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8401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docx

《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docx

完整版文学类作品阅读答题技巧

文学类作品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归纳

平衡

陈国凡

①拎着几条刚钓来的鱼儿,我一路哼着小调,兴冲冲地往家赶。

今天星期天,休息。

老婆带孩子回了她乡下的娘家,我难得落个轻闲自在。

我早计划好了,晚餐自己弄个鱼煲,再叫上几位朋友,好好聚聚,美美地享受一顿。

②咦,怪了?

怎么钥匙不见了?

我翻遍各个口袋,也找不到自家的钥匙。

正窝火着,对门的小王探出了头:

“回来了?

找不到钥匙了吧?

嘿嘿……”

③他怎么知道我丢了钥匙?

正疑惑间,小王老婆手拿一串钥匙从房里走了出来,笑着对我说:

“早上出门,见这串钥匙插在门上,我想许是你走得匆忙,忘了,就先给你放着了。

现在该完璧归赵了!

要是被陌生人拿去,可就麻烦大了。

”我连说谢谢,接过钥匙,进了屋。

④我和小王一家虽然住对门有些年头了,可平时只是点头之交,彼此并不了解,我甚至连他们具体在哪个单位上班都不清楚。

⑤他们该不会进过我家了吧?

一想到这点,我就紧张起来,急忙把整个屋子查了个遍,见啥也没丢,东西摆放的位置也丝毫没动过,但我早已没了做鱼煲的念头。

⑥老婆回来听我说了这事,人都蹦了起来:

“这还得了!

说不定我们的钥匙他们已经拿去配了。

我们要不在,他们可以随便进出啊。

你呀你,我一不在,你就到外面自个快活!

这下出事了吧!

”老婆又数落起我来了。

可我连跟她计较的心思都没了。

谁叫自己这么粗心呢?

他们手里有了钥匙,那我家不就成他的家了吗?

那咋办?

我问老婆。

“咋办?

还用说吗?

换把新锁呗。

”老婆斩钉截铁说道。

“锁又没坏,干吗要换啊?

再说,就为这事换锁,不好吧,他们会怎么看我们?

会伤了两家和气的。

”我说。

⑦“有什么不好的,难道要等到他们把我们家的东西搬空才好啊?

真是的。

你要不想换,我来换。

”老婆的破嗓门喊得很响。

我真担心被人听到。

这时,门响了。

我开了门,是小王。

⑧“有事吗?

”我问。

刚说完,我就只想掴自己下,废话,没事,敲你家门干嘛?

记忆中,小王没事来敲门,一次也没有过。

小王显得有些尴尬,吞吞吐吐地说:

“就是我……我老婆,她……她要我来跟你们说个事。

”见我老婆也在,小王说:

嫂子也在啊,那最好了。

⑨老婆只好说:

要不,你进来说话?

不了不了。

小王摆了摆手,“不了不了,就几句话,我说完就走。

我老婆她要你们换把新锁。

”小王憋足了劲儿,终于说出了一句囫囵话。

⑩呵,倒是他们先来说了,真个没想到。

我和老婆面面相觑。

“我老婆说,换了好,省得你们怀疑

我们什么的。

”话音未落,小王已转身,疾步进了屋子,身后传来“嘭”的一声,是关门声。

(11)我和老婆对视了一下,不约而同地捂着嘴巴,笑了!

可是晚上睡觉时,老婆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两家的锁都好好的,凭什么要我家白白花钱去换新锁啊?

(12)第二天,我正在换锁,小王走出屋子,手拿一把新锁。

我好生纳闷,隔墙有耳?

问小王:

“你家也要换锁?

那锁不好好的吗?

(13)你家这锁不也好好的吗?

我老婆说了,我家也换,换了好,省得嫂子心里不平衡。

(14)我呆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老婆听了这话,心里更不平衡了,这话啥意思?

(15)小王急中生智,“不瞒你说,我老婆也曾把钥匙插在门上大半天,回家后才发现。

(16)呵!

两家四口齐声发出了和气平衡的笑……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5年11期,有删改)

一、考点1标题的含义【10年2考:

2015.18(第一问).2013.16】

1、“平衡”在文中有哪些含义?

(4分)

答:

(1)指“我”家和小王家都换了锁,大家心里都平衡了。

(2)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信。

【方法指导】

(1)分析标题中关键词的本义、深层义。

(2)分析标题的修辞义。

将标题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还原后理解文章标题的内容。

(《雪地里的迎春花》)

(3)分析标题的双关义。

即表层含义和深含义。

(《爸爸的花儿落了》)

(4)分析标题的象征义。

(《海燕》)

(5)分析标题和文章主旨的关系(可从文章的情感出发)。

(《爸爸的花儿落了》)

二、考点2标题的作用【110年3考:

2016.18,2015.18(第二问),2011.16】

考向1)直接提问标题的作用【10年2考:

2015.18(第二问),2011.16】

2、文章以“平衡”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4分)

答案:

以“平衡”为标题,一语双关,既反映社会的平衡,又暗含人心的平衡,并且以小见大,从邻里关系反映社会关系。

标题一般具有以下作用: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作为文章线素(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

(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具有象征义;

(5)语义双关;(6)是全文的“文眼”(揭示文章中心);

(7)制造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8)表明写作对象

考向2)更换标题好不好,或者哪一个标题更好【10年1考:

201618】

3、(2016广东省卷18题)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平衡”独具匠心;也有人认为小说以“锁”作标题耐人寻味。

请选择其中一种现点,谈谈你的看法。

(5分)

【答案】例一:

认同“平衡“为标题。

(1)揭示矛盾的根源,所有的矛盾都根源于人物的心理失衡;

(2)以小见大,表面写反映邻里关系的生活锁事,实则揭示社会信任危机,深化主题。

示例二:

认同“锁”为标题。

(1)“锁”是小说的线索,所有故事情节都围绕“锁”展开;

(2)含义深刻,“锁”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与信任,含蓄地表现了主题。

【解题步骤】第一步,回答好或不好或哪一个更好。

第二步,分析语言特点及风格。

语言特点:

准确、练、生动、形象等;语言风格:

默、直然,筒明,含蓄等。

第三步,看文章中心与标题的关系

第四步,比较置换者之间的优劣。

三、考点3信息提取概括【10年1考:

2017.15(第一问)】

4、妻子心里一直“不平衡”,体现在哪些方面?

(4分)

【答案】①小王一家的猜疑和不放心;②对白白花钱换锁的不甘心。

【方法指导】

(1)审题:

明确题目要求我们回答关于哪个人物、哪件事或哪个时间段。

(2)信息定位:

通读文章,测览大致内容,图划重点,找出题干要求回答的段落。

(3)抓关键词:

分析文意和题意,抓住答案关键词,便于概括文段内容、弄清文段所要表达的意思。

(4)组织总结答案:

信息要点要全面,句子组织要流畅,条理清晰,因果有序。

四、考点4概括原因、目的【10年2考:

2016.17.2009.19】

5、(2016广东省卷17题)下面两个句子写出“我”老婆的“不平衡”,两次“不平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分)

(1)我老婆说了,我家也换了,换了好,省得嫂子心里不平衡。

【答案】①小王一家的猜疑和不放心;②对白白花钱换锁的不甘心。

2)老要听了这话,心里更不平衡了,这话啥意思?

【答案】①心思被小王猜透点明而恼火;②对小王直言的行为感到不快。

【方法指导】

(1)明确提问点(即结果);

(2)确定提问点在原文出现的位置;

(3)在提问点附近寻找是否有原文内容可以作为解释,或者可以转化为解释内容;

(4)归纳总结答案

如例题,提问点(即结果)是“不平衡”,首先就要先回文去寻找“不平衡”出现的位置,然后再在附近寻找相关内容,反原因,概括答案。

五、考点5重点内容理解【10年2考:

2013.13B,2008.18】

6、文章结尾说“呵!

两家四口齐声发出了和气平衡的笑……”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大家是如何达到“平衡”的。

(4分)

答案:

(1)小王好心帮“我”送回钥匙,怕“我”心里不平衡,主动告诉“我”为了安全起见换个锁。

(2)小王老婆担心只让“我”家换锁,我们会心里不平衡,就主动换了自己家的锁。

【方法指导】此类题重在理解内容,根据理解,综合文章内容概括回答,相比直接的信息提取与概括,有一定难度。

需要通读全文后,再进行分析:

第一步;根据题干分析需要解释的内容,是需要解释过程还是其他内容。

第二步:

确定答题范围。

如果需要从整篇文章中理解概括,阅读时应以段为单位,相同或接近的内容段落应概括为一个方面;如果题于明确了针对哪一段,答题时就紧扣此段,以句子为单位,理清该段主要围绕什么,叙说了什么内容,将相同内容的句子整合概括作答即可。

第三步:

找出范围仔细阅读,结合全文理解进行概括,这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

注意答案要与题干问法、赋分进行对照,,检查有没有漏掉要点。

语言准确简洁,要点全面。

六、考点6表格式梳理文章情节【10年2考:

2015.15,2014.15】

7、根据小说的情节,以“我”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

(4分)

时间

情节

主要事件

第一天

开端

“我”发现钥匙丢了。

第一天

发展

(1)

(1)小王好心帮“我”送回钥匙,并提醒我们换锁。

第二天

高潮

(2)

(2)小王为了让妻子心里平衡主动换了自己家的锁。

【方法指导】

(1)根据题干给出的内容,初步确定答题区域。

可先在原文中找到所给内容的段落,再判断要概括的情节在文中哪些段落,确定答题区域。

(2)观察题干所给的句式和主要人物、事件,在答题区域中找到相关的内容,模伤已给情节句式或格式概括出主要故事情节(什么怎么样)即可。

注意:

填写的内容要与所给的句式相似,主人公保持一致、字数相差不多。

七、考点7解释词语/短语含义(结尾处重点词语的深意)【10年2考:

2017.18,2012.16】

8、文章结尾写两家四口齐声发出了“和气平衡的笑”,有什么深意?

(5分):

【答案】

(1)我们两家四口达到了心理上的平衡,谁家也没有吃亏。

(2)小王夫妻的做法维持了我们邻里之间表面的平衡。

(3)讽刺了现代社会邻里之间缺乏沟通、缺乏信任的现象。

(4)揭示了社会信任危机,进一步升华了主题。

【方法指导】回答词语含义类题,一般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进行:

(1)表层义:

解释词语的意思,再分析写作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

(2)深层含义(答题关键点);即从内容角度。

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通常与作品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有关。

因此,根据上下文,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根文章的思想倾向来推断所问词语的具体含义和隐含义。

另外可通过树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意识。

深层含义答题格式: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的情感.

八、考点8把握文章线索(10年1考:

2012.14

(1))

9、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将生活中平常事情串连在一起的?

(2分)

答案:

本文以“锁”为线索,贯穿全文脉络,叙述了邻里之间的生活琐事,揭示了现代社会信任危机,使文章条理更清楚,层次清晰。

【方法指导】文章线索的作用:

①赏穿全文的脉络;②情感的纽带;③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更清楚、层次清晰。

(根据文章内容选择)

九、考点9段落的作用【10年7考2009.15(填空形式),2013.13D,2012.13A,2018.14(选择形式),2017,16,2016.16,2014.18】(未标注的均是简答形式)

10、(2016广东省卷16题)简析第④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4分)

【答案】

(1)内容上:

交代邻里关系比较冷淡。

(2)结构上:

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写换锁的情节作铺垫。

位置

结构

内容

首段(2009.15、2012.13A)

1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2照应标题;

3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1概括具体内容

2开篇点题。

中间段(2008.14、2016.16、2017.16)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照应标题或者前文

1概括具体内容;

2表达情感,点明中心。

注意:

考虑是否考查情节的作用、是否考查插叙的作用。

结尾段(2014.18、2013.13D(选择形式))

1总结上文(或全文);

2照应标题、前文;

3设置悬念,引发思考。

1概括具体内容;

2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另外,如果所考段落为环境描写,则需注意其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处所、背景等。

(开头)

(2)渲染气氛,为后边的内容作铺垫。

(开头或中间)

(3)烘托人物心情、秉性、气质和志趣爱好等,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位置不固定)

(4)推动情节的发展。

(中间)

(5)深化文章主题。

(结尾)

考点10分析人物情感、态度变化【10年4考:

2016.15,2012.14

(2),2011.13,2008.15】

11、(2016广东省卷15题)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空。

(4分)

情节发展

丢钥匙

还钥匙

“我”的心理

(1)窝火

(2)紧张(怀疑、不安)

情节发展

小王要“我”家换锁

两家换了锁

“我”的心理

(3)惊讶(高兴、惊喜)

(4)平衡

【方法指导】此类题广东中考一般以表格式考查。

解答此类题,可根据以下步骤进行:

(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如看题于要求回答的是人物的心理变化,还是故事情节的变化,是作者的心理变化还是文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有无字数要求或者其他特殊要求等。

(2)根据表格中的提示语来划分层次。

看题干中的提示语无固定格式(短语、句子、二字词语)、所补充内容要求用原文还是概括总结等。

(3)根据表格中的提示语定位到具体的段落层次中,找出关键词。

如果没有关键词可通过一些关键句子来概括。

关键句的查找,可从有感情色彩的句子入手。

如抒情、议论句,或者是反复出现的句(段),通常是为了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现点更鲜明;还有可能是能体现出人物的感情(心理)变化,或是表现作者情感的词句,比如赞美、崇敬、敬佩、鄙视等。

(4)抓住文章中的心理描写。

常见的心理描写有以下几种:

a.内心独白。

一般使用第一人称;b.动作暗示;e.村托;d心理概述。

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剖析和直接描述,一般使用第三人称;e.修辞手法,修辞更能够突出作者的感情色彩。

注意:

一般概括人物心理或人物价感的词,是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的。

面对于情节内容概括题,可在文中找关健词,然后对事件稍加概括。

集中营的课堂

程刚

①纳粹德国攻占波兰,控制着华沙。

沙宁是刚来的老师正给孩子们上课,几个纳粹兵来到学校,大声地对她说:

“沙宁,跟我们走一趟吧,你还要藏到什么时候?

”说完,他们便涌上来,将沙宁摁到了车上。

②孩子们都吓哭了,只有谢达快速跑回家,告诉爸爸赛夫,沙宁老师被抓走了。

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③第二天早上,谢达悄悄地来到集中营门口,他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枚手雷,然后大叫着冲向纳粹看守,他很快被制服,投进了集中营。

谢达很坚强,始终咬定手雷是捡来的,纳粹只好把他关起来。

看守每天鞭打他,让他干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可他似乎能承受一切,他只想知道,沙宁老师是否还在这里,是否还活着。

④这天早上,谢达被惊醒,几个纳粹将一个全身血肉模糊的女人扔了进来,谢达一看,这不是沙宁老师吗?

他突然一阵狂喜,和几位妇女一起把沙宁老师扶到板子上,沙宁伤得太重,一直在昏迷。

纳粹没有从沙宁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还不想让她死,便给她医治。

沙宁醒后,第一眼便看见了谢达。

她有些激动,想问谢达怎么进来的。

可她极度虚弱说不出话,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

“沙宁老师,我来上课。

”沙宁一怔……

⑤沙宁成了集中营里的老师。

纳粹严密监视着她的动向,希望能从沙宁的讲课中找到破绽。

另外,这十几个孩子让他们伤透了脑筋。

沙宁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却很安静。

为了让他们安静些,纳粹还假装慈悲地给孩子们买了画笔。

沙宁对谢达非常好,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

⑥这一天,几名想逃跑的战俘又被他们抓回来折磨而死,然后再被吊起来,暴露在阳光下……一直以来,纳粹就是这样没有人性,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

每每看到这种场景,谢达心中充满了仇恨。

⑦这一天早上,天还没亮,谢达偷偷地走出房间,悄悄爬向纳粹士兵的油库,可就在他准备点燃火柴时,被纳粹哨兵发现,一颗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

第二天中午,赛夫打通了关节,把谢达抱回家。

他要给谢达穿上新衣服再埋葬,为此,他几度昏厥。

⑧四天后,盟军报纸大幅报道了赛夫送出情报,纳粹在波兰的毒气弹据点纷纷被摧毁的消息。

如果再晚几天,这些毒气弹就会被运往前线,将会有成千上万盟军士兵中毒而亡。

半个月后,沙宁被解救出来,她和赛夫都成了大英雄,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也被披露出来。

⑨原来,沙宁掌握毒气弹据点的情报后,来到华沙想与赛夫接头,因泄密她被捕了。

焦急的赛夫本想自己进集中营和沙宁接头,可他是地下组织的负责人,不能离开。

便想出了让谢达攻击哨兵而进入集中营与沙宁接头的办法。

沙宁的情报图一直记在脑海里,她便偷偷地教谢达画画,不久,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

该怎样把情报送出呢?

就在这时,谢达见到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吊在营门外,于是,他便想到了这个慷慨赴死的办法,悄悄地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他知道,爸爸肯定会想办法把他抱回家,肯定会给他换套新衣服再埋葬,肯定会发现画在衣服里面的地图……

⑩谢达消逝在天堂里,但他用稚嫩的肩膀扛出的惊天壮举却深深地感染了我们,那个集中营的课堂里,上的是这世界上最感人的一课。

考点11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110年6考:

2017.17(2形容词),2015.17(2动词),2014.17(1形容词、1动词),2013.14(1动词、1形容词),2009.16A(1拟声词)B(1形容词)】

1.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1)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答案:

描写了赛夫得知沙宁被捕后震惊的神态(1分);表现赛夫为地下组织遭破坏后如何完成任务的担忧(1分)。

(2)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

“沙宁老师,我来上课。

”沙宁一怔……

答案:

描写了沙宁在集中营看见谢达后的出乎意料之外、发愣的神情(1分);同时表明沙宁对谢达来集中营意图的疑惑不解(或沙宁老师对谢达说“我来上课”的心领神会)(1分)。

【方法指导】第一步,明确词语的含义,一般从本义和引申义两方面理i解,要树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意识。

第二步,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可尝试从以下四个角度入手:

(1)从词语的感情色彩入手。

词语包含了作者的喜好、厌恶、批判等感情色彩。

(2)从修辞手法入手。

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词语,既要联系上下文,又要结合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理解深层含义。

常见的是比喻、拟人和双关。

如果是比喻,找出本体;是双关,找出本义、引申义;是拟人,说出运用拟人这种修辞的词语在文中的语境义。

(3)从人物描写角度入手。

注意如果句子涉及相关人物,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要联系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和品质。

(4)从写作手法入手。

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还可联系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铺垫等。

(5)从词性角度入手。

如形容词、动词等在表达上准确、恰当,能起到修饰、限制等作用。

词性

作用

动词

1刻画人物真实生动、淋湾尽致;②描写事物准确形象、充满灵气;③绘景摹状魅力无穷、神采飞扬。

形容词

准确、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

……(词)运用了……(角度),……(表达效果)地写出了……(内容),表现了人、物或作者的………(情感),取得了……的表达效果。

考点12分析人物形象【10年3考:

2013.15,2011.15,2010.15】

2、请结合文本,概括谢达的形象特点。

(4分)

答案:

(1)机智勇敢。

谢达为潜入集中营寻找沙宁老师,拿着手雷冲向纳粹看守,被抓后每天受鞭打。

(2)热爱祖国,慷慨赴死。

谢达为了将情报传达给父亲,将情报画在衣服里面,主动慷慨赴死,为国捐躯。

【方法指导】分析人物形象,主要从肖像、心理、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动物的描写只有动作、神态和肖像描写)进行,分析时抓住这几方面的作用,组织语言概括即可。

具体分析可按以下下骤进行:

第一步,审清题干。

如果题干要求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需从“概括人物形象”和“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两个方面入手,缺一不可。

如果题干只要求概括人物形象,则答案不需呈现具体的内容分析。

第二步,梳理与人物相关的情节。

在文段中找与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举止、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抓住关键词句,注意情节的转换。

由此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第三步,从侧面分析人物或事物特点。

文章的环境描写、人物的事迹、外界的评价等,都是对人物或事物特点的侧面塑造。

自然环境或渲染气氛,或点明背景,或烘托人物或事物特点,对其起强化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物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

第四步,探读细节描写,彰显人物或事物特点。

形象分析离不开对细节描写的探究品读,通过对人物最传神的细节描写的品味,准确把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掌握对人物的某种品质的刻画,了解作者在事物身上寄托的情感。

第五步,具体概括。

概括时标清序号,分清条理。

从多方面进行可笼统含糊,要保证人物的每一个特征都要有理有据。

答题格式:

运用了(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和人物……的心理(心情、情感)刻画了……(人物形象),表达了对(人物)……的情感。

考点13揣摩人物心理活动【10年2考:

2010.17,2008.17】

3、文中“每每看到这种场景,谢达心中充满了仇恨”。

请揣摩少年此时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

(3分)

答案:

他们实在是可恶,占领了我们的国家,虐待我们的人民,我要报仇,把他们赶出去,可怜的人民每天受到如此非人的对待,我一定会报仇的。

【方法指导】根据文章内容写一段心理描写的话(句子),一般是人物的心里话,也叫内心独白。

(1)描摹心理活动要符合文中人物的身份。

(2)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以第一人称来写,还是以第三人称来写。

(3)用描述性语言来描写心理活动,能够生动具体地刻画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切忌用概述性语言。

(4)可以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换成自己在那样的环境、情形、状况或场面下,会是怎样的一种心理,一定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把握人物此刻的心理活动。

考点14]描写手法分析【10年2考:

2010.16(语言描写、动作描写),2012.13B(细节描写)】

4.(原创)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语言。

(4分)

(1)说完,他们便涌上来,将沙宁摁到了车上。

(2)他知道,爸爸肯定会想办法把他抱回家,肯定会给他换套新衣服再埋葬,肯定会发现画在衣服里面的地图。

答案:

(1)此句生动地描写出纳粹兵的蛮横、凶残,“涌”“摁”两个动作,便将纳粹兵来学校抓沙宁老师的情态刻画得逼真可感。

(2)此句描写了谢达的心理活动,形象地表现了谢达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性格特点,并与前文逃跑的人会被抓回来折磨而死,吊在营门口及赛夫打通了关节,把谢达抱回家,要给谢达穿上新衣服再埋葬的情节前后呼应,使小说情节更加完整

答题格式运用了……的描写手法,有……(作用),形象地(表现了)……

注:

常见的描写手法及角度详见本专题P145“文学类文本知识梳理”表6(3)。

考点15分析表现手法及作用【10年4考:

2015.16(伏笔),2014.16(对比),2012.15(对比),2011.14(伏笔)】

5.(2015广东省卷16题)文章多处运用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答案:

示例一:

例句:

“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为“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埋下伏笔。

作用:

(1)交代了谢达找到了巧妙传递情报的办法,使故事情节合情合理;

(2)表现了谢达慷慨赴死的献身精神。

示例二:

例句:

“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为“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或“悄悄地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埋下伏笔。

作用:

交代谢达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的原委,表现了沙宁和谢达的机智、聪明。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