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指标体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67214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9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评估指标体系.docx

《评估指标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估指标体系.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评估指标体系.docx

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

《青海大学院、系(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一)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级标准

备注

A

C

1.

定位与规划

定位与规划

定位准确,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建设目标清晰,有明确的实施措施和阶段性建设成果,并紧紧围绕学校(院)的定位与特色。

定位基本准确,有发展规划和建设目标,并付诸实施。

1.规划包括各教学部门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

2.办学思路指各教学部门教学改革、建设和发展的思路,主要指教学改革建设和发展目标、重点、步骤、措施和途径等内容。

3.专任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

4.师资指各教学部门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内容包括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专业分布结构等。

教学工作思路

教育思想观念 

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办学思路明确,服务和质量目标清晰,全员质量意识强 。

注重先进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与研究,办学思路清晰,领导和骨干教师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强。

教学中心地位

90%以上的师生认为部门领导一贯重视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每学期专题研究教学的工作会议不少于4次,正确处理教学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

70%以上的师生认为部门领导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每学期专题研究教学的工作会议不少于2次,基本能正确处理教学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

领导听课制度

领导责任分工明确,能领会上级部门的精神,保质保量并及时完成上级部门交给的任务。

坚持领导听课制度,每学期听课≥6次。

领导责任有分工,完成上级部门交给的任务。

坚持每学期能听课,每学期听课≥4次。

国家建设项目

部门领导负责国家级质量工程、211工程、日元贷款、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硕博点等项目申报、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部门领导负责国家级质量工程、211工程、日元贷款、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硕博点等项目申报、建设工作。

2.

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专任教师数量

各专业专任教师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生师比医学专业14:

1,其它专业16:

1。

各专业专任教师基本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生师比医学专业16:

1,其它专业18:

1。

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

35岁≤平均年龄≤45岁;高级职称比例≥40%;有外校学历的比例≥75%;梯队结构合理。

有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等;每专业有校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数≥1个,发展趋势好。

平均年龄≤35或≥46岁;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5%;有外校学历的比例达60%。

梯队结构基本合理。

每专业有校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数≥个。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级标准

备注

A

C

2.

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

有博士学位的比例≥10%,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比例≥60%,青年教师(35周岁以下)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比例≥90%。

有博士学位的比例≥5%,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比例≥40%,青年教师(35周岁以下)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比例≥70%。

3.符合岗位资格是指主讲教师具有讲师及以上职务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

4.新办专业是指毕业生不足三届的专业。

篇SCI、EI收录论文相当3篇;1部专著或主编著作(含教材)相当于4篇论文;参编著作(含教材)相当于2篇论文;1项专利相当于2篇。

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资格

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95%(新办专业为80%)

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达85%~90%(新办专业为60%)

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 

每学年100%的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含毕业生论文、设计指导)。

每学年开展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数≥教授人数的倍,高级职称报告率达到90%以上。

每学年95%的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含毕业生论文、设计指导) 。

每学年开展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教授人数的倍,高级职称报告率达到60%以上。

教学水平

学生对任课教师评价优良率≥85%。

同行专家及教学督导组对任课教师评价优良率≥85%。

检查组专家抽样听课评价优良率≥90%。

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获奖人次多。

科研促进教学的实例,且每专业≥3例。

学生对任课教师评价优良率≥75%。

同行专家及教学督导组对任课教师评价优良率≥75%。

检查组专家抽样听课评价优良率≥80%。

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获奖人次多。

科研促进教学的实例。

师资培养

专任教师科研情况

80%以上的专任教师参与各类各级科研(含教学研究)项目,年人均公开发表论文2篇(其中1篇为核心)或年平均教学工作量≥300学时。

60%的专任教师参与各类各级科研(含教学研究),年人均公开发表论文1篇或年平均教学工作量≥200学时。

培养措施与效果

师资培养制度健全,规划科学合理,提高青年教师素质的机制完善,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教师个人三年规划完成率≥90%。

师资培养有制度,有措施,有一定成效。

教师个人三年规划完成率≥80%。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级标准

备注

A

C

 3.

实验室、实习基地状况

各类功能的教学实验室配备完善,设备先进,利用率高,在本科人才培养中能发挥较好作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完善,设施能满足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要求。

实验室、实习场所的配置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

校拨经费包括教学差旅费、课程建设费、教改项目费、实验耗材费、学生毕业论文费等。

图书资料状况

有图书资料室,管理手段先进,对全校师生开放,图书使用效果好,学生满意率≥80%。

有图书资料室,只对本院系开放,学生满意率≥60%。

网站建设状况

网站内容全面,并能及时更新,登陆浏览量大,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网站建设在全校评比中排名前五。

网站内容更新较为及时,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作用。

网站建设在全校评比中排名在第十至第十五间。

教学经费

校拨经费使用情况

校拨经费管理严格规范,使用科学合理,教学专项经费100%用于本科教学,且使用充分高效。

经费使用尚合理、规范,教学专项经费100%用于本科教学。

4.

专业结构与布局

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有特点,注重老专业的改造和专业面的拓宽;新专业建设效果好,新办专业有一定量的经费投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专业的设置紧密结合地方产业,满足社会需要。

有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积极申报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专业的设置满足社会需要。

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修订有相关社会企事业单位专家、研究员参与,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有特色,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全面发展,有利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执行情况好。

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案基本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执行情况好。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级标准

备注

A

C

4.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建设目标明确,总体思路清晰,体现分阶段、分层次、系统建设的原则,建设步骤和保障措施切实可行。

课程建设负责人配备齐全,每门课程至少有2人以上教师担任,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好;专业主干课程学生调查优良率≥85%。

有省级以上精品(重点)课程,或校级一、二、三类重点建设课程门数每专业≥2门。

课程建设有目标、有思路,有建设步骤和保障措施。

课程建设负责人配备齐全,基本符合学校要求,能履行岗位职责;课程建设方案基本落实,有总结;专业主干课程学生调查优良率≥70%。

有省级以上精品(重点)课程,或校级一、二、三类重点建设课程门数每专业≥1门。

1.多媒体授课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技术。

2.用双语授课课程指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及以上的课程(外语课除外)。

教材建设与选用

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执行严格,教材选用整体水平高,使用效果好;针对本部门的优势学科,有重点支持特色教材编写的规划和措施,成效好,教师和学生的满意度≥85%。

积极申报学校教材基金建设项目。

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主干课程选用同行公认的优秀教材,并注意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教师和学生的满意度≥75%。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成效显著;有效运用各种多媒体授课,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30%,有一定数量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好。

注意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技术有一定的使用面。

教研室活动

教研活动制度健全,定期组织听课评课、教学观摩、教学方法研究等活动,每学期教研活动≥4次。

活动主题突出,有针对性,记录详实。

教研室组织健全,教研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每学期教研活动≥2次。

双语教学

有实施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和政策;具有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或生物、信息、金融类专业采用双语教学课程≥10%,其它专业至少开出1门双语课程,教学效果好。

重视并积极实施双语教学;生物、信息、金融类专业采用双语教学课程≥5%,教学效果好。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级标准

备注

A

C

4.

课程考核

考核方式改革的总体思路明确,有具体要求,考核方式与课程(环节)特征相适应,改革成效显著。

有考核方式改革试点课程,考核内容全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形式多样化,有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课程占考核课程的比例≥85%,全部课程均有成绩分析且分析内容全面、准确;成绩更正次数平均每门课程、每百名学生不大于次。

有考核方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要求,考核方式与课程(环节)特征基本适应,有改革成效。

考核内容较全面,基本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课程占考核课程的比例≥75%,85%以上的课程有成绩分析且分析合理;成绩更正次数平均每门课程、每百名学生不大于1次。

实习和实训

有完善的、与实验教学内容相符的实验大纲和指导书,实验开出率达100%。

相关任课教师指导全部实验。

有省级以上实习实训基地(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每专业至少有2个稳定的校外挂牌的实习基地,且实习基地的设施、条件满足教学需要;实习基地的学生容纳数大于每年级专业学生数的60%。

有实习和实训大纲,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实习和实训安排,安排率达100%。

实习、实训教学文件完备;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实习、实训,时间、内容有保证;实习、实训过程规范、记录完整,实习报告全部批阅、成绩评定客观、合理;实习效果好。

每学年都安排学生社会实践,学生参加人数≥98%,学生满意度评价≥90%。

 

有实验大纲和指导书,实验开出率达90%以上,相关任课教师指导70%的实验。

每专业至少有1个稳定的校外挂牌的实习基地,且实习基地的设施、条件满足教学需要;实习基地的学生容纳数大于每年级专业学生数的40%。

有实习和实训大纲,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实习和实训安排,安排率达80%以上。

实习、实训教学文件基本完备;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实习、实训;实习、实训过程记录较完整,实习报告全部批阅、成绩评定客观;实习效果较好。

每学年都安排学生社会实践,学生参加人数≥94%,学生满意度评价≥70%。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级标准

备注

A

C

4.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注重内容更新,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

一、二年级学生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的人数≥2%。

三、四年级参加企业或生产单位或科研单位实践活动的人数≥80%。

注重内容更新,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

一、二年级学生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

三、四年级参加企业或生产单位或科研单位实践活动的人数≥60%。

1.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2.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3.实验室开放包括开放的范围、时间、内容、对学生的覆盖面等。

其中开放的范围包括科研(专业)实验室。

4.研究与实践成果是指教学管理调研或咨询报告、论文、专著等。

5.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目标的确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统计与测量)、评估、信息反馈、调控等环节。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80%,效果好。

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60%,效果较好。

实验室开放

有开放实验室;工作日全天开放;实验室开放的各类记录详实;学生调查满意率≥90%。

效果好。

有开放实验室;按工作日计平均每天开放时间≥7小时;有实验室开放记录;学生调查满意率≥70%。

有一定效果。

5.

管理队伍

结构与素质

具有讲师或硕士以上的固定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强。

有固定的管理人员,素质较高。

教学管理及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有教改实践,申报各级教改项目平均每人≥项。

批准的各级教改项目占申报项目比例≥40%。

按时结题。

在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

有教改实践,申报各级教改项目平均每人≥项。

批准的各级教改项目占申报项目比例≥20%,按时结题。

教学管理服务

服务意识强,师生满意,无教学事故发生和学生投诉。

师生基本满意,学年教学事故发生≤1次。

能对出现的教学事故及时严格处理。

质量控制

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

各级教学管理文件保存完整,有结合本单位实际的配套制度,执行严格;各类教学档案完备,保管妥善,查阅方便;各类教学管理报表信息准确、完整,收集、汇总、上报及时。

各级教学管理文件保存完整,并能执行;各类教学档案完备,保管妥善;各类教学管理报表收集、汇总、上报。

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每学期进行教学检查,针对性强,重点突出,整改措施得力,效果明显,资料完备,高质量完成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考评。

对学校各类教学检查执行情况良好。

每学期进行教学检查,有一定效果,资料基本完备,认真完成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考评。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级标准

备注

A

C

5.

质量控制

教学质量监控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特别是对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质量有得力的监控措施且执行情况良好),教学秩序良好。

对教学质量检查有信息收集和评估办法,能按时进行质量调查,信息反馈渠道畅通。

严格调课、停课制度,年人均调、停课次数≤。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对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质量有监控措施),教学秩序较好。

执行调课、停课制度,年人均调、停课次数次之间。

三基是指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6.教风与

学风

教师风范

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

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严格履行岗位职责,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无教学事故发生。

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严格履行岗位职责,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教学事故≤1次。

学习风气

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

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优良;辅导员、班主任配备齐全;年学生考试违纪率≤%。

年学生其它违纪率≤%。

对学校涉及学生处理的文件100%通知到学生本人,学生申诉率≤10%。

能遵守校纪校规,考风良好;有辅导员、班主任;年学生考试违纪率≤%。

年学生其它违纪率≤%。

对学校涉及学生处理的文件100%通知到学生本人,学生申诉率≤20%。

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与效果

学风建设实施方案设计合理,积极开展新生入学专业教育,各类检查可操作性强。

全部教师统计学生上课出勤率,学生上课出勤率≥95%。

早晚自习出勤率≥95%,效果好。

有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和各类相关的检查制度。

开展新生入学专业教育。

全部教师统计学生上课出勤率,学生上课出勤率≥85%。

早晚自习出勤率≥75%,效果较好。

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激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配套措施得力,落实情况好;每年开展、组织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不低于4次。

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年参加人数≥80%,校级以上奖励≥2项。

有激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配套措施;每年开展、组织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不低于2次。

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年参加人数≥60%,有一定成果。

7.教

学效果

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

熟练掌握“三基”知识,水平高。

基本掌握“三基”知识,合格。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级标准

备注

A

C

7. 

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积极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英语大赛等活动,研究实践成果和校级以上奖励≥5项。

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参加科技活动。

学生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研究实践成果和校级以上奖励。

水平考试

积极实施英语分级教学,应届毕业生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通过率≥40%。

当年应届毕业生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二级考试累计通过率≥40%。

应届毕业生考研报考率≥25%,录取率≥10%。

积极实施英语分级教学,应届毕业生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通过率≥30%。

当年应届毕业生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二级考试累计通过率≥30%。

应届毕业生考研报考率≥15%,录取率≥5%。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情况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结合实际,能全面反映培养目标要求;一人一题,难度适当,份量适中;每届选题更新率≥80%,无2年以上的陈题;密切联系科研、社会生产及实验室实际≥60%。

毕业设计过程质量控制制度完善落实到位;中期检查情况好,有记录。

医学专业组织毕业考试规范,考试过程严格,毕业考试合格率≥95%。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结合实际,能全面反映培养目标要求;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原则。

每届选题更新率≥50%,无4年以上的陈题;密切联系科研、社会生产及实验室实际,或是有实用前景的理论课题≥50%。

有毕业设计过程质量控制制度,并实施;中期检查情况尚可,有记录。

医学专业组织毕业考试,考试过程严格。

论文或设计质量

毕业论文100%格式规范,无抄袭现象。

毕业论文90%格式规范,每篇论文抄袭率为≤10%。

思想道德修养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心理素质

措施完善、有效,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好,心理健康。

措施得力,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较好,心理健康。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级标准

备注

A

C

7. 

体育

体育

每级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比上年同期提高10%以上,群众性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活动开展得好。

每级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比上年同期提高5%以上,重视群众性体育活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社会声誉

社会评价

建立健全毕业生质量信息反馈机制;80%以上在校生或毕业生对教学工作、教师教学水平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质量调研活动并有分析报告。

集体获取校级以上荣誉数在全校排前四名。

70%以上在校生或毕业生对教学工作、教师教学水平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

集体获取校级以上荣誉数在全校排前十名。

就业

就业情况

就业工作措施得力、效果好,应届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85%,就业质量高。

就业工作有措施、效果较好,应届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70%。

特色项目

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教学部门的独特优质风貌。

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

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

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

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

 

《青海大学院、系(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二)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级标准

备注

A

C

1.

定位与规划

定位与规划

定位准确,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建设目标清晰,有明确的实施措施和阶段性建设成果,并紧紧围绕学校(院)的定位与特色。

定位基本准确,有发展规划和建设目标,并付诸实施。

1.规划包括各教学部门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

2.办学思路指各教学部门教学改革、建设和发展的思路,主要指教学改革建设和发展目标、重点、步骤、措施和途径等内容。

3.专任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

4.师资指各教学部门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内容包括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专业分布结构等。

教学工作思路

教育思想观念 

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办学思路明确,服务和质量目标清晰,全员质量意识强 。

注重先进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与研究,办学思路清晰,领导和骨干教师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强。

教学中心地位

领导一贯重视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每学期专题研究教学的工作会议不少于4次,正确处理教学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

领导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每学期专题研究教学的工作会议不少于2次,基本能正确处理教学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

领导听课制度

领导责任分工明确,能领会上级部门的精神,保质保量并及时完成上级部门交给的任务。

坚持领导听课制度,每学期听课≥6次。

领导责任有分工,完成上级部门交给的任务。

坚持每学期能听课,每学期听课≥4次。

国家建设项目

部门领导负责国家级质量工程、211工程、日元贷款、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硕博点等项目申报、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部门领导负责国家级质量工程、211工程、日元贷款、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硕博点等项目申报、建设工作。

2.

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专任教师数量

各专业专任教师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各专业专任教师基本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

35岁≤平均年龄≤45岁;高级职称比例≥40%;有外校学历的比例≥75%。

梯队结构合理。

有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