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67276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

《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

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保山市畜牧兽医局(2011年9月20日)

为全面总结“十一五”保山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研究“十二五”全市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和推进现代畜牧产业建设的思路及对策,市畜牧兽医局组成调研组,于

2011年9月15日—18日赴隆阳区、腾冲县对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实地走访了畜禽商品基地的养殖大户,与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对畜牧业发展现状、畜牧业服务体系和畜牧龙头企业的运行情况、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现将调研的情况及相关建议报告如下:

一、“十一五”畜牧产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以来,我市按照“增加总量、提高质量、注重防疫,突出特色、择优发展”的方针,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围绕畜牧产业科学发展主题,转变畜牧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全市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畜牧业产值和畜产品产量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

(一)成效明显

——畜牧产业从量变到质变中健康发展。

一是畜牧业产值迅速提高,2010年全市实现畜牧业产值

47.8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

30.31亿元,年均递增

22.28%;二是畜产品产量有较大增加,2010年全市实现肉类总产

31.3万吨,与2005年相比,增加

14.33万吨,年均递增

13.03%;实现禽蛋产量

1.26万吨、牛奶产量

0.72万吨,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加

0.6万吨和

0.44万吨,年均递增分别达

13.08%和

20.78%。

肉奶蛋人均占有量达到

131.65公斤,比2005年增加

57.81公斤,年均递增

12.26%;三是生产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全市猪、牛、羊出栏率分别达

122.25%、

30.29%和

69.73%,与2005年相比,分别提高

35.5、

10.7和

20.5个百分点。

畜牧科技含量有新提高,推广应用了畜牧增产增效实用技术,畜禽养殖周期缩短,出栏量大幅度增加,2010年全市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

315.8万头、

18.47万头、

29.75万只和

941.58万只,年均分别递增

12.22%、

11.74%、

11.98%和

14.5%;四是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监管水平提高。

全市加大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建立和完善了动物防疫体系,重大动物疫病免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加大了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保障了畜产品安全。

——畜牧生产方式逐步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变。

一是养殖观念发生了转变,广大农村由自给自足的小生产向商品化的规模经营迈进;二是畜牧业经济正在由追求养殖数量的数量型向数质并重的效益型转变;三是生产方式逐步由人畜混居、畜禽混养向人畜分离的规模化养殖方向转变;四是畜牧业投入由单一的财政投入走向财政投入、信贷投入、民间和社会投入的多元化投入转变。

2010年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发展到31个,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发展到128户,畜禽养殖示范村发展到195个,畜禽养殖合作社达到87个。

——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

2010年全市实现畜牧业产值

47.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

132.39亿元的

36.1%,在大农业中跃居第一位;全市农民人均农业现金收入2277元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达813元,占

35.7%,而在一些山区农民家庭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甚至达到50%以上,畜牧业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

——畜牧产业化经营有所发展。

2010年全市有畜牧产业化经营组织141个(家),其中涉牧龙头企业46家,畜牧产业化中介服务组织95家,畜产品交易市场23个。

涉牧龙头企业方面:

目前全市成规模的各类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6家,比2005年(下同)增加27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3家,其中省级3家,市级10家,县级33家。

全市规模较大的畜牧龙头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

3.96亿元,比2005年增长

3.5倍,其中从事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12家,按加工对象分,蛋品加工1家,牛羊肉加工3家,火腿、腌腊制品加工5家,牛奶加工2家,蜂蜜加工1家;2010年加工各类畜产品5522吨,销售收入11621万元,实现利税776万元。

从事猪牛羊屠宰加工的企业7个,2010年屠宰生猪

43.3万头,加工费912万元,利税358万元。

畜牧业产业化中介服务组织方面:

全市目前比较规范的畜牧经济合作组织共有95个,其中畜禽专业养殖合作社87个,入社户数4515户,户均增收4613元;专业协会8个,入会农户403户,户均增收1960元;畜牧业经纪人2948人,年销售畜产品

143.2万头(只),价值108421万元。

畜产品市场方面:

我市现有畜禽及畜产品交易市场23个,2010年共交易猪牛羊禽等动物

270.15万头(只羽),交易畜产品6万吨,交易额

13.58亿元。

其中专业畜产品批发市场2个,交易额15090万元。

2010年各类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种植饲料原料23万亩,饲养生猪10万多头,牛2360头,羊

1.78万只,禽

36.25万只;企业带动农户42197户,平均每户增收2175元;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723人,支付工资

730.5万元。

2011年上半年畜牧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主要指标快速增长。

一是畜牧业产值产量大幅增长。

今年1—6月全市畜牧产值达

23.78亿元,同比增

18.95%;肉类总产达

15.36万吨,牛奶产量4417吨,禽蛋产量5551吨,同比分别增长20%、35%和

1.2%;猪、牛、羊、禽存栏分别达

267.38万头、

62.84万头、

44.23万只和

633.8万只,同比分别增长

11.3%、

9.7%、

3.8%和

11.4%;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

156.28万头、

8.39万头、

14.1万只和

484.9万只,同比分别增长

18.8%、

21.5%、

15.3%和

15.2%。

今年1—9月畜产品一直保持在高价位上运行。

一是生猪销售价格创造历史新高,生猪产业处于盈利黄金期。

9月中旬,仔猪、待宰活猪、去骨带皮猪肉价格分别为40元/公斤、

20.2元/公斤和32元/公斤,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

233.3%、

71.2%和

68.4%。

目前猪粮比价

9.5:

1,处于高盈利,据测算,出栏100公斤重的生猪可获利600元左右,生产效益进一步增加。

生猪生产总体上呈现出有市有价,产销两旺,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预计2011年,生猪市场价格将会持续推高,生猪养殖会有较大盈利空间。

二是禽蛋价格走高。

9月全市家禽存出栏同比增长都在10%以上,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鸡蛋和活鸡均价分别为

10.6元/公斤和18元/公斤,同比增幅分别为

15.2%、

12.5%,土杂鸡养殖和蛋鸡生产出现高盈利,据测算,每只蛋鸡一个生产周期利润约为45元左右;每只出栏2公斤土杂鸡可盈利15—20元,养殖效益较高,市场前景看好。

三是牛羊价格坚挺,发展势头强劲。

9月份我市牛羊肉价格分别为38元/公斤和45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

11.7%、

18.4%。

按目前价格测算,农民出栏一头肉牛可获利600元左右,出栏一只肉羊可获利250元左右。

受市场消费能力不断上涨的拉动,牛羊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二)主要做法

1、抓扶持政策的落实,促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是认真落实了《中共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决定》,切实加强了对畜牧产业的领导,

2004年7月,恢复成立了保山市畜牧局。

二是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2008年底先后完成了市县(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了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动物卫生执法监管、畜牧兽医技术支持机构,全市乡镇畜牧兽医站(人、财、物)三权上划由县区畜牧兽医局管理,为加快全市畜牧产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十一五”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能繁母猪补贴及保险、生猪及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生猪及奶牛良种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投入。

2006—2010年我市共争取到国家和省级扶持畜牧业发展的项目资金

2.4亿多元,拉动民间投资

4.8亿元。

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投入的增加,调动了农民养畜积极性,促进了畜牧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2、抓项目的申报和实施,促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十一五”以来,我市以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为契机,采取项目带动和政策支持等措施,实施了生猪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生猪产业等一大批畜牧建设项目,改善了畜牧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

通过扶龙头、树典型、办样板,打造了一批生猪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科学养畜示范村,培植了一批养殖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大户带动、专业合作社带动、养殖协会带动、养殖小区带动的发展格局。

涌现出隆阳区尹家坝“信用社+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模式、腾冲县“正大肉鸡一条龙养殖”模式、施甸县“绿森公司+基地+农户”生猪养殖模式、龙陵县河头“禽蛋专业合作社+农户”生态养殖模式以及茶—畜结合、果—畜结合、林—畜结合等生态种养的循环经济模式。

3、抓畜牧科技推广,促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健全了畜牧科技推广体系。

围绕畜禽杂交改良技术、饲料青贮技术、配合饲料应用技术、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等多项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畜牧兽医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二是完善科技帮扶机制。

每年抽派200名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实施畜牧科技进村入户挂钩帮扶工程,重点帮扶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示范村、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生产。

三是建立畜禽良繁体系。

以实施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为抓手,以民营种畜场为基础,加大“二元杂”母猪的繁育推广,2010年全市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各类种畜禽场19家。

“十一五”期间,每年推广猪人工授精50万窝、肉牛冻精改良3万头以上,同时,加大了腾冲槟榔江水牛、保山猪、龙陵黄山羊及奴比亚山羊的选育推广力度。

四是加强科技培训,全面提升行业科技人员的素质。

结合畜牧业建设项目的实施每年培训养殖户1万多人。

五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保山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及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提高了生猪养殖科技含量和养殖效益。

4、抓疫病综合防控,促畜牧业健康发展

一是切实抓好动物防疫责任制的落实。

建立健全了动物防疫“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目标责任制;实施了动物防疫整村推进措施和工作公示制度,提高防疫质量,接受群众的监督。

2010年度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重大动物疫病应免疫密度分别达

95.57%、

93.28%、

90.27%、92%;猪、牛、羊、禽疫病死亡率分别控制在3%、1%、2%、6%以内。

二是强化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和交通检查站监管工作;加强生鲜乳收购、饲料兽药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的监管;加大动物卫生违法案件查处力度,确保了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

2010年,全市畜禽产地检疫145万头(只、羽),畜禽屠宰检疫

43.3万头,交通运输监督检查猪牛20万头。

三是切实抓好疫病监测,提高预警能力。

认真组织开展实验室检测;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加强对境外疫情的监控,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传入。

四是加大了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2006年至2010年,市、县区安排动物防疫经费1000多万元,动物防疫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

2007年—2009年投资70万元,购臵冷藏冰柜567台,基本解决了全市883个建制村疫苗冷藏设备;提高了村级防检员补助标准,由之前的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200元。

5、抓部门自身建设,促工作作风转变

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和“三查三看”教育,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是抓好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加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制度、效能政府”制度建设,用实际行动打造“诚信政府、阳光部门”形象。

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围绕“十一五”畜牧产业发展目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安排、一起抓落实。

(三)基本经验

“十一五”我市畜牧产业快速发展,为农民增收起到了支撑作用,归结起来,基本经验有五条: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政策是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全市上下切实加强了对畜牧产业的领导,尤其是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养畜积极性,促进了畜牧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是抢抓机遇、争上项目、增加投入是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着力实施了一大批畜牧建设项目,改善了畜牧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

三是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是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有效举措。

通过扶龙头、树典型、办样板,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合作社、养殖协会、养殖小区带动畜牧产业发展的格局。

四是依靠科技、优化结构是畜牧业增产增效促进发展的不竭动力。

农田种草养畜、水牛奶开发、肉牛冻改、猪人工授精、畜禽计划免疫、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等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畜牧产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五是抓安全,建预案,加强动物防疫是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制定了应急处理重大动物疫情的预案,完善了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考核,强化了动物防疫监管,加强了畜产品和畜牧业生产资料质量检测,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一批畜产品通过了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

(四)存在问题“十一五”期间,保山畜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

1、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水平低。

2010年全市实现畜牧业产值

47.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

132.39亿元的

36.1%,但仍处于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过度时期,千家万户的传统家庭养殖模式处于主导地位,尚未摆脱畜禽混养、人畜混居的状况,分散养殖制约着畜牧科技的推广进程,落后的生产方式以致生产水平低,优质畜产品比例低。

2、畜牧业结构不够合理。

从大农业结构看,2010年全市实现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36.1%,而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50%以上;从畜牧业内部结构看,猪肉占83%,牛羊肉占10%,禽肉占7%,猪肉所占比重高,牛羊肉比重低。

从肉奶蛋结构比例看,2010年全市人均肉奶蛋占有量达

131.65公斤,其中:

肉类

123.85公斤,奶

2.85公斤,蛋

4.95公斤,肉类比重高,奶蛋比重低,表明畜牧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存在差距。

3、资源制约性增大。

天然草原是发展草食畜的资源,但我市的天然草原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动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造林面积逐年增加,天然草原面积逐年减少;二是天然草原受紫茎泽兰等毒害草的侵蚀,天然草地严重退化;三是人工草地面积较少,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全市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场保留面积约15万亩,经多年使用,退化严重;四是草食畜的年饲养量在逐年增加,草地对牲畜的承载能力也在逐年下降。

因此,天然草原资源对发展草食畜的约束性在不断增大。

4、产业化经营进程缓慢。

长期以来,我市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市场建设滞后,是畜牧产业发展的瓶颈。

现有的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产业链短,竞争力不强,带动能力弱。

由于缺乏较强实力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之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信息不灵,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与市场需求相脱离,畜牧产业化经营进程推进缓慢。

5、基础设施薄弱。

“十一五”期间国家和省级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畜牧业的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市县乡财政困难,对畜牧业投入较少,市县乡畜牧行政管理、技术推广、执法监管、动物疫病预警监测、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必需的办公条件和实验室设备,制约着服务能力的提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从事养殖业的土地多为租赁的临时用地,其地上附着物不能作为银行抵押贷款,导致部分养殖业主因资金周转困难,影响了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扩大和设施畜牧业的推进。

6、疫病防制任务艰巨。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动物疫病防制的难度在加大,一方面是防堵内地疫情向边疆的扩散,另一方面是防止境外疫情的传入。

我市地处边疆,腾冲、龙陵两县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

168.78km,动物疫情常常通过共用牧场或边贸互市流通传入,在内外疫情的夹击下,加大了畜牧业发展的自然风险。

因此,加强动物疫病的防制是保障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十二五”畜牧产业发展的总体框架

(一)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突出优势,集约发展,突破加工,创建品牌,提升效益”的要求,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为主线,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方向,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园区建设为主导,以发展规模养殖户为主体,以防疫为保障,做大做强生猪产业,加快草食畜发展,走以加工带养殖,以龙头连基地,以品牌拓市场的发展路子。

突出抓好畜牧兽医技术支持、科技推广、动物卫生监督三大体系建设,着力建设优质肉猪、肉牛、肉羊、水牛奶四大基地,认真实施畜禽良种、饲草饲料、畜产品基地、产业化经营和动物防疫五大工程,努力把保山建成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规划肉类总产量50万吨,牛奶产量

1.8万吨,禽蛋产量

2.8万吨,年均递增分别为10%、20%和15%;规划畜牧业产值75亿元,年均递增10%,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

(三)发展重点

1、立足可持续发展,创建一批农牧结合生态示范园区。

“十二五”期间,以发展适度规模饲养、健全农牧结合机制、加快设施养殖为主要抓手,以合作社为调整生产关系的主要手段,以养殖业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为主要方式,加快推进林—畜(果—畜、烟—畜、茶—畜)结合的现代畜牧业生态示范园区建设,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要求,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走出一条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

2、立足产业转型升级,创建一批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养殖园区。

按照统一畜舍建设规范、统一良种、统一防疫程序、统一饲养管理规程、统一排污处理,建设一批生猪、奶牛(奶水牛)、肉牛、家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养殖园区。

加大项目申报力度,争取项目建设资金,推动养殖小区、养殖园区饲养上规模、管理上水平、经营出效益,着力构建优质畜产品集中产区。

3、立足产业化经营,创建一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抓住云南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保山沿边开放试验示范区建设、西部大开发、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较强实力的畜产品加工、奶制品加工、饲料加工企业,构建“加工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建成一批区域性或跨区域的畜牧业新型产业体系,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进程。

4、立足改革创新,提升畜牧兽医系统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畜牧兽医技术培训,全面提升全市畜牧兽医人员综合素质。

组织实施职业兽医资格认定,实施兽药GSP准入制度,切实执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鲜奶收购许可、饲料生产条件审查等行政许可制度,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申报认证工作,强化动物卫生行政执法,加强动物疫病实验室诊断和检测预警、饲料兽药质量检验以及基层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畜牧业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提升畜牧兽医系统“三位一体”(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公共服务水平。

(四)对策措施

围绕把保山建成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目标,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1、突出抓好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改善畜牧兽医科技推广体系的工作条件,重点建设市县(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

二是建立畜牧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发挥信息对畜牧产业发展的服务功能。

三是依托生猪、奶牛、家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推进设施畜牧业的发展,提升畜牧产业的发展能力。

2、突出抓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实施生猪“三百工程”,抓好100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100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0个生猪养殖专业村的建设,推动全市生猪产业快速发展;二是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建设现代畜牧业生态园区20个。

三是建设奶水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20个,推行“公司(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奶产业产销对接,安全生产。

3、突出抓好草食畜的发展,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

按照生态立市、统筹兼顾、产业协调、相互促进的原则,推行“果—草—畜”农牧结合种养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实施肉牛、肉羊养殖“双百工程”,即:

扶持建设100个肉牛养殖示范村,扶持肉羊养殖大户100户,加快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

4、突出抓好畜牧产业化经营,推动产业升级。

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建成有较强实力的肉类加工、奶类加工、饲料加工龙头企业5户以上。

发挥合作社在技术推广、行业自律、维权保障、市场开拓方面的作用,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畜禽养殖、畜产品流通合作社达到100个以上。

5、突出抓好畜牧科技推广,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抓好保山猪、龙陵黄山羊、腾冲槟榔江水牛、明光小耳猪等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二是鼓励和支持有发展潜力的畜禽养殖大户按照种畜禽生产经营条件,完善生产设施、扩大生产规模,发展成为种畜禽生产场,增加优良种畜禽供应量。

三是抓好肉牛冻精改良、猪人工授精、优质牧草种植、饲料青贮、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推广。

6、突出抓好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健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机制,落实防疫责任制,强化各项防控措施。

二是强化动物免疫。

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臵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全面提高免疫密度、免疫质量和免疫效果。

三是健全动物疫病和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建立健全畜禽养殖备案登记制度。

四是建立适应畜牧产业发展需要的动物疫病快速诊断和检测预警技术支持体系,果断处臵动物疫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三、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一)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打牢产业发展基础。

建议:

一是按照“一村一品、连村一品”发展要求,围绕畜牧业优势产业布局,突出抓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的建设。

各级政府在产业用地、贷款贴息、项目财政资金补助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是对于金融机构支持畜牧业的发展,信贷投放应突出两个“重点支持环节”:

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饲养环节,促进畜牧业规模化程度和生产水平提升;重点扶持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环节,保障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

三是在云南省“十优十强”、“百园百县”创建活动中,恳请省农业厅对保山畜牧产业发展给予倾斜支持,提升畜牧产业发展能力。

(二)加强畜牧业龙头企业建设,提高产业化带动能力。

建议:

一是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辐射能力强,特别是与农民增收联系密切的畜牧龙头企业,各级政府应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技改扩产支持等多种方式进行扶持;二是要把肉品加工、奶制品加工、饲料加工纳入招商引资重要内容,通过招大商、引强商,进一步做大做强保山畜牧业。

(三)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提升畜产品安全水平。

建议:

一是大力推广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积极培育无公害畜产品基地。

二是加强对龙头企业、养殖业主开展无公害畜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质量认证引导,增强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对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或组织,省市县各级政府应给予奖励和表彰。

(四)加快发展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强化产业化组织载体功能。

建议:

一是支持龙头企业和畜牧经济能人牵头创办畜禽养殖和流通合作社,培育发展各类农村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