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8558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8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docx

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

2008届高考生物简答题专项训练

新陈代谢专题:

1.用于生物呼吸作用有机物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与吸收的O2量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熵表示:

为了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熵,现准备了3只玻璃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蚕豆种子、滤纸、10%的NaOH溶液、清水等。

1号玻璃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由于发芽蚕豆的呼吸作用,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

使得墨滴向左移动,移动的刻度表示

(2)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蚕豆的呼吸熵,

由此还要利用2号玻璃瓶来测定发芽蚕豆呼吸作用过程中的

某一种气体的变化。

将这一实验装置在2号装置上用图解表示。

(3)利用1号、2号装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计算呼吸熵:

(4)为了排除呼吸作用以外的原因引起的误差,应对3号装置作如何处理?

在3号装置上用图解表示。

2.下图为某双子叶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图中①~⑥为生理过程,a—g为物质名称。

请据图回答:

 

(1)物质a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物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物质e是________;反应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反应⑤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了CO2的供应,图中[]的含量会增加。

(3)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该双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结果如下表(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CO2吸收量):

光照强度(klx)

2.0

4.0

6.0

8.0

9.0

10.0

光合作用速度

(CO2mg/100cm2·h)

-2.0

2.0

6.0

10.0

12.0

12.0

那么在0~9klx范围内,光合作用速度主要受______因素影响;超过9klx时,光合作用速度受______外界因素影响。

当光照强度为8.0klx时,叶绿体中物质d的移动方向________________。

3.(8分)下面甲、乙两图是在外界条件恒定的情况下,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

丙图中曲线①表示种子呼吸作用相对强度的变化,曲线②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相对强度的变化。

由漏斗向盛放种子的广口瓶内加入少量水后(图中的a点),丙图的曲线发生了变化。

请根据图回答:

 

(1)曲线①在ab段上升的原因是;曲线②在cd段上升的原因是。

(2)曲线②在d点后趋于平缓说明。

(3)除上述所涉及的因素以外,影响乙装置中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还有。

(至少答出两点)

4.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度变化曲线,试分析:

 

 

(1)酶促反应的速度可以用来表示。

(2)Ⅱ和Ⅰ相比较,酶反应速率慢,这是因为

(3)AB段和BC段影响酶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别是和。

(4)若想探究酶的最适pH,至少应设计种不同的pH。

(5)请在坐标系中,绘出在酶浓度相对值为1、温度为25℃条件下酶的反应速度曲线。

5.(8分)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同位素示踪方法的引人,为探寻和建立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过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1年,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

(1)鲁宾和卡门用H218O和普通的CO2进行小球藻实验,见甲图。

实验结果,放出的O2____(具有,不具有)放射性。

甲实验的结论是___。

甲实验能否说明,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不来自CO2,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宾和卡门用C18O,和普通的H2O进行光合作用,见乙图,实验结果,产生的O2_____(具有,不具有)放射性。

仅乙实验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实验甲、乙,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分)为研究果实贮藏效率与O2浓度的关系,将质量相同的苹果果肉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一小时后测定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据表回答以下问题:

氧气相对量(%)

0

1

2

3

5

7

10

15

20

25

O2吸收量(mo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CO2释放量(mol)

1.0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1.0

 

(1)根据上表数据,在右边的方格纸中正确描点并绘出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的关系曲线。

(标出坐标图的名称,横纵坐标以及曲线,2分)

 

(2)在氧浓度为3%时,每小时葡萄糖有氧分解量为mol,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

析,仓库中贮藏苹果时,O2相对浓度在时较好。

(3)在苹果植株的叶肉细胞中,葡萄糖有氧分解产生的[H]可用于葡萄糖的合成吗?

写出光合作用过程中[H]的来源和用途:

,。

7.右图是一种可测定种子呼吸作用的密闭系统装置。

U形毛细玻璃管(带刻度)作为检压计。

锥形瓶内放入一盛有20%K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

瓶底放入一些用蒸馏水浸泡过的滤纸圆片,再将经消毒并充分吸胀的小麦种子若干平铺在滤纸圆片上,加入适量蒸馏水。

整个装置密封,并置于20℃恒温环境,打开三通活塞(T),待U形管两侧液柱平衡后关闭T,开始计时。

 

(1)小烧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压计左管口与大气相通,实验时室内气压的微小变化对读数都产生影响,必须进行校正。

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该装置继续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请写出主要的方法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7分)农科所技术员研究如何提高蔬菜新品种的产量时,

将实验结果绘制成下列曲线:

(甲)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乙)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甲图中B点表示;

C点之后CO2的吸收量不再增加,其限制因素有。

(2)请描述乙图中阴影部分的含义:

(3)结合乙图分析,如果在夏季,几天时间都处于35℃,请分析该蔬菜是否能正常生长?

(4)如果在塑料大棚内种植该种蔬菜,则请你结合相关因素,提出两项使蔬菜增产的方法: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专题:

1、右图是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写出①-⑦的名称

③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

⑵由③引起的行为变化是___,产生的生理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这两种方式分别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调节。

⑷严重腹泻时会导致[]___________,此时应及时补充________。

2.(8分)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

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并编号。

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2)实验结果预测:

(答题时请直接填编号)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装置。

(3)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①根据1号与3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

②根据号与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③根据号与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④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⑤为了验证玉米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基本设计思路是

3.(8分)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我国医学工作者自主研制SARS灭活疫苗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后两周内体温和抗体浓度的变化。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注射疫苗后,志愿者出现轻度发热现象,调节机体产热的激素主要有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调节。

(2)若该志愿者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SARS病毒,请在乙图中画出其体内抗体变化曲线。

此时抗体迅速产生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箭头和文字表示)

(3)研究发现,SARS病毒的增殖需要逆转录酶,说明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从遗传物质分析,研制SARS疫苗困难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病毒灭活后,除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预防外,还可以细胞工程中用于_________________。

生物与环境专题:

1.(5分)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

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单位:

102千焦/m2/年

Pg

Pn

R

A

15。

9

2。

8

13。

1

B

870。

7

369。

4

501。

3

C

0。

9

0。

3

0。

6

D

141。

0

61。

9

79。

1

E

211。

5

20。

1

191。

4

分析回答:

(1)能量流动是从A、B、C、D中的哪个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

(3)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

为什么。

2.(10分)水族箱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请运用已学知识说明水族箱的设计原理。

(1)水族箱至少有一面由透明材料制成,这是为什么?

(2)水族箱中应包括哪些生物类群?

(3)水族箱一般在较长时间内不需要喂食和通氧,请说明其原因。

(4)应按照什么规律来设计水族箱中各类生物的数量?

请说明原因。

(5)水族箱中的生物之间,彼此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通过这些关系构成的整体在生态学中称。

3.(6分)资料分析

资料1:

我国在转基因鱼方面的研究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转人生长激素(GH)基因的鱼生长速度快,营养转化率高。

资料2:

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问题很是值得研究。

最近,我国科学家培育的三倍体转基因鱼“湘云鲫”已投入生产领域。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将人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鱼的细胞中,并与鱼的DNA相连接,说明两者的DNA分子有相同的,人生长激素基因能在鱼的细胞内表达,原因是两者的相同。

(2)GH基因在鱼的细胞内表达时的遗传信息流是:

(3)代表现代生物科技重大成就的转基因生物研究成功并从实验室走向生产领域,在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物质需要的同时,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你对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问题会作出如何评价?

变异、育种和进化专题:

1.以下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据下列过程回答:

 

B:

 

C:

普通小麦黑麦不育杂种小黑麦

AABBDD×RR→ABDR→AABBDDRR

D:

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

DDTT×ddtt→F1→F2→稳定遗传的双抗品种

E:

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

DDTT×ddtt→F1→配子→幼苗→稳定遗传的双抗品种

(1)A所示过程称“克隆”技术,新个体丙的基因型应与亲本中的_______个体相同.

(2)B过程中,由物种P突变为物种P1,在指导蛋白质合成时,③处的氨基酸由物种P的___________改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门冬氨酸GAC)

(3)C过程所示的育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_,该方法最常用的作法是在①处__________________.

(4)D表示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若要在F2中选出最符合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E过程中,②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与①过程相比,E方法的突出优点是_____.

2.有人调查了2420种植物和2135种动物的染色体数目,按偶数和奇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发现95.3%的植物和92.6%的动物染色体数目2N=6,8,10,12,……等偶数,①只有4.7%的植物和7.4%的动物的染色体数目是2N=7,9,11……等奇数,而且不论染色体的数目是奇数或是偶数,②每个染色体都不只一个“种”,如2N=24的植物有227种,动物有50种;2N=27的植物有10种,动物有9种.

(1)就划线①列举两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就划线②回答:

227种植物都有24条染色体,但它们的性状各不相同,因此物种不同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染色体数目,而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小麦有14种染色体,另一种植物节节麦也有14条染色体,它们杂交后的F1不能形成配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蚕豆染色体2n=12,根尖在19℃条件下,一个细胞周期所用时间为19.3h.

大多数致癌物质都能提高生物的突变率,吸烟者容易患肺癌,其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10.8倍.某中学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染色体变异,需要在课前制作细胞的临时装片.

现有如下材料:

10粒干的蚕豆种子(假设出芽率为100%)、烟草浸出液、蒸馏水及所需一切实验设备和药品,请你帮助教师完成上述的课前准备工作.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写出实验课前准备工作过程中的三个主要的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染色体时,最好找到处于细胞分裂周期中的_________期的细胞进行观察.

(4)为了得到更多的蚕豆根尖,你将怎样做?

(5)如希望得到更多的具有染色体变异的分裂细胞,在此环境下材料应至少培养多长时间?

(6)预见镜检时观察到的染色体变异的类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有一种西瓜个大,但甜味不够,基因型是AaBb,你能用什么方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培育既大又甜的优良纯种西瓜(AAbb)?

(1)你选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

(2)具体的措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得到的植株都是纯合体,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

5.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3株小麦分别为A高秆抗锈病(DdTt)、B矮秆抗锈病和C矮秆抗锈病.

(1)在不借助其他品种小麦的情况下,鉴定B、C两种小麦是否为纯种的简便方法是:

______________.

(2)若要从A株迅速获取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小麦品种,育种方法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最终获得的理想品种的基因型为____.该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改变小麦原有基因的遗传信息,则应选择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这种育种方法不同于其他方法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设下图为某动物精巢内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图。

(1为精原细胞的分裂间期)。

(1)请根据图中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2~4时期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这细胞有____条染色体,有____对同源染色体。

②①图中8时期,是减数分裂___________________期,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中4发展至5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分离,并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

④图中7发展至8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其子细胞(9)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本题图的空白座标上画出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DNA分子数目变化曲线图。

(2分)

7.(7分)现代生物学认为细胞是一个系统,其内部的各种结构及其功能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

有人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并用来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并测得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结合图解答下列问题:

 

(1)请判断甲图中的a、b、c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

,高尔基体在此过程中所起作用是:

(2)请判断乙图中的A、B、C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

,导致曲线C先增加后减少的原因是:

(3)请写出35S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箭头表示):

遗传及基因工程专题:

1、根据下列有关经典实验回答问题:

(1)科学家于1928年完成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如果用R型活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菌(含S—DNA)混合培养,后代中出现少量S型活菌,且这些S型活菌的后代均为S型。

这一实验表明。

(2)为研究上述转化的物质基础究竟是什么,科学家将S型菌的DNA、荚膜多糖、蛋白质、RNA、DNA酶等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只有DNA使R型菌完成了转化。

这一实验证明了。

加入的S——RNA之所以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因为。

(3)上述实验中,证明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2、1918年发生了世界范围的大流感,当年死亡人数约4000万。

现在已从1918年大流感受害者的组织样本中提取了该流感病毒RNA,并经实验分析确定其由8个基因组成,碱基总数为a,其中G的数量为b。

据此推测:

(1)构成该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含氮碱基有哪几种?

(分别写出名称和英文简写)

你能推断出它们的比例关系?

为什么?

(2)该病毒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最可能有种。

(3)根据中心法则分析,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与人体不同的步骤可能有_______。

(4)SARS的病原体也是一种流感病毒的变种(与流感病毒一样都是冠状病毒),2003年春季在31个国家和地区引发的SARS,爆发期造成的心理恐慌和经济损失至今还让人心有余悸。

虽然该病毒是流感病毒的变种,但治疗流感的药物和疫苗对它无效,人体为什么对其无免疫力?

3、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体),生产上通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选育黄肉(Yy)、抗病(Rr)的马铃薯新品种。

请分别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以及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

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前三代即可)。

4.(22分)已知果蝇中长翅与残翅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直毛和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

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的类型和比例:

表现型

长翅、直毛

残翅、直毛

长翅、分叉毛

残翅、分叉毛

雄果蝇

3/8

1/8

3/8

1/8

雌果蝇

3/4

1/4

0

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直毛和分叉毛遗传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翅为显性性状。

(2)亲化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3)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子代表现型不一致的是,一般情况下,如果子代表现型一致,可说明控制该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上。

(4)请设计实验验证长翅和残翅、直毛和分叉毛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行为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一步:

选择纯种的长翅直毛雌果蝇与纯种残翅分叉毛雄果蝇交配,得到F1;

第二步:

让F1代雄果蝇与表现型为果蝇进行测交;

第三步:

观察并统计

预期结果:

(5)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长翅果蝇幼虫的正常培养温度为25℃,科学家将孵化后4—7天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7℃的环境下处理6—24小时后,得到了某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25℃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实验说明。

(6)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