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7464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docx

第14讲化学与生活

第14讲 化学与生活

考点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人类为了维护生命的健康,必须摄取食物,食物的成分主要有_蛋白质_、_糖类_、_油脂_、_维生素_、_无机盐_、_水_,通常称为_营养素_。

2.蛋白质。

(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_基本物质_,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_主要原料_。

(2)蛋白质是由多种_氨基酸_(如_丙氨酸、甘氨酸_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_化合物_,相对分子质量从_几万_到_几百万_,它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3)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_蛋白质_,在胃肠道里与水反应,生成_氨基酸_,一部分氨基酸被_氧化_,生成_尿素、水_和_二氧化碳_等排出体外,同时放出_热量_供人体活动的需要。

另一部分重新组成_蛋白质_,维持人体_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_。

(4)血红蛋白是由_蛋白质_和_血红素_构成的。

血红蛋白能与一氧化碳结合,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_氧气_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死亡。

(5)酶也是一类重要的_蛋白质_,是生物_催化剂_,能催化_生物体_体内的反应。

3.糖类。

(1)糖类是由_碳、氢、氧_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常见的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蔗糖、淀粉、纤维素等均属于_糖_类。

(2)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与水反应,最终变成_葡萄糖_。

(3)在人体内,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_缓慢氧化_转变为_水_和_二氧化碳_,同时放出能量。

(4)日常生活中食用的_白糖_、_冰糖_和_红糖_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它是食品中常用的_甜味_剂。

4.油脂。

(1)常见的油脂有_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牛油、奶油_等。

(2)在室温下,植物油脂通常呈_液_态,称为_油_;动物油脂呈_固_态,称为_脂肪_,二者合称_油脂_。

5.维生素。

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_新陈代谢_、预防_疾病_、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_夜盲症_,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_坏血病_。

考点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_11_种,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在人体中含量超过_0.01%_的称为常量元素,如_碳_、_氢_、_氧_等;含量低于_0.01%_的称为微量元素。

2.在人体中,碳、氢、氧、氮几种元素主要是以_水_、_糖类_、_油脂_、_蛋白质_和_维生素_的形式存在。

其余的元素主要以_无机盐_的形式存在。

3.成人体内含钙约1.2kg,其中99%存在于_骨骼_和_牙齿_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晶体的形式存在。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_佝偻病或发育不良_,老年人缺钙会发生_骨质疏松_。

4.人体所缺乏的微量元素与相关病症:

(用线连接起来)

(1)缺锌       a.贫血

(2)缺铁b.癌症

(3)缺硒c.甲状腺肿大

(4)缺氟d.发育不良、生长缓慢

(5)缺碘e.龋齿

考点3:

有机合成材料

1.化合物分为_无机化合物_和_有机化合物_两大类。

有机化合物含有_碳_元素,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钙等具有_无机化合物_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作_无机化合物_。

2.有机化合物的数目异常大的原因是_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_。

3.淀粉、蛋白质等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通常称它们为_有机高分子化合物_,简称_有机高分子_。

4.有机高分子材料指的是用_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_的材料。

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都属于_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_,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则属于_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_,简称_合成材料_。

5.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_小分子_聚合而成的,所以也称为聚合物。

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加热时会_熔化_,冷却后变成_固体_,加热后又可以_熔化_,因而具有_热塑性_,故可反复加工,多次使用。

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具有_热固性_。

6.衣服通常用_纤维_织成,棉花和羊毛等属于_天然纤维_,涤纶、尼龙和腈纶等属于_合成纤维_。

合成纤维的_强度_高、_弹性_好、耐_磨_和耐_化学腐蚀_,但_吸水_性和_透气_性较差。

7.合成橡胶有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和氯丁橡胶,合成橡胶具有_高弹性_、_绝缘性_、耐油和_耐高温_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

8.废弃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这是因为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_降解_,长期堆积会破坏_土壤_,污染_地下水_,危害_海洋生物的生存_,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_氯化氢_气体等,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例1】(2014,聊城)下列食物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是(  )

A.牛油     B.蔬菜

C.米饭D.牛奶

[答案]D 解析:

牛油为人体提供油脂,蔬菜为人体提供维生素,米饭为人体提供糖类,牛奶为人体提供蛋白质。

故选D。

【例2】(2014,甘肃)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

中考期间,小明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份午餐:

馒头、红烧肉、豆腐汤、炸鸡腿。

你认为这份午餐搭配中还应添加下列食品中的(  )

A.黄瓜B.牛奶

C.炒鸡蛋D.烤野兔肉

[答案]A 解析:

合理搭配饮食就是要使营养均衡,这份午餐搭配中馒头富含糖类,红烧肉、豆腐汤和炸鸡腿中富含蛋白质,还缺少维生素,而黄瓜富含维生素,故选A。

【例3】(2013,株洲)对于人体必需元素,我们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下列有关几种人体必需元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缺锌会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

B.缺钙会引起贫血

C.氟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D.缺铁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答案]C 解析: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A错误;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故B错误;缺氟会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故C正确;缺铁会引起贫血,故D错误。

【例4】(2014,佛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B.化学纤维和羊毛可以用燃烧法区别

C.生物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多吃无害

D.有机物都是含碳的化合物,CO、CO2也是有机物

[答案]B 解析:

甲醛溶液虽能给海产品保鲜,但不能食用,A错;化学纤维和羊毛可以用燃烧法区别:

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臭味,且产物为灰烬的为羊毛,无烧焦羽毛臭味,且起黑色小球为化学纤维,B正确;生物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不能多吃,C错;有机物都含碳,但CO、CO2的化学性质与无机物的性质相似,所以CO、CO2还是属无机物,D错,故选B。

【例5】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

但是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

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

B.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

C.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杯

D.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答案]C 解析:

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故A正确;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微生物塑料,故B正确;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尽可能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故C错误;回收各种废弃塑料,故D正确。

【例6】(2013,成都)如图是某保健品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品牌名称)

帮助防治骨质疏松症

【每片主要成分】

碳酸钙 1.5g

维生素D3 200国际单位

(维生素D3能参与钙和磷代谢,促进其吸收并对骨质形成有重要作用)

镁、锌、锰等矿物质

(1)该保健品的功能是________,其主要成分中,提供钙元素的物质是________;参与钙的代谢,促进其吸收的物质是________;矿物质中的锌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锌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_。

(2)胃酸过多的病人,服用该保键品后,有时会出现腹胀、打嗝的反应,出现这种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因此该保键品还可用于治疗________。

(3)每片中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答案]

(1)防治骨质疏松症 碳酸钙(或CaCO3) 维生素D3 微量 Zn 

(2)胃酸(盐酸)与CaCO3反应产生CO2的缘故 胃酸过多症 (3)0.6 解析:

(1)问根据所学知识和品牌标签上的信息便可回答;

(2)由于该保健品中含有碳酸钙,当把保健品吃下以后,它会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病人服用该保健品后会出现腹胀、打嗝的反应,因此该保健品也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3)每片保健品中钙元素的质量为1.5g×

=0.6g。

1.(2013,包头)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B)

A.牛奶      B.苹果      C.鸡蛋      D.大豆

2.(2012,包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B.冰箱中放入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异味

C.将废弃塑料就地焚烧,以消除“白色污染”

D.加高工厂的烟囱,以消除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

3.(2014,包头)

(1)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①③④_。

(填序号)

①活性炭可用做冰箱除味剂 ②纯净水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③“低碳”是指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④提倡购物时少用塑料袋或不用塑料袋,以减少“白色污染”。

专题49:

化学与社会发展经典精讲-讲义

重难点突破

题一:

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1)燃烧的是_____(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温度降低B.氧气耗尽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_______(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考点一:

燃烧及灭火

1.概念:

2.燃烧需要的条件:

①可燃物;②与___________接触;③温度达到_________。

3.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得出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_____。

(3)使温度降到_____以下。

题二: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A.①②  B.②④C.①④  D.③④

题三:

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

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题四: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档案材料着火,可用液体二氧化碳扑灭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高层楼房失火时,要乘电梯迅速撤离

考点二:

1.化石燃料_____、______、______称为三大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甲烷的化学性质:

易燃烧,产生____色火焰,放出热量,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1)乙醇

(2)其他新能源

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包括太阳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质能和核能等,这些能源也称为“绿色能源”。

3.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1)酸雨:

(2)温室效应:

(3)可吸入颗粒物:

(4)其他:

题五:

钓鱼岛及附近海域蕴藏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下列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天然气是混合物B.石油是可再生能源C.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题六:

有些燃料的燃烧在产生能量的同时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下列燃料中,你认为最清洁的燃料是(  )

A.煤  B.石油  C.乙醇  D.氢气

题七:

节能减排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理念的是(  )

考点三:

营养素及人体的健康

1.营养素: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必须从食物中摄取一定数量的营养。

但从营养的角度看,其基本成分只有六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通常被称为六大基本营养素。

2.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组成人体的元素约有50多种,较多的元素有11种。

其中前四位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占人体质量的96%。

(1)常量元素:

在人体中含量高于0.01%的元素。

如:

_____、_____、_____、氮、钙等。

(2)微量元素:

在人体中含量低于0.01%的元素。

如:

_____、_____、_____、碘、氟等。

题八:

某同学午餐食谱如下:

主食

馒头、米饭

副食

红烧牛肉、清蒸鱼

饮料

酸牛奶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从合理膳食的角度建议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

A.炒鸡蛋B.烧排骨C.方便面D.蔬菜和水果

题九: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矿物元素,包括铁、氟、碘、硒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益。

上述四种元素中,缺少时易产生龋齿的元素是(  )

A.铁B.氟C.碘D.硒

考点四:

有机化合物

1.概念

2.有机高分子材料

3.各种纤维织物的燃烧鉴别

棉纤维:

羊毛纤维:

合成纤维:

题十:

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

A.果汁B.牛奶C.矿泉水D.啤酒

题十一:

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尼龙布B.纳米铜C.棉花D.金刚石薄膜

金题精讲

题一:

观察下图,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A.SO2、NO2B.CO2、COC.SO2、CO2D.NO2、CO

题二:

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对人体危害很大。

5月26日19时徐州空气质量监测点监测24小时内PM2.5的均值符合国家标准。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B.露天焚烧废旧塑料解决“白色污染”

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D.植树造林增加绿化

专题49:

化学与社会发展经典精讲-讲义参考答案

重难点突破

题一:

(1)aB

(2)P2O5题二:

B题三:

A题四:

B题五:

B题六:

D题七:

D题八:

D

题九:

B题十:

C题十一:

A

金题精讲

题一:

A题二:

B

专题49:

化学与社会发展经典精讲课后练习

题一: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

A.甲图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甲图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题二:

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

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

他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

①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由现象①②得到的燃烧条件是;由现象①③得到的燃烧条件是;

(3)请举一例说明燃烧必须有可燃物参加;

(4)请你根据小军查阅的资料和实验现象,指出他设计的装置有何不足。

题三:

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题四:

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⑴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实验和实验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

⑶实验和实验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温度

⑷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一种。

为了生产安全,要求井下通风状况良好,控制天然气浓度在1%以下,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挖掘时防止和减少摩擦火花的产生。

上述措施可以防止爆炸是因为破坏了燃烧的某些条件,分别是。

题五:

“纸火锅”(如图所示)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

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题六:

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现象,下列有关燃烧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一样,这是因为氧气的含量不同

B.烧木柴时将木柴架空,则燃烧会更旺,这是因为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蜡烛火一吹就灭,是因为空气的流动而带走了热量,使温度降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D.划火柴时火柴梗向上,则火焰会熄灭,这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

题七:

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做法错误的是()

A.拨打119火警电话

B.室内电器着火,未切断电源,用水灭火

C.不能逃生时,应沉着应对,等待救援

D.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题八: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

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D.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

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题九:

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甲烷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但目前在开采技术上还存在困难。

开采中甲烷气体一旦泄露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题一十:

如图所示为一种“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

乙醇属于(选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它是一种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汽油中添加适量乙醇,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题一十一:

今年7月底之前,七里河餐饮业所有使用高污染燃料的炉灶将全部改用清洁能源。

下列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A.太阳能B.潮汐能C.风能D.含硫煤

题一十二: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B.太阳能、核能、氢能等属于新能源

C.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D.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题一十三:

图中提到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减少能量消耗,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做法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经常使用一次性木筷和塑料餐具B.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

C.大量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D.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

题一十四: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最主要是为了()

A.降低汽油成本B.减少铅资源消耗C.提高汽油燃烧效率D.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题一十五:

“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正常人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B.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

C.多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D.摄入过多的微量元素也不利于健康

题一十六:

青少年健康发育需要摄入多种营养。

⑴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除了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油脂、无机盐外,还有,其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有和。

⑵“学做营养师,我来配食谱”,以下是小明家午餐的食谱单:

米饭、烧鱼块、红烧排骨、紫菜鸡蛋汤。

你认为该食谱中还必须添加,这样会使食谱更合理。

⑶食物中的糖类给人体提供热量,某糖X在人体内发生的反应是

,则X的化学式为。

题一十七:

纯净水不宜长期饮用。

因为天然水中含有的硒等元素很难从食物中摄取,而在制取纯净水时,硒等元素也被除去。

硒是人体必需的()

A.蛋白质B.微量元素C.稀有气体元素D.维生素

题一十八:

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健康,缺乏下列哪种元素易导致贫血症()

A.钙B.碘C.锌D.铁

题一十九: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A.二氧化碳B.甲烷C.乙醇D.葡萄糖

题二十:

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B.萘胺中C、H、N的原子个数比为10:

9:

1

C.二氧化钛和萘胺都是有机物D.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题二十一:

下列物品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铝合金门窗B.玻璃杯子C.塑料薄膜D.羊毛围巾

题二十二:

下列生活用品中,不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塑料水盆B.橡胶手套C.涤纶内衣D.纯棉毛巾

题二十三:

“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题二十四:

化学在防治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1)为从源头消除污染,生产生活中要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燃料。

已知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上图所示,则燃烧产生的气体更容易导致酸雨。

(2)某火力发电厂为了防止环境污染,需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处理。

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

若100g废气中含有1.6g二氧化硫,则处理1000g这种废气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___________g。

(3)某工厂以流量10L/s(升/秒)排出含硫酸9.8%的工业废水,现将该废水中排入含有氢氧化钠2%的工业废水,与硫酸反应后再排出。

要使处理后的废水呈中性,则含氢氧化钠2%的工业废水流量应为__________L/s(上述含酸废水和含碱废水密度均近似为1g/cm3)

题二十五:

从2012年开始,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颗粒物,为降低PM2.5的含量,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B.直接燃烧煤炭

C.充分利用太阳能D.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

题二十六:

下列做法对环境保护有利的是()

A.到昆明西山旅游时随意乱丢垃圾B.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

C.拆除建筑物时喷洒水雾D.向滇池中大量排放生产和生

活污水

专题50:

化学与社会发展2014新题赏析-讲义

题一:

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发射航天飞机B.水力发电C.太阳能供热D.风力发电

题二:

为了防止事故发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