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7923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黄疸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生儿黄疸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生儿黄疸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生儿黄疸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生儿黄疸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新生儿黄疸教案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新生儿黄疸教案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新生儿黄疸教案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新生儿黄疸教案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新生儿黄疸教案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新生儿黄疸教案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新生儿黄疸教案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生儿黄疸教案模板.docx

《新生儿黄疸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黄疸教案模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生儿黄疸教案模板.docx

新生儿黄疸教案模板

新生儿黄疸教案模板2021

第十节新生儿黄疸讲稿儿科教研组尚启凤

一、新生儿黄疸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其原因很多

二、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1、胆红素生成较多

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约8.8mg/kg,而成人仅为3.8mg/kg.其原因是:

①、胎儿期处于氧分压偏低的环境,故生成的红细胞多,出生后环境氧分压提高,红细胞相对过多、破坏也多;

②、胎儿血红蛋白半衰期短,新生儿红细胞寿命比成人短20-40天,形成胆红素周期短。

③、其他来的胆红素较多,如肝脏等器官的血红蛋白和骨髓中的无效造血的胆红素前体较多。

2、运转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刚分娩的新生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影响血中胆红素与血红蛋白的连接,早产儿白蛋白的数量较足月儿为低,均使运送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3、肝功能发育未完善

①、新生儿肝细胞内摄取胆红素必需的Y、Z蛋白含量低,5-10天后才达到成人水平;

②、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肝细胞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转移酶的含量低且活力不足,不能有效的将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

葡萄糖醛酶结合成水溶性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③、排泄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易致胆汁淤积。

4、肠肝循环的特性

肠道内细菌数量少,不能将肠道内的胆红素还原粪胆原、尿胆原;肠腔内葡萄糖醛酶活性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吸收经门静脉到达肝脏。

由于上述原因,新生儿在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能力仅为成人的1-2,因此容易出现黄疸,尤其处于饥饿、缺氧、胎粪排除延迟、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等状态时,血肿加重。

三、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生后2-3天内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足月儿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3-4周。

血清胆红素的标准:

足月儿<205.2umol/L(12mg/dl)早产儿<257umol/L(15mg/dl)。

提出异义,因较小的早产儿胆红素<171(10mg/dl),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国外规定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0.59umol/L(12.9mg/dl),为界限,国内的限在205.2-256.5umol/L(12-15mg/dl)。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①、黄疸出生后24小时内。

②黄疸重。

血清胆红素>205.2-256.umol/L5(12-15mg/dl),或每日胆红素上升85umol/L(5mg/dl),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③、黄疸退而复现。

④、清结合胆红素>26umol/L(1.5mg/dl)。

④、新生儿溶血检验:

网织红细胞正常<6,新生儿血红蛋白170-20__g/L,直接胆红素

0-6.8mol/L,释放抗体试验阳性,提示有可能溶血,但不能确诊,只有释放抗体阳性才能确诊

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

1、感染性

①、新生儿肝炎;感染经胎盘传给胎儿或在通过产道分娩时被感染。

常在1-3周或更晚出现黄疸,病重时大便色浅或灰白,尿色深黄,患儿可有厌食、呕吐、肝脏轻度或中度增大

②、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是细菌毒素的侵入加快红细胞的破坏、损坏肝细胞所致

2、非感染性

①、新生儿溶血轻重不

一、重者胎儿水肿。

(1)黄疸:

出现早,进展快,程度重

(2)贫血:

轻重不一,Rh溶血病出现早、重(3)肝脾肿大

(4)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342μmol/L,分警告、痉挛、恢复、后遗症四期。

②、胆道闭锁:

由于宫内病毒感染所致的出生后进行性胆管炎、胆管纤维化和胆管闭锁。

生后二周黄疸渐加重,结合胆红素增高,大便灰白色,肝进行性增大、3月后致肝硬化。

③、母乳性黄疸

约1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发生,特点是非溶血性为结合胆红素增高,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血清胆红素可高达342umol/L(20mg/dl),婴儿一般状态良好,黄疸于4-12周后下降,停止母乳喂养3天后,如黄疸下降即可确诊。

目前认为母乳内B-葡萄糖醛酶活性过高,使胆红素在肠道内重吸收增加引起。

④、遗传性疾病

红细胞G-6-PD缺陷症所致,遗传家族史,表现间接胆红素↑,核黄疸发生率高,溶血性贫血,G-6-PD活性↓。

⑤、药物性黄疸

维生素K

3、K4,新霉素等药物所致

四、治疗要点:

1、找出病因,治疗基础疾病

2、降低血清胆红素,给予蓝光疗法;减少肠肝循环;减少肠壁对胆红素的再吸

3、保护肝脏

4、控制感染、注意保暖、供给营养

5、及时纠正酸中毒和缺氧

6、适当用酶诱导剂、输血浆和白蛋白,降低游离胆红素

五、黄疸患儿蓝光治疗的护理

光照时,婴儿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除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外,其余均裸露,光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一般12~24h测定1次,对溶血病及血清胆红素浓度接近换血指征者,应每4~6h测定血清胆红素和红细胞压积。

照射时间以不超过3天为宜。

光疗注意事项:

由于光疗时不显性失水增加,因此光疗时液体入量需增加15%一20%[以ml/(Kg.d)计]。

光疗的副作用:

基本无明显并发症,有一些相对较轻和一过性的并发症。

常见表现有发热、腹泻、皮疹、核黄素缺乏、青铜症及低血钙等。

六、新生儿黄疸护理新进展

观点

1、国内学者于小华、黄宝清等主张;早接触、早吸吮、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按需哺乳。

鼓励母亲让新生儿适当接触阳光增加游泳和抚触护理。

由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产生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征有关。

新生儿肝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转运胆红素的能力较差,肠道内细菌少,没有尿胆原等特点共同决定了新生儿易患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肠腔内胎粪含80-100mg的胆红素,相当于新生儿每日胆红素总生成量的5~l0倍,若胎粪排泄延迟,会加重肠肝循环负荷,而抚触时可以引起脊髓排便中枢兴奋,刺激胃泌素及胰岛素分泌,增加消化吸收并促进肠蠕动,有利于胎便及时排出。

游泳能增加新生儿的运动量,促进肠蠕动。

抚触和游泳同时有助于促进建立肠道正常菌群。

新生儿黄疸护理学习心得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新生儿黄疸护理学习心得

【摘要】:

^p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巩膜、皮肤、黏膜、体液和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的现象。

引起黄疸的原因多而复杂,病情轻重不一,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常引起严重后遗症。

通过对新生儿黄疸的常规护理的学习,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对较为先进的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做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

^p新生儿;黄疸;护理

StudyNotesofNeonatalJaundiceNursing

ABSTRACT

Neonataljaundiceisakindofphenomenonthatcausedbytheaccumulationofbilirubininthebodyinneonatalperiod,causingthesclera,skin,membranes,bodyfluidsandothertiuearedyedyellow.Thecausesofjaundiceareple_andvarious.Thesituationoftheillnediffersandtheseriouscasescanresultinbilirubinencephalopathy(kernicterus)andoftenleadtoserioussequelae.Afterstudyingtheroutinenursingofneonataljaundice,Isummarizedsomeeffectivenursingmeasures,andmadeasimpleintroductiontotheadvancedbluelighttreatmentofneonataljaundice.

KEYWORDJeonatal;jaundice;nursing

一、新生儿黄疸的特征及病因[1]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巩膜、皮肤、黏膜、体液和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的现象,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

引起黄疸的原因多而复杂,病情轻重不一,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常引起严重后遗症。

(一)生理性黄疸

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60足月儿和80以上早产儿在生后2~3天即出现黄疸,5~7天最重,足月儿一般10~14天消退,未成熟儿可延迟至3~4周,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257μmol/L(15mg/dl),但患儿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

(二)病理性黄疸(高胆红素血症)

高胆红素血症可分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与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以前者多见。

1.特点:

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视为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过早(出生后24小时内);

(2)黄疸程度重:

血清胆红素迅速增高,血清胆红素>220μmol/L(12.9mg/dl);

(3)黄疸进展快:

每日上升>85μmol/L(5mg/dl);

(4)黄疸持续时间过长或黄疸退而复现:

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5)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

2.病因

(1)感染性:

①新生儿肝炎,

②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等

(2)非感染性:

①新生儿溶血,

②胆道闭锁,

③胎粪延迟排出,

④母乳性黄疽:

发生率0.5~2;⑤遗传性疾病:

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等;⑥药物性黄疸:

如维生素K

3、K

4、樟脑丸等;⑦其他:

如低血糖、酸中毒、缺氧、体内出血和失水等原因可加重黄疸。

二、新生儿黄疸治疗原则[2]

1.病因治疗。

2.降低血清胆红素:

尽早喂养,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壁对胆红素的吸收。

必要时应用蓝光疗法。

3.保护肝脏:

预防和控制病毒、细菌感染,避免使用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的药物。

4.降低游离胆红素:

适当的输入人血浆和白蛋白,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

5.纠正缺氧和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三、新生儿黄疸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发展)

(1)观察皮肤颜色:

根据皮肤黄染的部位、范围和深度,估计血清胆红素增高的程度,判断其转归。

当血清胆红素达到85.5~119.7μmol/L(5~7mg/dl)时,在自然光线下,可观察到面部皮肤黄染,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增高,黄疸程度加重,逐步由躯干向四肢发展,当血清胆红素达307.8μmol/L(18mg/dl)时,躯干呈橘黄色而手足呈黄色,当手足转为橘黄色时,血清胆红素可高达342μmol/L(20mg/dl)以上。

此时,易发生胆红素脑病。

(2)观察生命体征:

体温、脉搏、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肌张力的变化,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

(3)观察排泄情况:

大小便的次数、量及性质,如有胎粪延迟排出,应给予灌肠处理。

2.保暖体温维持在36~37℃,低体温影响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

3.尽早喂养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胎便排出。

同时,有利于肠道建立正常菌群,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减轻肝脏负担。

应耐心、细致喂养患儿,少量多次,保证患儿营养及热量摄入的需要。

4.处理感染灶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如有脓性分泌物,可用3过氧化氢清洗局部后,涂以2碘酊,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5.光照疗法

(1)蓝光治疗原理:

蓝光能使血中未结合胆红索光照后氧化分解成水溶性胆红素,能迅速从胆汗及尿中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中胆红素浓度,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治疗安全,不良反应少。

[3]

(2)蓝光治疗前的准备:

患儿家长的准备:

因患儿是接受蓝光治疗,家长难免会有很多顾虑,担心光辐射对患儿的影响,担心患儿着凉、治疗效果及有无后遗症等。

因此,要耐心细致的向患儿家长介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害性及治疗目的,说明蓝光治疗的原理和安全性,以解除患儿家属的顾虑,使患儿尽早接受蓝光治疗。

光疗箱的准备:

清洁光疗箱,特别注意清除灯管及反射板的灰尘,以免影响光线穿透力,接通电,检查线路及灯管是否全亮,不亮应及时更换,光疗箱要预热,使箱温升至患儿适中温度,相对湿度55~65,方可将患儿放入。

患儿的准备:

患儿入蓝光箱前须进行皮肤清洁,禁忌在皮肤上涂粉和油类,以免阻碍光线照射皮肤,患儿指甲要剪短以免划破皮肤,输液的患儿用弹力网绷带将手稍加约束,以防抓掉头皮静脉针,双眼戴新生儿光疗防护眼罩,避免光线损伤视网膜,脱去患儿衣裤,全身裸露,会阴部用纸尿裤裹好,男婴纸尿裤周围用黑遮光布将阴囊遮住,放入已预热好的光疗箱中,记录开始照射时间。

(3)蓝光治疗时的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光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精神反应及生命体征,注意黄疸的部位、程度及其变化,监测血清胆红素的变化,以判断疗效;观察大小便的颜色与性状,若出现轻泻,为深绿色稀便,泡沫多,小便深黄,属于正常反应,可随着病情好转而消失;观察皮肤有无发红、干燥、皮疹,有无呼吸暂停、烦躁、嗜睡、发热、腹胀、呕吐、惊厥等;注意吸吮能力、哭声变化。

若有异常及时与医师联系,及时进行处理。

严密监测体温和箱温:

光疗时蓝光灯光将会自然产热,使箱内温度随之升高,而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易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因此,光疗时应每小时测体温一次。

根据体温调节箱温,使体温保持在36—37℃,如果患儿体温超过37.5cc可适当打开箱门,如体温超过38.5℃,要暂停光疗,待体温降至正常再继续照射。

保证足够的水分及营养供给,防止脱水:

因光疗中的患儿易哭闹、出汗,不显性失水增加约40L3J,因此,在光疗过程中,应按医嘱静脉输液,按需喂奶,两次喂奶问可加喂开水,应注意每次喂奶不宜太饱,速度不宜太快,喂后宜右侧卧位,以免呛奶引起窒息。

预防感染:

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要认真洗手,医务人员的手是院内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给患儿要勤换尿布,做好臀部及脐部的护理,防止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引起感染,尽量减少探视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4)蓝光治疗后的护理:

一般情况下,血清胆红素171i_mol/L.

6.遵医嘱用药给予补液和白蛋白治疗,调整液体速度,纠正酸中毒和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7.必要时候换血治疗。

四、健康教育

1、讲解黄疸病因及临床表现,使家长了解病情的转归,取得家长的配合。

[4]

2、既往有新生儿溶血症流产或死胎的孕妇,应讲解产前检查和胎儿宫内治疗的重要性,防止新生儿出生时溶血症的发生。

五、出院指导

1、胆红素脑病后遗症,应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指导。

2、母乳性黄疸的患儿,母乳喂养可暂停1~4天,或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3、红细胞G-6-PD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

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

4、指导家长给予新生儿合理的喂养,防止感染;

5、若有黄疸退而复现应立即来院复诊。

[5]

【参考文献】:

^p

[1][2][3][4][5]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多为未结合胆红素)的累及,而引起皮肤巩膜的黄染现象。

可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两大类。

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而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

【护理评估】:

1健康史了解孕母自身有无肝胆疾病以及产时有无窒息缺氧史,有无家族史。

询问母乳喂养情况,是否为母乳性黄疸以及母婴血型情况。

了解患儿生后有无感染中毒症状及自身有无先天性胆道疾病。

2症状、体征

评估患儿皮肤黄染的程度、范围,有无肝脾肿大的情况,有无烦躁、肌张力增高,前囟增高的表现。

3社会、心理评估家长对该病的病因治疗和预后的认识程度,有无认识不足或焦虑。

4辅助检查及时采集标本做好各项检查,了解血清胆红素情况。

【主要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心衰。

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光照疗法失水增多有关

3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光疗引起的皮疹,结膜炎,腹泻致尿布疹有关

4知识缺乏:

与患儿家长缺乏黄疸的护理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预防胆红素脑病

⑴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皮肤、巩膜、大小便的色泽变化及神级系统的临床表现,若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⑵实施光照疗法和换血疗法

⑶给白蛋白和肝酶诱导剂;纠正酸中毒,利于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2减轻心脑负担,防止心力衰竭

⑴保持室内安静,耐心喂养,减少不必要的刺激,缺氧时给吸氧,控制输液量及速度。

⑵如有心衰表现,给与利尿剂和洋地黄类药物,并密切监测用药反应,

随时调整剂量以防中毒。

⑶密切观察小儿面色表现、精神状态及皮肤完整性情况,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及肝脾肿大情况,做好眼部护理。

3健康教育,向患儿家长讲解病情、治疗效果及预后,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出院指导】:

1用药

出院时根据黄疸情况指导应用退黄药物。

2复查

按时来院复查黄疸消退情况。

3-5天复查皮肤黄疸消退

情况,肝功未恢复着一周后复查肝功。

护理部组织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

由于大多数的宝宝在出生几天之内就会出现黄疸,而新手妈咪们看着宝宝日渐发黄心里很是着急。

为了解决妈咪们的焦虑,那么新生儿黄疸又该如何处理及预防护理呢?

为此,9月20日上午,护理部在住院部一楼内儿科病房组织了一次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查房。

护理部主任宋海娥、各科护士长、组长及内儿科护士参加了此次护理知识查房。

首先,责任护士徐莹映对48床出生7天的女性小宝宝的进行了病案报告,并汇报了自己的护理过程。

然后,由护理组长李丹、责任护士徐莹映对患儿共同进行护理查体,通过查体对患儿的护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

查体完毕,护理组长李丹对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了补充说明,同时告知患儿家属在陪护中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根据责任护士和护理组长的查房汇报,护士长朱艳妹对责任护士、护理组长的查房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

朱护士长说,患儿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和治疗,目前病情比较稳定,精神良好,生命体征平稳,皮肤黄染基本消退,吸允好;二便正常,无并发症。

朱护士长指出,通过此次查房,有助提高责任护士、护理组长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脐部护理、蓝光照射、股静脉采血等护理操作技能。

最后,宋海娥主任对此次查房进行了点评。

宋主任指出,宝宝是父母的掌中宝,因此,呵护宝宝的健康成长,我们护理人员得尽百分百的心。

一是要保证患儿健康,二是要让患儿父母满意。

我们通过持续不断的三级护理业务查房,不但能帮助护理人员提高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能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达到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