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6721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

新版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

地方课程

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三年级

(上)

 

于集镇中心小学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于集镇中心小学亢丽东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三年级共有学生43人。

大部分学生经过一二年级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在一二年级传统文学知识的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很高的兴趣。

而且我校的校本课程《三字经》、《弟子规》等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

所以学生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部分主要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让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分为《三字经》、《幼学琼林》以及《山海经》三个部分。

“名人长廊”部分主要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孔子”“孟子”“晏子”“孔融”四位历史名人的故事。

“名胜佳境”:

部分主要了解黄河、泰山等名胜,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艺术乐园”部分引领学生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

本章节主要分为“歇后语”和“民谣”两个部分。

本学期,我们重点学习“经典驿站”“名人长廊”这两个部分。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

“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养成良好品德。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

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礼义,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强调廉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奉献,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良心,就是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

所有这些,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德。

五、教学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2016年9月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第一课《三字经》

1、人之初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

四、教学准备

《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古筝磁带,《三字经》朗读磁带。

五、教学模式

三个版块:

(一)故事激趣、

(二)诵读感悟、(三)、拓展升华。

六、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

(如果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讲一讲。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

(古筝配乐讲故事,在讲的过程中简介孟子及“子”的含义)

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

4.过渡新授:

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第二章,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二)、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原文: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杨)

(2)、学生自由读,要求:

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

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

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

你们想听一听吗?

(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

(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

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你们想知道《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吗?

那就听老师来讲一讲吧!

(古筝配乐,进一步感悟原文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4)、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

(三)拓展升华

1、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

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

说说理由。

(启示思维,当你长时间看电视时,当你早上不爱起床时,当你和小朋友生气时,当你……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做的?

2、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把老师当作家长,师加以引导与鼓励,)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课后反思

2、子不学

教学目标:

1、介绍三字经。

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教学重点:

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教学难点:

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

1)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学生回答:

曹操、孟子等

2)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学生回到:

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二、讲解课文内容。

1、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

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

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2)小结: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

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

[爱的鼓励]

3、小结;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

我们如何去感恩?

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

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三、总结。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第一课《三字经》

3、昔仲尼

教学目标:

1、熟读三字经。

2、了解三字经中的名人事迹。

3、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熟读三字经。

教学难点:

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

二、学习新课

1、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故事吗?

告诉你吧,古时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

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

汉代学者路温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

他俩贫穷而无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

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

2、彼既仕学且勤

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

3、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

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

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

现在的学生多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

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边背诵书本。

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

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材。

3、总结。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第二课《幼学琼林》

1、师生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课文。

2、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3、了解课文中的名人故事。

教学重点:

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教具准备:

幼学琼林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尊敬老师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冰是由水生成,但是比水还要寒冷;青色出于靛蓝,但是比靛蓝的颜色还要深。

学生称赞老师的教诲,可以比喻为如同坐在春风里沐浴一样;学生感谢老师的培育,可以比喻为如同仰面承受时雨的滋润一般。

三、学生讨论:

你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吗?

四、总结。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第二课《幼学琼林》

2、花木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

2、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教学重点:

熟练朗读古诗文。

教学难点:

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植物在供给人类氧气、食物的同时,还是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朋友。

让我们去了解生活中的花草吧!

二、教学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莲花被称为花中君子,海棠被看作化中神仙,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梅花冰肌玉骨,傲然清奇。

兰花清香无比,菊花高雅不俗。

竹子被誉为有气节的君子,松树被比作傲然不媚的大臣。

萱草能使人忘记忧愁,屈轶草能分辨奸佞小人。

三、总结

让我们去认识花草,做他们的朋友吧!

四、拓展

你还知道那些花的名称?

到课外书或网上查一查,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第三课《山海经》

1、精卫填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读15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教师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学习过程,指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2)学习过程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知识,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2)使学生从感情上感觉到自己在成长,知识能力也在增长,逐渐懂事,在各方面有所进步。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1)认识15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教师活动:

你们听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吗?

下面就请你们听一个《精卫填海》的故事吧。

放课文录音。

简单介绍炎帝是远古时候的帝王,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所以称中华民族为“炎黄子孙”。

  学生活动:

边听边记住故事的大致内容。

  预设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老师带读

  教师活动: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课文。

  学生活动:

积极举手的同学带着大家读课文,读后学生给与评价。

  预设目标:

听读识字。

给能力强的学生一些机会。

练习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学会认真听别人读。

  三、初读课文

  教师活动:

你们想读吗?

边读边把不认识的字圈起来。

  学生活动:

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

预设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认读生字

  教师活动:

  1.提出自学要求:

用你喜欢的方法自学这课的生字。

  2.检查生字。

用什么方法能记住这些生字呢?

(在全班进行简单的检测,学生都认识的字就不必讲解了。

  3.巩固练习:

生字游戏。

  学生活动:

  1.自学生字。

(可以问别人、查字典、查书后的查字表等。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字音字形。

可以给生字组词。

  3.学生当小老师,讲解难字。

  4.当小老师带着大家做游戏。

  预设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指导书写

  教师活动:

出示带“田”字格的生字,指导学生观察。

指导示范,巡视指导书写。

  学生活动:

先让学生观察每个字的特点,再找出关键笔画的位置,说说书写要领。

  预设目标:

能认真踏实写字。

  六、巩固练习

教师活动:

捉迷藏

  具体做法如下:

将学生本节课中要求认的字重新放入另一篇文章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试读,找出藏在其中的字宝宝,然后试着读出这篇文章,并初步了解文章的意思。

学生活动:

找出藏在其中的字宝宝,然后试着读出这篇文章,并初步了解文章的意思。

  预设目标:

这种游戏适合于检验学生识字的迁移能力。

源于学生的生活,从学生喜欢的活动入手,把藏在文章中的字宝宝找出来,从而完成了生字的迁移。

  七、作业

  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2.发挥想象力,想象精卫和大海对话的情景。

  3.结合自己的想法评价精卫填海行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教师活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活动:

《精卫填海》是一个神话故事。

精卫是炎帝的女儿变成的一只小鸟,为了填平大海,她每天衔石头和树枝。

  预设目标:

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品味课文

  教师活动:

请你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

你认为哪个自然段写得最精彩?

  指导朗读,理解词义。

  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读,发表自己的看法。

  “愤怒”就是很生气的样子。

  “坚定”就是下了决心,一定要做到。

声音要重一些,表现出精卫的坚定。

  分角色朗读。

  预设目标:

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动学习。

  以读来体会、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

愤怒、坚定。

使本来难懂的词语,在朗读的体验中领悟到了,比起查字典解释的方式更适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三、体验课文

  教师活动:

刚才大家把大海、精卫的语气读得很精彩,我想如果我们再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情和想象,肯定能表现出大海和精卫,你们愿意试一试吗?

  学生活动:

学生表演。

  预设目标:

继续加深对角色的理解。

在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自由发挥,创设情境,体验角色,对精卫填海坚定的信念理解得更为透彻。

四、反思课文

  教师活动:

在这个故事中出现了大海和精卫这两个角色,你欣赏谁呢?

  同学们既欣赏精卫的勇敢善良,又欣赏大海的宽广美丽,为人类造福。

  如果你是善良的精卫运用你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减少洪水的发生呢?

  学生活动:

展开小小辩论会。

  预设目标:

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对作品的理解。

  五、课外延伸

  编新“精卫填海”。

  预设目标:

课内外结合,使学生逐步形成写作能力。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第三课《山海经》

2、大禹治水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

16大禹治水

  2、简介大禹。

  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1)把生字圈出来。

  

(2)把难读的句子画出来。

  2、检查自读情况。

  3、范读课文。

  思考讨论:

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

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从哪儿看出洪水很凶猛?

看图说说洪水的疯狂。

理解:

滔滔、淹没。

  (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3)这些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3、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

  四、过渡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

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

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教学部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治、洪、姓,指名读。

  2、引导学生说说字形记忆方法。

  3、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细读课文

  1、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哪一句写是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

大禹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

  

(2)学习二、三两句。

  指名读第二,三雨句,说说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

  (板书:

走遍吃尽)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是不是确指一千个,一万个?

它们说明什么?

  “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数字中的九?

它表示什么?

“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说明了什么?

  (板书:

挖通劈开)

  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

他可能会吃哪能苦呢?

  指导朗读。

  学生练读,齐读。

  2、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表示数量的词。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

突出表现了什么?

  板书:

13年三次过家门一次也没进

  (4)指导朗读。

  3、细读第4自然段。

  

(1)齐读。

  

(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

(联系二、三自然段讨论。

  (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板书:

制服洪水代代相传

  (4)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

  板书:

        16大禹治水

走遍 吃尽 挖通 劈开    制服洪水

13年 三次过家门 一次也没进 代代相传

第二单元名人长廊

第四课孔子

1、万世师表

课程标准: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识记孔子生平的主要史实“六经”,孔子儒家思想核心内容“仁,礼,和中庸”,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封建社会政治,教育及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各国的深远影响。

  2、理解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在后来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3、学会通过分析孔子的生平大事总结他的理想追求。

明白孔子思想对现阶段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运用孔子的教育思想探索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结合教材孔子对后世的影响的史实,在现实中寻找实例。

  教学建议通过提供大量的原始材料,包括《论语》原文,于丹《论语心得》视频,“孔子像”,“孔子周游列国图”,“孔子不仕,退修诗书图”,及其阅读教材内容分析概括出孔子生平大事,孔子思想核心,教育思想和对后世影响的具体表现,从而形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正确的评价孔子及其思想。

  课时设计1课时

 

  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难点:

  对孔子儒家思想礼-仁-中庸的理解和评价

  知识结构: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自学礼乐

  2.从政失败

  3.周游列国

  4.整理典籍

  二.开创儒家思想

  1.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

  2.儒家思想核心内容:

礼-仁-中庸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

  1.办学形式:

  2.教学内容:

  3.教育目标(成人-君子)

  4.教育方法:

  四.对后世的影响

  1.孔子思想对古代政治的影响

  2.对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的影响

  3.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4.对亚洲和世界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学习礼乐(15岁)

  [探究问题1]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

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时代:

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

“礼崩乐坏”

  影响:

1、孔子提出“仁”和“仁政”思想,反对暴政

  2、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

  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

  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

  2、讲学收徒(30岁)

  传承礼和仁;创办私学,广收学生

  3、从政生涯(51岁)

  官:

鲁—中督宰——司寇

  政治主张: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

  结果:

从政失败

  4、周游列国

  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原因:

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

  5、献身文化

  整理文化典籍

  [探究问题2]孔子一生的活动集中在从政、教学、著述三个方面。

试述其主要活动

  1、从政:

担任司寇;夹谷之会;周游列国

  2、教学:

”有教无类”,开辟私人办学先河;提出一系列教育思想;

  3、著述:

整理编辑“六经”

  二、开创儒家思想

  1、背景:

  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