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6505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一、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罪。

(A)

A.受贿B.贪污C.侵占D.滥用职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论处。

(D)

A.行贿B.贪污C.侵占D.受贿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D)

A.责任人B.领导C.行贿人D.单位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罪。

(A)A.行贿B.贪污C.侵占D.受贿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C)

A.单位行贿B.介绍贿赂C.单位受贿D.对单位行贿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罪追究刑事责任。

(D)A.受贿B.贪污C.侵占D.行贿

7.《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明确,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数额在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D)A.15B.20C.25D.30

8.《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明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人以上的,应予立案。

(D)A.4B.6C.8D.10

二、多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ABCD)

A.侵吞B.窃取C.骗取D.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挪用用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ABCD)

A.救灾、抢险B.防汛、优抚C.扶贫、移民D.救济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含义解释,下列哪些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情形。

(ABCD)

A.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

B.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

C.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

D.以上情形都是

4.《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涉嫌贪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ABCD)

A.个人贪污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

B.个人贪污数额不满5000元,但具有贪污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等情节的

C.个人贪污数额不满5000元,但具有贪污募捐款物、赃款赃物、罚没款物、暂扣款物等情节的

D.个人贪污数额不满5000元,但具有贪污手段恶劣、毁灭证据、转移赃物等情节的

5.《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涉嫌受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ABCD)

A.个人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

B.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000元,但具有因受贿行为而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情形的

C.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000元,但具有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情形的

D.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000元,但具有强行索取财物情形的

6.《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情节严重的行为。

(ABCD)

A.过失泄露国家秘密,致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

B.过失泄露国家秘密,致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

C.遗失秘密文件,致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

D.遗失秘密文件,致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规定,,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ABCD)

A.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B.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C.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D.以上都是

三、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A)A.对B.错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个人贪污数额不满五千元,情节较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A)A.对B.错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规定处罚。

索贿的从重处罚。

(A)A.对B.错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A)A.对B.错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A)A.对B.错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

(A)A.对B.错

7.《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务上主管、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权力及方便条件。

(A)A.对B.错

8.《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单位受贿数额不满10万元,但具有强行索取财物情形的,应予立案。

(A)A.对B.错

9.《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已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B)A.对B.错

正确答案:

《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已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10.《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介绍贿赂罪是指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

(A)A.对B.错

  11.《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介绍贿赂”是指在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沟通关系、撮合条件,使贿赂行为得以实现的行为。

(A)A.对B.错

12.《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A)A.对B.错

13.《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A)A.对B.错

14.《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A)A.对B.错

15.《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情节严重的行为。

(A)A.对B.错

16.《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有关贿赂罪案中的“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谋取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以及谋取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

(A)A.对B.错

17.《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有关私分国有资产罪案中的“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依法取得和认定的,或者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等形成的资产。

(A)A.对B.错

1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离退休后收受财物行为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并与请托人事先约定,在其离退休后收受请托人财物,构成犯罪的,以受贿罪定罪处罚。

(A)A.对B.错

四、案例分析题

1.梁某在某国有公司任行政办公室主任,通过该国有公司的集体研究,由梁某负责销售该公司开发的某大厦的商品房。

梁某在没有违反公司规定的最低销售价格的前提下,隐瞒实际的售房价格,占有售房合同价和实际售房价的差额价款,共计25万元。

如何评价梁某的行为?

(B)

A.因梁某没有违反公司规定的最低销售价格,属于民法的调整范围,不构成犯罪

B.因梁某所销售的商品房属于国家的公共财产,实际售房全都归公司所有,其行为构成贪污罪

C.梁某侵占的只是各购房户的私人财产,并没有侵占公司的财产,不构成贪污罪

D.各购房户交给梁某的现金没有归梁某所在的公司管理、使用,不是公司的财产

2.何某和蔡某系国有银行营业所会计、出纳,利用职务之便,为私营业主刘某个人账户空存24万元,由刘某利用该账户24万元进行验资注册私人公司。

试问本案中,蔡某、何某和刘某的行为构成:

(B)

A.何某和蔡某构成贪污罪,刘某不构成犯罪

B.何某和蔡某构成挪用公款罪,刘某属于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C.何某和蔡某构成挪用资金罪,刘某不构成共同犯罪

D.何某和蔡某不构成共同犯罪,刘某构成虚假出资罪

3.王某曾经是国家公务员,辞职后承包了一家小型国有企业,利用职务之便,将企业的财产占为己有,王某的行为构成:

(A)

A.贪污罪B.滥用职权罪C.侵占罪D.盗窃罪

4.于某系某市房地产管理局某房管所房管科副科长,2006年利用负责房产管理所回迁工作之机,采取不下账、少下账的手段,从中套取商品房1户,面积为52.03平方米,价值93000元。

该房屋未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但实际上归于某占有使用。

对于某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B)

A.构成侵占罪

B.构成贪污罪,且既遂

C.因房屋未办理私有产权证,不构成犯罪

D.构成贪污罪,但未办理产权登记的,是未遂

5.甲系某国有水泥厂的经理,其利用职务之便,以单位名义先后三次将本单位的资金共182万元以转账方式给某俱乐部有限公司进行营利活动。

甲从该公司经理处收受、索取5000元面额的贵宾卡4张,无限额的贵宾卡1张。

甲的行为:

(C)

A.如果是以单位名义挪用,不构成犯罪

B.如果甲只是挪用,但是并未从中获取个人利益的,不构成犯罪

C.构成挪用公款罪

D.甲不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6.甲原系中国农业银行某县支行信贷股副股长。

1993年3月20日,甲受中国农业银行某县支行委派到某村合作基金会任主任。

1998年6月,甲将基金会拆借的50万元未入基金会账户,以基金会的名义将该款违规贷给个体工商户连某用于农副产品收购、加工等,因连某经营亏损,造成贷款30万元未能收回。

(A)

A.甲构成挪用公款罪

B.甲构成挪用费金罪

C.甲构成玩忽职守罪

D.甲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7.甲原系某乡某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在某厂征用村里土地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作废收款收据等手段套取征地补偿费10万元,据为己有。

甲的行为构成(B)

A.侵占罪B.贪污罪C.诈骗罪D.职务侵占罪

8.某村党支部书记贾某,主管本村的生产经营,在房屋开发工程中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和索取工程承建人人民币10.2万元,并为承建人的工程核算和提取工程款提供方便。

贾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A)

A.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B.构成职务侵占罪

C.构成受贿罪

D.不构成犯罪,可以给予党纪处分

9.2002年3月,甲公司和乙公司都派员到重庆某工地施工,两家公司临时办公室及仓库都设在一处共同使用,双方轮流安排人员值班看管。

2002年8月27日晚,甲公司值班员庄某利用自己一人值班之机,用钥匙打开仓库,将乙公司存放的一台价值11300元氩弧焊机盗走。

庄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

(B)

A.构成侵占罪B.构成职务侵占罪C.构成贪污罪D.构成盗窃罪

10.某国有企业工人甲想到外面做生意,同时又不想失去工资收入,于是找到其所在部门的领导乙,双方约定:

乙每月做考勤时给甲做满勤,甲每月从所得工资1500元中给乙500元。

自此,乙每月给甲做考勤,甲每月给乙500元钱,共持续5年时间。

乙因此获得非法收入3万元。

对于本案应当如何认定?

(A)

A.甲乙构成共同贪污罪B.甲构成行贿罪C.乙构成受贿罪D.甲乙构成共同诈骗罪

11.以下哪些情况构成包庇罪?

(B)

A.司法工作人员甲明知X有罪,而利用职务便利使其逃避刑事追究的

B.乙明知Y是犯罪的人而为其作假证明包庇,使其逃避刑事追究的

C.丙明知H是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而作假证明包庇,使其逃避刑事追究的。

D.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丁向犯罪分子K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其逃避处罚的

12.甲是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分局局长,在执法检查时发现了企业业主加工病死猪肉,多达13吨。

在对这13吨肉进行封存处理后,甲建议将查封的“问题肉”发还业主,用作化工原料和饲料。

得到上级批准后,甲仅要求业主写出书面保证,未组织执法人员对解封后的过程进行后续监督检查,致使不法商贩将该批病死猪肉偷偷销入食品加工领域。

甲的行为构成了。

(A)

A.玩忽职守罪B.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

C.商检徇私舞弊罪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13.甲是某银行办事处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收取储户存入的委托贷款80余万元不入账,归个人用于经营汽车运输、赌博、炒股以及购买房子、家具等。

贷款期满后,甲采取自制取款凭条透支储户存款的手段归还了上述80余万元的委托贷款。

致使库款与账面不符,出现80余万元的亏空。

为了对付上级的财务检查,甲找到乙,请乙以个人名义与办事处签订了一份虚假的80万元贷款合同,用以冲抵该80万元的亏空。

在财务检查时,会计从账面发现办事处尚有乙的80万元贷款没有收回,督促甲收回该笔贷款案发。

(D)

A.甲构成贪污罪,贪污金额160万元

B.甲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犯罪金额各80万元

C.甲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160万元

D.甲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80万元

14.甲在邮电局工作期间,经常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开拆经手投递的信件和邮包,仅在一年间就累计拆看信件100余封,包裹50余件,从中窃取财物1万余元,造成恶劣影响。

对甲应当。

(A)

A.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B.以侵犯通信自由罪从重处罚

C.以职务侵占罪从重处罚

D.以私自开拆、毁弃邮件罪从重处罚

15.1997年至2000年,陈某担任海关关长期间,为支持某涤纶公司发展,多次批准该公司利用自备码头走私进口原材料及设备,使该公司节省大量的运输费用和通关时间,并逃避国家税收120万元。

该公司总经理廖某为感谢陈某的帮忙,多次送给陈某财物,共计39万元。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CD)

A.陈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

B.陈某的行为构成放纵走私罪

C.陈某的行为属于牵连犯

D.陈某的行为应该按照受贿罪一罪定罪处罚

16.2002年年底,朱某与某县食品总公司破产清算组签订租赁食品公司肉联厂(国有企业)的合同,租赁期限为200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2003年11月,朱某伙同肉联厂的两名副厂长将两台机器及附属设备拆卸后变卖,三人私分卖得的货款两万余元。

2004年7月,朱某写信给反贪局供述自己盗卖机器的行为但并没有主动到案,后被抓获归案。

朱某的行为:

(BCD)

A.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

B.构成贪污罪

C.朱某租赁经营国有企业的行为,属于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

D.朱某写信的行为不能认定为投案自首

17.韩某系某集体企业法定代表人,2002年12月个体户薛某要求韩某为其在银行贷款提供担保。

韩某同意后,指使财务人员在银行办理一份6万元的定期存款,用该存款做质押,薛某从银行贷款6万元。

贷款到期后,薛某未归还贷款,银行行使质押权,把6万元的定期存款扣划偿还了贷款。

后薛某不知去向,韩某所在的集体企业的6万元至今未追回。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

A.韩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B.韩某的行为已构成犯罪

C.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D.韩某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

18.关于挪用公款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A.携带公款外出,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公款的目的,其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

B.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因单位经营的需要,根据集体决定的意见,将公款划拨至其他企业使用,没有从中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C.挪用公款归个人用于公司、企业注册资本验资证明的,构成挪用公款罪

D.国有企业管理使用中的职工私人筹集资金应视为公款

19.张某在某市政府拆迁办工作,其妻弟雷某为了在某街道拆迁工作中获得拆迁办使用其铲车的机会,让张某帮忙疏通。

张某遂介绍雷某给拆迁办负责人董某认识,雷某为表示心意,送给该负责人大量烟酒,价值12000元,后得到拆迁办使用其铲车的机会。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

A.张某的行为构成介绍贿赂罪

B.雷某的行为构成行贿罪

C.张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的共同犯罪

D.张某的行为构成行贿罪的共同犯罪

20.关于渎职罪主体包括下列哪些人员?

(ABCD)

A.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B.在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地方烟草专卖局、水利站、房管所等依法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C.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D.合同制、聘用制人员等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1.A公司总经理(国家工作人员)甲,明知乙提供的报关单、提货单、发票及业务合同全是伪造和变造的,仍以A公司的名义,代理B公司与香港C公司签订虚假进口化工原料合同共10份。

并在M银行购汇共计50亿元港币。

A公司从中共收取代理费600万元人民币。

此外,甲有19.7万美元的收入,明显超过其合法收入,并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

甲还指使公司出纳丙提取公司购汇业务款20万元私分,其中甲分得12万元,丙某分8万元。

(ABCD)

A.A公司犯骗购外汇罪,对A公司应当判处罚金,对甲应当以骗购外汇罪追究刑事责任

B.甲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C.甲构成贪污罪

D.对甲应当以骗购外汇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贪污罪,数罪并罚

22.某银行办事处出纳甲,在该办事处工作人员下班回家之后,携带作案工具进入办事处工作厅,用托升桌面、拉开抽屉等方法先后从该办事处主任、出纳等人的办公桌抽屉内盗出库房的两串钥匙,然后用钥匙打开库门,撬开钱箱,盗出102余万元。

关于此案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BD)

A.甲属于监守自盗。

构成贪污罪

B.甲构成盗窃罪

C.对甲犯罪行为的法定最高刑是无期徒刑

D.对甲犯罪行为的法定最高刑是死刑

23.应当认定为贪污罪的情形是:

(BC)

A.挪用公款数额巨大,因为客观原因不能归还的

B.挪用公款数额巨大,有能力归还而不归还的

C.挪用公款数额巨大,携款潜逃的

D.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进行营利活动而不能归还的

24.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情形是:

(AC)

A.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

B.单位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

C.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

D.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

25.甲是某市检察院监所检察科科长。

A因涉嫌诈骗被公安局逮捕。

A的妻子B托乙(某市委统战部民主党派管理处副主任)找到甲,乙要求甲帮助疏通关系,将A取保候审,并称A的亲属将给好处费。

甲为此多次向该市公安局预审科科长丙说情。

后B按照乙的要求,将1O万元交给甲。

A被取保候审后,甲送给丙4万元,分给乙2万元,自留4万元。

甲、乙、丙分别构成何罪?

(ACD)

A.甲构成行贿罪、受贿罪,应当数罪并罚

B.甲构成介绍贿赂罪

C.乙构成行贿罪

D.丙构成受贿罪和徇私枉法罪。

择一重罪处罚,不数罪并罚

26.甲为某村委会主任,利用职务之便将该村土地征用费中的50万元单独存入H银行办事处,定期2年。

次日,甲伪造村委会证明,用该50万元定期存单作为质押,在H银行办事处办理个人质押贷款手续,质押贷款40万元,用于个人经营活动,无法归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甲构成挪用公款罪B.甲构成挪用资金罪C.甲构成贷款诈骗罪D.犯罪金额50万元

27.甲是某林业站站长,其弟乙从某村承包经营管理某片山林,随即对该片山林进行砍伐,甲明知该山林不能安排砍伐计划,却不予制止。

甲得知乙等人无证滥伐量达到100多立方米时,无视达到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数额规定,仅向上级负责人汇报,建议作罚款处理,并减少罚款1000元。

乙等人被罚款4000元后,继续砍伐,造成严重滥伐林木的后果。

(AB)

A.甲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B.乙构成滥伐林木罪

C.甲构成溢伐林木罪的共犯

D.甲构成玩忽职守罪

28.警察甲为完成上级规定的破案任务,找特勤乙提供线索。

乙没有线索,提议找几个人做一个案子,甲同意。

乙找到丙丁,唆使二人抢劫妇女戊。

丙丁二人拦路抢劫戊。

乙鼓动戊报案。

然后带领甲将丙丁二人抓获归案。

甲乙丙丁构成何罪?

(ACD)

A.甲滥用职权罪B.乙诬告陷害罪C.丙丁抢劫罪D.乙抢劫罪

29.甲担任某海关出口审单工作,收受乙给与的10万元钱,对乙提供的出口报关的产品不经核查就在海关登记手册上加盖验讫章,予以通过。

致使乙利用来料加工名义假出口化工原料3000吨,偷逃应缴税额1200万元,甲的行为构成:

(ACD)

A.受贿罪B.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共犯)C.放纵走私罪D.数罪并罚

30.甲是某市公路管理局局长,某建筑承包商X找到甲的“情人”乙,请乙在承包某路段的工程上帮忙,并表示可以按照工程款的5%共100万元提成给乙,乙满口答应。

乙将此事告诉甲,甲利用职务便利帮助X承揽到该路段工程。

X如约付给乙lOO万元提成款。

甲乙各分得50万元。

甲、乙的行为构成下列何罪?

(AB)

A.甲构成受贿罪B.乙构成受贿罪共犯C.乙构成介绍贿赂罪D.乙构成行贿罪共犯

31.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下列哪些形式收受请托人财物以受贿论处?

(ABCD)

A.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购买房屋的

B.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的

C.由请托人出资进行“合作”投资或以合作投资的名义获取“利润”的

D.接受请托人以给特定关系人安排工作为名,使特定关系人不实际工作却获取所谓薪酬的

32.下列关于贿赂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由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罪的共犯论处

B.特定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由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