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8147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docx

高三地理第一轮必修2章节综合复习题

[第四章]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氮肥,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石燃料,城市中日益增多的机动车排放的尾气,规模化养殖场排放的畜禽粪便等,使“氮污染”已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据此回答1~2题。

1.据卫星传回的“全球二氧化氮污染图”显示,欧洲和北美洲的一些大城市上空二氧化氮密度很高,这最有可能与这些地区(  )

A.大量使用氮肥有关

B.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氟氯烃有关

C.城市中日益增多的机动车辆有关

D.规模化养殖场排放的畜禽粪便有关

2.我国是世界上氮素化肥使用量最多的国家,无机氮的化合物随江河大量排入我国近海,带来的后果是(  )

A.抵制海水水面蒸发B.水体富营养化

C.水循环速度改变D.海生植物大量死亡

解析:

 欧洲和北美洲城市中二氧化氮增多,主要是大量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

氮磷化合物排入水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在河湖等内陆水体中产生“水华”现象,在海洋中产生“赤潮”现象。

答案:

 1.C 2.B

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水,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

预计到2025年,全球2/3的人口将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地区。

有资料表明,伴随水资源危机而出现的“环境难民”在1998年达到2500万人,第一次超过“战争难民”的人数,据预测,在2025年之前,由水荒导致的难民多达1亿人。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3~4题。

3.世界性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不合理地开垦荒地B.酸雨和臭氧层的破坏

C.气候变化D.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

4.在目前状况下,缓解水资源紧张的主要方法是(  )

A.减少浪费和污染B.加强海水淡化

C.发展生态农业D.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

 本题组考查资源短缺问题的相关知识。

第3题,局部地区的水资源紧张主要是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全球性水资源紧张则主要是由于生产生活对水的需求增长过快。

第4题,目前条件下缓解水资源紧张重点放在节流,即减少浪费和污染。

答案:

 3.D 4.A

(2011·泰安模拟)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

下图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效益最大化原则

6.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过程中,最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A.缺乏优惠的政策B.资源短缺

C.较低的人口素质D.资金严重短缺

7.下列关于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

B.减轻了环境污染

C.提高了经济效益

D.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

解析:

 第5题,该产业链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轻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压力,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第6题,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地区,长期以来,这里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较低,素质较低,而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第7题,该产业链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但在生产过程中避免不了会有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

答案:

 5.B 6.C 7.D

(2011·试题调研)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再到“哥本哈根会议”,某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共同关注。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

8.下列漫画蕴含着不同的环境问题,其中与上述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是(  )

9.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焦点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

解析:

 哥本哈根会议讨论的主要是全球变暖问题,A、B反映的是水污染问题,D反映的是植被破坏、荒漠化问题。

第9题,“责任共担”体现的是共同性原则。

答案:

 8.C 9.C

(2011·试题调研)图示为某工业生态园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流动,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墙板厂为核心,企业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建立工业生态链关系。

据此完成10~12题。

10.图中序号①②③④⑤所代表的工业生产副产品或废弃物分别是(  )

A.硫、燃料气、冷却水、除尘渣、粉煤灰

B.燃料气、冷却水、除尘渣、粉煤灰、硫

C.硫、冷却水、燃料气、粉煤灰、除尘渣

D.硫、冷却水、燃料气、除尘渣、粉煤灰

11.影响该工业园中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环境B.经济

C.个人偏好D.社会潮流

12.关于该工业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工业园的运作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

B.该工业园通过“从副产品到原料”的转换形成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C.该工业园是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新型工业园

D.该工业园的运作充分体现了公平性的发展原则

解析:

 第10题,根据各生产厂之间的关系进行推测可以做出判断。

①指向酸生产厂,应该含有大量的硫;②指向发电厂,应该为燃料气;③指向炼油厂,并有余热产生,应为冷却水;④指向墙板厂,应为除尘渣;⑤指向水泥和道路,应为粉煤灰。

故选A。

第11题,从该工业园的生产循环可以看出,各厂之间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与副产品,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是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

故选A。

第12题,该工业园的生产充分实现了废弃物的合理循环再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实现了环境、经济的和谐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发展模式。

故选D。

答案:

 10.A 11.A 12.D

目前我国一般用污染系数(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均风速)来反映风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下面是我国M市多年污染系数和多年风向频率统计图,据图回答13~14题。

13.据图判断,关于该城市污染系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污染系数从正东向南北两个方向递减

B.风速越大该市的污染系数越大

C.污染系数越大的方向污染越严重

D.污染系数西南偏西方向最小

14.该城市应采取的可行措施是(  )

A.将污染大气的企业迁至城市西部

B.关闭所有污染大气的企业

C.将污染大气的企业迁至城市北部

D.污染物改为夜间排放

解析:

 第13题,图中污染系数正北方向最大,西南偏西方向最小。

污染系数与风向频率成正比,与风速成反比。

图中污染系数仅反映的是风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城市污染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污染系数大不一定代表污染严重。

第14题,该市西南偏西方向污染系数最小,应该将污染大气的企业迁至城市西部。

答案:

 13.D 14.A

15.2010年1月28日国家统计局宣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全年工作重点之一。

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及人口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程度相当高

B.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表现之一

C.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有关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可完全消除文盲、半文盲

解析:

 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较快,但程度并不高;人口众多是导致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的根本原因,与资源分布不均关系不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可减少文盲、半文盲人口数量,但近期内完全消除尚存在困难。

答案:

 B

二、综合题(共40分)

16.(2011·湖南联考)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人口数量、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必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影响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分)

材料一 下图是汾河上游流域的区位以及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是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汉到清代人口、经济以及环境状况表。

项目

西汉

人口数量(万)

3

5.9

7.8

5.9

24.4

人口密度(人/km2)

0.38

0.75

0.99

0.75

3.09

城镇(个)

1

6

6

7

7

耕地面积(万顷)

1.65

3.25

4.29

3.13

10

森林面积(万顷)

5.3

4

3.2

1.2

0.29

覆盖率(%)

70

50

40

15

4

畜牧业程度(%)

100

90

70

20

10

工矿业(个)

0

1

0

2

3

灾害频率(次/百年)

0.1

1.2

1.3

1.5

4

(1)该流域的河谷特征是________。

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

(4分)

A.森林B.森林、草原

C.草原D.草原、荒漠

(2)该流域蕴藏的矿产资源最可能是________。

(2分)

A.铁矿B.石油

C.煤炭D.铜矿

(3)该流域人口、经济、环境三者从可持续到不可持续发展剧变发生在________时期,人口、经济、环境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

(4)该流域的地理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解析: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数量、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必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会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答案:

 

(1)峡谷 B 

(2)C

(3)清朝 人口数量大增,粮食需求大增,农业生产从畜牧业向种植业转变;大量开垦草山、草坡,毁林开荒,毁林开矿,山区植被大幅减少,水土流失加重;耕地生产力逐步降低,粮食产量下降,人口贫困。

人口、粮食、耕地、贫困之间逐步进入恶性循环

(4)河流含沙量大、地表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率增加、植被锐减

17.读海南某橡胶产业园生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分析海南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8分)

(2)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对应说明其在上图中的具体表现。

(8分)

(3)此产业园的生产模式有何优点?

(4分)

答案:

 

(1)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量丰富、降水充足(水热条件好),农作物生长期长(可一年三熟或四季皆可生长);热带生物资源丰富;热带海域广阔,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有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市场,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技术不断发展(或冷藏保鲜技术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

(答出四点即可)

(2)经济持续发展:

橡胶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社会持续发展:

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生态持续发展:

废弃物(废橡胶、废水等)的回收利用,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3)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必修2综合检测]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

下图是我国各省不同年份生育率分布的盒形图(以生育子女数量表示),盒内的分隔线为中位数,线段向上至最大值,向下至最小值。

读图回答1~2题。

1.该图说明我国(  )

A.人口增长加快B.人口总量减小

C.人口出生率下降D.人口生育率的省际差异增大

2.我国人口生育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的推进B.国家人口政策

C.人口老龄化D.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1965~2005年我国妇女生育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随之下降,人口增长减缓;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很多;盒形图内最大值和最小值距中位数的差值变小,说明不同省区的人口生育率差异减小。

第2题,我国人口生育率下降主要是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

答案:

 1.C 2.B

2005年至2010年广东省规划投资1800亿元,重点新建、扩建5个炼油项目和5个乙烯项目,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5个石化基地。

据此回答3~5题。

3.以下是广东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的是(  )

A.劳动力丰富B.资源丰富

C.海运便利D.技术先进

4.广东将设立石化、化工园区,实行炼化一体化,引导产业向园区、沿海石化基地集聚,其主要目的是(  )

A.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应B.便于污染物集中控制

C.持续发展外向型特区经济D.降低产品销售费用

5.下列关于广东实现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采取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发展自由港等减免税经济类型B.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加强航空港、高速公路的建设D.学习国外和自主创新清洁生产技术

解析:

 第3题,广东多优良港口,可以利用便利的海运进口石油,发展石化工业。

第4题,设立石化、化工园区,实行炼化一体化,具有减少运费,降低成本的作用,并且可以资源共享,集聚效应明显。

第5题,石化产业属于市场导向型产业,同时对资金、技术的要求较高,目前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还是表现在数量上,而不是在素质上;加强航空港、高速公路的建设是发展电子工业等高技术产业的措施;自由港与我国以大陆为市场的石化产业关系不大。

答案:

 3.C 4.A 5.D

(2011·东北联考)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该市功能区主要包括中心商务区、工业区、教育文化区和居民住宅区。

图中标注的数值为某月二氧化硫的平均污染量(克/立方米)分布。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7题。

6.若图中二氧化硫的污染源只有一处,则该地当月主要盛行(  )

A.西北风B.东南风

C.东北风D.西南风

解析:

 图中信息显示,该城市的东北部是交通运输区,运输产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为该城市大气污染的污染源所在,由此判断该城市当月的主导风向是东北风。

答案:

 C

7.各种功能区布局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①—高级住宅区B.③—文化教育区

C.④—工业区D.⑥—商业区

解析:

 城市功能分区中高级住宅区往往分布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带,图中①位于该城市西北部,并且周围有很多公园绿地,环境十分优美,适宜发展成为高级住宅区,故选A。

答案:

 A

(2011·天津模拟)下图为四幅农业景观图。

读图回答8~9题。

8.造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D.交通

解析:

 图中反映的四地农业生产方式不同,主要是气温的差异以及降水的差异导致的,即气候是造成它们之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答案:

 A

9.下列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B.乙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C.丙农业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规模较小

D.丁农业生产活动分散,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解析:

 中国北方人多地少,耕种历史悠久,因此居民投入较多的精力精耕细作,但由于人口稠密、消费量大,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美国中部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远离城市、地广人稀的地区;马来西亚的天然橡胶是在企业化的种植园内生产的,规模较大;中国内蒙古的放牧区常会出现过度放牧的现象,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答案:

 A

(2011·天津模拟)工业布局强调企业经济收益的最大化,而城镇分布的合理化能提升城镇功能,从而更有效地带动区域经济繁荣。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工业现阶段和计划扩散情况,读图完成10~11题。

10.现阶段该中心城市大型工业的配套企业主要布局在距离中心城市10km左右的卫星镇,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①政策 ②技术 ③地租 ④运费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1.该市政府为推动县城经济发展,计划采取“中心城市→县城→乡镇”梯度扩散模式,将配套企业的布局由卫星镇转移到县城。

为接受工业扩散,各县城要(  )

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③建立产品研发机构 ④弥补地价和运输成本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

 卫星城镇地租较低,同时距离市区较近而运费也不高,二者综合衡量,可以使其成本较低,所以能吸引配套企业布局;要把配套企业吸引到县城,则必须要提升县城的竞争力,但由于是大型工业的配套企业,其研发机构还会布局在条件更好的大城市,所以县城不必建立产品研发机构。

答案:

 10.B 11.D

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通车。

读下图并联系相关知识,回答12~13题。

12.影响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政治需求

C.技术D.社会经济

解析:

 影响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答案:

 D

13.港珠澳大桥并非全程建在海面以上,在中部有相当长一段为海底隧道,这主要是考虑到(  )

A.方便大型轮船通行B.缩短通行距离

C.避开台风侵袭D.减少海潮对桥体的冲击

解析:

 在主航道位置采用隧道形式,是为了不影响前往广州港口的船只通行。

答案:

 A

(2011·东北联考)下图为某制糖厂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判断该制糖厂的厂址可能位于(  )

A.北京B.黑龙江

C.云南D.台湾

解析:

 读图可知,该制糖厂的原料是甜菜,甜菜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纬度比较高的地区,而制糖厂属于原料指向型产业,厂址要接近原料产地,所以该制糖厂可能位于黑龙江。

答案:

 B

15.关于该厂生产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重视从废物中回收有用成分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联系

D.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解析:

 读图可知,该厂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并没有实现无废弃物的排放;图中反映了该生产企业非常重视物质的循环利用,从废弃物中回收有用成分;该企业各厂之间有密切的投入和产出联系;生产的重点仍然是制糖,只不过加强了对废水等末端物质的综合利用。

答案:

 B

二、综合题(共4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材料一 2010年9月25日,广州开通了地铁新二号线、八号线。

昌岗站是新二号线与八号线的换乘站。

材料二 广珠轻轨铺轨于2010年10月3日零时全面完成,广珠轻轨在广州亚运会开幕之前试运营。

(1)结合材料一,说明广州大力发展地下交通系统的主要原因。

(4分)

(2)未来新二号线与八号线的换乘站昌岗站周围地区地价将________,引起该处地价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4分)

(3)简要分析建设广珠轻轨的意义。

(6分)

(4)亚运会期间,将有数以万计的观众和游人涌入广州,届时广州的城市交通将面临严峻挑战。

广州除采取材料所述措施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交通压力?

(6分)

答案:

 

(1)地下交通系统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几乎不占用地表空间等优点,可以大大缓解市内交通拥堵压力,并减轻环境污染。

(2)上涨 交通

(3)完善交通道路网,缓解运输压力;提高运速,节省时间;加强区域间的社会经济联系;促进城镇化发展。

(答出三点即可)

(4)错开市民上下班时间;实行汽车单双号行驶制;增加公交车数量,延长运营时间,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途经广州的车辆在亚运会期间尽量绕行等。

(合理即可,答对三点即可)

17.(2011·青岛模拟)阅读图甲、图乙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材料 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

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3万多。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依托港口优势,引进外资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

(1)比较说明广州、东莞、麻涌三个城镇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

(4分)

(2)简述麻涌建设外向型工业新城的优势条件。

(4分)

目前,东莞能够开发利用的土地所剩不多;东莞的1200万人口中约有1000万是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很大;东莞工业的产值很高,但污染也很严重。

(3)简述大量人口流入东莞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6分)

(4)简述东莞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6分)

答案:

 

(1)广州的等级最高,其次是东莞,麻涌最低;广州的服务范围最大,其次是东莞,麻涌最小。

(2)麻涌位于珠江口,产品便于出口;有城际轻轨、高速公路、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区际协作或区际联系条件好;劳动力资源丰富。

(3)①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②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③推动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④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

(答出三点即可)

(4)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城市用地紧张;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加大。

(答出三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