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7475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71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docx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学位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

摘要

现今,高精度的计时工具大多数都使用了石英晶体振荡器,由于电子钟,石英表,石英钟都采用了石英技术,因此走时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不需要经常调校。

数字式电子时钟用集成电路计时,译码代替机械式传动,用LED显示器代替显示器代替指针显示进而显示时间,减小了计时误差,这种表具有时,分,秒显示时间的功能,还可以进行时和分的校对,片选的灵活性好。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单片机、PLC的应用不断地走向深入。

同时带动传统的控制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

可以采用早期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或模数混合电路。

本设计利用单片机实现数字时钟计时功能的主要内容,其中AT89C51是核心元件同时采用数码管动态显示“时”,“分”,“秒”的现代计时装置。

与传统机械表相比,它具有走时精确,显示直观等特点。

它的计时周期为24小时,显满刻度为“23时59分59秒”,另外具有校时功能,断电后有记忆功能,恢复供电时可实现计时同步等特点。

关键词:

单片机,AT89C51,LED,显示器,电子时钟

BASEDONSCMELECTRONICCLOCKDISIGN

ABSTRACT

Now,mostofthehighprecisiontoolshaveusedquartzcrystalsoscillator.Astheelectronclock,quartzwatchesandquartzhaveadoptedquartztechnique,whichisemptyandhighprecision,goodstability,andconvenience,thereisnoneedtoconstantlyadjusttheuseofelectronicclock.Digitalwatches,whichhavereducedthetimingerrorsandhvethehoure、miniteandsecondandcanalsounderwayandproofreadingandsliceofflexibility,haveusedintegratedcircuittocounttime,inwhichdecodinghavereplacedmichicaldriven,andleddisplaymonitorsreplacedthepointertodisplaytime.Inrecentyearsastechnologyevolved,microcontrollerandPLCapplicationshavegofother.promotingtraditionalcontroltestingtechnicalupdatingearlier.Youcanusetheearlierdigitalcircuitorcircuitandhybridcircuit.

Inthiscomplment,wehaveusedthemicrocontrollertomaketruethetimingofthedigitalclocks,inwhichhasacoreelementofAT89c2051,withthemordencountingmichinedigitaltodisplayatthe"time","points"and"seconds".Comparedtotheconventionalmechanicalwatch,itisemptyandintuitive.Itscharacteristicsofthetimeperiodis24hours,andfullscaleasa"23’59’59,andotherfunctionsoftheschoolaftertheelectricitysupply,tohavetimetoachievecredibleasynchronous.

KEYWORDS:

MICROCONTROLLER,AT89C51,LED,DISPLAY,CLOCK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

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价:

一、撰写(设计)过程

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

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指导教师:

(签名)单位:

(盖章)

年月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价:

一、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

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评阅教师:

(签名)单位:

(盖章)

年月日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

一、答辩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

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评定成绩: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

年月日

教学系意见:

系主任:

(签名)

年月日

目 录

前 言1

第1章单片机的概述2

1.1单片机的发展历程4

1.2单片机的定义4

1.3单片机的特点7

1.4单片机的应用8

1.5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8

1.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介绍9

1.5.2单片机的时钟电路与复位电路12

1.5.3单片机的工作过程16

1.6单片机的发展趋势17

第2章电子时钟控制系统19

2.1控制要求19

2.2设计思路19

2.2.1AT89C51主要功能19

2.2.2主要功能20

2.2.3工作原理阐述20

2.3软件方案20

2.3.1分析论证20

2.3.2显示模块20

2.3.3运算模块21

2.3.4校时模块21

2.3.5整体模块21

2.4程序流程图22

2.5电子时钟控制程序24

第3章电子时钟的仿真过程30

3.1利用伟福软件检验程序30

3.1.1伟福软件简介30

3.1.2伟福工作过程30

3.2利用Proteus进行仿真34

3.2.1Proteus的简介35

3.2.2Proteus仿真过程35

第4章调试过程与分析39

结 论40

谢辞41

参考文献42

外文资料翻译43

 

前 言

在当代繁忙的工作与生活中,时间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每个人都受到时间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利用我们自己的时间,我们必须对时间有一个度量,因此产生了钟表。

钟表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从刚开始的机械式钟表到现在普遍用到的数字式钟表,即使现在钟表千奇百怪,但是它们都只是完成一种功能—计时功能,只是工作原理不同而已。

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

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如北京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同时标准的1HZ时间信号必须做到准确稳定,通常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构成数字钟。

目前市场上所售的数字电子钟其主要功能都是依赖于数字电路的各功能模块的组合来实现的。

这些数字钟的芯片组合和电路连接都比较难,而且焊接的过程也比较复杂,相对成本比较高,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且能适合多种场合使用,所以这次毕业设计选择了使用以单片机编程为主的数字电子钟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这次主要是通过软件编程来完成的,这样就降低了硬件电路的复杂性,而且其成本也有所降低,摆脱了数字电路设计所带来的电路复杂,焊接过程复杂,成本高等的劣势。

所要设计的数字电子钟充分挖掘了单片机的资源和运算控制能力。

具有功能多,显示全的优点。

这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使用单片机编程的方法很好的实现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

第1章单片机的概述

 

单片微型计算机是指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也就是把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各种功能部件,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Unit)、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基本输入/输出(Input/Output)接口电路、定时器/计数器等部件都制作在一块集成芯片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从而实现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功能。

单片机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

 

图1-1单片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单片机实质上是一个芯片。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很难将单片机直接和被控对象进行电气连接,必须外加各种扩展接口电路、外部设备、被控对象等硬件和软件,才能构成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

单片机应用系统是以单片机为核心,配以输入、输出、显示、控制等外围电路和软件,能实现一种或多种功能的实用系统。

本书的实训电路板也是一个单片机的应用系统,它除了有单片机芯片以外,还有许多的外围电路,如果再配以后续章节所讲的一系列的实训程序,便可以完成很多功能。

所以说,单片机应用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硬件是应用系统的基础,软件则在硬件的基础上对其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和使用,从而完成应用系统所要求的任务,二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组成如图1-2所示。

 

图1-2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组成

由此可见,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人员必须从硬件和软件两个角度来深入了解单片机,并能够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应用系统或整机产品。

自从1974年美国Fairchild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单片机F8之后,迄今为止,单片机经历了由4位机到8位机再到16位机的发展过程。

单片机制造商很多,主要有美国的Intel、Motorola、Zilog等公司。

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多品种方向发展。

近年来,32位单片机已进入了实用阶段,但是由于8位单片机在性能价格比上占有优势,而且8位增强型单片机在速度和功能上向现在的16位单片机挑战,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8位单片机仍是单片机的主流机型。

1.1单片机的发展历程

(1)SCM即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Microcomputer)阶段,主要是寻求最佳的单片形态嵌入式系统的最佳体系结构。

“创新模式”获得成功,奠定了SCM与通用计算机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在开创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道路上,Intel公司功不可没。

(2)MCU即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Unit)阶段,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是:

不断扩展满足嵌入式应用时,对象系统要求的各种外围电路与接口电路,突显其对象的智能化控制能力。

它所涉及的领域都与对象系统相关,因此,发展MCU的重任不可避免地落在电气、电子技术厂家。

从这一角度来看,Intel逐渐淡出MCU的发展也有其客观因素。

在发展MCU方面,最著名的厂家当数Philips公司。

Philips公司以其在嵌入式应用方面的巨大优势,将AT89C51从单片微型计算机迅速发展到微控制器。

因此,当我们回顾嵌入式系统发展道路时,不要忘记Intel和Philips的历史功绩。

(3)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发展之路,向MCU阶段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寻求应用系统在芯片上的最大化解决;因此,专用单片机的发展自然形成了SoC化趋势。

随着微电子技术、IC设计、EDA工具的发展,基于SoC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会有较大的发展。

因此,对单片机的理解可以从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微控制器延伸到单片应用系统。

1.2单片机的定义

单片机是指一个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完整计算机系统。

尽管它的大部分功能集成在一块小芯片上,但是它具有一个完整计算机所需要的大部分部件:

CPU、内存、内部和外部总线系统,目前大部分还会具有外存。

同时集成诸如通讯接口、定时器,实时时钟等外围设备。

而现在最强大的单片机系统甚至可以将声音、图像、网络、复杂的输入输出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上。

  单片机也被称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是因为它最早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

单片机由芯片内仅有CPU的专用处理器发展而来。

最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进复杂的而对体积要求严格的控制设备当中。

INTEL的Z80是最早按照这种思想设计出的处理器,从此以后,单片机和专用处理器的发展便分道扬镳。

  早期的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

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31,因为简单可靠而性能不错获得了很大的好评。

此后在803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

基于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

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的应用。

90年代后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随着INTEL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且进入主流市场。

而传统的8位单片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飞速提高,处理能力比起80年代提高了数百倍。

目前,高端的32位单片机主频已经超过300MHz,性能直追90年代中期的专用处理器,而普通的型号出厂价格跌落至1美元,最高端的型号也只有10美元。

当代单片机系统已经不再只在裸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专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

而在作为掌上电脑和手机核心处理的高端单片机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专用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

  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更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应用。

事实上单片机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计算机。

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电子和机械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

手机、电话、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以及鼠标等电脑配件中都配有1-2部单片机。

而个人电脑中也会有为数不少的单片机在工作。

汽车上一般配备40多部单片机,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上甚至可能有数百台单片机在同时工作!

单片机的数量不仅远超过PC机和其他计算的综合,甚至比人类的数量还要多。

单片机介绍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

概括的讲:

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

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单片机内部也用和电脑功能类似的模块,比如CPU,内存,并行总线,还有和硬盘作用相同的存储器件,不同的是它的这些部件性能都相对我们的家用电脑弱很多,不过价钱也是低的,一般不超过10元即可......用它来做一些控制电器一类不是很复杂的工作足矣了。

我们现在用的全自动滚筒洗衣机、排烟罩、VCD等等的家电里面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它主要是作为控制部分的核心部件。

  它是一种在线式实时控制计算机,在线式就是现场控制,需要的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低的成本,这也是和离线式计算机的(比如家用PC)的主要区别。

  单片机是靠程序的,并且可以修改。

通过不同的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尤其是特殊的独特的一些功能,这是别的器件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做到的,有些则是花大力气也很难做到的。

一个不是很复杂的功能要是用美国50年代开发的74系列,或者60年代的CD4000系列这些纯硬件来搞定的话,电路一定是一块大PCB板!

但是如果要是用美国70年代成功投放市场的系列单片机,结果就会有天壤之别!

只因为单片机的通过你编写的程序可以实现高智能,高效率,以及高可靠性!

  由于单片机对成本是敏感的,所以目前占统治地位的软件还是最低级汇编语言,它是除了二进制机器码以上最低级的语言了,既然这么低级为什么还要用呢?

很多高级的语言已经达到了可视化编程的水平为什么不用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单片机没有家用计算机那样的CPU,也没有像硬盘那样的海量存储设备。

一个可视化高级语言编写的小程序里面即使只有一个按钮,也会达到几十K的尺寸!

对于家用PC的硬盘来讲没什么,可是对于单片机来讲是不能接受的。

单片机在硬件资源方面的利用率必须很高才行,所以汇编虽然原始却还是在大量使用。

一样的道理,如果把巨型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拿到家用PC上来运行,家用PC的也是承受不了的。

  可以说,二十世纪跨越了三个“电”的时代,即电气时代、电子时代和现已进入的电脑时代。

不过,这种电脑,通常是指个人计算机,简称PC机。

它由主机、键盘、显示器等组成。

还有一类计算机,大多数人却不怎么熟悉。

这种计算机就是把智能赋予各种机械的单片机(亦称微控制器)。

顾名思义,这种计算机的最小系统只用了一片集成电路,即可进行简单运算和控制。

因为它体积小,通常都藏在被控机械的“肚子”里。

它在整个装置中,起着有如人类头脑的作用,它出了毛病,整个装置就瘫痪了。

现在,这种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

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品升级换代的功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

现在有些工厂的技术人员或其它业余电子开发者搞出来的某些产品,不是电路太复杂,就是功能太简单且极易被仿制。

究其原因,可能就卡在产品未使用单片机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上。

1.3单片机的特点

单片机的特点主要有 :

高集成度,体积小,高可靠性 ;控制功能强;低电压,低功耗,便于生产便携式产品 ;易扩展;优异的性能价格比。

单片机是以工业测控对象、环境、接口特点出发向着增强控制功能,提高工业环境下的可靠性方向发展。

主要特点如下:

1.种类多,型号全。

很多单片机厂家逐年扩大适应各种需要,有针对性地推出一系列型号产品,使系统开发工程师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大部分产品有较好的兼容性,保证了已开发产品能顺利移植,较容易地使产品进行升级换代。

2.提高性能,扩大容量,性能价格比高。

集成度已经达到300万个晶体管以上,总线速度达到数十微妙到几百纳秒,指令执行周期已经达到几微妙到数十纳秒,以往片外XRAM现已在物理上存入片内,ROM容量已经扩充达32K,64K,128K以致更大的空间。

价格从几百到几元不等。

3.增加控制功能,向真正意义上的“单片”机发展。

把原本是外围接口芯片的功能集成到一块芯片内,在一片芯片中构造了一个完整的功能强大的微处理应用系统。

4.低功耗。

现在新型单片机的功耗越来越小,供电电压从5V降低到了3.2V,甚至1V,工作电流从mA降到µA级,gz2频率从十几兆可编程到几十千赫兹。

特别是很多单片机都设置了多种工作方式,这些工作方式包括等待,暂停,睡眠,空闲,节电等。

5.C语言开发环境,友好的人机互交环境。

大多数单片机都提供基于C语言开发平台,并提供大量的函数供使用,这使产品的开发周期、代码可读性、可移植性都大为提高。

1.4单片机的应用

1.在智能仪表中的应用

这是单片机应用最多最活跃的领域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