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6199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品德高尚的例子.docx

品德高尚的例子

品德高尚的例子

【篇一:

品德高尚的例子】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李清照少女填词》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杨禄禅陈家沟学艺》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读书》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屈原洞中苦读》

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王十朋苦学书法》

王十朋从小聪颖过人,文思敏捷,可是书法却不如人意.于是,他痛下决心,一定要练好书法.终于,宝印叔叔的指点下,他终于悟到了书法真谛,成为一名大书法家和文学家.

《王羲之吃墨》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车胤囊萤照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囊萤照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从我们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一定会明白.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张三丰创太极》

张三丰,名全一,又名君实,号三丰,又号元元子,因不修边幅,又名张邋遢,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明朝英宗时被封为“通微显化真人”.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当时曾经广泛流传于民间,甚至把他看成了神仙.我们大家都知道太极拳吧?

太极拳最大的特点就是柔中带刚!

你知道张三丰到底怎么创造的太极拳吗?

本片要说的,正是这个故事.

《诸葛亮喂鸡》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三国时期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果你看过《三国演义》,肯定不会忘记诸葛亮.至今,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后人所传颂,许多人甚至把他当作了智慧的化身.可是你知道吗,在诸葛亮的小时候,为了上学,发生过一些故事,好玩极了!

《玄奘苦学佛法》

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1理想不是一只细磁碗,破碎了不有锔补;理想是朵花,谢落了可以重新开放.

2理想就在我们自身之中,同时,阴碍我们实现理想的各种障碍,也是在我们自身之中.

3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1,贝多芬拼搏成长

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篇二:

品德高尚的例子】

品德高尚的人的事迹范文一:

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这富有人生哲理的名言蕴含着道德的重要性。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但是,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并不难。

现在我给大家讲几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

一根钉子。

一个中专学校的女生到一家合资企业应聘,面试后,没有录用。

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站起来准备走时,突然觉得自己的手被扎了一下,看了看手掌,上面渗出了血珠。

原来椅子上一个钉子露在外面。

她见桌子上有一把镇尺,便拿来用劲把小钉子压了下去,然后微微一笑,转身离去。

一会儿,外方经理派人在楼下追上来并告诉她:

“姑娘,你被录用了”。

第二个故事:

两把笤帚。

某公司招聘管理人员,前来面试的青年男女个个西装革履、信心十足。

在通过面试的过道上,倒放着两把笤帚。

参加面试的人通过它时,或迈过,或踏一脚。

一位面试青年看到后很自然地把它捡起来放好。

结果,他是这次面试中唯一被录取的管理员。

原来,这两把笤帚是公司故意放在过道里给应聘者出的一道考题。

第三个故事:

三条领带。

香港金利来公司和一报社联合举办一次活动,奖品是金利来领带。

活动结束后,负责发放礼品的一位记者把剩下的三条领带交还给了香港金利来公司。

此事让金利来公司总裁曾宪梓先生感动不已。

后来,金利来公司要在大陆组建分公司,在招聘经理时,总裁曾宪梓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位记者。

那位记者后来成了公司经理。

第四个故事:

100元钱。

某外企公司招聘会计人员若干,工资丰厚。

一年轻女子,长得端庄秀美,因笔试成绩颇佳,进入10人面试名单。

一天,该女子与其女友去饭店用餐,入座谈话间,一年轻男子在其对面入座。

片刻,二女子去卫生间,回来后发现,椅子上放着100元钱,不知所然。

其女友翻看钱包,钱不少。

该女子便说:

“这钱不是你的,就是我的了。

”便把钱装进了自己的钱包。

谈话间,该女子谈到将参1

加外企面试之事,年轻男子便接话:

“小姐,我今天就是代表公司对你进行面试的,那100元钱是我放的。

你已经面试完毕,没有被公司录用。

第五个故事:

一口痰。

五年前,曹县东30里林庄村后有一个工厂,工厂的厂长与日本人谈了一笔生意,在洽谈过程中一切顺利,就在签协议的关键一瞬间,工厂的厂长随地吐了一口痰,痰落地的同时,日本人随即说:

“合同废除,我不与随地吐痰的厂长签约。

”于是,不欢而散。

创汇几千万元的生意因一口痰而成为泡影。

第六个故事:

我校十六班李港的故事。

李港同学是十六班的班长,工作大胆负责,他把班里的同学看成是兄弟姐妹、是朋友,从来不对同学发火,他始终坚持“以德服人,以情感人”的优良品德管理班级,同学们都非常佩服他。

去年在第一轮拔河比赛中因绳断他闪伤了腿,老师和同学们都劝他不要参加比赛了,身体要紧。

为了班集体荣誉,他忍着剧痛,坚持第二轮比赛,比赛中,同学们看到他的腿因受伤而一直颤抖,这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令人佩服。

他每天晚上检查宿舍时,经常有个别同学说风凉话,打击他的积极性,可他从不生气,从不与同学争吵,总是面带微笑耐心说服那些同学按时休息。

这就是心胸宽广、热爱班集体、乐于助人、大胆工作、勇于奉献、刻苦学习的李港同学。

同学们,以上六个故事都体现了个人品德问题,其实也就是做人的问题。

以上六个故事看起来是小事,但小事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而品德往往也就是在类似刚才所说的小事上体现出来的。

知识可能陈旧,技能可能过时,但良好的品德永远使人受益无穷。

因此,同学们,应该反思每一天都做些什么?

反思做的每一件事是否正确?

反思每一分钟是否有意义?

来学校是干什么的?

其实答案很简单,是来读书的,是来学知识的,是来锻炼能力的,是来磨练意志的,。

有道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美酒需要酿藏,美德需要修炼。

学会做人,并非一时一事之功,而是一生中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要面对的课题和考验。

需要点滴积累,逐步完善;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更需要经常进行“自省”。

真正做到:

“一日三省吾身”,做到:

“勿以恶小而为之,2

勿以善小而不为。

”毛主席讲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有一句名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希望同学们时刻以伟人的话来激励自己,鼓舞自己,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如在校园里不大声喊叫,不追逐打闹,不做危险的事,管护好学校的公共设施,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走,不乱扔废纸、废塑料袋,不说脏话,不打架、不玩手机、不随地吐痰,吃饭自觉排队,不在教室吃东西,不染发、不烫发、不留怪发型,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

早晨按时起床,自己的被子、衣物要叠放整齐。

平时学习认真,不做影响他人的事,上课发现同位睡觉要及时把他叫醒。

每天的作业及时独立完成,不拖拉,今日事今日毕,随时弯腰捡起一张废纸,说文明话,做文明事等。

逐步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刻苦好学、惜时如金的好品德。

我相信,只要同学们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那么每做对一件事情,自身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

长期坚持下去,那么人人都能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有志青年。

3原文地址:

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这富有人生哲理的名言蕴含着道德的重要性。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但是,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并不难。

现在我给大家讲几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

一根钉子。

一个中专学校的女生到一家合资企业应聘,面试后,没有录用。

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站起来准备走时,突然觉得自己的手被扎了一下,看了看手掌,上面渗出了血珠。

原来椅子上一个钉子露在外面。

她见桌子上有一把镇尺,便拿来用劲把小钉子压了下去,然后微微一笑,转身离去。

一会儿,外方经理派人在楼下追上来并告诉她:

“姑娘,你被录用了”。

第二个故事:

两把笤帚。

某公司招聘管理人员,前来面试的青年男女个个西装革履、信心十足。

在通过面试的过道上,倒放着两把笤帚。

参加面试的人通过它时,或迈过,或踏一脚。

一位面试青年看到后很自然地把它捡起来放好。

结果,他是这次面试中唯一被录取的管理员。

原来,这两把笤帚是公司故意放在过道里给应聘者出的一道考题。

第三个故事:

三条领带。

香港金利来公司和一报社联合举办一次活动,奖品是金利来领带。

活动结束后,负责发放礼品的一位记者把剩下的三条领带交还给了香港金利来公司。

此事让金利来公司总裁曾宪梓先生感动不已。

后来,金利来公司要在大陆组建分公司,在招聘经理时,总裁曾宪梓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位记者。

那位记者后来成了公司经理。

第四个故事:

100元钱。

某外企公司招聘会计人员若干,工资丰厚。

一年轻女子,长得端庄秀美,因笔试成绩颇佳,进入10人面试名单。

一天,该女子与其女友去饭店用餐,入座谈话间,一年轻男子在其对面入座。

片刻,二女子去卫生间,回来后发现,椅子上放着100元钱,不知所然。

其女友翻看钱包,钱不少。

该女子便说:

“这钱不是你的,就是我的了。

”便把钱装进了自己的钱包。

谈话间,该女子谈到将参1

加外企面试之事,年轻男子便接话:

“小姐,我今天就是代表公司对你进行面试的,那100元钱是我放的。

你已经面试完毕,没有被公司录用。

第五个故事:

一口痰。

五年前,曹县东30里林庄村后有一个工厂,工厂的厂长与日本人谈了一笔生意,在洽谈过程中一切顺利,就在签协议的关键一瞬间,工厂的厂长随地吐了一口痰,痰落地的同时,日本人随即说:

“合同废除,我不与随地吐痰的厂长签约。

”于是,不欢而散。

创汇几千万元的生意因一口痰而成为泡影。

第六个故事:

我校十六班李港的故事。

李港同学是十六班的班长,工作大胆负责,他把班里的同学看成是兄弟姐妹、是朋友,从来不对同学发火,他始终坚持“以德服人,以情感人”的优良品德管理班级,同学们都非常佩服他。

去年在第一轮拔河比赛中因绳断他闪伤了腿,老师和同学们都劝他不要参加比赛了,身体要紧。

为了班集体荣誉,他忍着剧痛,坚持第二轮比赛,比赛中,同学们看到他的腿因受伤而一直颤抖,这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令人佩服。

他每天晚上检查宿舍时,经常有个别同学说风凉话,打击他的积极性,可他从不生气,从不与同学争吵,总是面带微笑耐心说服那些同学按时休息。

这就是心胸宽广、热爱班集体、乐于助人、大胆工作、勇于奉献、刻苦学习的李港同学。

同学们,以上六个故事都体现了个人品德问题,其实也就是做人的问题。

以上六个故事看起来是小事,但小事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而品德往往也就是在类似刚才所说的小事上体现出来的。

知识可能陈旧,技能可能过时,但良好的品德永远使人受益无穷。

因此,同学们,应该反思每一天都做些什么?

反思做的每一件事是否正确?

反思每一分钟是否有意义?

来学校是干什么的?

其实答案很简单,是来读书的,是来学知识的,是来锻炼能力的,是来磨练意志的,。

有道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美酒需要酿藏,美德需要修炼。

学会做人,并非一时一事之功,而是一生中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要面对的课题和考验。

需要点滴积累,逐步完善;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更需要经常进行“自省”。

真正做到:

“一日三省吾身”,做到:

“勿以恶小而为之,2

勿以善小而不为。

”毛主席讲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有一句名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希望同学们时刻以伟人的话来激励自己,鼓舞自己,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如在校园里不大声喊叫,不追逐打闹,不做危险的事,管护好学校的公共设施,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走,不乱扔废纸、废塑料袋,不说脏话,不打架、不玩手机、不随地吐痰,吃饭自觉排队,不在教室吃东西,不染发、不烫发、不留怪发型,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

早晨按时起床,自己的被子、衣物要叠放整齐。

平时学习认真,不做影响他人的事,上课发现同位睡觉要及时把他叫醒。

每天的作业及时独立完成,不拖拉,今日事今日毕,随时弯腰捡起一张废纸,说文明话,做文明事等。

逐步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刻苦好学、惜时如金的好品德。

我相信,只要同学们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那么每做对一件事情,自身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

长期坚持下去,那么人人都能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有志青年。

3

范文二:

关于品德高尚的人的故事

詹天佑

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成立,以陈昭常为总办,詹天佑为会办兼总工程师,1906年詹天佑又升为总办兼总工程师。

詹天佑清楚地知道这一任务的艰巨性,他首先必须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冷嘲热讽:

有人说他是“自不量力”,“不过花几个钱罢了”,甚至说他是“胆大妄为”。

他给他的美国老师诺索朴夫人的信中就这样说:

“如果京张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带给中国很大损失。

在我接受这一任务前后,许多外国人露骨地宣称中国工程师不能担当京张线的石方和山洞的艰巨工程,但是我坚持我工程”。

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心和民族责任心。

帝国主义无时不想夺取此路,工程一开始,日本人雨宫敬次郎就上书袁世凯说:

中国人无力修成此路,不如聘请日本技师较为稳妥。

英国人金达也来替日本说项。

詹天佑以此路决不任用任何一个外国人为由断然拒绝。

居庸关遂道工程开始后,三五成群的外国人,以打猎为名常来窥探,他们希望工程失败以便乘人之危。

詹天佑以出色的成绩为中国人出了这口气。

海伦〃凯勒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

在沙

利文帮助之下,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

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

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

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

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

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

1964年被授于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吴运铎

1917年生,祖籍湖北武汉,生于江西萍乡。

早年曾在安源煤矿当矿工。

全国抗战爆发后,吴运铎不远千里,奔向皖南云岭,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主持设计研制成功枪榴筒,参与设计制造37毫米平射炮以及定时、踏火等各种地雷,为提高部队火力做出了贡献。

在生产与研制武器弹药中多次负伤,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经过20余次手术,身上还留有几十处弹片没有取出,仍以顽强毅力战胜伤残,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

他说:

“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全国总工会授予他特邀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将他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范文三:

关于品德高尚的人的故事

詹天佑

1905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