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6228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8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急诊科健康教育.docx

急诊科健康教育

 

沁源县人民医院

健康教育指导手册

 

尊敬的病员们:

为了使你们对自己的疾病知识有所了解,以利康复,我科编制了《沁源县人民医院健康教育指导手册》,请仔细阅读。

祝你早日康复!

 

预防保健科编制

2012年7月

目录

医院入院须知-1-

吸烟对疾病的影响-2-

护理工作中病人告知制度-5-

手术后告知-6-

保护性约束的告知-7-

备皮告知-8-

CT检查前告知-8-

核磁共振检查告知-9-

B超检查告知-9-

X线检查告知-10-

常规心电图检查告知-10-

电子结肠镜检查告知-11-

电子胃镜检查须知-11-

验血检查告知-12-

留取大便标本的告知-12-

留取痰标本的告知-12-

留取尿液标本的告知-13-

应用吸氧的告知-13-

应用导尿术的告知-14-

灌肠告知-14-

应用鼻饲管的告知-16-

应用注射泵的告知-17-

应用静脉套管针注射的告知-17-

软组织损伤病人健康教育-18-

脑外伤反应病人健康教育-18-

急诊创伤病人的健康教育-19-

复合伤-20-

急性颅脑损伤-22-

创伤性气胸-24-

烧伤-25-

冠心病的健康教育-27-

脑梗塞的健康教育-30-

颅脑损伤健康教育处方-29-

高血压脑出血的健康宣教-31-

冠心病的健康教育-33-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后病人健康教育内容-3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健康教育-37-

急性肺水肿病人健康教育-38-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健康教育-39-

急性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病人健康教育-40-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健康教育-41-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病人健康教育-42-

急性强酸、强碱类中毒病人健康教育-43-

中暑病人健康教育-44-

淹溺病人健康教育-45-

破伤风-46-

电击伤病人健康教育-47-

医院入院须知

欢迎您来到本病房,我们将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此期间需要您积极的配合,协助我们把病房的各项工作做好了,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满足您的合理要求。

入院后护士将会给您做入院介绍,包括环境、陪住、探视等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一、病室制度

1、入院后请您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护病房设施,保护好公物(暖瓶、被褥等),若将物品损坏按医院规定赔偿。

2、请自觉保持病室的清洁卫生,不准随地吐痰,要将废物扔在垃圾筐内,剩饭菜和茶叶倒在杂用间的污物桶内,不要倒在水池里,以免堵塞下水道,影响使用。

3、请爱护厕所的设施,大小便后请冲洗干净,用过的手纸请放入纸篓。

4、为使环境整洁,空气清新,请您不要带过多的物品,以免使病室拥挤。

请每日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开窗通风换气,防止交叉感染。

5、暖瓶及水杯放在床头上,其他物品放在床头柜内,保护病室的清洁整齐。

6、病室内不准使用以下电器:

如电热水杯、电饭锅等,以防短路和氧气泄露起火,引起火灾。

自行车和电动车不能进病区。

7、请将您的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自行保管好,以免丢失。

8、请在病区内穿防滑鞋,遇卫生员拖地时,尽量停留在病床上,以免滑倒。

9、病友之间可随意交流,但不要乱串病房,以保证病人的安全。

10、住院期间请您不要走出医院或擅自回家,外出检查一定要经主治医师和主管护师批准方可离院。

11、如您有问题或需要帮助,请按呼叫器或找护士,我们24小时均有值班人员,为您提供帮助。

12、因病情需要调整病房时,请您服从科室安排,若有特殊需要,可向科主任和护士长提出要求。

13、病区为无烟区,请患者和家属不要在病室内、大厅及楼道内吸烟。

二、作息时间

1、开饭时间:

早6:

30—7:

30,中午12:

00—13:

00,晚6:

00—7:

00.

2、医护人员查房时间:

上午8:

20,请您注意等候以免延误治疗。

3、病人家属及陪住人员,请听从医护人员安排,不得影响病房工作秩序。

三、陪、探视制度

1、请家属自觉维护病室的安静、整洁,每次探视只限1人,若探望者多,可轮流前来请家属坐在陪侍凳,不要往病床上坐,请不要将儿童带入病房。

2、为防止交叉感染,传染病人家属应减少探视,严密隔离病人谢绝探视。

3、护士长随时听取病人意见及批评建议,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吸烟对疾病的影响

吸烟的危害,尽人皆知。

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达250万人之多,烟是人类第一杀手。

自觉养成不吸烟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有益于健康,而且也是一种高尚公共卫生道德的体现。

在吸烟的房间里,尤其是冬天门窗紧闭的环境里,室内不仅充满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还有吸烟者呼出的一氧化碳,会使人感到头痛、倦怠,工作效率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在吸烟者吐出来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和烟碱的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含量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氨多50倍。

烟草的烟雾中至少含有三种对人体有危险的化学物质:

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物质,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物质。

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的能力。

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2倍;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2倍。

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

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发病率高6-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3倍。

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8倍。

有人调查了1000个家庭,发现吸烟家庭16岁以下的儿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烟家庭为多。

5岁以下儿童,在不吸烟家庭,33.5%有呼吸道症状,而吸烟家庭却有44.5%有呼吸道症状。

吸烟对女性有特殊危险,吸烟的妇女如果正使用口服避孕药,会增加心脏疾病发作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吸烟孕妇的胎儿易发生早产和体重不足,婴幼儿期免疫功能降低,容易生病;据统计,孕妇被动吸烟的婴儿致畸率明显增高。

吸烟害己害人,应该自觉养成不吸烟的良好卫生习惯。

在卫生部发布的2006年中国“吸烟与健康”报告中,我们看到这样的数据:

2002年我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5.8%,其中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6.0%和3.1%。

由此估计,吸烟者约为3.5亿,占世界烟民的三分之一。

此外,我国吸烟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由22.4岁降为19.7岁。

我国既是烟草生产大国,也是烟草消费大国。

我国的烟草产量相当于其他7个最大烟草生产国的总和。

我国每年销售的香烟高达1.6万亿支,国人消费的香烟约占世界三分之一。

如果将与吸烟有关的各种疾病所致的死亡均统计在内,目前每年约有100万人因此死亡。

目前全世界共有烟民11亿,估算我国有7亿人直接或间接(被动)受到吸烟危害。

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死于吸烟有关疾病的人高达400万,平均每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吸烟有关疾病。

如果不加控制,到2030年,每年死于吸烟有关疾病的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而我国将占200万人。

据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

1997年至2001年美国平均有25万名男性和18万女性因为吸烟或被动吸烟而死亡,据估计吸烟使美国成年人的寿命平均减少14年。

在因吸烟而死亡的成年人中39.8%的人死于癌症,34.7%的人死于血管性疾病,25.5%的人死于呼吸道疾病。

据英国皇家癌症研究基金会对34400名英国男性吸烟者追踪40年的资料分析,吸烟造成的致命性疾病约有40多种,其中仅癌症一类疾病就有多种,如口腔癌、食道癌、喉癌、肺癌、胰腺癌、胆囊癌和子宫内膜癌等等。

吸烟已成为严重危害健康、危害人类生存环境、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缩短人类寿命的紧迫问题。

为此联合国确定每年5月31日为全球戒烟日,世界卫生组织把吸烟看成二十世纪的1种瘟疫。

根据许多国家研究调查显示,吸烟者死亡率比非吸烟者多70%,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族群有更明显差别。

在美国,吸烟已成为健康之头号杀手,同时引起每年35万早产死亡、冠状动脉疾病及肺癌。

1、冠状动脉疾病:

每年约有十万人在美国因吸烟死于冠状动脉心脏病,而吸烟者引起冠状动脉心脏病者为不吸烟者之8倍左右。

2、脑血管疾病:

吸烟也是引起“中风”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

3、粥状动脉硬化疾病:

吸烟者其末梢血液循环不良情形及恶化程度均明显比不吸烟者快。

4、高血压:

吸烟虽不是直接引起高血压之因素,但却会使高血压恶化而直接引起死亡。

同时吸烟也会干扰抗高血压药物之疗效,使高血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5、糖尿病:

吸烟会使血糖上升,同时会干扰胰岛素的吸收,所以对于糖尿病控制有不利影响。

6、慢性肺疾病:

长期吸烟造成慢性肺疾病,最后形成慢性心肺衰竭。

7、吸烟者受孕机会下降,同时会延迟胎儿在子宫内生长,使胎儿平均重量少 170克,出生后幼儿成长及智力发展均会受到影响。

8、吸烟会干扰胃粘膜修复,故吸烟者其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机会均较不吸烟者高。

9、恶性肿瘤:

吸烟容易罹患肺癌、口腔癌、喉癌、泌尿器官癌等。

吸烟者吸烟时吸入的烟气,成为“主流烟”,只占全部烟气的15%,其余的85%是在香烟闲置时所放出,称为“支流烟”。

支流烟中含有主流烟中2倍的尼古丁,3倍的焦油刺激物,5倍的一氧化碳和50倍的焦油致癌物。

吸烟可使非吸烟者被动吸烟,进而引起癌症、哮喘和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

不吸烟的孕妇,由吸烟配偶的支流烟中吸入尼古丁及一氧化碳,气体通过血液进入胚胎,影响胎儿摄取营养和正常发育,可能导致流产、婴儿瘦弱或夭折。

配偶吸烟的女性,比起与不吸烟男性结婚的女性,平均寿命短4年。

吸烟会影响儿女的未来。

父母吸烟,会使孩子吸入“二手”香烟所含的有害物质,给孩子树立很坏的榜样。

吸烟有损仪表。

或许有的吸烟者会觉得自己吸烟时造型“很帅”,但是如果终日吸烟,手指和牙齿就变得焦黄,衣服和头发散发着一股发霉的烟臭味,口腔的气味和烟灰缸的气味一样。

这时,你还对自己的仪表充满信心吗?

所以,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影响健康,缩短寿命。

明智的人,学会用金钱买健康,而不是用金钱买死亡。

护理工作中病人告知制度

1、病人有权接受按其所能明白的方式提供的治疗、护理信息,也有权接受和拒绝治疗。

2、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及某种特殊治疗前,应先向病人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释,以使其明白治疗的过程,潜在的危险、副作用和预期后果,并进行相应的配合。

3、护士在讲解时应使用规范的方式及病人能够明白的语言向病人(家属)交代相关诊疗信息,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若病人使用的是方言,应配以适宜的语言翻译人员,对语言表达不佳者宜使用文字资料与图示,对聋哑病人应配以会手语的人员,应使用规范的方式。

4、告知要在病人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对病人反馈的意见应予以确认,并记录于病历之中。

5、当病人需实施自我护理时,护士应为病人和/或陪护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应包括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

6、病人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坚持外出时,应告知病人外出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注意事项,使病人理解,并办理好相关手续。

7、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如中心静脉插管、插胃管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等)时,应首先告知病人或家属,经病人或家属签名同意后,才能进行操作,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8、病人入院后应对病人进行安全告知,如热水袋安全使用、电插座的使用规定、防火安全、防盗安全、热水器的使用、安全警示、防跌倒警示等。

9、应用保护性约束时,应告知病人家属(病人清醒时告知病人)约束的目的,经家属/病人同意并签名后方可进行约束,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0、因病情危重致病人不易翻身或家属坚决拒绝翻动病人时,应告知病人及家属后果,并请家属签名,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1、操作中不得训斥、命令病人,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病人,护士应熟练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道歉,取得病人谅解。

12、病人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时(除普通注射器和输液器外),均应遵循此告知程序。

护士要向病人或家属解释该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的目的、必要性,以征得同意。

手术后告知

手术治疗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除了实施正确的手术方案和精细的手术操作外,术后积极治疗和护理,妥善认真的伤口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手术之后,病人要努力配合医护人员.预防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后果的发生。

1、保持术后的良好体位。

手术后,一般中、小手术的病人即送回原来的病室,而大手术或危重手术病人,则送到监护室,全身麻醉的病人,术后尚未清醒,应平卧,不垫枕头,头偏向一侧,以防唾液或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感染。

硬膜外麻醉或腰麻的病人,术后要平卧6—12小时,以防术后头痛的发生。

颈、胸、腹部手术之后多采取半坐或半卧位。

脊柱手术后的病人,要睡硬板床。

四肢手术后的病人,须抬高手术的肢体或进行牵引。

2、协助医护人员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如有自我感觉不适、发热和心跳快等应向医生、护士报告。

但术后3~5天内,体温常在38℃左右,这是正常的,叫术后反应热,或吸收热,对此不必紧张。

3、加强饮食配合。

手术后要加强营养,以利于身体康复。

一般的手术,术后即可进食。

腹部手术的病人,要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方可进液状流食;胃肠手术的病人,先进行胃肠减压,同时应禁食,停止胃肠减压后才能进流食,以后慢慢恢复到正常饮食;大手术或全身麻醉手术后,多有短期消化功能减退,不想吃饭,甚至恶心、呕吐,可以要求输液。

严重时,医生会插胃管,通过胃管注入流食。

4、协助医护人员严格术后的伤口管理。

术后不要随意揭开覆盖伤口的纱布,更不能用手去触摸或用水清洗伤口,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如自己不小心弄湿或污染了纱布,应请求医生护士给予更换,以防切口感染化脓。

如发现伤口周围红肿或有血水流出,应及时告诉医生护士,争取给予及时妥善的处理。

5、术后要早期活动。

根据手术的大小和术后的病情,在经过医生准许的条件下,争取早期下床活动。

这对于增加呼吸深度,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胃肠功能,增进食欲.都十分有利;对于防止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如腹部手术,一般术后2~3天就应该适当下床活动或作床上活动,以防止腹胀和肠粘连。

痰多的病人,应多翻身,并用手压住伤口,协助咳嗽排痰,以防肺部感染。

肥胖病人应多活动四肢,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6、掌握拆线的最佳时间。

术后切口的拆线时间,要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而决定。

一般手术,于术后5~7天拆线:

下腹部、会阴部手术的拆线时间适当延长;上腹、胸、背及臀部术后7~9天拆线:

四肢术后10~12天拆线,关节及其附近的手术,于术后14天拆线较为适宜;全层皮肤移植术,应于术后12~14天拆线;年老、体弱、贫血或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拆线时间。

7、其他注意事项。

有的病人手术后不习惯卧床小便,或因腰麻后排尿反射障碍,解不了小便。

因此,对术后需要较长时间卧床者。

术前就应练习卧床小便。

如果病情允许,可协助病人坐起,跪着或站着排尿.还可以采取腹部热敷,扎银针等办法协助排尿。

如果上述措施不见效,术后8~12小时不能排小便,应请求导尿,对术后身上所带的各种导管,要注意保持其畅通。

防止导管折叠、堵塞或脱落,术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应注意保温暖,防止感冒,门诊手术的病人,术后要在门诊休息片刻,并向医生问明复诊、换药和拆线时间,按时去医院复诊接受处置。

出院后,如发现拆线后的术口崩裂、出血或剧烈疼痛时,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和处理。

保护性约束的告知

1、保护性约束目的:

防止坠床、撞伤等意外。

2、不配合的患者:

如拔管,抓伤口,给予手脚约束。

用绷带和棉垫束缚手腕及踝部,松紧适宜。

3、四肢躁动较剧烈、打人、蹬踹、双腿跨越床挡者:

用特制约束带束缚肩部、上肢、膝部。

4、使用约束期间,护士会巡视并观察皮肤颜色,肢体处于功能位,确保安全、舒适。

5、患者的家属应掌握以上知识,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待患者躁动情绪平稳后解除约束。

备皮告知

1、是为了防止在手术时毛发掉入伤口成为异物,而引发感染。

2、护士根据手术切口的情况向患者说明备皮的范围,对于患者隐私部位护士给予遮挡。

3、备皮时患者如有不适可随时告知护士。

4、备皮时患者不要紧张,以免引起由于肌肉紧张痉挛而造成备皮时刮伤皮肤。

5、备皮后能自理的患者需洗澡,更换干净的衣服,剪指甲,不能自理者护士协助患者清洁、更衣,嘱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6、感谢患者、家属的配合。

CT检查前告知

1、检查前须将自己保存的X线片、磁共振片和以前的CT片等资料需交给CT医生以供参考。

2、要向医生说明有无药物过敏情况,是否患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

3、去除检查部位衣物包括带有金属物质的内衣和各种物品:

如头饰、发夹、耳环、项链、玉佩、钱币、皮带和钥匙等。

4、需增强者检查前禁食4小时。

5、腹部扫描者,在检查前1周内不能作钡剂造影;前3天内不能作其他各种腹部脏器的造影(如静脉肾盂造影等);前2天内不服泻剂,少食水果、蔬菜、豆制品等多渣、易产气的食物。

6、如做CT增强扫描或儿童、神志不清者,需有健康人陪同。

陪同者应穿好CT工作人员提供的X线防护服。

7、CT增强扫描如用离子型造影剂,需作静脉注射造影剂碘过敏试验,20分钟后无反应,方可进行检查。

8、检查时听从护理人员的指导,保持体位不动,配合检查进行平静呼吸、屏气、不吞口水、不眨眼睛等。

9、CT室位于门诊楼一层西区,检查中如有不适请及时告诉医生。

核磁共振检查告知

  1、安装人工心脏起博器者及神经刺激器者禁止做检查。

  2、颅内有银夹及眼球内金属异物者禁止做检查。

  3、心电监护仪不能进入MRI检查室。

曾做过动脉病手术、曾做过心脏手术并带有人工心瓣膜者禁止做检查。

  4、各种危重病患者:

如外伤或意外发生后的昏迷、烦躁不安、心率失常、呼吸功能不全、不断失血及二便失禁者等等。

  5、检查部位有金属物(如内固定钢针钉等)不能检查。

  6、妊娠妇女慎做检查,如有可能怀孕者,请告知检查医生。

  7、请将病历、X线平片、CT片、既往MRI片等资料随同带来MRI室供参考。

B超检查告知

1、胆囊和胰腺:

作胆囊超声检查时,前一天要少吃油腻食物,检查前8小时(即检查前一天晚餐后)不应再进食。

如胆囊不显示需要复查,须禁食脂肪食物24-48小时。

若患者同期还要接受胃肠或胆囊的X线造影,超声检查应安排在它们之前,或在胃肠钡餐三日之后、胆道造影两日之后进行。

胰腺检查的准备同胆囊。

2、脾脏:

单纯检查脾无需特殊准备,但饱餐后脾向后上方移位,影响显像,故以空腹为好。

3、胃肠:

作胃肠等上消化道检查,前一晚要进易消化食物,检查当日晨禁食禁水。

如患者需同期作胃肠X线或纤维内窥镜检查,超声检查也需安排在它们之前,或在其后2-3日,以免钡剂和气体对其干扰。

作直肠检查时,尚须患者保持膀胱充盈,故检查前2-3小时不应解小便。

作结肠检查前则应注意排空大便。

4、腹膜后器官:

准备同胆囊。

如需用区别病变是否在盆腔,检查前要保持膀胱充盈。

检查前两天不要作钡剂造影。

5、肝脏和肾脏:

检查前一般无须特别准备,但最好是空腹进行。

6、妇产科:

准备同胆囊。

但检查前2-3小时应停止排尿,必要时饮水500-800ml,务必使膀胱有发胀的感觉。

如果是在怀孕初期,则不必饮水,以免膀胱过度充盈而压迫子宫。

如经阴道超声检查,则无需特别饮水。

7、B超检查时,幼小儿童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不合作,须预先给予镇静剂.

8、作腹腔器官检查时,遇腹腔气体过多或有便秘的患者,嘱检查前日晚服缓泻药,或在检查前灌肠。

9、B超室位于门诊楼三层东区、检查中如有不适请及时告诉医生。

X线检查告知

1、孕妇(尤其早孕妇女)除非特殊需要不宜行X线检查。

2、检查前请患者按要求做好检查前准备,脱去被照部位的衣物和去除异物,按要求摆好体位。

3、胸部照片检查不要穿有金属的衣服,照片前请把项链和上衣口袋的东西拿出来自己保管好。

4、胸部摄片时须配合医生屏气,不移动。

5、腹部摄片前应清洁肠道(除急腹症外),以免气体或粪便影响摄片质量。

6、急性外伤病人摄片时应减少搬动。

7、危重病人摄片时必须有临床医护人员陪同。

8、X线检查位于门诊楼一层西区,检查中如有不适请及时告诉医生。

常规心电图检查告知

1、过去做过心电图的,应把以往报告或记录交给医生。

如正在服用洋地黄、钾盐、钙类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应告诉医生。

2、检查前不能饱饮、饱食、吃冷饮和抽烟,需要平静休息20分钟,放松心情。

3、女性检查者避免穿连衣裙。

4、陪伴者请不要进入检查室。

5、检查时,被检查者应按医务人员的要求平静仰卧检查床上,四肢放松,呼吸平稳。

保持安静,切勿讲话或移动体位。

6、被检查者应关闭随身携带的寻呼机和手机,以避免干扰,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7、检查时,如涂有电极膏,检查毕可用卫生纸擦掉。

8、心电图室位于门诊三楼东区,检查中如有不适请及时告诉医生。

电子结肠镜检查告知

1、检查前三天限进食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忌食青菜等纤维类食物。

2、检查当天禁食早餐,检查前4-5小时,口服20%甘露醇250毫升,然后快速饮水1000毫升以上,半小时后开始腹泻3-5次,至排出清水后即来肠镜室检查。

3、检查完毕即可进食。

4、女病人月经期不宜检查。

5、检查时应有一家属陪同。

6、电子结肠镜室位于门诊楼三层东区,检查中如有不适请及时告诉医生。

电子胃镜检查须知

1、检查前一天晚餐进食少量饮食,晚餐后开始禁食,不吸烟。

检查当天早上宜空腹不饮水、不抽烟。

2、携带检查预约单和有关资料,(如病历、x光片等)前来检查。

3、请自备适量面巾纸或毛巾。

4、遇有特殊情况不能按预约日期前来检查,请提前通知改期检查。

5、凡年老、体弱或重病患者,应由医护人员或家属陪同检查。

6、检查时要取下眼镜及假牙。

7、检查后二小时内不要饮水、不进食。

二小时后可进流质食物。

8、电子胃镜室位于门诊楼三层东区,检查中如有不适请及时告诉医生。

血糖测定告知

1、测定空腹血糖,一定要在早上8时前空腹抽血测定,尤其是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空腹抽血必须在上午注射胰岛素时间以前,否则会使测得的血糖增高而不能真实反映糖尿病的控制情况。

2、各种应激情况血糖也会增高,应避免情绪波动、失眠、发热、劳累等。

3、如为了确定是否有糖尿病而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可按照正常的食量进餐(但不应少于100g主食)或进食100g馒头,在餐后2h抽血即可。

4、对已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是为了观察药物的疗效,所以一定要按平日一样用药、进餐,于2小时后取血。

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最好分2天抽血测定。

验血检查告知

1、做生化检验时必须采空腹血。

在特殊需要时遵医嘱也可以在清淡饮食后6小时采血化验;不过,做血脂检验时,必须在餐后12小时方可采血。

2、抽血当天,不要穿袖口过小过紧的衣服,避免抽血时,衣袖卷不上来或抽血后,衣袖过紧,引起手臂血管血肿。

3、检查餐后血糖,一定要吃饭后再做检查;餐前血糖,早上一定不能吃饭,才能检查;血脂检查之前,最好不要吃含油脂过高的食物,如排骨汤,粉蒸肉等。

4、检验科位于门诊楼三层西区。

留取大便标本的告知

1、大便常规检查,用竹签或木片采取约蚕豆大一块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