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67607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0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docx

新田1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

田1:

1000地形测量技术总结

 

新田县工业园1:

1000地形测量

技术总结

 

长沙博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一日

一、测区概况……………………………………………………………………2

二、平面、高程起算数据………………………………………………………2

三、作业技术依据………………………………………………………………2

四、坐标系统、基本等高距及图幅分幅………………………………………3

五、工作组织和仪器设备………………………………………………………3

六、控制测量……………………………………………………………………3

1、首级GPS布网……………………………………………………………4

2、首级GPS观测……………………………………………………………4

3、埋石图根点的布网和观测……………………………………………….4

4、数据处理与平差…………………………………………………………4

5、导线控制………………………………………………………………..4

6、高程控制………………………………………………………………..4

七、地形测量…………………………………………………………………...5

1、碎部测量主要技术要求………………………………………………….6

2、碎部测量中的注意事项………………………………………………….6

八、数据处理及成图…………………………………………………………...8

九、质量控制…………………………………………………………………...10

1、质量管理………………………………………………………………..10

2、成果检查………………………………………………………………..11

十、提交交成果资料…………………………………………………………...11

十一、附件……………………………………………………………………..12

新田县工业园1:

1000地形测量

技术总结

一、测区概况

新田县工业园隶属永州地区,坐落在县城西,距县城大概有3-5公里,交通便利,测区内地形起伏较大,局部植被密集,通视较困难,房屋比较少,属较困难地区。

测区范围大致为东经112°11′43″一112°12′27″,北纬25°52′43″一25°53′34″,平均高程为200米,面积约2平方公里。

二、平面、高程起算数据

1、平面坐标

以国家Ⅱ等点“自岗岭”及E级GPS点“县二中”和“琶塘村”作为此次平面控制的起算数据,坐标系统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

起算成果见下表。

平面控制起算点成果表

序号

点名

纵坐标(X)

横坐标(Y)

高程(H)

备注

1

自岗岭

2858956.500

553464.765

2

县二中

2866221.351

551160.915

3

琶塘村

2865179.083

548118.527

2、高程

以国家Ⅱ等水准点“道新27”作为此次高程控制的起算数据,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起算成果见下表。

高程控制起算点成果表

序号

点名

等级

高程(H)

备注

1

道新27

213.447

三、作业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85)。

2、国家测绘局《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4、本工程《技术要求》。

5、本工程测绘合同。

四、坐标系统、基本等高距及图幅分幅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测区投影为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1°42′。

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2、本测区属丘陵地区,根据规范1:

1000比例尺的基本等高距为1米。

3、地形图分幅采用50(cm)*50(cm)矩形分幅;图幅号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X,Y的千米数表示,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图号由西往东、由北往南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编号,即1、2、3、……。

五、工作组织和仪器设备

本测区任务由长沙博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担完成。

作业人员于2008年3月16日进场,控制测量阶段作业组5个,作业人员8人,地形测量阶段作业组2个,作业人员6人,后期增加作业人员2人,于4月23日完成本测区的测量任务。

投入的仪器设备见下表:

品名

规格

数量

品名

规格

数量

GPS脚架

木脚架

4个

全站仪

2秒级

2台

静态GPS

华测X20

4台

电脑

台式、笔记本

2台

基座

4个

单、三棱镜组

-30mm

4组

水泥

500#

3包

皮尺

30m

2根

全站仪脚架

木脚架

2个

钢钎

0.3米长

30根

对讲机

7个

平差软件

华测

1套

打印机

A4幅面

1台

测图软件

MapSTAR2006

2套

六、控制测量

1、首级GPS布网

由于测区范围比较大,采用静态GPS来布设首级控制,控制网等级为E级GPS控制。

实测GPS控制点16个,其中已知点3个,未知点13个,组成最小同步环20个,多边形异步环16个。

独立基线30条,其中必要基线16条,多余基线14条,平均重复设站数为1.9/站。

多于《规范》规定的1.6/站。

2、首级GPS观测

在实际外业观测过程中,使用4台华测X20型GPS接收机,同时在四个GPS点上进行观测,有效观测卫星数≥7颗,时段长度≥45分钟,采用边连接的方式,一个时段移动两台GPS接收机。

如果有的点不搬站,则不关机,以保证尽可能长的时段长度。

在观测过程中,自始至终有人值守,并经常检查有效卫星数是否符合要求,否则及时通知其它三台仪器,延长时段时间,以保证观测精度。

实际上在观测过程中,华测X20型GPS接收机电量充足,接收信号稳定,卫星数大都保持在7-8颗,有时高达10颗以上,为后面的平差处理之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埋石图根点的布网和观测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埋石图根点采用快速静态GPS观测的方式。

埋石图根点的布设在满足GPS控制网布设要求的基础上,考虑到方便全站仪的设站,布设在通视条件良好、视野开阔的地方。

观测时两个埋石图根点和附近的两个首级GPS点同时观测一个时段,有效观测卫星数≥6颗,时段长度≥20分钟,组成6条基线和2个闭合环。

4、数据处理与平差

本次GPS测量观测数据采用GPS主机内存原始数据,然后将数据传输到由华测公司开发的平差软件进行数据处理,GPS的数据处理包括基线解算、三维平差、二维平差、高程拟合及报表输出等功能。

基线解算前检查天线高、观测时间及观测点点名,然后根据自动处理基线向量的结果,检查基线向量方差比(Ratio)和中误差(rms),方差比>3,中误差<20mm,参与解算的向量均符合要求。

同步环和异步环坐标分量闭合差(Wx、Wy、Wz)均小于28mm,满足规范的要求。

经平差得到结果如下:

边长中误差最大为14mm,最小为6mm。

边长的相对精度最高为1/37万;最低为1/3万(超短边),符合规范的要求。

5、导线控制

为了满足测区地形测量的需求,在首级GPS控制点和埋石图根点的基础上,根据测区实际地形情况在控制点密度不大的地区布设加密图根导线。

根据1:

1000地形测量精度要求,图根点观测采用全站仪按二级导线的要求布设附合或闭合导线,在地形起伏较大、通视条件差的地方可以采用极坐标支导线方式,但支导线点不能超过三级。

6、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整体采用四等水准测量联测,局部采用GPS高程拟合,图根导线采用红外测距三角高程。

以国家Ⅱ等水准点“道新27”作为起算点,观测一条闭合水准路线,途经7个首级GPS点和5个埋石图根点。

水准路线全长7.7KM,路线高差闭合差为-19mm,符合规范的要求。

(1)、GPS首级控制点成果表:

新田工业园首级GPS控制点坐标成果表

中央子午线:

111度42分

序号

点号

X坐标(m)

Y坐标(m)

高程(m)

备注

1

E001

2864631.844

549804.514

239.176

埋石

2

E002

2864776.723

550280.461

227.747

埋石

3

E003

2864975.194

549596.758

210.526

埋石

4

E004

2865094.657

550475.157

193.140

埋石

5

E005

2864138.941

549844.456

206.585

埋石

6

E006

2864326.136

550110.173

206.417

埋石

7

E007

2864695.284

550560.904

192.861

埋石

8

E008

2864289.511

550490.514

194.547

埋石

9

E009

2864462.583

550785.806

192.164

埋石

10

E010

2864005.890

550400.398

196.265

埋石

11

E011

2863942.552

550561.497

214.161

埋石

12

E012

2863560.397

550074.421

201.399

埋石

13

E013

2863544.247

550341.405

195.013

埋石

(2)、图根控制点成果表:

新田工业园图根控制点坐标成果表

中央子午线:

111度42分

序号

点号

X坐标(m)

Y坐标(m)

高程(m)

备注

1

T001

2864941.101

550532.555

196.112

埋石

2

T002

2864540.536

550575.833

199.911

埋石

3

T003

2864356.157

550531.310

197.788

埋石

4

T004

2864177.164

550449.096

190.224

埋石

5

T005

2863829.289

550364.953

197.838

埋石

6

T006

2863378.789

550281.544

202.764

埋石

7

T007

2863171.461

550216.418

201.498

埋石

8

T008

2864837.155

549600.852

208.750

埋石

9

T009

2863344.470

550543.360

192.594

埋石

10

T010

2863289.861

550711.771

201.071

埋石

11

T011

2863638.288

550545.169

195.745

埋石

12

T012

2863351.620

549923.885

217.440

埋石

13

T013

2863394.295

550077.178

225.763

埋石

14

T014

2863833.219

550111.797

201.588

埋石

15

T015

2863628.115

549987.109

198.104

埋石

16

T016

2863954.408

550133.682

204.098

埋石

17

T017

2864188.220

550670.172

187.121

埋石

18

T018

2864585.109

550030.604

228.408

埋石

19

T019

2864508.832

550390.002

221.854

埋石

20

T020

2864575.622

550239.113

218.008

埋石

21

T021

2864691.489

549883.883

221.809

埋石

22

T022

2864995.088

549442.818

220.640

埋石

23

T023

2865095.687

549606.088

205.004

埋石

24

T024

2865018.694

549797.486

209.121

埋石

25

T025

2864912.695

549973.758

210.323

埋石

26

T026

2864693.327

550422.716

195.433

埋石

27

T027

2864663.105

550857.915

191.684

埋石

28

T028

2864296.937

549727.625

220.452

埋石

29

T029

2864423.805

549622.583

196.564

埋石

30

T030

2864114.883

550129.336

201.245

埋石

31

T031

2864263.866

550854.159

187.321

埋石

32

T032

2863865.422

549812.621

209.567

埋石

33

T033

2863803.874

550638.003

190.322

埋石

34

T034

2863469.309

549962.204

220.437

埋石

35

T035

2863490.377

550084.965

205.644

埋石

36

T036

2863482.269

550546.759

187.554

埋石

37

T037

2863426.083

550783.182

184.673

埋石

38

T038

2863562.091

550712.135

194.543

埋石

39

T039

2863954.982

549943.479

196.321

埋石

40

T040

2864472.701

549840.508

202.885

埋石

41

T041

2864948.947

550411.900

204.457

埋石

42

T042

2864700.939

550004.380

215.982

埋石

43

T043

2864268.363

549601.282

200.031

埋石

 

七、地形测量

地形碎部点测量利用全站仪采取极坐标法进行观测,测量误差不能超过图上的0.1毫米(1:

1000=0.1米)。

测量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植被、居民地、水系、交通设施、工矿设施、管线设施等。

观测时根据规范的要求对地物要素进行适当的取舍,独立地物能按比例尺表示的,实测外廓,填绘符号,线状地物在图上>1mm的用双线表示,否则用单线表示。

1、碎部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1)居民地是高等级公路测图的重要地物要素,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

2)地下光缆、地下电缆的标志桩、检修井,必须实测,并用相应符号表示与连接。

3)独立地物是判定方位、确定位置、指示目标的重要标志,必须准确测绘和按规定的符号正确地加以表示。

4)永久性电力线、通讯线均需表示,电杆、电塔位置必须实测,同一条杆上有多种线路时,表示其主要线路,图面上各种线路的走向应连贯、类别分明。

建筑区内的电力线、通讯线不连线,在杆架处绘出线路方向。

地面及架空管线均需表示,并注记输送物质,地下管线检测井等均需测绘。

围墙、永久性广告牌、栅栏、栏杆、篱笆和活树篱笆等均应测绘。

5)铁路、公路、大车路、乡村路均应测绘。

铁路的铁轨、公路路中及交叉处、桥面、里程碑等应测绘高程注记点、涵洞应测注底面高程。

公路及其它双线道路在图上均按实际宽度依比例尺表示。

公路及街道按其路面材料划分为水泥、沥青、碎石、硬砖、砂砾和土路等,以文字注记在图上。

等级公路应注明等级、代码和编号。

铺装材料改变处应用点线分隔,主要道路须注明走向。

国道路面、路肩应绘制四条线条,路面线不得中断。

铁路与公路或其他道路在平面相交时,铁路符号不中断,而将另一道路符号中断。

不同水平相交的道路交叉点,应绘以相应的桥梁、通道符号。

路堤、路堑均按实地宽度绘出边界,并在其坡顶、坡脚适当注记高程。

公路、大车路、铁路通过居民地不宜中断,应按真实位置绘出;小路可中断在进出口处;市区街道应将永久性的安全岛、人行道、绿化带及街心花园等绘出。

6)河流、溪流、湖泊、水库、池塘等都应测绘,沟宽在图上小于1mm的以单线表示。

水涯线按测图时的水位测定并标注测绘时间。

水渠应测渠道边和渠底高程、堤坝应测注顶部及坡脚高程,泉、井应测注泉的出水面及井台的高程;池塘应测注塘底高程。

石堆、土堆、陡崖、坑穴、冲沟、山洞、石灰岩溶斗、崩岩、滑坡等特殊地貌和人工修筑的梯田、陡坎、斜坡等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冲沟底部应测注高程点,较大的可用符号和等高线配合表示。

梯田坡坎顶及坡脚宽度在图上大于2mm时,应实测至坡脚。

各种天然形成的斜坡、陡坎,其比高小于等高距的1/2或图上长度小于10mm时,可不表示;当坡、坎较密时,可适当取舍。

坡度在70︒以下的石山和天然陡坎,可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

露岩地、独立石、倒石堆、坑穴、陡坎、斜坡、梯田坎等应在上下分别注记高程或比高。

7)地形图表示的各种树木名称、苗圃、灌木丛、散树、独立树、行树、竹林、经济林等,应正确反映分布状况,芦苇地、花圃、草地、沼泽地应表示;树林要标注树的种类、高度。

农业用地分稻田、旱地、菜地、经济作物和水生经济作物地等,表示作物以夏季作物为准地形图田埂宽度在图上大于1mm的用双线表示,田块内应测注有代表性的高程点。

当两坎间距在地形图上小于5mm,1∶500比例尺地形图上小于10mm,或坎高小于等高距的1/2时,田坎可适当取舍;山地应测出各种特征点山顶、山脊、山梁、山谷、鞍部都必须准确测出其位置及标注高程,山顶、洼地底部应绘示坡线。

8)地理名称及各种注记是地形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判读地形图的直接依据。

图上的所有居民地、大的工厂、商店、道路(包括市、镇、街巷)、山岭、沟谷、河流等自然地理名称,均需进行调查核实、正确注记。

9)每幅图的接边均应测出图廓外5mm,自由边在测绘过程中应加以检查,确保无误。

10)行政区境界线、矿场的矿物、料场的材料应注明。

11)地形图中应注记导线点、水准点编号及其高程,以及在测图范围内的国家三角点和水准点等的位置及其注记。

2、碎部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1)不能忽略地形地貌的特征部位,否则不能反映出地形的起伏变化,如山谷、山脊、鞍部等;比高小于基本等高距1米的陡坎或斜坡可以舍去不测。

2)在比较平坦的地面上应按照图上大约2厘米的间隔测高程点。

3)居民地须单独逐个测出房屋。

4)较大的水库或河流应测出当时的水涯线和水面高程。

5)在图上小于1毫米的线状地物(如道路、田埂等)只需测出其中心线,否则测出其两条边线。

6)绘图员应记录好地物的属性数据,如植被、地面类型、河流流向等。

7)为了检测地形测量精度,在相邻测站测定一个共点,计算共点的平面与高程较差,看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八、数据处理及成图

在作业过程中,当天的观测数据在当天的野外工作完成后马上传输到计算机进行数字化成图。

成图软件采用长沙新联测绘仪器公司的Mapstar2006成图软件,该成图软件自动化程度高,使用的地物符号符合《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图式》的标准。

按照当天的外业草图利用成图软件的绘图工具把地物绘制到CAD图形中,在成图过程中如遇到漏测、错测或不清楚的地物,第二天马上进行补测。

在一定范围的地物绘制完成后马上对该范围的图面进行整饰;整个测区的地物绘制完成后进行等高线的绘制、图幅整饰和图形分幅。

九、质量控制

1、质量管理

实行项目管理方法,全面推行公司制定的质量管理办法,利用先进技术,精心施工,优质、高效、低耗、安全地完成本测区的测量任务。

1)全面推行质量管理办法,严格工序管理,不以任何理由放松放宽各道工序的验收标准,上一道工序未经验收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操作和使用。

2)本工程的测量采用高素质的测量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并负责仪器的维修、调校和保养。

3)严格按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实行质量标准和经济利益挂钩,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工程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检查验收,评出优劣,分别给与奖、惩。

4)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组内互检、项目组自检、公司抽检的三级检查制度,任何一级均有一票否决权。

5)保证材料和地形图质量,不得使用不合格材料,避免因材料而影响工程质量,不符合标准的图纸坚决返工。

2、成果检查

地形图的拼接和检查按《城市测量规范》有关章节执行。

为保证测绘产品质量,设专职质量检查员,层层把关,上道工序未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检查工作执行以下规定:

1)各等级控制点应进行100%检查,并作好记录。

2)观测手簿、平差计算成果应认真、详细检查。

3)每幅图应做到控制点展点100%检查,图面内业100%检查,外业100%巡视,30%设站检查,检查各通视控制点精度。

测区地形抽检15%。

4)严格检查各项技术要求以及测图范围是否达到规范和设计书要求。

5)经检查员检查后并评为质量合格以上的地形图,如经主管部门验收出现质量事故,检查员应负相关责任。

十、提交成果资料

1.本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

2.本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3.GPS首级控制点网图

4.GPS点之记

5.GPS网平差报告

6.GPS控制点成果表

7.所有控制点网图

8.图根控制点成果表

9.1:

1000的数字总地形图

10.1:

1000分幅图

11.1:

1000分幅接图表

12.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薄

13.四等水准平差报告

14.所有图纸及资料的数据光盘

十一、附件

(1)、首级GPS网平差报告

1坐标系统

1.1坐标系统名称

平面系统:

北京54,高程系统:

56年黄海高程

1.2基准参数

椭球长半轴

a

6378245.0000

椭球扁率

f

1/298.30000000

1.3投影参数

M0

=

1.00000000

投影比率

H

=

0.0000

投影高

Bm

=

0

投影面的平均纬度

B0

=

0

原点纬度

L0

=

111:

42

中央子午线

N0

=

0.0000

北向加常数

E0

=

500000.0000

东向加常数

2三维无约束平差

2.1平差参数

基准

WGS-84

迭代次数

2

参考因子

5.09

χ平方检验(α=95%)

自由度

81

2.2基线向量及改正数

基线

起点->终点.时段

DX/改正数

(m)

DY/改正数

(m)

DZ/改正数

(m)

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