体:

T:

37.8℃,P:

96次/分,BP:

150/95mmHg,全腹压痛,以右下腹为著,轻度反跳痛肌紧张,腹部叩诊:

鼓音。

腹部听诊:

肠鸣音活跃。

右腹股沟区痛性肿块,肿块不能还纳。

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

12.0×109/L,N:

80%,Hgb:

98g/L。

尿淀粉酶:

220U。

心电图:

房颤。

血糖:

150mg/dL。

尿便常规正常。

答案:

1.主要诊断:

①右腹股疝嵌顿(伴机械性肠梗阻)②弥漫性腹膜炎

2.诊断依据:

(1)病史:

腹痛阵发性,腹胀,恶心呕吐。

既住右腹股沟疝病史。

(2)查体:

全腹压痛,以右下腹为著,轻度反跳痛肌紧张,叩诊鼓音,听诊:

肠鸣音活跃。

右腹股沟区痛性肿块,肿块不能还纳。

(3)辅助检查:

------------

3.鉴别诊断:

(1)胰腺炎:

腹痛多在上腹,且腹痛多呈持续性,淀粉酶多大于500U。

(2)阑尾炎:

多有转移性痛,疼痛非阵发性,且体征多局限于右下腹,无肠鸣音活跃。

(3)胃肠炎:

多有不洁饮食史,便常规多有异常。

多无明显腹胀。

(4)上消穿孔:

多有突发剧烈腹痛,有板状腹,肠鸣音弱。

4.还需哪项检查:

立位腹平片(或腹穿)。

确定或估计是否梗阻或梗阻程度,或看有无膈下游离气体。

及有通过腹穿确定或推断腹腔内病变的脏器及程度。

5.治疗原则:

急诊手术:

如肠管未坏死,将其还纳,行疝修补术。

如肠管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疝囊高位结扎。

病例分析题17

男性,38岁,下腹痛1天,呈胀痛伴阵发加重,2小时前腹痛缓解,但体温达38.5oC,恶心未吐,无排便,少量排气。

既往无类似病史。

体检:

P108次/分,下腹广泛压痛、反跳痛,以右下腹为著,肠鸣音减弱,双腹股沟检查未见异常。

白细胞12000/mm3,中性核细胞89%。

一、诊断:

(2分)

1、下腹局限性腹膜炎(1分)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1分)

二、诊断依据:

(3.5分)

(一)、下腹局限性腹膜炎的诊断依据:

(1分)

1、下腹胀痛伴阵发加重。

(0.5分)

2、下腹广泛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

(0.5分)

(二)、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的诊断依据:

(2.5分)

1、下腹胀痛伴阵发加重,就诊前腹痛曾缓解。

(0.5分)

2、恶心。

(0.5分)

3、体温:

38.5oC,P108次/分。

(0.5分)

4、下腹压痛、反跳痛,以右下腹为著,肠鸣音未闻。

(0.5分)

5、白细胞12000/mm3,中性核细胞89%。

(0.5分)

三、鉴别诊断:

(2分)

1、上消化道穿孔(1分)

本病以突发上腹痛为特点,可有恶心呕吐,早期出现休克,体温不高,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以上腹剑突下为著,肠鸣音消失。

白细胞通常早期不高。

2、急性肠梗阻(1分)

本病以腹痛腹胀、恶性呕吐及停止排便排气为主,早期体温不高,腹部压痛较局限,晚期出现腹膜炎体征,肠鸣音多亢进,早期白细胞不高。

四、进一步检查项目:

(1分)

1、拍立位腹平片(1分)

2、右下腹腹腔穿刺(1分)

五、治疗计划(1.5分)

1、输液抗炎(0.5分)

2、急诊手术(1分)

病例分析题18

患者男性,19岁,学生,一小时前骑车上学途中突感上腹部剧烈疼痛,呈刀割样,出冷汗,伴恶心,未吐,早起后未进食,既往无上腹疼痛、返酸病史。

检查:

BP10.6/8kPa(80/60mmHg),P120次/分表情痛苦,仰卧位,腹式呼吸消失,腹肌紧张呈“木板样”强直,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右上腹压痛明显,有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减弱。

血、尿、便常规未见异常。

1.诊断: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1分)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感染性休克

2.诊断依据:

(2分)

突感上腹部剧烈疼痛,呈刀割样,出冷汗。

BP10.6/8kPa(80/60mmHg),P120次/分表情痛苦,仰卧位,腹式呼吸消失,腹肌紧张呈“木板样”强直,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右上腹压痛明显,有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减弱。

3.鉴别诊断(3分)

(1)急性胰腺炎:

多为左上腹痛,向腰背部放射,但无膈下游离气体,血清淀粉酶超过500索氏单位。

(2)急性胆囊炎:

为右上腹剧烈绞痛,向右肩部放射,伴畏寒发热,Murphy征阳性,B超提示胆囊炎或胆囊结石。

(3)急性阑尾炎:

有转移性右下腹痛,不剧烈,也没有气腹。

4.进一步检查(2分)

X线立位腹部透视、腹部B超、血淀粉酶、

必要时可行腹腔穿刺。

5.治疗方案(2分)

(1)非手术治疗:

此病人年轻,无溃疡病史,空腹,可采用胃肠减压、输液及抗生素治疗。

(2)经上述治疗6-8小时后病情加重应立即改行手术治疗,行单纯穿孔缝合术。

病例分析题19

男性,30岁,两小时前突然上腹部持续疼痛,很快蔓延至右中下腹,不敢翻身活动,呕吐两次,未排气排便,既往无胃病史。

体温37.4℃,心率108次/分,血压13.4/9.4kpa(100/70mmHg),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减弱,白细胞记数18*109/L(18000/mm3),腹部透视:

未见游离气体,未见气液平面,血淀粉酶300索氏单位。

(10分)

一.诊断:

(2分)

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分)

2、急性弥漫性腹膜炎(1分)

二.诊断依据:

(一).胃十指肠溃疡穿孔诊断依据:

(2.5分)

1、突发上腹疼痛,蔓延至右中下腹,不敢活动。

(0.5分)

2、呕吐(0.5分)

3、体温37.4℃,心率108次/分(0.5分)

4、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0.5分)

肠鸣音减弱。

5、白细胞记数18*109/L(18000/mm3)(0.5分)

(二).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诊断依据:

(1分)

1、突发上腹疼痛,不敢活动(0.5分

2、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

(0.5分)

三.鉴别诊断:

(2分)

1、急性胰腺炎:

本病可突发上腹部疼痛,伴有呕吐,也有早期腹膜炎刺激征,但是胰腺炎疼痛偏于左上腹,可向背部放射。

早期腹膜刺激症一般不明显,发病前常有高脂肪暴餐史,血尿淀粉酶升高,血淀粉酶测定超过500索氏单位。

(1分)只写名(0.5分)

2、阑尾炎:

本病起病可为阵发性、逐渐加重,常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疼痛转移后上腹疼痛可消失,腹膜刺激症一般局限在右下腹,以麦氏点压痛明显,肝浊音界不消失。

(1分)只写名(0.5分)

四.辅助检查:

(1分)

1、立位腹平片(0.5分)

2、右下腹穿刺(0.5分)

五.治疗原则:

(1.5分)

1、胃肠减压(0.5分)

2、补液+抗炎(0.5分)

3、手术治疗(0.5分)

病例分析题20

病人,男性,40岁,2小时前被汽车撞伤上腹部,当时上腹部疼痛,头痛,心慌无力,无神智不清。

现上腹部疼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