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6598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绪言及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发展史。

2.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展示、趣味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展示等,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什么是化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

魔棒点灯(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

其实同学们看到的许多有趣的现象,都是化学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效果。

你一定很疑惑,到底什么是化学?

化学有什么作用?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神秘的“化学大世界”,来领略化学的魅力。

二、推进新课

[投影展示]无处不在的化学世界的相关图片。

[归纳总结]这些精美的图片都与化学密切相关,都是用化学方法制成的特殊物质产生的神奇效果。

我们看到的多彩的物质世界,都与化学有关,化学无处不在。

[提出问题]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化学研究什么?

什么是化学?

[归纳总结]①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

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物质。

②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讨论交流]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人类经过了怎样的历程才觉得越来越离不开化学了?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4页相关内容,了解化学发展史)

[归纳总结]化学发展史:

①萌芽时期:

古代的造纸、火药、铜器等。

②近代: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③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④现代:

纳米技术的应用标志着化学发展到较高的阶段。

⑤绿色化学:

化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拓展延伸]绿色化学:

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是研究利用一套原理在化学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加工生产过程中减少或消除使用或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物质的科学,其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提出问题]通过以上学习你认为化学与人类社会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试举例说明。

[归纳总结]

[投影展示]

[讨论交流]从这些图片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化学是一把“双刃剑”:

化学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对自然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破坏,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提出问题]根据你已有的学习经验,谈谈你将如何学习化学?

◇板书设计◇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习化学的第一节课,知识性不强,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化学,通过学习化学的发展史和化学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时可借助化学实验和多媒体展示化学的神奇,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并能利用概念初步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识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方式加工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化学科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

【教学难点】

物质变化与性质的区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钢铁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例如我们上学所骑的自行车的一些部件就是由钢铁制成的,而用久了的自行车表面会有一层红色的锈迹。

从钢铁到崭新的自行车再到锈迹斑斑的自行车,钢铁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这些变化又有什么不同点呢?

二、推进新课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状态、颜色以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将实验现象填写在教材第7页的表格中。

[演示]实验1-1,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

实验

序号

变化前

的物质

变化时发

生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

新物质生成

(1)

液态

的水

液态水沸腾时生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片又冷凝成水珠

液态

的水

(2)

块状的

胆矾

蓝色块状固体被研碎成粉末状

粉末状

的胆矾

(3)

蓝色的

硫酸铜

溶液等

立即生成蓝色沉淀,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不断滴入,溶液蓝色逐渐变浅,最终变为无色

蓝色的氢

氧化铜

沉淀等

(4)

颗粒状

石灰石

(或大理

石)等

石灰石(或大理石)逐渐溶解,表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

碳气

体等

[提出问题]实验1-1

(1)和实验1-1

(2)中的物质变化有什么共同特征?

[归纳总结]这两个变化中的物质只是形态或状态发生了变化,均没有新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提出问题]实验1-1(3)和实验1-1(4)中的物质变化有什么共同特征?

[归纳总结]这两个变化中均有新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讨论交流]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你能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吗?

[归纳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等属于物理变化,木柴燃烧、铁的生锈等属于化学变化。

[特别提醒]在化学变化中,除了有新物质生成外,往往还伴随有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过渡]物质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的相关内容,归纳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并列举部分实例)

[归纳总结]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上述实验1-1(3)和1-1(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体现的都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而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

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其物理性质。

[拓展延伸]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会用到下列字眼:

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

①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②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③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1-2,并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教材第9页的讨论,介绍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这一关系。

[讨论交流]列举日常生活中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的实例。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

(1)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

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形状或状态发生了改变。

2.化学变化

(1)概念: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特征:

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3.物质的性质决定

反映物质的用途。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的实验是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重要基础,对引导学生从实验学习化学有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归纳两种变化的区别,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2.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初步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求实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描述实验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大家是否还记得这个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古代的炼丹炉常用来研制长生不老药,虽然现在我们觉得不可能有长生不老药,但是我们可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化学实验室的前身就是古代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

所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二、推进新课

[过渡]既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那我们如何进行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呢?

下面我们以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为例来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第12页的探究内容,并思考教材中提出的问题。

[分组实验]2人一组,通过实验解答教材中的问题,并填写教材第13页的表格。

1.点燃前:

在每组同学的实验桌上都放置蜡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简单的实验得出蜡烛的物理性质。

2.燃着时:

点燃蜡烛,巡回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熄灭后: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复燃实验。

[归纳总结]

 

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白色(或其他颜色)固体,质地较软,有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燃着时

发黄光,放热,有黑烟产生,熔化成液态后又凝固;火焰分三层,外焰最亮,内焰最暗,平放入火柴梗后,与外焰接触的火柴梗最先炭化,内焰次之,焰心几乎无明显变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另一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熄灭后

有一缕白烟产生,点燃白烟,蜡烛又重新燃烧

 

◇板书设计◇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点燃前:

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气味、密度、是否溶于水。

2.燃着时:

熔化、发黄光、放热、冒黑烟、火焰、燃烧产物。

3.熄灭后:

有一缕白烟,点燃白烟,蜡烛重新燃烧。

二、化学学习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包括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

◇教学反思◇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本节课成败的关键是让学生动手实验,并从实验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实验前应告知学生实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保证实验的安全,实验过程中要能够灵活地处理一些突发情况。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2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学会准确、细致、客观地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能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

【教学难点】

实验结论的正确得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吸入的气体是什么?

呼出的气体又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进行探究。

二、推进新课

[过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4页探究中的相关内容。

[归纳总结]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液,白色浑浊物越多,说明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越多。

②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充足。

③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进行实验]指导学生进行教材第14页探究中步骤1、2、3、4、5中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要及时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并注意:

①呼气导气管应用饮料吸管,不要用实验室的玻璃管。

②呼气换气时,不要把集气瓶中的水吸入口中。

③实验中滴入的澄清石灰水的量应相同,且量要足。

④伸入瓶中的木条燃烧情况应相同。

[归纳总结]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着的小木条熄灭

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少

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与另一块进行对比

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另一块上有水雾出现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多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对人体吸

入的空气

和呼出的

气体的探究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探究实验为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假设,并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验证假设。

提前对排水集气法的实验操作进行训练,有利于在实验探究中将注意力放在问题的探究上,避免在枝节问题上耗费过多时间。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 化学药品的取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2.掌握常用仪器的名称及使用。

3.学会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固体、液体的取用方法。

【教学难点】

量筒和滴管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而进行实验就必须要走进化学实验室,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去看一看这个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去领略它的神秘风采!

二、推进新课

[过渡]多媒体展示化学实验室的相关图片。

[提出问题]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它们是安全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

同学们知道实验室要遵循哪些规则吗?

[投影展示]化学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图片。

[过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8页的资料卡片并指导学生认识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归纳总结]实验室里所用的化学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

为保证安全,实验前要仔细阅读药品的取用规则。

[演示]实验1-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固体药品取用时的操作要点,并思考这样操作的原因。

[归纳总结]

固体状态

所需仪器

操作要点

规范操作的原因

块状

镊子

“一横、二放、三慢竖”

防止试管底部破裂

粉末状

药匙或

纸槽

“一斜、二送、三直立”

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

[过渡]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将一瓶饮料倒入杯中而不洒落呢?

实验室中如何将液体药品倒入试管中?

[演示]液体的倾倒,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归纳出操作要点。

[归纳总结]倾倒法取用较多量液体药品时的操作要点:

“塞倒放、口挨口、签向手、要放回”。

[讨论交流]通过对实验的观察,讨论并解答教材第19页提出的4个问题。

[归纳总结]①细口瓶的塞子倒放在桌子上是为了防止药品腐蚀桌面和污染试剂。

②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缓缓地倒,可以防止液体外洒或飞溅。

③标签要朝向手心处是为了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④倒完液体后立刻盖紧瓶塞可防止药液挥发或吸水导致原试剂浓度发生变化,同时也可防止药液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而变质。

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向外是为了便于下次取用。

[过渡]滴管是用来取少量液体的仪器,使用时应先挤出胶头中的空气,然后再吸取液体。

[演示]用滴管取液体,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归纳出操作要点。

[归纳总结]用滴管取液体的操作要点:

“排气、吸液、竖直、悬空”。

[拓展延伸]使用滴管时的注意事项:

①垂直悬空滴加,不伸入容器内,不接触容器内壁。

②不能一管多用,洗净后才能取另一种液体(滴瓶上的滴管不需用水冲洗)。

③取用试剂后不能倒置或平放,防止液体腐蚀胶头。

④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或腐蚀实验台。

[过渡]当我们需要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应如何操作呢?

[演示]液体的量取。

[归纳总结]量筒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①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溶解固体或稀释溶液。

②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

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③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

[讨论交流]量取液体时,如果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

[归纳总结]①若仰视,则读数偏低,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

②若俯视,则读数偏高,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

◇板书设计◇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 化学药品的取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多,学生初次接触操作较复杂的量筒和滴管,需要教师认真地示范,学生反复地练习才能完全掌握,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学生难免会出错,对待学生的错误要有充分的估计,提前强调。

即使还有学生出现错误,也要耐心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2课时 物质的加热 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使用酒精灯,学会正确地给物质加热。

2.学会常见仪器的洗涤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总结规律,形成一定的实验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确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药品的加热,洗涤仪器的操作要点。

【教学难点】

相关的操作技能和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烧水做饭和洗刷碗碟是很平常的事,一般来说,这些活动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但是如果在实验室给物质加热或者洗涤仪器,要求就非常严格,操作不当不仅实验无法成功,更有可能带来危险,那么,在实验室我们应该如何给物质加热和洗涤仪器呢?

二、推进新课

1.物质的加热

[过渡]实验室中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仪器是酒精灯。

[提出问题]使用酒精灯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20、21页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从添加酒精、点燃、熄灭等方面理解)

[归纳总结]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

“三检查、三禁止、一处理”。

三检查:

检查灯芯是否平整或已烧焦;检查灯内有无酒精,酒精量最多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不少于1/4;使用后查看灯帽是否盖好(防止酒精挥发)。

三禁止: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禁止用嘴去吹。

一处理:

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进行实验]分组进行酒精灯从点燃到熄灭的全过程的实验,然后进行实验1-5(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教材中的相关问题)。

[归纳总结]酒精灯的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

[过渡]我们在烧开水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水壶内所加的冷水过多,当水沸腾时,会有部分水溢出。

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讨论、分析用酒精灯加热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分组实验]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mL水,按照教材第21页图1-30的三种加热方法进行加热,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时所需的时间。

由此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总结]物质的加热: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

②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③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④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

⑤加热固体药品时,药品应平铺在干燥的试管底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加热液体药品时,试管外壁应该干燥,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

[讨论交流]如果加热过程中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归纳总结]没有预热;试管外壁有水;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向上倾斜;试管底部接触灯芯;加热后立即用冷水洗涤。

2.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过渡]正确连接仪器装置是进行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阅读教材第22页相关内容,总结连接仪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归纳总结]连接仪器的方法:

①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中:

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

②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③在容器口塞橡胶塞:

应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

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

[演示]实验1-7,引导学生归纳出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

[归纳总结]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形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过渡]实验结束后我们需要将仪器洗涤干净,如何洗涤玻璃仪器呢?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什么?

洗净的玻璃仪器如何存放?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2、23页的相关内容)

[归纳总结]①试管的洗涤方法是先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振荡后把水倒掉,再注入水,振荡后再倒掉,重复几次。

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

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

②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③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指定的地方。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物质的加热 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1.物质的加热

2.连接仪器装置

3.玻璃仪器的洗涤

◇教学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对于刚开始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等难度较大,本课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XX文库是XX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XX文库的文档由XX用户上传  ,需要经过XX的审核才能发布,XX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XX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XX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