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8124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65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docx

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

2007年高考试题点评与拓展

考题1A

1.磁场对放入其中的长为l、电流强度为I、方向与磁场垂直的通电直导线有力的作用,可以用磁感应强度B描述磁场的力的性质,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______,用类似方法描述物质基本性质的物理量还有_______。

出题背景

本题要考查通电导线受磁场力作用的基础知识,但是该题不是直接考察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而是通过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形式来反推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实质上该题提供了定义磁感应强度的另一种方法,并将该方法与电场强度的定义方法相类比。

通过该题的考查起到了拓展学生知识面的作用,促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作一梳理和比较,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促进意义。

解题思路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为F=IlB,所以B=

,本题属于送分题。

类比于电场情况,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作用,其大小为F=qE,其情景与安培力类似,所以还有物理量E=

考题拓展

2.(广东理综卷)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对磁场认识正确的是()。

(A)磁感线有可能出现相交的情况

(B)磁感线总是由N极出发指向S极

(C)某点磁场的方向与放在该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D)若在某区域内通电导线不受磁场力的作用,则该区域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3.

(广东理综卷)如图所示,用两根相同的细绳水平悬挂一段均匀载流直导线MN,电流I方向从M到N,绳子的拉力均为F。

为使F=0,可能达到要求的方法是()

(A)加水平向右的磁场

(B)加水平向左的磁场

(C)加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

(D)加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

考题2A

4.

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

P、Q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3.5m和x=6.5m处。

在t1=0.5s时,质点P恰好第二次处于波峰位置;则t2=_______s时,质点Q第二次处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当t1=0.9s时,质点P的位移为________cm。

出题背景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波基础知识的了解情况,属于常见题,但要求考生能正确从图所提供的信息,得到波长及周期的相应值,并分别判断出P点和Q点在下一Δt时刻的运动趋势,由此得出结论,本题有一定的综合能力要求,思考量较大。

解题思路

由图可知该波的波长为2m,根据题意P点在0.5s时间时恰好在第二次处于波峰位置,即在0.5s内波向左前进了Δx=

λ,由此可知波速v=

=5m/s,则周期为0.4s。

经0.5s时,有

λ的波经过了Q点,Q点恰好位于波谷位置处且有向上运动的趋势。

在这

λ波长的距离中,Q点只经历了一次向上运动,因此,Q点第二次向上运动应再经历

λ,即需再经过0.1s时间,此时Q点又回到平衡位置处,所以在时刻0.6s时,Q点回到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满足题目要求。

从0.5s到0.9s时刻,对P点而言恰好又经过一个周期,即P点又处在波峰位置处,因此P点偏离平衡位置2cm,即位移为2cm。

考题拓展

5.(海南卷)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位于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a)所示。

(1)该振动的振幅是________cm;

(2)振动的周期是________s;(3)在t等于1/4周期时,位于原点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______cm。

图(b)为该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点位于x=0.5m处。

(4)该波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5)经过1/2周期后,A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_______cm。

6.

(全国理综卷)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x=0与x=1cm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

由此可以得出()

(A)波长一定是4cm

(B)波的周期一定是4s

(C)波的振幅一定是2cm

(D)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cm/s

7.(宁夏卷)图为沿x轴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1.2s时的波形,位于坐标原点处的观察者测到在4s内有10个完整的波经过该点。

(1)求该波的波幅、频率、周期和波速。

(2)画出平衡位置在x轴上P点处的质点在0~0.6s内的振动图象。

考题3A

8.

如图所示,AB两端接直流稳压电源,UAB=100V,R0=40Ω,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20Ω,当滑动片处于滑动变阻器中点时,C、D两端电压UCD为_______V,通过电阻R0的电流为______A。

出题背景

本题考核了分压电路和分流电路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知识。

解题思路

当滑动片处于变阻器的中点时,其中有10Ω的电阻与R0串联,即该支路的总电阻为50Ω,但它们的比值为1∶4。

当100V电压加在A、B两端后,CD分得五分之四电压,所以为80V,由此可求得流过R0的电流为2A。

本题也可先求出两条支路并联时的总等效电阻,即R等=

Ω,然后得出AB两端加上100V电压后的总电流为12A,考虑到两条支路的分流比为1∶5,所以含R0的支路分得1份电流,即2A,显然上面的方法略微简便。

考题拓展

9.

如图所示电路中,滑片P位于滑线变阻器的中点,当在ab间加上60V电压时,在cd间接上用电器Q,结果Q上的电压为15V。

如果在cd间加上60V的电压时,将用电器Q接在ab间,此时Q上的电压为______V。

要使Q上的电压仍为15V,P点应向____移动(选填“上”或“下”)。

10.

家用电烙铁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当暂不使用时,如果断开电源,电烙铁会很快变凉,而再次使用时,温度不能及时达到要求;如果长时间闭合电源,又浪费电能。

为改变这种不足,现将电烙铁改成如图所示电路,其中R0是适当的定值电阻,R是电烙铁内电阻,则()。

(A)若暂不使用,应断开S(B)若暂不使用,应闭合S

(C)若再次使用,应闭合S(D)若再次使用,应断开S

11.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将R1的滑片向右移动一些,电压表V1、V2的示数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V1变小,V2变大(B)V1变小,V2变小

(C)V1变大,V2变小(D)V1变大,V2变大

12.某同学欲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完成相关实验。

图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6A,内阻约0.1Ω;电压表的量程为3V,内阻约6kΩ;G为小量程电流表;电源电动势约3V,内阻较小,电路中正确的是图()。

考题1B

13.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放入一段通电直导线。

若任意时刻该导线中有n个以速度v做定向移动的电荷,每个电荷所带电量为q。

则每个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f=_______,该段直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________。

出题背景

本题考核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所受洛伦兹力的知识点,适用于使用新教材的学生,同时该题与1A题相对应,讨论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微观模型,建立了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联系。

解题思路

电荷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其大小为f=qvB(v⊥B时)。

当一段垂直于磁场放置的通电导线l中有电流I流过时,其所受到的安培力为F=IlB(l⊥B时)。

下面从微观角度建立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关系。

设想在导线中有一横截面S,在任何时刻导线上电荷的线密度为n=

,单位时间流过任一截面的电流I=nv=

v,故F=IlB=qNvB。

N就是长度为l、截面为S导体的体积内所具有的电荷数,每个电荷q均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电荷q必定与导体的骨架相碰撞,则N个电荷的洛伦兹力就转化为该段导线所受到的安培力,所以放在垂直于磁场中的这段l长度的导线受到的安培力为NqvB。

考题拓展

14.

(广东理综卷)如图所示,在阴极射管正下方平行放置一根通有足够强直流电流的长直导线,且导线中电流方向水平向右,则阴极射线将会()。

(A)向上偏转(B)向下偏转

(C)向纸内偏转(D)向纸外偏转

15.(海南卷)粒子甲的质量与电量分别是粒子乙的4倍与2倍,两粒子均带正电,让它们在匀强磁场中同一点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开始运动。

已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两粒子运动轨迹的是图()。

16.

(广东卷)如图所示,矩形线圈面积为S,匝数为N,内阻为r,绕OOʹ轴以角速度ω做匀速转动,在它从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电阻的电荷量为

(B)通过电阻的电荷量为

(C)外力所做的功为

(D)R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17.

(四川理综卷)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长ad=0.6m,宽ab=0.3m,O、e分别是ad、bc的中点,以ad为直径的半圆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边界外无磁场),磁感应强度B=0.25T。

一群不计重力、质量m=3×10-7kg、电荷量q=+2×10-3C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5×102m/s沿垂直ad方向且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则()。

(A)从Od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Oa边

(B)从aO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ab边

(C)从Od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分布在Oa边和ab边

(D)从aO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分布在ab边和bc边

18.

(宁夏理综卷)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半圆形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为B。

一质量为m、带有电量q的粒子以一定的速度沿垂直于半圆直径AD方向经P点(AP=d)射入磁场(不计重力影响)。

(1)如果粒子恰好从A点射出磁场,求入射粒子的速度。

(2)如果粒子经纸面内Q点从磁场中射出,出射方向与半圆在Q点切线方向的夹角为φ,求入射粒子的速度。

考题2B

19.在接近收费口的道路上安装了若干条突起于路面且与行驶方向垂直的减速带。

减速带间距为10m,当车辆经过减速带时会产生振动。

若某汽车的固有频率为1.25Hz,则当该车以______m/s的速度行驶在此减速区时颠簸得最厉害,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出题背景

本题主要考核波的基础知识,主要考核学生对波长、波速及频率三者间的关系的了解程度以及共振的概念,本题将理论概念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本题属于基础题。

解题思路

已知汽车固有频率为1.25Hz,λf=v,取波长为10m代入,有v=10f=10×1.25m/s=12.5m/s,当汽车以该速度行驶时,恰好与汽车的固有频率相同,因而汽车将发生共振,所以颠簸得特别厉害。

考题拓展

20.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A)0.5(B)2(C)3.2(D)4

21.(北京理综卷)不久前欧洲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命名为“格利斯581c”。

该行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5倍,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5倍。

设想在该行星表面附近绕行星沿圆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Ek1,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的相同质量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Ek2,则

为()。

(A)0.13(B)0.3(C)3.33(D)7.5

考题3B

22.

如图所示,自耦变压器输入端A、B接交流稳压电源,其电压有效值UAB=100V,R0=40Ω,当滑动片处于线圈中点位置时,C、D两端电压的有效值UCD为_______V,通过电阻R0的电流的有效值为__________A。

出题背景

本题主要考核新教材中关于变压器的基础知识,是一道分叉题,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重要的应用,中间抽头式的自耦变压器在控制电压等方面应用较为广泛。

变压器的知识点是使用新教材的考生应该掌握的。

该题形式上与3A题较相似,但它们在原理上有本质的区别。

解题思路

自耦变压器也是作为理想变压嚣来处理的,它们的基本特征是初级线圈的输入功率与次级线圈的输出功率相等,但在自耦变压器中,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采用了在同一个线圈中抽头的形式,抽头的位置决定了初级与次级之间的变压比。

在本题中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变压比为1∶2,因此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所以当AB两端加上有效值为100V的电压时,CD两端得到有效值为200V的电压,所以通过R0的电流的有效值为5A。

考题拓展

23.(广东卷)某发电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稳定,它发出的电先通过电厂附近的升压变压器升压,然后用输电线路把电能输送到远处居民小区附近的降压变压器,经降低电压后输送到用户。

设升、降变压器都是理想变压器,那么在用电高峰期,白炽灯不够亮,但是电厂输送的总功率增大,这时()。

(A)升压变压器的副线圈的电压变大

(B)降压变压器的副线圈的电压变小

(C)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变大

(D)用户的负载增多,高压输电线中的电流增大

24.(海南)某发电厂用2.2kV的电压将电能输送到远处的用户,后改用22kV的电压,在既有输电线路上输送同样的电功率。

前后两种输电方式消耗在输电线上电功率之比为_______。

要将2.2kV的电压升高至22kV,若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180匝,则副线圈的匝数应该是_____匝。

25.一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A)该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100sin(25t)V

(B)该交流电的频率为25Hz

(C)该交流电的电压的有效值为100

V

(D)若将该交流电压加在阻值R=100Ω的电阻两端,则电阻消耗的功率时50W

26.电阻R1、R2交流电源按照图1所示方式连接,R1=10Ω,R2=20Ω。

合上开关后S后,通过电阻R2的正弦交变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

则()

(A)通过R1的电流的有效值是1.2A(B)R1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V

(C)通过R2的电流的有效值是1.2

A(D)R2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

V

27.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电压稳定的正弦式交变电流,副线圈通过有一定电阻r的输电线接电器R1和R2,A、V分别为理想交流电流表和交流电压表,将S闭合时,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V示数减小,A示数增大,R1功率减小

(B)V示数减小,A示数减小,R1功率减小

(C)V示数减小,A示数减小,R1功率增大

(D)V示数增大,A示数增大,R1功率增大

考题4

28.

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出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

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为_____射线,射线b为_____射线。

出题背景

本题考核了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属于基础题,这部分内容考生应该是十分熟悉的。

解题思路

放射源发出的α、β和γ三种射线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α射线带正电,β射线带负电,γ射线不带电。

从贯穿本领方面来说,γ射线贯穿本领最强,β射线次之,α射线最弱,因此在本题中,α射线被铝箔挡住,只有γ和β射线出来,由于γ射线不带电,所以在经过电场区域时不受电场偏转的作用,沿直线前进,因此射线a是γ射线,射线b是β射线。

考题拓展

29.(广东卷)物理学家们普遍相信太阳发光是由于其内部不断发生从氢核到氦核的核聚变反应。

根据这一理论,在太阳内部四个氢核(11H)转化成一个氦核(42He)和两个正电子(01e)并放出能量。

已知质子质量mP=1.0073u,α粒子的质量mα=4.0015u,电子的质量me=0.0005u。

1u的质量对应931.5MeV的能量。

(1)写出该热核反应方裎。

(2)一次这样的热核反应过程中释放出多少兆电子伏的能量?

(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考题5

30.

在竖直平面内,一根光滑金属杆弯成如图所示形状,相应的曲线方程为y=2.5cos(kx+2π/3)(单位:

m),式中k=1m-1。

将一光滑小环套在该金属杆上,并从x=0处以v0=5m/s的初速度沿杆向下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则当小环运动到x=π/3(m)时的速度大小v=______m/s;该小环在x轴方向最远能运动到x=_______m处。

出题背景

本题形式比较新颖,主要考核了能量守恒的概念,同时又将该知识点与波动形式的曲线相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提高。

解题思路

首先求出x=0点处y的坐标,将x=0代入振动图线方程,可求得x=0时y的坐标为y=-1.25。

当小环运动到x=

处时,代入方程,得y=-2.5,即小环在金属杆的最低处,在该处的总能量应与出发点的总能量相等,设此时小环的速度为v,且最低点为零势能点,于是有

mv02+mgy0=

mv2,可求得v2=25+25=50,所以v=5

m/s。

当小环运动到最远处时,小环的总能量全部转化为环的势能,于是有

mv02+mgy0=mgyʹ,代入数据得yʹ=2.5m,考虑到零势能点在最低位置处,因此yʹ=2.5m表明此时小环已经运动到平衡位置处,即对应于y=0,于是有y=0=2.5cos(kx+

π),所以kx+

π=

,或

,相应求得x的值为x=-

或x=

,显然x=-

不符合要求,故取x=

考题拓展

31.

(广东卷)甲、乙两质点在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在3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

(A)甲在乙之前2m(B)乙在甲之前2m

(C)乙在甲之前4m(D)甲在乙之前4m

32.(广东理综卷)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作用,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一定大于重力

(B)拉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一定等于重力

(C)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量一定大于摩擦力

(D)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量一定等于摩擦力

考题6

33.23892U衰变为22286Ra要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则m,n分别为()

(A)2,4(B)4,2(C)4,6(D)16,6

出题背景

本题考核原子核的衰变规律,是常见题,考核的是基础知识点,要求考生了解核衰变的特点及其规律。

解题思路

在原子核衰变为其他核的过程中,核反应过程中衰变前与衰变后核的总质量数保持不变,每经历一次α衰变,核的质量数减少4个单位,而电荷数减少2;在每经历一次β衰变时,反应前后的质量数保持不变,而电荷数增加1。

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列出如下方程:

设衰变中经历m次α衰变,n次β衰变,则在23892U衰变为22286Rn的过程中,质量数减少了16,而电荷数减少了6,于是4m=238-222=16,2m-n=92-86=6,解得m=4,n=2,所以选项B为正确答案。

考题拓展

34.(北京理综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D)按照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总能量增加

35.(广东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

(B)升高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可缩短其半衰期

(C)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4个

(D)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可用来消除有害静电

36.(广东卷)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有()。

(A)托马斯·杨通过对光的干涉现象的研究,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

(B)玻尔的原子理论认为原子的能量是连续的

(C)麦克斯韦根据电磁场理论,提出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D)贝可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37.(四川理综卷)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的核子有半数发生变化所需的时间就是半衰期

(B)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中,α粒子的动能很大,因此贯穿物质的本领很强

(C)当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具有较高能量时,将发生β衰变

(D)放射性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γ射线。

考题7

38.

取两根完全相同的长导线,用其中一根绕成如图(a)所示的螺线管,当在该螺线管中通以电流强度为I的电流时,测得螺线管内中部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若将另一根长导线对折后绕成如图(b)所示的螺线管,并通以电流强度也为I的电流,则在该螺线管内中部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0(B)0.5B(C)B(D)2B

出题背景

该题是一道基础题,考核了电流在螺线管中产生磁场的情况,同时通过两种不同绕法,考核学生对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的了解。

解题思路

当在螺线管上绕有导线并通以电流时,根据右手螺旋法则,可知在螺线管中将产生磁场。

当将导线对折后绕在螺线管上时,虽然导线的长度没变化,电流大小也没变,但是流经螺线管的电流呈对称形式,即前半段如果电流以逆时针方向(从左向右沿螺线管轴线看时)绕螺线管壁流动,则在后半段电流以顺时针方向流动,显然这两部分电流均要在螺线管内产生磁场,而且由对称性可知,前后两段电流在螺线管中产生的磁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在螺线管内中部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零,即选项A正确。

考题拓展

39.如图(a)所示,当磁传感器由长通电螺线管左边位置进入线圈内穿过螺线管从右边出来,通过数据采集器得到B-x图线应是图(b)中的图(x为图中距起点位置的距离)()。

40.

如图所示,绕空心塑料管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闭合电路。

当条形磁铁插入线圈或从线圈中拔出时,电路中都会产生感应电流。

磁铁从位置1到位置2(N极一直在前)的过程中,有关电流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A)经过位置1时,流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为由a到b

(B)经过位置1时,流过电流表昀电流方向为由b到a

(C)经过位置2时,流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为由a到b

(D)经过位置2时,流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为由b到a

41.如图所示。

一金属直杆MN两端接有导线,悬挂于线圈上方,MN与线圈轴线均处于竖直平面内,为使MN垂直于纸面向外运动,则()。

(A)将b、c端接在电源正极,a、d端接在电源负极

(B)将b、d端接在电源正极,a、c端接在电源负极

(C)将a、d端接在电源正极,b、c端接在电源负极

(D)将a、c端接在电源正极,b、d端接在电源负极

考题8

42.光通过各种不同的障碍物后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衍射条纹,衍射条纹的图样与障碍物的形状相对应,这一现象说明()

(A)光是电磁波(B)光具有波动性

(C)光可以携带信息(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出题背景

本题考核了光的衍射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根据题给的情景,正确理解光的波动性及其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光产生衍射的现象是由于光在前进过程中碰到了障碍物,当障碍物的尺寸与光波的波长可相比拟时,光的传播不再沿直线方向,而是产生衍射现象,表现出光具有波动的特征。

例如,当光通过一狭缝时,则在狭缝的垂直方向上产生单缝衍射条纹,衍射的条纹保留了狭缝的形态;同理,当光通过一小孔时,则可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屏上出现圆形的衍射条纹,从这个意义上说,光在衍射时携带了有关障碍物的信息。

综合考虑试题所提供的四个选项,显然正确答案为选项B与选项C。

选项A与D如果独立来看也是正确的,但与本题的题干相联系,就不符合题意了,因为衍射现象的实验得不到光是电磁波的结论,同样也不能直接得到波粒二象性的结论。

考题拓展

43.在白炽灯的照射下从两块捏紧的玻璃板表面看到彩色条纹,通过狭缝观察发光的白炽灯也会看到彩色条纹,这两种现象()。

(A)都是光的衍射现象

(B)前者是光的衍射现象,后者是光的干涉现象

(C)前者是光的干涉现象,后者是光的衍射现象

(D)都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