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6802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docx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

周界防盗入侵报警系统

(1)施工工艺

(2)管路敷设

1)暗配管用硬质PVC管管材明配选用金属管。

2)暗配管管路宜沿最短的路由敷设,尽量减少弯曲。

在相邻拉线

盒之间,禁止S弯或U形弯。

埋入墙体或混凝土构件内的暗配管,其

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

3)所有管路接头、管口、进出箱盒处,均应做密封处理,以防混凝土、砂石进入暗配管内。

4)暗配管不宜穿越电气设备基础,必须穿越时,应加穿金属保护

管并就近可靠接地。

5)如为PVC管,应绑扎稳固。

6)PVC管明配安装时,每6m长的直线段做一个补偿接头。

7)当管道长度大于30m或拐弯处多于2处时,应加装拉线盒。

8)保证管道平滑无毛刺。

(3)线缆敷设

1)布放线缆前应对其进行绝缘测试,电线、电缆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测试合格后方可敷设。

2)布放线缆应排列整齐,不拧绞,尽量减少交叉,交叉处粗线在下,细线在上.

3)管内线缆不得有接头,接头必须在盒(箱)处连接。

4)所敷设的线缆两端必须做好标记。

同轴电缆的屏蔽层均需单端可靠接地。

5)线管不能直接进入设备接线盒内时,线管出线口与设备接线之间,必须采用金属软管过渡连接,软管长度不得超过1m,并不得将线缆直接裸露。

(4)红外对射探头安装

1)将不锈钢支架固定于墙上,将预留在盒内的导线从管内穿出用剥线钳剥去绝缘外皮,露出线芯10mm~15mm(注意不要碰掉线号套管),将盒内的线缆引出,压接在探测器的接线端子上,将余线缆盘回盒内,将探测器底座用螺钉固定在盒上。

固定要牢固可靠。

2)主动红外探测器在安装时,收、发装置应相互正对,且中间不得有遮挡物。

3)一台防停电电源可带10对红外对射接口,若传输距离超过200m应分段加装电源;红外对射探头需单独供电。

其他有关要求见产品说明书。

4)系统中每个边界接口应有惟一的编码与之对应,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编码;在系统正常使用前必须对接人系统中的边界接口进行注册。

(5)报警主机安装

1)报警控制箱安装位置、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于较隐蔽或安全的地方,底边距地宜为1.4m。

2)暗装报警控制箱时,箱体框架应紧贴建筑物表面。

严禁采用电焊或气焊将箱体与预埋管焊在一起。

管入箱应用锁母固定。

3)明装报警控制箱时,应找准标高,进行钻孔,埋人金属膨胀螺栓进行固定。

箱体背板与墙面平齐。

4)报警控制箱的交流电源应单独敷设,严禁与信号线或低压直流电源线穿在同一管内。

(6)设备接线、调试

1)接线前,将已敷设的线缆再次进行对地与线间绝缘摇测,合格后按照设备接线图进行设备端接。

2)报警主机及控制器采用专用接头与线缆进行连接,且压接牢固。

设备及电缆屏蔽层应压接好保护地线,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

3)按照施工图纸及产品说明书,连接系统打印机、UPS电源等外质量验收要点围设备。

4)在计算机管理主机上安装入侵报警系统管理软件,并进行初始化设置。

5)分别对各报警控制器进行地址编码,存储于计算机管理主机内,并进行记录。

6)对探测器进行盲区检测、防动物功能检测、防拆卸功能检测、信号线开路或短路报警功能检测、电源线被剪的报警功能检测、现场设备接入率及完好率测试等。

7)检测系统的撤防、布防功能,关机报警功能,报警系统管理软件(含电子地图)功能检测。

8)应配合安全防范系统联调,检测报警信息传输及报警联动控制功能一

(7)质量验收要点

1)周界防盗报警系统应进行功能与软件检测,检测内容如下:

①探测器的盲区检测,防动物功能检测。

②探测器的防破坏功能检测应包括报警器的防拆卸功能;信号线

③开路、短路报警功能;电源线被剪的报警功能。

④探测器灵敏度检测。

⑤系统控制功能检测应包括系统的撤防、布防功能;关机报警功系统后备电源自动切换功能等。

⑥系统通信功能检测应包括报警信息的传输、报警响应功能的检测。

⑦现场设备的接入率及完好率测试。

⑧系统的联动功能检测应包括报警信号对现场相关照明系统的触发、对监控摄像机的自动启动、视频安防监控与视画面的自动调人,相关出入口自动启闭,录像设备的自动启动等。

⑨报警系统管理软件(含电子地图)功能检测。

⑩报警信号联网上传功能的检测。

2)系统功能和软件全部检测,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合格率为100%时为系统功能检测合格。

3)报警系统报警事件存储记录的保存时间应满足管理要求。

4)对射式红外探测器要求使防水型,安装时必须严格按设计图要求加以区别。

必须达到红外对射探测器周边无破损和污染,并采取防尘和防潮措施。

要保证接收器在有效范围内接收到发射器发射过来的线束,并要求同组红外对射探测器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安装,还要保证每一对红外对射探测器反射接收范围内不允许有障碍物,以免造成误报警。

5)同组红外对射探测器在同一水平线上每lOmm允许偏差1mm;全长允许偏差5mm;同一垂直面上每lOmm允许偏差1mm,全长允许偏差5mm。

(8)成品保护

1)安装探测器时应注意保持墙面的整洁。

安装后应采取防尘和防潮措施。

2)安装应牢固,如有不合格现象,应及时修理好。

导线编号混乱,颜色不统一:

应根据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按编号进行查线,并将标注清楚的异型端子编号管装牢,相同回路的导线应颜色一致。

3)导线压接松动,反圈,绝缘电阻值低:

应重新将压接不牢的导线压接牢固,反圈的应按顺时针方向调整过来,绝缘电阻值低于标准值的应找出原因,否则不准投入使用。

4)显示屏上应设避雷装置。

5)压接导线时,应认真摇测各回路的绝缘电阻,如造成调试困难时,应拆开压接导线重新进行复核,直到准确无误为止。

6)柜(盘)、箱的平直度超出允许偏差:

应及时纠正。

7)柜(盘)、箱的接地导线截面不符合要求、压接不牢:

应按要求选用接地导线,压接时应配好防松垫圈且压接牢固,并做明显接地标记,以便于检查。

8)运行中出现误报:

应检查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虚接现象,直到调试正常为止。

9)探测器被油漆砂浆等污染:

应将其清理干净。

 

安装要求

 

承担有线电视机房内机架及所有电视设备的安装及线缆接驳,

要求线缆走向

清晰,走线整齐,设备排列合理美观。

 

充分利用提供的管道和电缆支架敷设

CATV

干线电缆并有效地接续。

所有接

口均在地面上,不得留在地下管道处,系统设置放大器箱及分支分配器箱。

 

充分利用甲方提供的各垂直,

水平电缆走线槽桥架,

引下线铁管,

进行电缆

穿敷。

 

负责对大楼内的有线电视分接箱内所有设备的安装和线缆接续以及终端盒

的安装和接续。

 

2

 

安装施工工艺

 

1)

按有关标准的施工工艺要求施行。

 

机房设备连线排列整齐有序,以利调试、维修、除尘保养等。

信号线与电源

采用正交排列,避免干扰。

各线缆严格按照规定的曲率半径换向过渡。

同类型线缆用扎带捆扎固定。

 

严格规范连接器接头工艺,接头制作后及时测试并记录,并采用监督审查制,经审查通过后方可密封。

 

2)分配器与分支器的安装 

①.明装:

 

a  

安装方法是按照部件的安装孔位,用

φ

6mm

合金钻头打孔后,塞进塑料

膨胀管,

再用木螺丝对准安装孔加以紧固。

塑料型分支器、

分配器或安装孔在盒

盖内的金属型分配、分支器,则要揭开盒盖,对准安装盒钻眼;压铸型分配、分

支器,则对准安装孔钻眼。

 

b  

对于非防水性分配器和分支器,明装的位置一般是在分配共用箱内或走

廊、阳台下面,必须注意防止雨淋受潮,连接电缆水平部分留出长

250

300mm

左右的余量,然后导线向下弯曲,以防雨水顺电缆流入部件内部。

 

.

暗装:

 

暗装有木箱与铁箱两种,

并装有单扇或双扇箱门,

颜色与墙面相同。

在木箱

上装分配器或分支器时,可按安装孔位置,直接用木螺丝固定。

采用铁箱结构,

可利用二层板将分配器或分支器固定在二层板上,再将二层板固定在铁箱上。

 

3)

用户终端安装

 

.

检查修理盒子口:

 

检查盒子口有不平整处,

应及时检修平整。

暗盒的外口应与墙面平齐;

盒子

标高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明装盒应固定牢固。

相邻两个用户盒安装见图

3-74

所示。

 

.

结线压接

 

先将盒内电缆接头剪成

100

150mm

的长度,

然后把

25mm

的电缆外绝缘层剥

去,

再把外导线铜网套如卷袖口一样翻卷

10mm

留出

3mm

的绝缘台和

12mm

芯线,

将线芯压在端子上,用

Ω

卡压牢铜网套处见图

3-75

所示。

 

.

固定盒盖

 

一般用户盒插孔的阻抗为

75

Ω

(也有

300

Ω

,彩色电视机其天线输入插孔

阻抗为

75

Ω

,把固定好导线的面板(即盒盖)固定在暗装盒的两个固定点处,

同时调整好面板再固定牢固。

 

3

 

调试和试运行

 

在系统所有设备安装完毕基础上

负责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调试及试运行工

作。

 

3.1.

前端设备调试

 

1)

各频道天线信号接入混合器

 

接入有源放大型混合器输入端,调整输入端电位器,使输出电平差在

2dB

左右。

 

2)

接入无源混合器输入端(在强信号频道的混合器输入端加接衰减器)

,调

整混合器输出端,各频道电平差控制在±

2dB

内。

 

3)

调整交、互调干扰:

 

a  

混合器输出端与线路放大器输入端相接,以提高电视信号的输出电平。

 

b  

放大器输出端接一电视接收机观察:

 

a

)放大器产生交、互调干扰,可适当减少放大器输入端电平,消除干扰。

 

b

)放大器输出端各频道电平应大于

105dB

;如果过小,此放大器的抗交、

互调干扰性能差,输出最大电平达不到线路电平的要求,则应更换放大器。

 

4)

按设计系统要求,

送入自办节目,

逐个检查设备的正常工作情况及输出电

平的大小,将前端设备调试到正常工作状态。

 

5)

前端设备调试完毕后,送信号至干线系统。

 

3.2.

调试干线系统

 

1)

调整各频道信号电平差(用频率均衡方法)

干线放大器输入端串入一只

频率均衡器,根据放大器输出信号电平差的情况,分别串入

6dB

10dB

12dB

等均衡量不等的频率均衡器,调整到正常工作。

 

2)

同时调整干线放大器输入端电平大小,

当产生交、

互调干扰时,

适当减少

输入端电子,可直接串入衰减器,调到输出电平符合原设计要求。

 

3. 3.

调试分配系统

 

1)

无源分配网络调试

 

按设计要求,

在无源分配网络的输入端送一个电视信号

(一般选用

UHF

频道,

或用电视信号发生器产生)

,调整输出端电平,使与原设计的输入电平相等。

场强计(或电平表)测量电视接收机在分配、分支器各输出端的电平,观察分析

信号电平和重影现象,判断安装质量好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

有源分配网络调试

 

a  

首先不接入电源给放大器,用万用表检查分支线路有无短路和断路,经

检查无误后,才能通电调试。

 

b  

调整网络中,各延长放大器的输入电平和输出电平、各频道信号之间的

电平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输入电平过低或过高,应调整放大器增益。

 

交、互调干扰调整。

在系统的输入端送高、中、低三个频道信号进行试验。

有交、互调干扰时,调整延长放大器的输入衰减或前端放大器的输出电平解决。

低频道电平过高时,调整斜率控制电路,达到“全倾斜”或“半倾斜”方式。

 

3)

无源

(或有源)

分配系统调整完毕后,

可接入干线送来的射频电视信号进

行统调。

 

4)

如果分配系统中含有调频广播信号,

则应对较强的调频信号加以衰减,

免干扰电视信号。

 

在安装完成之前,

向甲方提交调试和试运行的程序及记录表格,

供甲方批准。

并提交所有的记录和报告。

 

提供所有调试和试运行所需的工具、材料、仪器及劳务

 

安装施工工艺 

 

2)分配器与分支器的安装 ①.明装:

 

a  安装方法是按照部件的安装孔位,用φ6mm合金钻头打孔后,塞进塑料膨胀管,再用木螺丝对准安装孔加以紧固。

塑料型分支器、分配器或安装孔在盒盖内的金属型分配、分支器,则要揭开盒盖,对准安装盒钻眼;压铸型分配、分支器,则对准安装孔钻眼。

 

b  对于非防水性分配器和分支器,明装的位置一般是在分配共用箱内或走廊、阳台下面,必须注意防止雨淋受潮,连接电缆水平部分留出长250~300mm左右的余量,然后导线向下弯曲,以防雨水顺电缆流入部件内部。

 

②.暗装:

 

暗装有木箱与铁箱两种,并装有单扇或双扇箱门,颜色与墙面相同。

在木箱上装分配器或分支器时,可按安装孔位置,直接用木螺丝固定。

采用铁箱结构,可利用二层板将分配器或分支器固定在二层板上,再将二层板固定在铁箱上。

 

3)用户终端安装 ①.检查修理盒子口:

 

检查盒子口有不平整处,应及时检修平整。

暗盒的外口应与墙面平齐;盒子标高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明装盒应固定牢固。

相邻两个用户盒安装见图3-74所示。

 

②.结线压接 

先将盒内电缆接头剪成100~150mm的长度,然后把25mm的电缆外绝缘层剥去,再把外导线铜网套如卷袖口一样翻卷10mm,留出3mm的绝缘台和12mm芯线,将线芯压在端子上,用Ω卡压牢铜网套处见图3-75所示。

 

③.固定盒盖 

一般用户盒插孔的阻抗为75Ω(也有300Ω),彩色电视机其天线输入插孔阻抗为75Ω,把固定好导线的面板(即盒盖)固定在暗装盒的两个固定点处,同时调整好面板再固定牢固。

 3、 调试和试运行 

在系统所有设备安装完毕基础上,负责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调试及试运行工作。

 

3.1.前端设备调试 

1)各频道天线信号接入混合器 

接入有源放大型混合器输入端,调整输入端电位器,使输出电平差在2dB左右。

 

2)接入无源混合器输入端(在强信号频道的混合器输入端加接衰减器),调整混合器输出端,各频道电平差控制在±2dB内。

 

3)调整交、互调干扰:

 

a  混合器输出端与线路放大器输入端相接,以提高电视信号的输出电平。

 b  放大器输出端接一电视接收机观察:

 

(a)放大器产生交、互调干扰,可适当减少放大器输入端电平,消除干扰。

 (b)放大器输出端各频道电平应大于105dB;如果过小,此放大器的抗交、互调干扰性能差,输出最大电平达不到线路电平的要求,则应更换放大器。

4)按设计系统要求,送入自办节目,逐个检查设备的正常工作情况及输出电平的大小,将前端设备调试到正常工作状态。

 

5)前端设备调试完毕后,送信号至干线系统。

 3.2.调试干线系统 

1)调整各频道信号电平差(用频率均衡方法)。

干线放大器输入端串入一只频率均衡器,根据放大器输出信号电平差的情况,分别串入6dB、10dB、12dB等均衡量不等的频率均衡器,调整到正常工作。

 

2)同时调整干线放大器输入端电平大小,当产生交、互调干扰时,适当减少输入端电子,可直接串入衰减器,调到输出电平符合原设计要求。

 3. 3.调试分配系统 

1)无源分配网络调试 

按设计要求,在无源分配网络的输入端送一个电视信号(一般选用UHF频道,或用电视信号发生器产生),调整输出端电平,使与原设计的输入电平相等。

用场强计(或电平表)测量电视接收机在分配、分支器各输出端的电平,观察分析信号电平和重影现象,判断安装质量好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有源分配网络调试 

a  首先不接入电源给放大器,用万用表检查分支线路有无短路和断路,经检查无误后,才能通电调试。

 

b  调整网络中,各延长放大器的输入电平和输出电平、各频道信号之间的电平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输入电平过低或过高,应调整放大器增益。

 

交、互调干扰调整。

在系统的输入端送高、中、低三个频道信号进行试验。

有交、互调干扰时,调整延长放大器的输入衰减或前端放大器的输出电平解决。

低频道电平过高时,调整斜率控制电路,达到“全倾斜”或“半倾斜”方式。

 

3)无源(或有源)分配系统调整完毕后,可接入干线送来的射频电视信号进行统调。

 

4)如果分配系统中含有调频广播信号,则应对较强的调频信号加以衰减,以免干扰电视信号。

 

在安装完成之前,向甲方提交调试和试运行的程序及记录表格,供甲方批准,并提交所有的记录和报告,提供所有调试和试运行所需的工具、材料、仪器及劳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