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7597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docx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docx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B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水稻、玉米

B.冬小麦、水稻

C.玉米、谷子

D.春小麦、冬小麦

2.A、B两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种类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不同B.土壤不同

C.水热不同D.海拔不同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内。

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据此回答3~4题。

3.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①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②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

③热带雨林常绿,缺少枯枝落叶④养分再循环的速度缓慢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由于人口贫困而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最直接的原因是(  )

A.过度的迁移农业B.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C.开辟大型农牧场 D.商业性伐木

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5~6题。

5.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图1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结构图。

读图回答6~7题。

6.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7.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据下表我国1998年~2004年部分年份的相关统计数字,回答8~9题。

年份(年)

1998

1999

2002

2003

2004

能源消费增长率(%)

-4.1

-1.6

9.9

15.4

15.2

GDP增长率(%)

7.8

7.1

8.3

9.3

9.5

8.表中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最高的年份是(  )

A.1998年B.1999年C.2003年D.2004年

9.几年间,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

①我国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上升趋势

③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趋于合理④汽车拥有量大幅上涨

⑤我国能源利用率明显提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⑤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

读图回答10~11题。

10.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1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⑤

读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表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分析回答12~13题。

地貌类型

占土地面积比例

海拔(米)

粮食作物

平面

20%

<200

水稻

丘陵

60%

200-500

水稻、冬小麦

中、低山

15%

500-3000

春小麦、马铃薯

高山

5%

>3000

12.该地区最可能是(  )

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13.该地区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开垦历史悠久 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 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 ④自然土壤肥沃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是(  )

A.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C.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D.森林、矿产资源→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15.黄河三角洲与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

A.资源 B.交通C.政策D.技术 

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资源的分布具有不平衡性。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6题。

16.下列关于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举措中,能有效解决珠江三角洲能源紧缺的是(  )

①南水北调 ②南磷北运 ③西电东送南线工程 ④西气东输南线工程 ⑤北煤南运 ⑥北水南调

A.①③B.②⑤C.④⑥D.③⑤

读1980~200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和外资直接投资累计量占世界比重变化图,回答17~18题。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比重都处于持续增长的状况

B.1991年前中国进出口量比重大于外资在中国的投资量比重

C.外资直接投资在1990年后增长较快

D.进出口总额增长一直大于投资量增长

18.外商在中国投资1990年后增长较快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发达国家新一轮的产业转移

C.中国劳动力工资水平降低D.中国拥有比较广阔的市场

我国反映地理知识的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

据此完成19~20题。

19.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20.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 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①②③B.④⑤C.①③④D.②⑤

右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21~22题。

21.如图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数据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

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GISB.乙是GIS

C.丙是RSD.甲是GPS

22.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RS可以获取人口增长的动态信息 ②RS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③GP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 ④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下图为“我国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三图按治沙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A.abcB.cba

C.cabD.bca

24.目前世界上许多沙漠边缘地区出现严重的荒漠化现象,其自然原因是(  )

A.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B.滥垦滥牧,植被受破坏

C.任意开发矿产、生态环境破坏

D.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空气变干燥 

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城市人口比重

B.②——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C.③——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D.④——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26.图示曲线反映了(  )

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B.20世纪80年代城市化速度最快

C.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三产业发展同步

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27~28题。

27.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  )

A.“民工荒”现象严重 水污染严重

B.企业间过度竞争 经济腹地较小

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  缺乏政策支持

D.改革开放迟缓  资金严重短缺

28.A地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化水平B.经济发展水平

C.用地紧张 D.人口数量 

“微笑曲线”是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据此回答29~30题。

29.在工业生产的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最先考虑掌握的环节是(  )

①制造加工 ②设备材料 ③产品研发 ④产品品牌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0.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其主要目的是(  )

①扩大公司产品的销售网络 ②利用各国研发资源,提升公司产品的附加价值 ③提高公司产品的品牌效应 ④调整工艺风格以适应国际市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31.读图,回答问题。

(10分)

(1)甲为我国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

乙为我国地区,该地区在开发早期不利的条件是;。

(5分)

(2)乙地区淡水养殖业、水产品加工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是(双选)(  )

A.气候条件优越B.原料充足

C.周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D.能源充足

(3)甲地区粮食产量比乙地区低,但粮食的商品率却比较高,原因是。

(1分)

(4)甲、乙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乙地与甲地相比,在农业生产方面具有哪些有利条件?

(3分)

32.读影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问题。

(7分)

(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2分)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新疆绿洲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3分)

(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现象,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防止日渐严峻的土地荒漠化形势?

(2分)

33.读图回答问题。

(10分)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①、②、③、④。

(4分)

(2)东北地区的积温与当地海拔的关系是,原因是。

(2分)

(3)图中积温数值最低出现的地区是,原因是 。

(2分)

(4)大兴安岭东西两侧降水量在海拔的差异是 。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2分)

34.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表。

据此回答问题。

(13分)

区域

项目

A

B

人口(万人)

2239

3508

面积(平方千米)

27080

55375

耕地面积(千公顷)

989

2760

GDP(亿元)

16013

5276

城市化水平(%)

67.5

35.5

三大产业结构

2:

47:

51

26:

44:

30

每万人大学生数(人)

343

91

单位GDP能耕(千克标准煤/元)

0.26

0.54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

A区域;B区域。

(7分)

(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

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2分)

①资金 ②劳动力 ③技术、管理 ④原料、燃料 ⑤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4分)

高二地理期中测试题答题卷

31.

(1)    

    ;。

 

(2) 

 (3) 

 (4)   

32.

(1)  

 

(2)   

 (3)   

33.

(1)① ② 

③ ④ 

 

(2)    

 (3)  

 (4)  

34.

(1)A区域 

B区域 

 

(2)  

 (3)

 

高二地理期中测试题答案

1~5 BCADB6~10 CDCCD11~15 CBCBA

16~20 DDCCD21~25 ABCAD26~30 CBCBD

31.

(1)东北  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土质黏重,开垦困难。

水系稠密,阻碍交通

 

(2)BC

 (3)耕地面积大,人口密度小,故人均粮食占有量高

 (4)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和降水更为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开垦历史悠久

32.

(1)过度放牧 城市交通建设 

 

(2)干旱 过度樵采 水资源利用不当

(3)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等。

33.

(1)呼伦贝尔高原 大兴安岭 松嫩平原 东部低山丘陵

(2)成反比 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3)大兴安岭 海拔最高,气温偏低

(4)东侧降水量多于西侧  迎风坡降水量较背风坡丰富 

34.

(1)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产业结构成熟 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

(2)①③⑤ ②④

(3)促进资源、能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