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6214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docx

《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docx

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

论地域文化在电影中折射

——山城重庆

 

内容摘要:

地域文化对于每一个地域都有一定的文化折射,在地域文化电影中尤其占有重要的分量,不管是在电影的人物塑造上面,还是在电影的色调上面等等一系列方面,电影不仅仅是依靠一系列的技术在不断向前,也需要人文的关怀,更需要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地域文化又是长期历史遗存的文化,风俗,生产和生活方式,而我选择了电影在南方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巴蜀文化来反映地域文化的重要作用,而重庆又是一座新兴的转型之城,在过去的几年重庆拍摄了许多让观众记忆深刻的电影,重庆是一座移民之城,是一座码头文化浓厚的城市,带给我们是不一样的地域文化,是原始回归的认同感,正如滔滔不绝的长江水一样,电影在这里像是一种新浪潮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

重庆电影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影响传承和创新

 

Abstractregionalcultureforeachregionhascertainculturalrefractionintheregionalcultureinthemovie,especiallyplaysanimportantrole,whetherinthemoviecharactersabove,orinthemoviesandsoaseriesoftonesabove,cinemaisnotjustrelyonaseriesoftechnologyforward,alsoneedshumanisticcare,needmoreregionalcultureidentity,cultureisalong-termhistoricalrelicsculture,custom,productionandwayoflife,andIchosetofilminthesoutherncultureisanimportantpartoftheculturetoreflectthelocalculturetheimportantrole,whileChongqingisalsoanemergingtransformationofthecity,inoverthepastfewyearsChongqingphotographedmanyviewersrememberfilm,Chongqingisacityofimmigrants,isadockculturestrongcity,bringtousisnotthesameasregionalculture,isreturningtotheoriginalsenseofidentity,astheYangtzeRiverwateroffthereel,themoviehereisakindofnewwaveinheritanceandinnovation.

Keywords:

Chongqingfilmregionalculturetheimpactofregionalcultureinheritanceandinnovation

 

目录

第一章地域文化电影概况·························1

第一节地域文化与电影的联系

第二节重庆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

(一)重庆特色电影崛起的原因

(二)重庆地域文化电影的发展

第二章导演代表人物介绍及风格特征·············2

第1节张一白导演的重庆迷雾

第2节贾樟柯眼中正在消失的重庆

第三节宁浩因为石头,所以疯狂

第四节记录城市的记忆

 

第三章重庆电影独特的电影元素···············3

第一节山城码头文化和长江移民文化

第二节启用非著名的演员

第四章重庆电影对于内地电影的启迪·····6

第一节分析重庆电影对西部电影的启迪

第二节重庆电影要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五章参考文献··································7

第一章地域文化电影概况

第一节地域文化与电影的联系

地域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在一个地方落地生根形成的独特性,是对于一个地域的文化,风俗,建筑,饮食,等生活方式概括,而地域文化离不开人文的,更离不开地域的当地的人民,文化也在相互渗透和包容,先秦文化当中巴蜀文化就是其中灿烂文化之一,文化在电影的折射不仅仅只是影视技术的更新,是需要有人文关怀和对于地域的空间认同感。

每个城市都是一则独特的故事,每个在城市中的人都是故事中的编剧,城市的人们的生活每天都或喜或悲的上演故事。

一个城市的生命力折射在影视作品当中或者是影像当中,城市就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组成的,也不仅仅就是说是一个人口数字组成的聚集地,城市就是一个温情的归宿,城市也是我们的流动的驿站,每天都有很多人潮涌而至,每天也有许多人落幕而走,在我们短暂的记忆当中,城市总是鲜明的展现在每个人的面前,不同的时代,城市也在不停的变迁,空间,时间,文化都在细微的变化,不同的时代,城市有着不一样的冲突,有文化传承之间的冲突,有地域变迁的冲突,有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我感觉城市就如同我们的人生一样,也在经历这童年,少年,中年,老年,和我们思考着一样的问题,经历了童年和少年,城市在日新月异的改变,不断的成长,不停的进步,到了中年或者是老年,就会无比怀念曾经的场景,曾经的真正青石板路面的城市,曾经小巷吆喝着各种卖家的城市,曾经大杂院一起嬉戏的城市,到那个时候也只有影像才能让我们回忆了,所以席慕容曾经说过:

人生竟然是一场有规律的阴差阳错,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一种成长的痕迹,抚之怅然,但却无处追寻,只能在一段过去的时光里,品味着一段有一段不同的沧桑,可笑的是,明知道演出的应该是一场悲剧,却偏偏还是要认为在盈眶热泪中仍然含有一种甜蜜的忧伤,我想这大概也是城市值得我们去记录的魅力所在之处。

而不同的地域或者是城市,文化就很不相同,这点在张艺谋的电影中,给人印象深刻,在《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的父亲母亲》,《活着》,《山楂树之恋》这几部片子中,地域文化的不同给人的冲击力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在西北,地平线分明的黄土地,阳光眷顾的地方,很有硬汉气质的地方,恰恰姜文在剧中出现地平线出现时候,阳光异常耀眼,有些是在南方,江南听雨,有点私家气的地方,只有恰恰展现了,大宅院里面的恩怨情仇。

 

 

第二节重庆地域文化在电影中的折射

 

(一)重庆特色电影崛起的原因

虽然以前同是四川,但是成都跟重庆的区别还较大,成都自古以来历史悠久,西南地区珍贵的平原,平原生活的优越,成都市集市文化,街道的命名都是牛市街,羊市街来命名,物质和财富自古以来都要富裕很多,所以成都人从来都不去过多的担心生活上物质,而恰当的注意了精神上面的生活,使得人们看到拍摄成都的视角要平稳一些,节奏缓慢一下,成都是一座很有底蕴的浪漫而又不失去独特气质的地方,也是平原文化的代表,而重庆是码头文化的代表,在地理位置上面,是组团式的城市,很像立交桥连接着各个岛屿,还是内陆面积最大的城市,长江和嘉陵江都穿过重庆的主城区,而重庆又是以高山为主的地形,在成都的电影我们最近能看到《好雨知时节》,很浪漫的爱情故事在成都上演,重庆就是挑战的,悬疑的都在这里上演,带有征服的直观感受,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其实在现在社会的高速节奏中,让你看到的重庆,总觉得重庆还是那么具有自己的风格,具有自己的地域色彩,不必要去担心,它会消失一样,而最初给我们观众的最重庆影像的是山城棒棒军,会觉得他们是平民偶像,他们的热情和亲切感,到现在都能够记住里面的剧情,记住朝天门码头,记住重庆蜿蜒的石梯,记住江边的吊脚楼,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瞬间就让观众喜欢上了这座城市,所以影像也是有型和无型的在影响着观众,以小见大,以小人物的视角来看大重庆的发展,以小重庆来感知大人物,所以重庆的地域特别就凸显了出来,在这方热土当中,人们依赖于水,依赖于山,但是在这山山水水之中的城市,有许多小人物在这里生活和生存,而城市也张开了包容的怀抱,水在这座城市的地位是很高的,虽然从大家的对话当中不长提起它,可是水就是这么自然的让这里依恋,在这里每天使用的交通工具,离不开水,在这里的生活,离不开水,所以在这里的影像里面更多的渗透了长江文化,而重庆的外来人口也在不停的增加,移民文化味道也十分浓厚,所以他就是几种文化集中在一起的碰撞。

地域文化在电影的人物塑造有直接的影响,地域也在电影的原声音乐和方言选择上面有很大的影响,在电影的色调和情绪渲染,摄影上面等等都有很深的影响。

下面的电影都选择在重庆拍摄:

《烈火中永生》(1964年)渣滓洞、白公馆

《等到满山红叶时》(1978年)奉节、巫山三峡航标站

《报童》(1979年)新华日报旧址、临江门

《巴山夜雨》(1981年)朝天门码头、长江三峡

《雾都茫茫》(1982年)重庆题材:

根据《一双秀花鞋》改编

《江姐》(1983年)重庆题材:

歌剧舞台片

《寒夜》(1983年)渝中区部份旧景

《重庆谈判》(1993年)上清寺桂园、林园、一号桥等

《席卷大西南》(1996年)酉阳、黔江、南泉

《芬芳誓言》(2000年)朝天门、江北嘴、黄埆桠等

《生活秀》(2001年)后慈街、索道、解放碑

《周渔的火车》(2001年)图书馆、大街小巷

《押解的故事》(2002年)酉阳龚滩

《华子良》(2003年)重庆题材:

京剧舞台片

《十面埋伏》(2004年)永川竹海

《背军挎上学的娃》(2005年)北培金刀峡

《疯狂的石头》(2006年)索道、轻轨、罗汉寺、朝天门等

《好奇害死猫》(2006年)索道、轻轨、滨江路等

《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年)天坑地缝

《三峡好人》(2006年)奉节县城、万洲区

《门》(2007年)轻轨、南山文峰塔、解放碑、长江大桥、

《双食记》(2007年)南滨路顺风123

《凤凰》(2007年)导演金琛拍摄中

《七彩马拉松》(2007年)导演易华拍摄中

《青龙偃月刀》(2007年)导演李少红北碚金刀峡

《少年》(2007年)导演张一白筹拍中

《迷失重庆》(2007年)香港导演筹拍中

《麦田跑道》(2007年)导演江一禾綦江赶水镇

《火车站旁的红泥屋》(2007年)导演江一禾东溪古镇筹拍片

《日照重庆》(2010年)导演王小帅

《迷城》(2010)导演章家瑞

 

(二)重庆地域文化电影的发展

山城正如山城的个性一样火热的存在于发生在重庆的每一部影视作品中,在这座城市中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与城市一起的呼吸与脉搏,将重庆生活的平面化和立体感展现在每一个喜欢他的观众的面前。

拍摄于重庆的电影近些年还是被大家所熟悉,重庆是江河文化和移民文化的代表,山城的个性在每一部拍摄于重庆的电影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跟重庆没有直接相关的联系,但是我觉得这“重庆森林”这四个字,恰当的概况了重庆的转型立体的感觉,也总是让我联系到重庆钢筋水泥般的城市,而在钢筋水泥般城市中间,起起伏伏的地形,仿佛就跟故事的节奏融和在一起,林林总总的重庆往事就如同森林般的城市中间夹杂的古老的小巷无边无尽,沉默的长江水带给观众无尽的思考,而迷雾般的城市,让故事发生在这座古老而有现代的城市扑朔迷离。

第二章导演代表人物介绍及风格特色

第一节张一白导演的重庆迷雾

每一部电影都有地域的影响,文化的独特个性,在每一部电影中都注入了各自的灵魂,各有千秋,看了《天堂电影院》就想到了朱塞佩-拖拉特雷为观众塑造迷人的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和儿时回忆的电影院再现,在《墨西哥风云》里面的墨西哥狂野的高原,西部片里面险恶的山谷和枪声的回响。

《天使爱美丽》像一杯午后的咖啡,迷人芬芳,让观众留恋在了巴黎的光影流年岁月,《午夜巴塞罗那》让每个了解了巴塞罗那,不仅仅是风景,最重要是是在巴塞罗那看风景的恋人,和沉醉在这个城市中的人们,丰富多元化的文化是写给电影人的情书的开头,而内容是根据开头量身打造的。

迷雾

说到迷雾就不得不想到土生土长的重庆导演张一白导演两次选择在重庆拍摄的电影,一部是《好奇害死猫》另一部是《密岸》。

两部电影都是对于重庆记忆的诠释。

《好奇害死猫》里面的一句台词,让人浮想联翩,要么是全红要么是全白。

这句台词就贯穿了整部戏的发展,这部戏就发生在重庆高楼与小巷之间的爱恨情仇,剧情的冲突也带动了环境改变的冲突,到最后就像迷雾一样在这座城市的上空驱散不去,弥漫在这个城市。

阳光也穿射不透的迷雾。

《秘岸》比较像台湾电影的本土电影,《秘岸》看完了字幕结束,说不出来是大悲还是大喜,你会觉得这个故事他只是属于这个城市,这个城市也能容纳故事中的人,里面的剧情就想滚滚的长江水一样,说不清,也道不明。

《秘岸》里面每个人都对于生死有探讨,生于长江,死于长江的父亲,生死都在这相同的矛盾体中,生是希望,渴望是梦想,就像人们都生活在江边对于江的依赖,盛夏在水中嬉戏,都是电影展示观众生命力的一面,小主人公对于外面的世界异想天开,与其说对于父亲逝去的思念,不如说是对于昨天城市的怀念和对于未知世界异想天开的疑惑,女主人公从带着外地人的视角来到重庆,从刚刚开始的陌生,熟悉到

后的依赖,导演充当了诗意的预言家,为观众讲述了恋上一座城,因为这城里住着过你曾经爱过的人,知道最后女主角选择了重庆节奏的生活,大抵就是这样的对于这里的热爱。

《双食记》中体现了重庆的饮食文化,乃至于整个中华的美食文化,里面讲述了正反里面的故事,食色性也,把人性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都水煮重庆,主人公的爱情抉择是对也是错,恨由爱而生,食由爱而做,由恨而成,以至于导致最后的悲剧,电影里面讲述了相生相克的观点和主人公之间的爱恋的对称关系是浑然天成的,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很独特,独特的视角,独特的矛盾,独特的美食,而这种矛盾冲突在看似平静的美食当中,一步步升级为了人性之间的矛盾,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当我们面对诱惑,或者是眼前的幸福的时候,我们没有去珍惜,而当错误降临的时候,我们不能去悔改,最终导致自己一无所有,人的占有欲在电影里面表现的淋漓尽致,当人们不能拥有的时候,人们也就只能去占有,人们也只能去报复,认为这种一种出口的方式,有多少的爱,就给予多少的恨在里面,有一种爱叫互相伤害,饮食在重庆拍摄的电影中,占据有很大一部分,而《双食记》,是在里面讲不一样的美食文化的,至今还记得《双食记》中的菜谱,豉爆鲶鱼和麦冬菠菜猪肝汤伤心的食物,与其说食物真正可以伤心,不如说人更让人伤心,真正的《双食记》就想重庆的个性,迷雾中的长江,看似平静,那是因为你没有读懂重庆,看似凶猛,那也是因为你没有看懂重庆,《双食记》就像重庆迷雾中的长江,看似平静,其实来势汹汹,看似凶猛,其实大部分时间还是很平静,这可能就是这座城市给我展现的另外一面吧。

这部电影它会让观众思考的余地很多,当爱的味道融入到食物里面去的滋味到底怎样?

饮食男女,相生相克?

贪婪的是人心还是胃?

《迷城》一部方言味道十足的作品,电影中的重庆很真实的重庆,重庆的两极都在其中星巴克和苍蝇馆子,高楼和工棚,不是任何城市都适合来拍这类电影的,真实的重庆适合来拍,城市很大,大的让人去迷失,迷失自己,高楼总是在不停建设着昨天的不满,继续在重叠,导演也关注到了重庆遗弃的巷道和大桥,《迷城》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对于青年一代关注的片子,男主角也代表了社会的底层,当它面对富二代,当他面对城市女孩的时候,他也是勇敢而有善良的学生,到后来是现实打破了美好,是社会的一系列的所谓的价值观,击垮了他,当他认为这个世界不可靠的时候,他还是依然向往着生活的美好,他的生命中遇见了另一个本应该遇见的人,但是在错误的时间遇见错误的人,人生就是这样子的矛盾,两个心里都自己保护意识强烈的人都为自己设下了保护自己的防线,现实亦是无情,强大的压力和占有欲,让赵坡出现了轻微的幻想症,最后导致悲剧的上演,最终还是现实打败了他,让他毫无意义的追求和相信这个世界,从他的身上你会觉得这是一面镜子,镜子的正面是梦想,镜子的反面是压抑的内心,他还是把镜子打破,输给了现实,输给了城市,输给了幻想,以至于输给了明天,孔明灯放掉了卑微的梦想,远方的雷声,也不能击醒他,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破败的环境几次在电影中出现,象征着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小屋支离破碎,古老而荒凉,但是顽强的在和命运做抗衡,都说这部短片是描述爱情,不如说这部短片是城市的转型,人与环境的脱节,小人物和社会节奏的矛盾,当我们尝试着学会去成长的时候,命运却很无情抵不过现实,所以带给我们对于城市的思考,超越了电影本身。

 

 

第二节贾樟柯眼中正在消失的重庆

《三峡好人》带我们模糊了记忆中的三峡,郦道元曾经在文中写道的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见曦月。

在新周刊上面的一句话,无限触动我的长江情节,不要问我哪里来,我早已经没有了故乡,其实在我看来,曾经课本里面的长江也是我们共同的故乡,而现在时代在变更,先前的三峡早已经消失在古诗当中,与其说旧的城市淹没在抬高的水位中,不如说淹没在转型的世界中,绵绵江水带给我是无尽的思考,拆开三峡好人的台词总是乡愁在其中,小马哥里面的台词这个社会不适合我们,因为我们太怀旧;小马哥说这个世界就是江湖,江湖在《三峡好人》里面就是我们曾经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记忆,如今三峡绝唱,我们是时候该说再见的时候,两位主角都是寻找自己曾经放不下的感情,老县城淹没,但是这里的故事还是在上演,当剧中音乐响起的时候,怀旧油然而生,电影里面的场景和时代背景胜过了千言万语,我们都是这个大时代下生活的小人物,个性鲜明,骨子里面坚强的活着,里面的几个片段让我记忆深刻,船屋,码头,摩托车,天台跳舞,桥下的房屋,写字拆字的工地,都是时代鲜明的标志,《三峡好人》里面分了四个章节,“烟”“酒”“茶”“糖”;这四个段落,加起来就是即将逝去的重庆,烟雾和香烟并在三峡上空挥之不去,小马哥离去,三根烟,香烟不是是单纯的香烟,而是对于逝去朋友的寄托,酒如长河,时间的长河里面酒是最好的记载者,感情也是越来越酒,女主角打开丈夫的柜子里面的茶叶,自己也喝下了,女主角对于丈夫的爱也随着茶体验下,不是所有时候吃糖都是甜的,这四个段落,正好是人生中的酸甜苦辣。

贾樟柯说:

未来不必想,过去反需记忆,用在这里更是恰当好处吧~

一座两千年的城市两年就拆掉,事物之间的关联复杂而又深刻,也无法清楚的解释什么导致了什么,在新与旧的交替时候、得与失、发展与保留面前,有很多的无奈与无助,对于家园的依恋,小马哥那句台词“现在的社会太不适合我们了,因为我们太怀旧了”道出了无数人的苦涩,其实《三峡好人》是在让我们全体观众都在反思与体会着家的含义,体会着家不再是昨日的故居,只是我们寄居他乡的地方,李白的诗句不再重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又让我们又何去何从。

 

第三节宁浩因为石头,所以疯狂

《疯狂的石头》都是最重庆的一部电影之一,也是最让人记住重庆个性的一部电影,我会觉得石头本身不疯狂,重庆很疯狂,重庆人很疯狂,不管现在电影是否跟《两杆老烟枪》有相似之处,重庆就让他们之间天壤之别了,里面的重庆味道很浓郁,黑色幽默的元素和重庆人的幽默爽朗离不开,他绝对不是东北人的二人转,也不是边疆大漠文化,导演宁浩表示,重庆是一个新兴的大城市,快速的成长导致了其复杂和不确定性。

宁浩选择《疯狂的石头》的拍摄地,就说到好像重庆本身一样,无数伏笔和巧合横空交错,在一个三维空间中伸展成密密麻麻的诸多故事线,彼此结合。

在这个黑色幽默而略微带有荒诞色彩的故事背后,又显露出来在这个古老而有现代的城市,在城市中生活中不一样的欲望和不一样的生存状态,一部好的电影会记录城市的发展,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城市,没有《西西里的传说》也许我们不知道西西里在美丽的亚平宁半岛,没有《菊次郎的夏天》我们也许不知道日本海边还是很干净纯静的,也许我们都未曾来过电影的拍摄地,将来也没有机会到达,但是电影的魅力就在此,给观众无限的遐想,给观众一座造梦城市。

故事中的音乐和城市中的节奏浑然天成,重庆在快于慢都在摇滚的节奏中,将故事带入高潮,故事中的人物线索,犹如重庆小巷密密麻麻的穿插在其中,故事结局的是不贪图他得到石头的,得到了石头,并不知道它的价值,我个人认为这个结局最重庆,与世无争的山城。

重庆方言出现,语言是区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给当地观众真实的感受,使得文化区分开来,让电影独树一帜,语言反应了一个地区的历史,不仅仅是生产和生活的反应,人们乐观的精神和古老的图腾都反应在方言当中,当黑色幽默的《疯狂的石头》遇到了重庆方言,石头很疯狂,台词也很疯狂,留下了很多经典的台词,再碰上方言产生的化学反应,在贴切不过了,因为重庆话本身里面就带有幽默,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是对于草根文化和巴渝文化的认同感。

大家都在追求疯狂的石头就犹如每个人的人生,我们从生下来的时候就不停在寻找自己的人生珍宝,可是在途中我们却迷失了自己,我们不知道分辨真真假假,常常为了赝品而消耗掉了岁月的光阴。

 

 

第四节记录城市的记忆

《沿江而上》就像是一张重庆的老相片,相片就是三峡库区不断变化的水位,留下一张张对于三峡眷恋的库区人民,里面的几个人物真实的是重庆江边人们朴实生活的缩写,而相片的背后心酸也只有记忆可以留下,纪录片讲述了,祖祖辈辈依靠长江生活的人民为修建的世界最大的工程,只有离开最熟悉的热土,这次的离开不是像以往一样,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而是切切底底的离开了,女孩由于家庭的压力,没有继续选择上学,去了长江轮船上面打工,而故事的另外一位主角是由于家庭条件还是比较优越,不愿意过早的让自己只是禁锢在轮船上面的工作,而选择了离开,西方游客来到三峡,跟当地人的生活对比差距很大,而生在长江,长在长江,突然之间来的改变,带给三峡边人的无声的赞叹,三峡的绝唱就在纪录片中间;《淹没》同样是拍摄记录三峡变化的纪录片,将镜头细腻到每一个为三峡付出的小人物的身上,建设中三峡的明天,是有多少人未知的付出,三峡背后的故事,其实他们期待新的生活,但是没有更多的期望在未来的生活当中,纪录片导演用最真诚的态度去纪录了曾经为现代化进程所默默付出的人们,不要问故乡在哪里,故乡只存在脑海中。

《晚安重庆》像冬日的暖阳,温暖了这座城市的冬天,剧中主要人物很底层,很重庆,有小保姆,电台主持人,出租司机,棒棒,就是这样一个发生在社会底层的故事,主持人最终挽救了小保姆轻生的念头,电影用了朴实的手法来讲述故事,故事的结束是每个人都和这个城市息息相关,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能对着这个城市说一声晚安重庆,每个码头都有他自己的故事,看来晚安重庆也不例外,故事的结局环环相扣,把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联系起来了,去关心需要被关心的人。

 

 

第三章重庆电影独特的电影元素

第一节山城码头文化和长江移民文化

 

电影中体现出来的重庆元素:

缆车,朝天门,街边商铺,青石板的街道,蜿蜒的立交桥,

金国钊《失踪的上清寺》的导演说到他甚至那纽约和旧金山作对比:

在纽约地铁里,哪怕拥挤得摩肩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