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854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本工程施工图纸和投标文件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公司管理手册及文件相关要求

一、工程概况

1.本项目工程为广西交通投资有限公司王灵服务区项目,建设单位为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南宁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

位于宾阳县和吉镇辖区内,距离南宁90公里。

项目总占地面积为亩。

2.境内受海洋暖气流调节,高温多雨,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日照小时,雨量毫米,蒸发量1569毫米,相对湿度81%,空气相对较湿。

为南亚热带气候区,又属于中亚热带气候性。

二、施工(准备)部署

(一)施工现场准备

1、根据提供的建筑红线控制桩和水准点,进行场地控制网测设自燃地面标高的测量,并做好初测记录。

2、对照施工总平面图和地形图,了解具体的土方工程量,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施工的有得因素和形状地形有够继续利用等多方面的情况。

3、做好现场施工用水、用电准备。

4.查勘施工现场

摸清工程场地情况,收集施工需要的各项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河流、气象、运输道路、邻近建筑物、地下基础、管线、电缆坑基、防空洞、地面上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和堆积物状况,供水、供电、通讯2情况,防洪排水系统等等,以便为施工规划和准备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数据。

5.平整施工场地

按设计或施工要求范围和标高平整场地,将土方弃到规定弃土区;凡在施工区域内,影响工程质量的软弱土层、淤泥、腐殖土、大卵石、孤石、垃圾、树根、草皮以及不宜作填土和回填土料的稻田湿土,应分别情况采取全部挖除或设排水沟疏干、抛填块石、砂砾等方法进行妥善处理,以免影响地基承载力。

6.清除现场障碍物

将施工区域内所有障碍物,如高压电线、电杆、塔架、地上和地下管道、电缆、坟墓、树木、沟渠以及旧有房屋、基础等进行拆除或进行搬迁、改建、改线;对附近原有建筑物、电杆、塔架等采取有效地防护加固措施,可利用的建筑物应充分利用。

7.作好排水降水设施

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性或永久性排水沟,将地面水排走或排到低洼处,再设水泵排走;或疏通原有排水泄洪系统;排水沟纵向坡度一般不小于2‰,使场地不积水;山坡地区,在离边坡上沿5~6m处,设置截水沟、排洪沟,阻止坡顶雨水流入开挖基坑区域内,或在需要的地段修筑挡水堤坝阻水。

地下水位高的基坑,在开挖前一周将水位降低到要求的深度。

8.准备机具、物资及人员

作好设备调配,对进场挖土、运输车辆及各种辅助设备进行维修检查,试运转,并运至使用地点就位;准备好施工用料及工程用料,按施工平面图要求堆放。

组织并配备土方工程施工所需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组织安排好作业班次;制定较完善的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质量、安全、管理网络;建立技术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对拟采用的土方工程新机具、新工艺、新技术,组织力量进行研制和试验。

(二)施工技术准备

1、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以便指导施工。

土方开挖绘制土方开挖图(详见附图一),确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以及挖出的土方堆放地点等。

绘制土方开挖图应尽可能使机械多挖,减少机械超挖和人工挖方。

2、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场作业,各特殊工种需持证上岗。

3、对所有进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使其了解施工场地的情况和施

工技术要求,熟悉定点放线桩位和标高等。

4、经纬仪、水准仪、钢尺做好计量检测,取得检测合格证,并保证在有效

期内方可使用。

5、进场后进行定位放线,做好轴线控制桩和基准点,并进行妥善保护,请

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时验线。

(三)设备的准备

 

三、工序流程

1.场地开挖

根据本工程现场特点,本项目的填方主要位于旧服务区场地内,但新建工

程施工不能影响旧服务区日常经营状况,因此我公司决定先开挖新建建筑物所

处位置的土方,且全部外运。

因大面积基础群基坑底标高不一,机械开挖次序

采取先整片开挖至设计标高,然后再挖建筑物基础较深部位。

当一次开挖深度

超过挖土机最大挖高度(5m以上)时,宜分二—三层开挖,并修筑10%—15%

坡道,以便挖土及运输车辆进出。

2.边坡开挖

(1)场地边坡开挖应采取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在边坡上采取多台阶同时进行机械开挖时,上台阶应比下台阶开挖进深不少于30m,以防塌方。

(2)边坡台阶开挖,应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边坡下部设有护脚及排水沟时,应尽快处理台阶的反向排水坡,进行护脚矮墙和排水沟的砌筑和疏通,以保证坡脚不被冲刷和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不积水,否则应采取临时性排水措施。

(3)边坡开挖对软土土坡或易风化的软质岩石边坡在开挖后应对坡面、坡脚采取喷浆、抹面、嵌补、护砌等保护措施,并作好坡顶、坡脚排水,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3、基坑、槽和管沟开挖

⑴.基坑(槽,下同)开挖,应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长度,按放线分块(段)分层挖土。

根据土质和水文情况,采取在四侧放坡,以保证施工操作安全。

基坑长度应稍大于基础长度。

如超过表6-42规定的深度,应根据土质和施工具体情况进行放坡,以保证不坍方。

其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可按表6-43采用。

放坡后基坑上口宽度由基坑底面宽度及边坡坡度来决定,坑底宽度每边应比基础宽出30cm,以便施工操作。

基坑(槽)和管沟不加支撑时的容许深度表6-42

临时性挖方边坡值表6-43

注:

①.有成熟施工经验,可不受本表限制。

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标准。

②.如采用降水或其他加固措施,也不受本表限制。

③.开挖深度对软土不超过4m,对硬土不超过8m。

⑵.当开挖基坑(槽)的土体含水量大而不稳定,或基坑较深,或受到周围场地限制而需用较陡的边坡或直立开挖而土质较差时,应采用临时性支撑加固,基坑、槽每边的宽度应比基础宽15~20cm,以便于设置支撑加固结构。

挖土时,土壁要求平直,挖好一层,支一层支撑,挡土板要紧贴土面,并用小木桩或横撑木顶住挡板。

开挖宽度较大的基坑,当在局部地段无法放坡,或下部土方受到基坑尺寸限制不能放较大坡度时,应在下部坡脚采取加固措施,如采用短桩与横隔板支撑或砌砖、毛石或用编织袋、草袋装土堆砌临时矮挡土墙保护坡脚。

⑶.基坑开挖程序一般是:

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排降水→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土层等。

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

第7/11页

序。

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每层左右,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不够时及时修整,每3m左右修一次坡,至设计标高,再统一进行一次修坡清底,检查坑底宽和标高,要求坑底凹凸不超过。

⑷.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

当用人工挖土,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15~30cm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由人工挖掘修整。

使用铲运机、推土机时,保留土层厚度为15~20cm,使用正铲、反铲或拉铲挖土时为20~30cm。

⑸.雨季施工时,基坑槽应分段开挖,挖好一段浇筑一段垫层,并在基槽两侧围以土堤或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槽,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撑情况,以防止坑壁受水浸泡造成塌方。

⑹.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复测检查。

⑺.基坑挖完后应进行验槽,作好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应与有关人员研究及时处理。

四、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基坑、基槽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机械和人工清槽时,放线工要配合钉桩等。

2、一般项目

五、土方开挖和支撑施工注意事项

1.大型挖土及降低地下水位时,应经常注意观察附近已有建筑或构筑物、道路、管线,有无下沉和变形。

如有下沉和变形,应与设计和建设单位研究采取防护措施。

2.土方开挖中如发现文物或古墓,应立即妥善保护并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

第8/11页

门来现场处理,待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3.挖掘发现地下管线(管道、电缆、通讯)等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来处理,如发现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观测孔等亦应加以保护。

如施工必须毁坏时,亦应事先取得原设置或保管单位的书面同意。

4.基坑槽、管沟支撑宜选用质地坚实、无枯节、透节、穿心裂折的松木或杉木,不宜使用杂木。

5.支撑应挖一层支撑好一层,并严密顶紧,支撑牢固,严禁一次将土挖好后再支撑。

6.挡土板或板桩与坑壁间的填土要分层回填夯实,使之严密接触。

7.埋深的拉锚需用挖沟方式埋设,沟槽尽可能小,不得采取将土方全部挖开,埋设拉锚后再回填的方式,这样会使土体固结状态遭受破坏。

拉锚安装后要预拉紧,预紧力不小于设计计算值的5%~10%,每根拉锚松紧程度应一致。

8.施工中应经常检查支撑和观测邻近建筑物的情况,如发现支撑有松动、变形、位移等情况,应及时加固或更换。

加固办法可打紧受力较小部分的木楔或增加立柱及横撑等。

如换支撑时,应先加新支撑后拆旧支撑。

9.支撑的拆除应按回填顺序依次进行。

多层支撑应自下而上逐层拆除,拆除一层,经回填夯实后,再拆上层。

拆除支撑时,应注意防止附近建筑物或构筑物产生下沉和破坏,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六、成品保护措施

1、开挖时应注意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水准基桩,防止被挖土和运土机械设备碰撞、行驶破坏。

2、开挖时不能勾断或挖破预制桩。

3、基坑四周应设排水沟、集水井,场地应有一定坡度,以防雨水浸泡基坑和场地。

4、基坑边坡的支护结构,在开挖全过程中要做好保护,不得随意拆除或损坏。

5、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6、夜间施工应设足够的照明,防止地基、边坡超挖。

7、在完成土方开挖和承台垫层砼后,应及时进行桩检测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桩基验收。

第9/11页

七、土方开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对定位放线的控制

控制内容主要为复核建筑物的定位桩、轴线、方位和几何尺寸。

根据规划红线或建筑物方格网,按设计总平面图复核建筑物的定位桩。

可采用经纬仪及标准钢卷尺进行检查校对。

按设计基础平面图对基坑、槽的灰线进行轴线和几何尺寸的复核,并检查方向是否符合图纸的朝向。

工程轴线控制桩设置离建筑物的距离一般应大于两倍的挖土深度;水准点标高可引测在已建成的沉降已稳定的建(构)筑物上,或在建筑物稍远的地方设置水准点并妥加保护。

挖土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复测,校验控制桩的位置和水准点标高。

2.对土方开挖的控制

控制内容主要为检查挖土标高、截面尺寸、放坡和排水。

土方开挖一般应按从上往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

如用机械挖土,深5m以内的浅基坑可一次开挖。

在接近设计坑底标高或边坡边界时应预留200~300mm厚的土层,用人工开挖和修整,边挖边修坡,以保证不扰动土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遇标高超深时,不得用松土回填,应用砂、碎石或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填压(夯)实到设计标高;当地基局部存在软弱土层,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与勘察、设计、建设部门共同提出方案进行处理。

挖土必须做好地表和坑内排水、地面截水和地下降水,地下水位应保持低于开挖面500mm以下。

3.基坑(槽)验收

基坑开挖完毕应由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等有关人员共同到现场进行检查、鉴定验槽,核对地质资料,检查地基土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图纸要求是否相符合,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扰动现象。

一般用表面检查验槽法,必要时采用钎探检查、或洛阳铲探检查,经检查合格,填写基坑槽验收、隐蔽工程记录,及时办理交接手续。

4.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表6-46)。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表6-46

注:

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做地(路)面的基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