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67505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docx

产品标准化大纲doc

目次

1范围1

2标准化工作原则1

2.1标准化工作的方针和政策1

2.2选用标准的原则1

3标准化工作目标及工作范围1

3.1工作目标1

3.2工作范围2

4.2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要求2

4.3接口要求2

4.5可靠性标准化要求3

4.6对原材料、元器件的要求3

4.7图样和设计文件的基本要求3

5研制阶段标准化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4

5.1标准化工作主要任务4

5.2研制各阶段标准化工作的主要内容4

附录A6

XX设备标准化大纲

1范围

本大纲规定了XX设备在研制中标准化的主要原则、目标和要求、标准的贯彻与实施、标准化工作范围、各研制阶段的工作任务等内容。

本大纲适用于XX设备在工程研制过程中的标准化工作。

2标准化工作原则

2.1标准化工作的方针和政策

2.1.1本产品研制阶段的标准化工作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军用标准化管理办法》和《武器装备研制的标准化工作规定》。

2.1.2本产品研制阶段应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标准,以便保障产品使用效能,缩短研制周期,节省费用,获得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2.2选用标准的原则

a)标准的选用应满足产品使用需求和研制工作的需要,坚持“先进性、继承性、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b)标准的优选顺序为国家军用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c)当国内标准不能满足产品要求时,应认真分析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d)在尚无国内外标准或其不能满足产品要求的情况下,应当制订企业标准;

e)在标准应用中应贯彻剪裁的原则,根据产品的性能、周期和经费对其要求进行分析和选择,必要时进行修改和补充,以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

f)当贯彻标准有困难时,要说明理由,提出暂缓贯彻的期限的报告,在征求质管部、并经主管所领导审查批准后,方可暂缓贯彻。

3标准化工作目标及工作范围

3.1工作目标

a)保证和提高系统的功能、性能和质量水平,达到研制任务书的要求;

b)通过加强标准化管理,全面、系统、有效地制定贯彻实施标准和标准化要求,使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100%;

c)提高设备的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水平;

d)达到并提高研制效率,缩短研制周期,节省经费等目标。

3.2工作范围

标准化工作范围应落实到工程研制的各阶段,对设计中不符合标准化要求(含设计文件)的应及时进行标准化监督和检查。

并协调解决有关标准化问题,保证本大纲的实施。

4标准化要求

4.1采用标准要求

4.1.1为具体指导XX设备在研制过程中的标准贯彻,编制了新产品采用标准目录

(见附录A)。

4.1.2采用标准目录是工程研制过程中,供工程设计人员选用标准的统一规定,在其适用范围内具有约束性,但必须通过产品技术规范和图样的选用或引用才能直接指导研制。

4.2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要求工程研制阶段,应充分利用标准化的各种手段,开展产品的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设计,努力提高产品的“三化”水平。

开展“三化”设计,应按新产品及其零件、部件、组件的设计要求,尽可能地扩大其功能和尺寸等互换性要求,以提高产品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通用化程度。

同时,要尽量减少元器件、原材料的品种规格,以求最大限度的实现新产品的通用化。

另外,在工艺工作中,要抓工艺规程典型化和工艺装备通用化。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研制周期,节省研制费用,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应积极采用模块化(功能模块、结构模块和软件模块)设计。

在模块化的设计中,应保证良好的互换性和信息接口关系,其中确定结构型式和尺寸规范系列是关键的问题,只有形成标准模块,才可以用模块加接口结构,或者以通用模块为主,加部分专用模块,或者通过部分通用模块改型或开发研制新的功能模块加上部分通用模块等方式,组合多种模块满足不同的需要。

4.3接口要求

设备相互之间的机械、电气、电子、信息接口应参考GJB2737-1996《武器装备

接口控制要求》,以保证系统的互连、互通和互换;

4.3.1机械接口

机载接口应符合以下要求:

a)接口所注的尺寸公差应保证互换性;

b)接口界面应绘制连接部位详图及安装所需的紧固件;

c)成品的安装应标明成品代号、安装连接界面的尺寸和安装要求。

4.3.2电气接口电源:

应明确电压、电流及其特性;数字信号:

首先统一逻辑约定,然后明确信号性质(码制)及字长规定;模拟信号:

明确波形要求和编码格式;电连接插头座的选用应符合技术协议规定。

4.4软件标准化要求软件文挡的组成和编制应按SJ/T207.1《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第1部分设计文件的分类和组成》;

4.5可靠性标准化要求

方案阶段必须制定分系统可靠性大纲。

大纲中应明确规定在研制与生产阶段可靠性监督与控制、设计与评价、试验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工作项目。

4.6对原材料、元器件的要求产品研制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和外购元器件是直接决定和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重视原材料和外购元器件的标准化工作。

4.6.1产品所需的器材品种量大面广,为了提高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水平,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压缩型号、品种和规格。

4.6.2尽量采用我国已制定有标准的器材,一般应按国家军用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顺序优选;

4.6.3元器件应尽量选用我所规定的器件。

5.6.4当上述器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可从新研制并经鉴定的外购器材中选取。

4.7图样和设计文件的基本要求图样和设计文件应符合正确性、完整性、统一性、成套性的要求。

4.7.1制图规定机械图样画法应符合GB/T17451、GB/T17452、GB/T17453和GB/T16675《技术制图》的规定以及GB4458.1~5和GB44591.1~5《机械制图》规定;电气简图画法应符合GB6988.1~7《电气制图》规定。

4.7.2幅面技术文件一般采用A4幅面(mm:

210×297),封面格式应统一。

4.7.3技术文件的编写要求编写技术文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文件书写的汉字、数字、字母必须字体端正、笔划清楚、排列整齐,简化汉字应是国务院正式公布的简化字,不得自撰。

书写签署应用碳素墨水或蓝墨水,不得使用圆珠笔和铅笔;

b)文件表达应准确、简明、通俗、逻辑严谨,插图和图表应清楚;

c)文件的上下文和相关文件应协调一致,术语和代号应统一,标点符号应符合规定;

d)文件的层次、章、条的编号及图、表编写应符合Q/AZG01006《所级标准编写的一般规定》。

e)图纸和文件中的计量单位,必须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4.7.4图样和文件签署的要求图样和文件签署应符合Q/AZG01014《技术文件齐套性及审查签署程序》的

规定。

4.7.5设计文件更改要求设计文件的更改按Q/AZG01020《设计文件的更改规定》执行。

4.7.6各阶段技术文件齐套各阶段技术文件齐套性应符合Q/AZG01014《技术文件齐套性及审查签署程

序》的要求,设计文件齐套应符合SJ207《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的要求。

5研制阶段标准化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

5.1标准化工作主要任务产品研制过程中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标准和标准化要求,并对其实施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2研制各阶段标准化工作的主要内容

5.2.1论证阶段的标准化工作论证阶段标准化工作是在提出战术技术指标的同时,提出贯彻标准和保证新产

品总体性能、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互换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要求,而且指标中的标准化要求应明确、准确和全面。

5.2.2方案论证阶段的标准化工作方案论证阶段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根据技术协议书进行标准化目标分析,明确新产品标准化全部目标、工作范围和各阶段目标,贯彻论证阶段提出的标准化要求。

其主要工作如下:

a)编制产品标准化大纲,把它作为实现新产品技术指标和研制全过程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b)编制产品技术规范,作为新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验收的依据;

c)对产品标准化大纲进行评审。

5.2.3工程研制阶段的标准化工作工程研制阶段的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具体贯彻产品标准化大纲的规定,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高新产品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水平。

具体工作内容有:

a)认真实施《大纲》中提出的各级标准;

b)确定并编制《关键件和重要件清单》;

c)作好标准化检查工作;

d)适当时机进行标准化评审。

标准化评审是产品工程研制阶段标准化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评审可以及时总结新产品在该阶段标准化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避免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浪费,监督和保证产品标准化大纲的全面实施。

评审工作可以单独进行,也可结合该阶段产品组织的其它评审同时进行。

5.2.4设计定型阶段的标准化工作

设计定型阶段的标准化工作任务是根据《大纲》,对新产品设计标准化工作进行全面审查,以确认是否已达到预期的目标和要求,并解决工程研制阶段遗留下来的标准化问题,为产品鉴定作好准备。

具体应完成以下工作:

a)认真做好提交设计定型的设计文件的标准化检查工作,检查其正确性、完整性、统一性和成套性;

b)检查设备与设备之间、设计与工艺之间、设计与制造之间在贯彻标准方面的协调情况;

c)审查有关标准和标准化要求的贯彻情况。

重点审查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以及压缩品种规格等标准化要求的贯彻程度;

d)审查重要试验的试验规程、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等方面采用的标准是否能保证试验结论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从而为产品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e)处理工程研制阶段遗留下来的问题。

根据问题性质和涉及的范围以及工作职责和权限,分别与有关方面进行磋商或上报请示,迅速作出处理,对定型中出现涉及标准化方面的问题,应及时补充、调整,同时应制定出文件,报请审定;

f)编写《XX设备标准化审查报告》。

该报告是对新产品设计、试制过程中贯彻标准化大纲要求和设计试制各阶段标准化工作的总结,是评定新产品研制标准化工作是否合乎鉴定要求,新产品是否可以进行定型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它还应该是提交定型委员会审查设计定型申请报告的组成部分。

在报告中应反映出贯彻标准情况、“三化”水平、元器件限用情况、图样和技术文件质量、重要工艺的标准化情况、整个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以及存在问题和建议,最后写出审查结论。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XX设备采用标准目录

A.1工程管理

GJB3206技术状态管理

GJB3273研制阶段的技术审查

GJB1310设计评审

A.2可靠性和维修性

GJB/Z27电子设备可靠性热设计手册

GJB/Z35元器件降额准则

GJB/Z57维修性分配与预计手册

GJB/Z91维修性设计手册

GJB/Z299B电子设备可行性预计手册

GJB450A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

GJB451A可靠性维修性术语

GJB368A装备维修性通用大纲

GJB546电子元器件可靠性保证大纲

GJB899可靠性鉴定与验收试验

GJB1909.1装备可靠性维修性参数选择与指标确定要求——总则

GJB1909.10装备可靠性维修性参数选择与指标确定要求——电子设备

GJB2072维修性试验与评定

GJB2873军用装备和设施的人机工程设计准则

GJB/Z102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

GJB3842装备综合保障通用要求

A.3质量保证和管理

GB/T19000.3质量体系——应用ISO9001进行开发、供应与维护软件的指南

GB/T16260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使用指南

GB/T12504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JB/Z16军工产品质量管理要求与评定导则

GJB/Z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

GJB1406产品质量保证大纲要求

GJB939外购器材的质量管理

GJB907产品质量评审

A.4电磁兼容性

GJB/Z25电子设备和设施的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指南

GJB1210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的实施

GJB1389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

GJB2079无线电系统间干扰的测量方法

A.5安全性

GJB900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

GJB/Z99系统安全性工程手册

GJB/Z94军用电气系统安全设计手册

GB4943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

A.6人—机—环境和测试性

A.7标准化管理

GB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JB/Z113标准化评审

GJB/Z114新产品标准化大纲编制指南

SJ/T10151电子产品设计文件标准化检查

A.8软件与软件工程

GB/T14394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维修性管理

GJB/Z102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

SJ/T20778软件开发与文档编制

A.9设计文件机械制图

GB/T14689

技术制图

图纸尺寸及格式

GB/T14690

技术制图

比例

GB/T14691

技术制图

字体

GB/T14692

技术制图

投影法

GB/T17450

技术制图

图线

GB/T17453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剖面区域的表示法

GB/T17451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

GB/T17452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剖视图和断面图

GB4458.2

机械制图

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

GB4458.3

机械制图

轴测图

GB4458.4

机械制图

尺寸注法

GB4458.5

机械制图

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

GB4459.1

机械制图

螺纹与螺纹紧固件画法

GB4459.2

机械制图

齿轮画法

GB4459.3

机械制图

花键画法

GB4459.4

机械制图

弹簧画法

GB4459.5

机械制图

中心孔表示法

GB/T131

机械制图

表面粗糙度代号及其注法

GB/T16675(所有部分)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法图形符号

GB4728.1电气图用图形符号总则

GB4728.9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

GB4728.10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

GB/T4728.12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二进制逻辑元件

GB/T4728.13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模拟元件

GB1526

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

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

GB/T5465.1

GB/T5465.2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绘制原则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SJ2715电子产品用字体和符号

代号

GB5094电子技术中的项目代号

GB7159电子技术中文字符号编制通则

GB/T4026电器设备接线端子和特定导线线端的识别及应用字母数字系统的通则格式

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SJ/T207.2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第2部分:

设计文件的格式

编号

SJ/T207.3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第4部分:

设计文件的编号成套性

SJ/T207.1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第1部分:

设计文件的分类和组成图样

GB5489印制板制图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SJ/T10667钎焊、封接代号及标注方法

SJ3181电子元器件图形库—集成电路图形

SJ/T10149电子元器件图形库—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图形

SJ/T10150电子元器件图形库—半导体立分立器件图形

SJ/T10225电子元器件图形库—机电元件图形

简图

GB/T6988.6控制系统功能表图的绘制

术语、分类和编制原则一般规则系统图和框图电路图逻辑图接线图和接线表线缆连接图和线缆连接表总布置图

GB9969.1工作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SJ/T207.3

设计文件的管理制度第3部分:

文字内容和表格形式设计文件的编制方法

示例

SJ/T10719

电子设备设计文件编制示例

SJ/T10718电子元器件设计文件编制示例

SJ2716数字电子计算机系统设计文件成套和编制检查

SJ/T10151电子产品设计文件的标准化检查更改

SJ/T207.5设计文件的管理制度第5部分:

设计文件的更改A.10电子设备

GB7269电子设备控制台的布局、型号和基本尺寸

GB7450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GJB2082电子设备可视缺陷和机械缺陷分类

A.11导航

SJ20362无线电导航设备检验规则

11

 

赠送以下资料

3D打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3D打印技术

课程编码:

1100001120

学分及学时:

1学分理论学时18学时(其中理论课10学时)适用专业:

物联网应用技术

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

开课部门:

计算机与互联网学院

先修课程:

物联网技术概论、电子技术、无线传感网、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考核要求:

考查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作者:

高帆《3D打印技术》著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5年10月1.本课程属于设计类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走近3D打印技术》课程是根据国家课程改革要求,结合我校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兴趣、特长及本校的课程资源等要素而开发的设计课程。

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它无需机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零件,从而极大地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与传统技术相比,三维打印技术还拥有如下优势:

通过摒弃生产线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减少了材料浪费;而且,它还可以制造出传统生产技术无法制造出的外形,让人们可以更有效地设计出飞机机翼或热交换器。

因此,3D打印技术今后会在世界上替代大部分制造业;如果我们不能在3D打印技术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将难以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因此,走近3D打印技术,了解并学习3D打印技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就业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程本着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融合本校办学理念和传统文化。

旨在通过学生对世界制造业领域正在迅速发展的“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3D打印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在“挥动想象的翅膀”的过程中,体验创意的神奇和伟大;快速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合作、协调能力。

同时也初步体会3D制造技术将给社会带来的社会伦理困境。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学习,了解3D打印技术的现状,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创意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与热情。

形成初步的3D制造技术概念以和了解3D建模的方法,以及对技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2.学习3D建模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能力的迁移与拓展。

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3.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借鉴中模仿,在模仿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增强社会,生活,知识产权观念,提高科学理论精神和技术素养。

、课程学时分配

章序

课程内容(章题)

理论

实验

3D打印概论

1

正向三维工程设计

2

1

逆向工程设计

1

2

3D打印工艺设计及材料分析

2

2

制作及后处理

1

1

桌面3D打印机的拆装与维修

2

2

3D打印相关软件的安装

1

10

8

18

第一章

3D打印概论

1、

3D打印的历史

2、

3D打印技术的发展状况

3、

3D打印技术的分类

4、

3D打印技术未来的发展

5、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市场

第二章

正向三维工程设计

1、

简单零件设计

2、

钣金造型

3、

自由造型

4、

曲面设计

5、

装配设计

6、

特殊曲面

第三章

逆向工程设计

1、

三维数据的获取

2、

三维数据的处理

第四章

3D打印工艺设计及材料分析

1、

融熔沉积技术

2、

紫外光固化技术

3、

立体光固化技术

4、

分层实体制造技术

5、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

6、

粉末粘接技术

第五章

制作及后处理

1、

FDM技术的制作及后处理

2、

其他技术后处理流程简介

第六章

桌面3D打印机的拆装与维修

1、

桌面3D打印机的安装与使用

2、桌面3D打印机的参数设置

3、桌面3D打印机的维护第七章3D打印相关软件的安装

1、Creo20系列Win32/64详细图文安装教程

2、Cimatron单机版软件的安装

3、切片软件Cura的安装利用资源:

网络资源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

(一)学分与学时本课程为1个学分,共12学时,安排在四、五年级进行。

(二)教学设备计算机教室、网络资源、建模软件。

3D打印机、打印耗材

(三)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学生通过网络自学、合作学习相结合;学生探索实践、教师讲评、学生再实践的教学模式。

二、评价建议

(一)评价形式

把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

对学生学习的评定,及学分的认定以出勤率+课堂表现+3D建模实践+3D作品评分几个方面的总体情况来进行测评。

(二)评价内容建议:

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过程,在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提高,还应重视活动中各种能力方面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