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加强练6.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7841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加强练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历史加强练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历史加强练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历史加强练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历史加强练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历史加强练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历史加强练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历史加强练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历史加强练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历史加强练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历史加强练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历史加强练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历史加强练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历史加强练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加强练6.docx

《历史加强练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加强练6.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加强练6.docx

历史加强练6

2018届高三加强练06(2017.10.25)

第21组

24.某诏令曰:

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等七姓十家,不得“自为婚”(相互联姻),又禁止“卖婚”(与非世族的富人联姻,以获取丰厚的聘金和嫁妆)。

此诏令反映出

A.秦汉时期,世族势力仍然顽固B.魏晋时期,世族势力已经衰落

C.唐代世族仍拥有重要社会地位D.宋代世族受到打压,渐趋崩解

25.清代学者赵翼提到: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

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

而明清时则可通过“捐纳”,即向政府交纳钱粮获得做官资格。

以上现象最能体现出

A.冗官现象在古代长期存在B.科举制不断受到现实冲击

C.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着漏洞D.从宋朝官僚政治开始衰落

26.康熙年间,我国开始系统地大规模地开展全国性的地图三角测量,绘制《皇舆全图》时,吸取了欧洲制图理论中考虑大地是球面的优点,实测并采用经纬图法比例,而且还采用了地图投影方法。

由此可知

A.西学东渐影响中国传统科技B.新航路开辟冲击了传统科技

C.康熙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D.康熙年间尚未实行闭关锁国

27.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创会的口号,实际教学内容和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

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A.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力量日益壮大B.西学已经成为当时国人的共同追求

C.新式学堂和学会创办人多为洋务派D.以“中学为体”为旗号有利于西学传播

28.《1902—1911年海关贸易十年报告》中记载:

“中国人对于茶树的剪枝和拔疏一向抱有反感,并且认为在一块土地上种的茶树越多,茶叶的产量就越大”,“茶农经常要等待茶树长满茶叶之后,一次全部摘光,这样,削弱了茶树的再生能力,降低了第二次及第三次收成的质量。

”材料说明了当时

A.传统农业在西方经济冲击下发展艰难B.西方茶叶的种植和生产量都远超中国

C.西方农业种植技术冲击中国传统农业D.传统种植业观念陈旧且管理方法落后

29.某学者在评价某次革命时说,这次革命的前提是“对政治共同性作出新的解说”,这次革命“所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自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这次“革命”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

30.“在分配土地的过程中集体的活动非常活跃,当地的积极分子陆续出现并被吸收为干部。

农村的街道房屋等外表形象没有什么改变,但各个人的身份地位则因他们参加会议和各种新的活动而有所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造了国民政府从来没有设想过的农村机构。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1.以下是某一时期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统计数据(按当年价格计算)单位:

年份

全国居民

农民

非农业居民

工、农消费水平对比(以农民为1)

1953年

87

69

181

1:

2.6

1954年

89

70

183

1:

2.6

1955年

94

76

188

1:

2.5

1956年

99

78

197

1:

2.5

1957年

102

79

205

1:

2.6

——国民收人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5年)

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一结论最正确

A.体现了城乡二元经济的差异B.农民与市民的身份不平等

C.当时我国商品经济不繁荣D.农民消费低,自然经济仍存在

32.邓小平曾说,80年代国际上可以说是非常动荡充满危机的年代,但“我们有信心,如果反霸权主义搞得好,可以延缓战争的爆发,争取更长一点的和平,这是可能的。

我们也正是这样努力的。

不仅世界人民,我们自己也确确实实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

上述讲话反映中国外交的任务是

A.为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环境B.延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D.联合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

3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此规定的主要意图是

A.实现权力的相互制衡B.防止总统以权谋私和叛国

C.立法机构兼掌司法权D.限制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

34.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成为世界市场上西方技术和设备的最大买主。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到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

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订货。

上述材料表明

A.美苏关系由对抗转向合作B.苏联利用西方危机进行经济建设

C.苏联由封闭走向对外开放D.西方各国向苏联转移过剩产能

35.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一千古传诵、妇孺皆知的名句。

下列文艺作品中题材和风格与之最接近的是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B.米勒的《播种者》

C.海明威的《老人与海》D.安格尔的《路易十三的誓愿》

 

第22组

24、《中国通史》载秦始皇为“‘黔首改化,远迩(近)同度(法度)’,五次出巡,与颁布统一的各种制度、订定文字、大规模移民、经济上各种措施结合起,在荀派儒学和法家刑名之学的思想基础上,促进了全国范围内‘行同伦’的巨大任务。

”这表明“行同伦”的目的是

A.彰显皇帝无上权威B.抑制儒学倡导法家

C.防止人民反抗斗争D.形成共同行为规范

25、“宗族宗法制度的一个产物是族田义庄。

族田义庄的济困功能其实是古代宗族宗法制下原始的社会保障功能的体现。

当然这种保障制度由于由宗族中官僚士绅自发提供,因而又兼具慈善性质,这也决定其受众范围的有限性。

”由此可见,族田义庄

A.有利于防止宗族内部权力纷争B.确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C.阻碍了田庄经济的发展D.有助于稳定和维护封建统治

26、据戴逸的《简明清史》记载:

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指江浙地区)所产米谷,不足供食用……”以前地广人稀、物产不丰的湖广地区随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步成为粮食供应的重要基地。

过去的“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

下列各项不属于江浙农村经济变化的原因是

A.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政策B.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C.大批工商业城镇蓬勃兴起D.当地人口稠密,非农人口增加

27、右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

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28、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

“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弱者,道之用”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D.“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29、三国时刘备手下名将关羽,死后逐渐被后人神化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被称为“武圣人”、“关圣帝君”。

隋唐以后,关羽在不断被神化的同时,也在被道德化。

从宋代起,说书人为了渲染关羽的“仁义”将史实加以修改。

到明清时期,民间对关羽的崇拜已经超过了对孔子的祭祀。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关羽的人格魅力和神勇武功受到广泛追捧

B.隋唐以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发生了变化

C.民间“崇圣”意识和封建统治者推波助澜

D.封建道德意识和社会黑暗现实长期存在

30、福州船政学堂在第一批报名者当中,大多是如严复一样的清贫子弟,吸引他们的是学堂不但包吃穿住,而且每月发放4两纹银以供家用……报名者必须由当地士绅做担保。

严复的叔叔是个举人,母子俩请他担保,举人对这种新学堂绝无好感,当即回绝。

严复和母亲只得痛哭跪求,方才勉强同意。

上述材料本质上反映出

A.洋务运动兴起,西方科技逐步深入人心

B.受华夷观念影响,封建贵族把持新式学堂

C.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传统教育依然受宠

D.随着近代西学东渐,维新思想日益传播

31、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

“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

没有理性的指导,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利用。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康梁维新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32、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

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

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

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

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工业时代到,妇女角色改变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33、“德意志帝国哪怕从1866年击败奥地利算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崩溃,不过半个世纪;日本帝国从开始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到8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日在废墟上兴起……20世纪60年代以,日本和德国经济不断繁荣,如今已持续了半个世纪。

”由此可见

A.民族主义是推动国家走向富强的动力B.大战摧残了部分参战国的国民经济

C.专制政体不能做到民富国强D.民主政体是国家持续繁荣的保障

34、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

“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

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

然而,即使假定世界原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

”作者在此强调的是

A.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B.统一与多元化是文明发展的突出特征

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D.东西方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

35、古巴诗人胡安·克莱门特·塞内亚(1832—1871年)创作的诗歌:

“我和鸟儿一起,向着天空高唱,在快乐的歌声中,注人深深的悲伤……啊,请将我运回故土,让我用自己灼热的光芒去温暖古巴的太阳。

”这首诗歌

A.浪漫地讴歌国家和民族独立B.真实地反映了古巴的社会现实

C.控诉了美国霸权主义的罪恶D.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重大发展

 

第23组

24.董仲舒说:

“(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A.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

C.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D.主张“罢黝百家,独尊儒术”

25.“至秦,人主自亲事以操制臣下”,在中央专门设立御史大夫

A.典正法度,以正纲纪B.总领百官,监督军旅

C.检查户口,征收租赋D.提督学政,表彰善类

26.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

”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

A.《南京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

B.《北京条约》;将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马关条约》;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D.《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

27.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中说:

“新文化运动影响到产业上,应该令劳动者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令资本家要把劳动者当做同类的‘人’看待,不要当做机器、牛马、奴隶看待。

”该文应该是发表于

A.1913年B.1915年C.1917年D.1920年

28.造成下表银行分布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25——1934年中国银行分布简表(单位:

家)

A.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B.全国政治中心的南移

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D.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29.某次国际会议达成宣言“关于越南,在尊重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原则的基础上对各项政治问题的解决,应使越南人民享有经由秘密投票的自由普选而建立的民主机构所保证的基本自由。

为使和平的恢复得到足够的进展……将在一九五六年七月内,在停止敌对行动协定中所规定的国际监督和监察委员会成员国代表所组成的国际委员会的监督下举行普选。

”该会议

A.普遍认同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直接推动亚非国家相互同情和支持

C.对中国的对外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D.使越南完成了统一大业

30.《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说:

“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

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

”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

A.自由B.平等C.共和D.法制

31.“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还自然地联系到人类社会。

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例外。

”这一认识催生了欧洲的

A.宗教改革运动B.启蒙运动C.近代自然科学D.文艺复兴运动

32.恩格斯指出:

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

材料中所指的“它”出现在

A.新航路开辟中B.殖民扩张过程中C.第一次工业革命中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33.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美国新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选出来的君主制”。

由此可知

A.美国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B.美国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

C.美国新宪法具有专制色彩D.美国总统不受权力的制衡

34.《时代》杂志将1947年视为美国“承担世界领导责任的又一重要时机”,称“这个国家正面临新的角色和责任”。

其意在

A.为美国国会通过“欧洲复兴计划”制造舆论

B.称颂美、英等国签订的《北大西洋公约》

C.为美国政府干涉朝鲜内战推波助澜

D.促建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35.“卡门有强烈的个性,独特的道德标准,她邪恶堕落,却又独立自由,宁肯付出生命,也要坚持个性自由和忠于自己。

”这是观众对歌剧《卡门》的评价。

下列作品创作风格与其一致的是

A.《红与黑》B.《人间喜剧》C.《唐璜》D.《约翰·克利斯朵夫》

 

第24组

24.《公羊传》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

这表明大一统源于

A.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B.西周封建诸侯与分封制度

C.秦中央集权国家建立D.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

25.南宋时期盛行一种叫“出门税”的银铤。

银铤上有“□行十郎聚”、“真花银”、“出门税”等文字。

据考证,铭文中“行”指“行商”,“门”指“城门”。

据此可知当时

A.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政府重视管理并征收商税D.城市中的坊市界限依然存在

26.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这一变化的出现是由于

A.儒学正统地位不断受佛道冲击B.为了发展和完善儒家思想的需要

C.唐朝中外思想文化的广泛交流D.统治者要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27.李洵在《明清史》中说:

“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

……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

28梁启超评价鸦片战争后思想界的状况时说:

“‘鸦片战役’以后,志士扼腕切齿,引为大辱奇戚,思所以自渝拔;口口口口观念之复活,炎炎不可抑。

”其中的口口口口最可能是

A.经世致用B.师夷长技C.中体西用D.天朝上国

29.下图7是20世纪著名革命漫画家何剑士的漫画《小磨香油》。

关于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A.意在讽刺清政府固守石头磨子,不采用近代机器

B.批判了内忧外患下的中国民众对政治无动于衷

C.揭示了中国沦为列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困境

D.揭露了清政府榨取人民血汗,满足列强贪欲行径

30.“日本作战计划,系图强渡黄河,破退华军。

此项计划,于今已告失败。

中国方面为保卫大徐州所做的苦斗,显系此次中日战争中最大之会战。

其结果,华方已获胜利,……(日军)今兹遭逢惨败,应无颜再向国内民众如此矜夸。

”(纽约《先锋论坛报》)该材料评述的是

A.百团大战B.枣宜会战C.平型关战役D.台儿庄战役

31.在1921年一次高校调查中,631名男生的404份答案中,认为结婚为“谋社会之进化和人类继续”者为184人、“谋个人幸福和家庭兴趣”者84人、“谋互助”者70人、“助理家庭”者23人,等等,明确表示“侍奉父母”者只有5人。

对女生调查也是类似的结果。

这表明

A.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

B.新的婚姻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们接受

C.新文化运动使民主和科学思想深人人心

D.高等教育发展推动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32.亚里士多德说:

“我们确认自然生成的城邦先于个人,就因为(个人只是城邦的组成部分)每个隔离的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必须共同集合于城邦这个整体(才能大家满足其需要)。

凡隔离而自外于域邦之人……他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祗。

”基于这种认识,雅典人认为

A.居民应自觉将自身与城邦融为一体B.普通公民对域邦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C.内争是导致国力削弱的最主要因素D.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终究会被淘汰

33.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托马斯·杰斐逊指出:

“世界上每一个政府中都有人类弱点的痕迹,都有腐败蜕化的苗子……一个政府如果仅仅是委托给人民的统治者,必然会蜕化变质。

”他强调了

A.腐败是政府的天性B.权力制衡的必要性

C.政府主权归属人民D.实行代议制的局限

34.1930年,斯大林说:

“当我们已经不需要容许某种程度的私人贸易自由的时候,当这种容许只会产生坏结果的时候,当我们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商业组织来调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不必依靠私人贸易及其私人流转,不必容许资本主义某种活跃的时候,我们就‘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

”这表明斯大林的根本意图是

A.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B.否定新经济政策的全部价值

C.排斥市场调节对经济的作用D.强调单一公有制和政府调控

35.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以下作品反映了这种变化发展的是:

A.《大卫·科波菲尔》B.《等待戈多》C.《巴黎圣母院》D.《安娜·卡列尼娜》

 

2018届高三加强练06答案

第21组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C

B

A

D

D

D

C

A

A

A

B

B

第22组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D

D

A

D

C

B

C

C

C

D

B

A

第23组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B

A

D

D

B

C

B

B

D

A

A

C

第24组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B

C

A

A

A

D

D

B

A

B

D

B

 

2018届高三加强练06答案

第21组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C

B

A

D

D

D

C

A

A

A

B

B

第22组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D

D

A

D

C

B

C

C

C

D

B

A

第23组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B

A

D

D

B

C

B

B

D

A

A

C

第24组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B

C

A

A

A

D

D

B

A

B

D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