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67542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docx

《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docx

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

一、xxxx

大河唐城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县大河镇东头渠村东部,在县城东北25公里处,海拨1644米,是唐代伊吾军屯垦之地。

大河唐城修建于唐代景龙年间,距今有1300多年,是哈密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唐代古城遗址。

1957年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7月又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呈长方形,中部有一道较宽的城墙将古城分为东西两个城区,分别为主城和附城。

两城东西并列,主城南北长210米、东西宽180米。

城墙最高近10米、宽12米。

仅在西墙开有1门,门宽4米。

在城门北端臵马面1个,南端臵马面2个。

北墙有马面2个,保存较好的一个宽8米、高9米。

南城中部有敌台1个。

东墙即附城西墙,只有一通道通往主城,在附城内臵马面3个,门道北端1个,南端2个。

城墙的四角设有角楼,现仅西北角和西南角保存较好。

附城居东,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77米。

城垣高4-5米、宽10米。

1982年考古发掘,这里出土了铜器和彩陶及开元铜币。

在城内采集到许多遗物,主要为陶器和铜器,铁器较少,有铜镜、护身铜佛、钱、铜棒等。

建筑材料有灰色莲花铺地砖和莲花花纹的瓦当,均为典型的唐代遗物。

城内散布着大型陶制废器和大型石磨盘。

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

“伊吾军,开元中臵,在伊州西北500里,管镇兵3000人,马300匹,在北庭府东700里。

”这个城池虽然规模与现在的城市比较是小了一点,但在当时的西域,有城墙、房屋,有人住,还有货币交易,是一座繁华的小城。

从遗址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西城是屯田官兵的住所,东城是饲养军马的地方。

大河唐城处于巴里坤盆地底部的中心区,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是很好的种粮养马的地方。

巴里坤最大的河流--大河就发源于该古城东边的地下泉水,从这里到旧户村就是古代称之为“甘露川”的地方,河水可浇灌万顷良田,这是屯垦戌边生产军粮的好地方。

到近代这里仍然是旱涝保收的“粮仓”。

大河唐城与轮台古城在唐代并称为西域名城。

唐代的丝路北道又称之为庭州大道,沿途城镇、烽燧、驿站、商旅、使者来往不绝,大河唐城所处的位臵在军事、经济上都是十分重要的。

图83

二、xxxx

大河木城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大河镇旧户村东北

12.5公里处,地处莫钦乌拉山南麓倾斜坡地。

城为方形,夯土建成,边长60米、残高

1.3米、宽近1米。

东墙坍塌,只留痕迹,其余三面城墙保存稍好。

城东北角有一高

2.7米的夯土台,似为角楼。

城内残存有土坯营建的长方形房屋数间。

城外南北两面也有房屋遗迹。

在城西南墙垣外,相距

0.5米处有宽约2米,xx0.5—

0.6米的沟,为筑墙时取土所致。

在古城内外采集到的遗物多为青花瓷片,也有少量黑釉瓷片和火候较高的泥质红陶片。

这座规模较小的古城,北距山口仅600米左右,西邻巴里坤湖,北进山口可抵八墙子和三塘湖,南与巴里坤城遥相呼应。

从地理位臵和城址规模看,应属一处军事戍堡。

有史料证明这里在蒙元时期曾以木栅栏围城,清代又曾在这里设防守卡。

在以前,这里是通往三塘湖的必经关口,是向北进军的重要隘口,也是防止敌人入侵的重要军事要地。

所以元代到清代一直在此设防,当新的通往三塘湖的道路建成后,旧路基本被废弃,它失去了军事作用,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

图84

三、怪石xxxx

怪石山距县城60公里,位于巴里坤湖西北7公里处小夹山的最东端。

在怪石山东北脚下,有一座圆形古城遗址。

有人说这是汉代遗物,史书上没有发现有关的记载,具体情况有等专家考证。

图85

xx烽燧概述

烽火台即烽燧。

据《篡要》记载:

“峰,见敌则举;燧,有难则焚。

烽主昼,燧主夜。

”又据唐李贤为《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中“修烽燧”句释:

“边防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桔皋头有兜零,以薪草臵其中……有寇即燃火,举之相告,曰烽。

又有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日燧。

昼则燔燧,夜乃举烽”。

可见,烽为“火”,燧为“烟”,烽火台是用烟和火为媒介传递军事信息的设施,历代为点火烧烟建筑的各种墩台,如狼烟台、烟墩、墩堠、烽堠、墩等均为烽火台。

关于烽火台的建制,中国史书亦多有记载。

《墨子〃号令》载:

“出候无过10里,居高便所树表,表三人守之,此至城者三表,与城上烽燧相望。

”实际上烽火台之间的距离因地势而定,以烽燧相望为准。

烽隧通信报警历代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和程序,即根据不同敌情举放不同形式的烟火,以传报比较确切的敌情。

甘肃出土的《烽火品约》的汉简上称:

“望见虏1人以上人塞,燔1积薪,举2烽,夜3苣火,见10人以上在塞外,燔举如1人,须扬。

望见虏500人以上,若攻亭障,燔1积薪,举3烽,夜3苣火。

不满2000人,燔举如500人同品。

虏守亭障,燔举:

昼举亭上烽,夜举离合火次亭遂和,燔举如品。

”隋唐时代烽燧报警信号规定,入侵者在50~500人以下时,放1炬火,传至所管州、县、镇止。

入侵者在500~3000人之间时,放2炬火。

入侵者500骑以上至千骑以下,余寇3000以上,放3炬火;余寇万人以上者,放4炬火。

从2炬至4炬的信号要一直传至京城。

入侵者已离境,放烽一炬报平安。

同时规定,烽燧传递速度一昼夜两千里。

清代沿用烽燧传递军情,遇有军情时,白天燃烟,夜间放火。

如有百余敌进犯,白天举1烟(若在夜间便放一火);如犯敌有千余人,则白天举3烟(夜间放三火);犯敌在5000以上,白天举4烟(夜间放四火)。

用烟、火传递信息,三四百里处的敌情很快就传到了镇标衙署。

在县境内现存完好的烽火台上,均遗存有当年放火、举烟用过的木炭和残存的麦草灰等物。

烽火台在巴里坤的修筑与中央王朝统一国家,巩固边疆的举措密切相关。

经考证,这里最早的烽火台为唐代所修。

由于巴里坤的地理优势,唐代为统辖西域诸国,守好边防,保证丝绸之路往来商贾和使节的安全,与丝绸之路相随,修筑了不少烽火台。

此后,各王朝在此基本用唐烽燧传递军情信息。

及至清代,清王朝统一西域后,为了加强边防,在修用部分唐代烽燧的基础上,又修筑了大量的烽燧。

据统计,巴里坤县境内的烽燧有33座,其中唐代烽燧7座。

当地老百姓将其称为墩。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烽燧大都是正方形覆斗式夯筑实体,建筑材料就地取土,30~50厘米夯一层,层间铺5厘米芦苇或红柳枝以加固。

底边长18~30米,向上逐渐收缩,顶边长5~8米、高8~12米,有的台下筑有围墙,内建房屋、马厩等生活设施。

烽燧的分布以县城为中心,从汉城向东延伸,每10里为1墩,较远为20里1墩,一直延伸向伊吾河谷至甘肃境内;从县城向西,烽火台一路折向西南至七角井,另一路折向西北至木垒;三塘湖乡向东北通向外蒙古的沿途,亦有一些烽火台。

一、唐代烽燧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有7座唐代烽燧,大部分修筑在三塘湖盆地。

这些地方往往有泉眼,看守烽燧的军士在烽燧附近进行零星耕种,以补充自己粮食和蔬菜的不足,即解决了军需,又减轻了地方的负担,一举两得,使得边疆能够长治久安。

这7座唐代烽燧中,部分被清代维修后使用的至今保存还比较完整,部分则由于年代久远,被损坏的比较严重,有的只留有土基,有的坍塌为土丘。

二、清代xx遂

清代,巴里坤为军事重镇,是清王朝西进的咽喉要道。

清王朝曾在这里设府,并在修补唐代烽燧的同时修筑了20多座烽火台。

清代的烽火台大都修筑在巴里坤盆地,在数量上相对唐代的烽火台,保存下来的比较多,但毁坏也比较严重。

清代的烽燧在建筑风格上与唐代的烽燧有着明显地不同,唐代烽燧大都由平面、基座和烽燧主体三部分组成,内外分筑,部分烽燧内部还建有房屋。

建筑材料多为土坯。

而清代烽燧则多用土上小下大夯筑而成,有的夹筑有芨芨草、木棍等物,有的则被剥蚀千年至今仍然看不到上述的那些夹筑物,疑全为土夯筑而成。

1、墩墩塘烽燧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城至煤矿公路入西山口北部的一座小山丘顶部。

这座小山丘下面地势比较平坦,是一个山间小盆地,因这座烽燧被称为墩墩塘。

烽燧现仅存土基,年代已经无从查考。

2、二墩子滩烽燧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大河镇东头渠村,在大河的南岸,西南距离大河唐城约2公里。

烽燧残高约2米,用土夯筑而成,修筑年代不详。

3、上站泉烽燧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城通往三塘湖乡公路沙沟地段,在公路东南侧。

北距中湖村烽燧约20公里。

烽燧残损严重,仅存垣基。

从坍塌物来看,由土石混筑而成。

修筑年代不详。

4、石灰窑西烽燧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石灰窑西南,东南距离巴里坤湖约10公里。

烽燧残损严重,修筑年代不详。

二墩子滩烽燧:

东经93°05′359″,北纬43°38′933″。

海拔1623米,烽体为圆椎形。

周长72米,斜高6米,顶部有被挖掘痕迹。

117、

32、xxxx烽燧:

烽体为圆椎形,上面有三角架。

33、xx烽燧:

清代。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城北。

东经93°7′36″,北纬43°44′31″。

大河乡旧户村东北,大河乡通往三塘湖乡公路北侧。

南距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县城约18公里。

平面呈两个菱形。

残高近6米,周边残损严重,现周长约25米。

夯筑。

纵剖面呈梯形。

图118

34、下墩墩烽燧:

清代。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城北。

东经93°8′43″,北纬43°46′31″。

大河乡旧户村东北,南距旧户村草场南烽燧4公里,北距木城约5公里。

平面呈方形。

残高近6米,周边残损严重,周长约25米。

夯筑。

纵剖面呈梯形。

图119

35、xx泉子烽燧:

清代。

位于xx城北。

东经93°9′36″,北纬43°48′53″。

大河乡旧户村西北,东距木城2公里。

坍塌严重,残高3米左右,地部直径15米。

夯筑。

图120

36、双墩子烽燧:

清代。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城北。

东经93°4′45″,北纬43°50′。

红星一牧场马王庙村东南8公里。

东南距蒋家泉子烽燧约6公里。

巴三线通过此地进入莫钦乌拉山,相峙的两个山丘上各有一座烽燧。

坍塌严重。

西边的烽燧只剩一点土台,没有烽燧的痕迹。

东边的烽燧在2004年修建巴里坤至三塘湖公路时被毁。

图121

44、墩墩塘烽燧:

清代。

位于巴里坤湖北岸。

东经93°53′56″,北纬43°49′49″。

红山农场化工厂东北2公里处。

南距石矿线约500米。

平面呈长方形。

残高4.8米,底部石砌,东西长7.8米,南北宽7.6米。

烽体有二次加固痕迹。

内部用片石土堆砌,外部用土坯错缝平砌至顶。

距烽燧约3至4米有一宽2米、深1米的壕沟环绕。

图128

45、大夹xx烽燧:

唐代。

东经92°39′32″,北纬43°56′23″。

红星一牧场克改勒库都克村西北14公里。

残高6米。

周边坍塌严重,系土坯错缝平砌,其间夹筑木棍等。

该烽燧风蚀比较严重,北面三分之一保存较为完整。

内外两次修筑,原为四边形,现为八边形。

基座高0.5米至1米。

46、西破城子xx烽燧:

东经092°57′923″,北纬43°38′272″。

海拔1592米,烽体为圆椎形。

周长88米,斜高11米,顶部有烽体残留,高0.5米。

内夹筑芨芨草。

图129

47、农牧科水坝xx烽燧:

东经092°57′793″,北纬43°39′508″。

海拔1593米,烽体为圆椎形。

周长88米,斜高11米,北边有一条东西向水渠,距烽燧不到1米。

图130

48、农牧科水坝xx烽燧:

东经092°57′592″,北纬43°40′546″。

海拔1598米,烽体为圆椎形。

周长85米,斜高11米,顶部略显烽底痕迹。

图131

49、三个锅桩烽燧:

东经092°56′752″,北纬43°41′752″。

海拔1592米,烽体为圆椎形。

周长89米,斜高11米,东边有半圆围城遗址,半径18米,周长46米,南部有三个土堆。

xx:

周长24米,斜高3米;中:

周长21米,斜高4米;xx:

周长24米,斜高4米。

南、中间距2米,中、北间距3米。

13250、三个锅桩北烽燧:

东经092°56′682″,北纬43°42′773″。

海拔1591米,烽体为圆椎形。

周长85米,斜高11米,东南有三个围城遗址,直径19米,周长68米,东南出口2米。

南部有三个土堆。

南:

周长21米,斜高3米;中:

周长21米,斜高3米;xx:

周长21米,斜高3米。

三堆间距均为3米。

图133

51、地窝堡烽燧:

东经092°56′397″,北纬43°43′906″。

海拔1590米,烽体为圆椎形。

周长76米,斜高11米,东南部有方形围城遗址,长36米,宽21米,南部有三个土堆。

xx:

周长26米,斜高4米;中:

周长24米,斜高3米;xx:

周长29米,斜高3米。

三堆间距均为4米。

图134

52、xx烽燧:

东经092°56′151″,北纬43°45′199″。

海拔1592米,烽体为圆椎形。

周长99米,斜高15米。

南部有三个土堆。

南:

周长22米,斜高4米;中:

周长20米,斜高4米;xx:

周长25米,斜高4米。

三堆间距均为4米。

13553、xxxx烽燧:

东经092°55′787″,北纬43°46′319″。

海拔1594米,烽体为圆椎形。

周长112米,斜高16米。

南部有三个土堆痕迹。

图136

54、xxxx烽燧:

东经092°55′813″,北纬43°46′554″。

海拔1589米,烽体为圆椎形。

周长102米,斜高16米,东部有半圆围城遗址,周长68米,半径20米。

南部有三个土堆痕迹。

图137

55、盐海北三个墩子xx烽燧:

东经092°54′814″,北纬43°47′568″。

海拔1593米,烽体为圆椎形。

周长59.3米,斜高11.5米。

图138

56、盐海北三个墩子中烽燧:

东经092°54′771″,北纬43°47′591″。

海拔1585米,烽体为圆椎形。

周长73米,斜高12米。

图139

57、盐海北三个墩子西烽燧:

东经092°54′743″,北纬43°47′619″。

海拔1592米,烽体为圆椎形。

周长87米,斜高12米。

图140

58、大河沿草湖烽燧:

解放初被毁。

59、旧户xx草地墩烽燧:

解放初被毁。

60、新户青疙瘩墩烽燧:

在新户七组草湖中,现为大土堆。

61、商户村二组墩烽燧:

原在杨青林家北面农田中,东面靠树园子,烽燧顶部有一马脊梁房子。

1970年后,平为农田。

62、西户村三组xx烽燧:

东经092°58′870″,北纬43°46′412″。

海拔1604米。

烽体残留很小,残高1米,东西长1.8米,南北宽1.5米,顶部长有芨芨草,在耕地中。

14163、西户村五组塌塌墩烽燧:

东经092°57′108″,北纬43°47′793″。

海拔16米。

烽体为梯形,底部周长78米,高5.5米,顶部为正方形,长7米。

四周有围墙痕迹。

14264、鹰嘴xxxx墩子烽燧:

东经092°39′576″,北纬43°55′400″。

海拔1796米。

石矿路58公里南5公里处。

烽体为三角形,东西长6米,南北长7.7米,残高8米。

内外两次修筑,中间夹筑木椽。

内用青白色土坯,外用黄色土坯。

烽体东面有洞穴,口宽1.4米,高2米,深4米,土坯营造。

土坯有三种:

42×22×

8、36×20×

10、35×24×8(厘米)。

图143

65、东泉烽燧:

东经092°37′096″,北纬44°01′567″。

海拔1656米。

石矿路78公里北1公里处。

烽体损伤严重,不成形,残高4米。

北边长6米,东边长2.5米。

西、南部都塌陷。

有二次加固痕迹。

沙石土坯营造,土坯为30×19×10(厘米)。

图145

66、骆驼xx烽燧:

在煤矿西部,烽体保存较完整。

67、骆驼xx烽燧:

东南与大夹山石板墩烽燧连接,烽体较完整。

68、xxxx山顶烽燧:

巴三公路38公里东3公里山顶处,烽体六面体,边长3.75米,残高3米,外部用片石营造,内夹筑藤条。

东南部保存较好,西部塌陷。

烽体下部有孔洞。

14669、大红xx烽燧:

巴三公路51公里东6公里山顶处,烽体六面体,边长3.5米,残高5米,北部烽体完好,南部塌陷。

外部用片石营造,内夹筑藤条和松木。

片石用黄泥坐浆。

14770、xxxx烽燧:

东经093°04′016″,北纬43°48′403″。

海拔1716米。

巴三公路28公里西1.5公里处,烽体残高2.6米,东西长4米,南北长5米。

下部为圆形,东部有住房遗址10×10(米)。

图1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