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8571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80 大小:20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0页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0页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0页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0页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0页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0页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0页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0页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0页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0页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0页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0页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0页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0页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0页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0页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0页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0页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80页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80页
亲,该文档总共1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18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哲学史》讲义.docx

《西方哲学史》讲义

《西方哲学史》讲义

绪论  哲学与哲学史

就字面上言,哲学史,应该是关于哲学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或者说,哲学史就是关于哲学的历史。

因此,在了解哲学史之前,应该了解什么是哲学。

一、哲学的界定

(一)、一般的理解(或人们关于哲学所持的成见)

1、哲学是科学。

我们关于科学的观念,基本上还停留在十八九世纪,那就是将科学看作是绝对真理的典型。

但科学的进步带来的总是哲学的危机,曾经是哲学的领域,随着科学的发展都分离出去,剩下的还给哲学留下点什么。

既然科学的进步划分为各种领域,成为具体的科学研究部门,则哲学研究的领域在当代应如何确定,在某一门具体科学部门之上,再设置一门关于它的哲学部门是否必要、是否可能?

这里涉及到哲学与科学的分界问题。

科学与哲学是以不同的思维方式面对不同问题(事实与存在)的不同学科,是不能混淆的,否则,它们谁都找不到自己。

科学对哲学是必要的,因为科学提供的世界的清晰图景是哲学家所必须了解的,否则,哲学家就无法自觉为哲学家。

哲学对于科学也是必要的,一是科学通过哲学了解自身以及自身的意义,二是科学需要有哲学才不会陷入不知所措,科学需要哲学的批判思维。

哲学还要吸收科学的态度与思维方式,那就是接受批评,而这尤其是哲学本身的反思性所要求的。

爱因斯坦:

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的确,现代科学的几乎所有学科都是从哲学中分出来的,哲学作为母亲生出了各个学科,然后它自己反而让人们认识不清而视为无用了,然而,它却是无用之大用。

哲学追问的是一个非因果的东西:

是能辩明的理由。

不是找原因,而是找理由,reason,不是cause。

原因有实证科学去找,而我们有什么理由要这样理解而不是那样理解,则是哲学家所追问的。

具体来说,科学与哲学的区别主要是程序和前提的区别:

在科学研究中,经常会遇到究竟是程序性研究还是前提性研究?

程序是指的时间上的序列性,一种方法的各个环节是一个接一个,不能随意更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体运动的和谐性与可成功性。

程序的研究中其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在实践上具有规范性的特点。

哲学的研究实际上不是程序性研究,而是前提性研究。

如果把哲学研究理解为程序性研究,就会犯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所指出的错误。

(一、四章)

前提性研究是指探索探讨包含在人的行动之中的作为这个行为的基本依据的前提条件的研究或者说人们如果这样去判断行动选择,它必须遵循什么原则,才能保证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是有效的,它不是根据规律来的。

对规则的研究是哲学的研究。

对程序性的研究是科学的研究。

对前提性的研究是哲学的研究。

从研究对象角度上:

科学以现实世界为对象,二哲学以知识和科学为对象,以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为对象,反思这个认识。

结论之一:

哲学应当警惕物理学。

从笛卡尔以来哲学受自然科学方法的研究很深。

从康德到胡塞尔,都在追求哲学成为科学且均以失败而告终。

现在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影响哲学,二者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且二者结合起来。

哲学就是关于人的知识和行为的根据的学说、根据即理由,它是以合理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科学性对科学和哲学的作用:

科学性对科学来说在于揭示了现实世界自身的规律,对于哲学来说,科学性意味着正确地说明了知识赖以存在的基础,正确地说明了人类的行为走向合理化的基础或正确地揭示了人生的意义赖以存在的基础。

哲学以科学成熟的程度与二者分离的程度成正比。

当一门知识科学处于幼年时期,其哲学思考都是不成熟的。

而当这门学科已成熟,这门学科从哲学的分离也是不可避免的。

当哲学根据这门科学赖以存在的基础成熟的时候,即发生分离。

结论之二:

广义认识论是否可能的问题?

哲学的危机使人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

有两种回答:

一是哲学是无用的,因此应抛弃。

二是哲学还是有用的,只要按科学方式加以改造就行。

从胡塞尔以后,海德格尔无人再提哲学的科学性,为什么?

康德意义上的认识论(狭义):

传统意义上的认识论,以自然科学为对象讨论科学何以可能的条件。

广义上的:

把人类已经建立的知识和未来可能创建的只是为对象,确立这些知识能够成立的条件。

黑格尔:

哲学就是人类的自我意识。

把哲学低估于现代科学是不负责任的,哲学隐藏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的方式,如果将哲学简单的与现代科学相提并论,则成为了一种狭隘的唯科学主义。

2、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

实际上与通常的观点正好相反,按照哲学的本性而论,哲学不是让人有智慧,而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

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

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例如关于月相的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关于万物的生成。

一个感到困惑和惊奇的人,便自觉其无知。

3、哲学是讲道理的学问。

这话固然不错,但也要看对“讲道理”怎样理解。

不只是哲学,实际上所有的科学都是讲“道理”的学问。

可以说,相对于其他学科,哲学是讲“大道理”的学问。

我们更倾向于把哲学看做是“分析”道理的学问。

当然,关于哲学的成见还有很多,我们不一一列举。

(二)什么是哲学

哲学家对哲学的理解:

哲学家是做什么的?

哲学是学问之母,是学问的精髓,是所有知识、学术研究的理论基础。

然而,究竟什么是哲学呢?

在哲学史上,关于什么是哲学的问题,至今仍争论不休。

答案并不一致。

在所有哲学问题中,“什么是哲学”本身就是一个极大极难的哲学问题,这并不是说哲学家们没有给哲学下定义,并不是说没有人对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

问题在于,有多少哲学家就有多少种关于哲学的定义,而且相互之间从来没有达到过共识。

不仅如此,在哲学领域中,几乎所有的问题、概念、理论学说和体系都处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境地,套用近代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的一句话,哲学简直就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

为什么会造成:

一门有着2600多年历史的学科,竟然直到今天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种尴尬的局面呢?

这是因为,哲学涉及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追问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哲学家可以因为研究问题的不同而强调哲学的不同方面。

如:

在古稀腊罗马,自然哲学处于支配地位,哲学因而被看成是关于存在的学说;而在古代中国,则强调对人生和道德的研究,哲学因而被看成是关于人生和伦理的学说;欧洲中世纪把哲学看作关于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死的学说;而近代哲学家如洛克(英)和康德(德)则把哲学看作是关于人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能力的学说;在现代西方哲学中,流行于欧洲大陆的人本主义把哲学看作关于人的学说,而流行于英美的分析哲学则认为哲学的唯一任务是对命题进行语言和逻辑的分析。

可以说,对于究竟什么是哲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么,哲学家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这里我们列举几种代表性定义,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哲学。

(1)、亚里士多德:

“哲学是关于真理的科学”。

(2)、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

“所谓哲学,按照现在习惯的理解,是对宇宙观和人生观一般问题的科学论述”。

(3)、(英)罗素:

“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

(4)、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短命天才诺瓦利斯(1772—1801)关于哲学的定义:

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

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

哲学是对世界终极意义的解释,它在解释中使我们了解世界,使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合理化,从而为我们提供心灵的慰藉。

(5)、维特根斯坦:

“全部哲学就是语言批判,就是治疗语言疾病”。

(6)、中国的哲学家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到自己的哲学定义:

“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意思是哲学是人类精神的自我反思,是对认识的认识。

(7)、黑格尔说:

“哲学是关于真理的的客观科学,是对于真理之必然性的科学,是概念式的认识。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册,第17页)这个定义有三个内涵:

一是认为哲学是关于真理的客观知识;二是这个客观性意味着哲学具有独立、公正、偏私的品质;三是认为哲学属于概念或观念性认识。

我们再看黑格尔的一段话——

“哲学是盛开的花朵。

它是精神整个形态的概念,它是整个客观环境的自觉的精神本质,它是时代的精神、作为自己正在思维的精神。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册,第56页)

在这个表述中,所强调的仍然是,哲学是关于真理的科学,是概念性认识,是客观环境自觉的精神本质。

这个定义注重哲学的精神特性,这种精神特性既表现为客观科学,又表现为对自我的概念。

(8)、费尔巴哈说:

“哲学是关于存在物的知识。

事物和本质是怎样的,就必须怎样来思想、来认识它们。

这就是哲学的最高规律、最高任务。

”(《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欧洲哲学史原著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707页)在这个定义中,哲学是指按照存在物及其本质的认识,强调哲学知识的客观性。

(9)、阿德勒说:

“哲学是提供一种含有智慧的清晰的知识。

它提供关于人类、世界、上帝以及善良生活与社会的智慧。

它处理关于事物本质以及人生的基本问题。

”(《西方的智慧》,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6页)在这个定义中,哲学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关于人类、世界、上帝及善良生活的智慧,主要事物本质和人生的基本问题。

显示哲学是处理事物本质及人生问题的智慧。

(功能)

(10)、(美)罗伯特·保罗·沃尔夫说:

“哲学意味爱知。

系统性、批判性地检查我们的判断、评价与行动的方式,目的在于使我们自己更有智慧、更能自我反省,成为更好的人。

”(《哲学概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页)在这个定义中,哲学是对智慧的追求和热爱,也是对人的判断、评价与行动方式的检讨,凸显哲学反思和批判之特性。

(11)、爱因斯坦关于哲学的定义:

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12)、毛泽东说:

什么叫哲学?

哲学就是认识论。

为什么关于思想的问题是哲学的最基本问题?

关于任何事物的思想,首先它是一种思想,它都与关于思想的思想密切相关。

关于思想的思想,是全部思想的关键。

(13)、胡适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指出:

“凡研究人生且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求一个且要的解决”这样的学问叫做哲学。

尽管上述定义表述不一,但我们还是可以做个大致的总结:

第一,哲学是客观的认识,具有公正、偏私等特点;第二,哲学是客观(应去掉客观)世界的精神本质;第三,哲学是关于生活和社会的智慧;第四,哲学具有解释事物本质和人生基本问题的功能;第五,哲学具有反思、批判和建构的功能。

第六,哲学是关于存在(Sein)的科学(MartinHeidegger);第七,哲学是思乡之痛苦(Novalis);第八,哲学是语言分析(石里克)等等。

一般认识:

哲学是借助于高度抽象的概念表达出来的、具有反思性的思想。

点评:

不同的观点代表了不同的哲学家对于哲学的本质的不同理解,或者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哲学的不同看法。

所以关于哲学的定义,从来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难题,人们对于什么是哲学的不同理解总是与他们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反映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条件、文化传统、时代特点。

中国出版的《辞海》是这样定义哲学的:

“哲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

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应包括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辞海》(哲学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49页)这个定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的定义。

在这个定义中,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的体系,就是说,哲学是一种体系,但它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的体系,是关于世界之不同领域诸如人生、自然界、社会、精神等的根本性观念所组成的体系。

1、从字源学意义上看,哲学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hilosophia,由philos和sophia组合而成,意思是“爱智慧”。

一般说来,但凡知道哲学的人都知道这个意思。

然而,在这个人人皆知的词源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却并不是人人都了解的。

为什么哲学通常被看做是“智慧”的同义语,而其本义却不是“智慧”而是“爱智慧”呢?

因为“智慧”之为“智慧”并不是“小聪明”,也不是一般所说的“明智”,它指的是宇宙自然之最深邃最根本的奥秘,标志的是一个至高无上、永恒无限的理想境界。

所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才会说,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神而不适合人,我们人只能爱智慧。

由此可见,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与通常所说的知识是不同的:

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虽然一切科学都比哲学更有用,但是惟有哲学是真正自由的学问。

既然哲学是“爱智慧”,那么什么是智慧(aophia)?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智慧”在古希腊有着两种含义:

一种是理论的智慧,另一种是实践的智慧。

理论的智慧涉及知识,而实践的智慧则涉及技术。

当然,这里所谓的“技术”是广义的,包括人生的技术,也包括政治的技术、与人相处的技术,也包括工匠的技术。

但是必须注意到,智慧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和技术,而是智慧本身,它才是最高层次的。

它不解决眼前的问题,而是解决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它是一种高级的实践态度和人生境界,它包含道德的和审美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哲学就起源于人类精神试图超越自身有限性通达至无上的自由境界的最高理想,亦即“终极关怀”的问题。

由于哲学的对象具有无限性特点,哲学问题无论从事实上看还是从理论上说,都是一些没有终极答案,只有各式各样不同的解答方式的难题。

虽然如此,人类如此,人类精神对这些问题却又注定要永远追问下去。

——张志伟《痛苦的智慧》

智慧本身就是好的。

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走着。

死掉以后的事情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高兴。

——王小波

2、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我简称亚氏)首次从哲学中区分出三个不同层次:

数学、物理学和“第一哲学”。

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metaphysics),它的字面意思是物理学“之后”,这里的“之后”不是“其次”,而是有“超出”“超越”的意思。

自亚氏之后,严格意义上的西哲史就是形而上学史。

形而上学是西方一切哲学的最璀璨的明星,是一切科学的女王,它虽然在不同时代也有过自己的衰落,甚至奄奄一息,但总有一股强大的生命力使她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崛起。

这是人类思想的奇迹。

3、思考普遍性问题是哲学的开始。

(英)罗素:

“当有人提出一个普遍性问题时,哲学就产生了,科学也是如此,提出普遍性问题就是哲学和科学的开始。

哲学所讲的普遍性主要是指最大最高的普遍性。

科学所讲的普遍性、规律性是较小范围的普遍性,但只要是思考普遍性问题,就有着哲学的起点。

古希腊的哲学,原本把科学包括在内,哲学与科学尚未分化,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都是讲的普遍性。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觉得哲学距离显示生活比较遥远抽象而不切实际的根本原因。

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性问题又经常渗透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特别是一些好奇心较强的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如那本畅销全球的哲学史通俗读物《苏菲的世界》,一开始就提出了两个最大最高的普遍性问题:

“你是谁?

”和“世界从哪里来?

”,这表明哲学是与人们现实生活相联的。

在当今市场经济繁荣、科技日益发达的时代,人们一方面热衷于功利追求、热衷于对具体东西的占有,一方面也常常追问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追问一些最大的普遍性问题。

有一位大富豪甚至感叹自己精神空虚,一无所有,另有一位企业家站在上海金贸大厦的顶层还念着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诗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都说明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大都也作哲学思考。

(现实生活需要哲学,需要进行哲学思考)

二、哲学史

按理,有了哲学的定义,哲学史的定义也就显而易见了。

比如,我们可以说,哲学史就是人类处理或解决其与自然、社会、自身之间关系的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思想史或智慧史。

不过,哲学史还是有它不同于哲学的特点,因而哲学家们对哲学史的定义还是各有各的说法。

黑格尔曾经指出,把握哲学史的定义,有两个基本的环节,一个是发展,一个是具体,所谓发展,就是说“史”者必须是动态的,不是动态的东西是没有历史可言的;所谓具体,即言“史者”是具体内容的,没有具体内容的东西,也不能叫做“史”。

比如,中国哲学史从先秦到今天,一直在动、在发展,同时又是有内容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

先秦“天命”观,而宋明有“天理”论。

列宁说:

“哲学史,简略地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

”(《列宁全集》第38卷第399页)所有学科都有认识史,此定义不能凸显哲学史的特殊性。

张岱年:

哲学史是理论思维发展的历史。

(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根据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

”同样,其他学科也有理论思维史,如逻辑学、文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

冯契:

哲学史,是根源于人类社会实践主要围绕着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而展开的认识的辩证运动。

(《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

根据如上关于哲学史理解和哲学史定义的表述,可简单地说,西方哲学史就是西方历史上出现过的不同时期不同哲学学派的哲学思想的连缀。

当然,上述定义都没有将哲学史内容的丰富性、复杂性、深刻性展示在我们面前。

我们只提供大家理解哲学史定义的思路。

我们对哲学史有这样几点理解:

1、哲学史是问题史——作为问题的西方哲学史

为什么哲学史上的哲学家们虽然斯人已去,其理论学说业已过时,我们还要学习和研究他们的思想呢?

因为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就是哲学,能够在哲学史上“青史留名”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学说或理论都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有意义的。

但是,谁都知道,哲学家们在几乎所有的哲学问题上都未能达成最基本的共识,哲学中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套用霍布斯的一句话,就好象是一个“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每个哲学家的思想都是转瞬即逝,哲学流派的更替其速度更是越来越快,我们怎么能说他们的思想有意义而且是什么永恒的意义呢?

 

哲学家们在所有的哲学问题上一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是事实。

然而,我们以为,恰恰是因为哲学家们在哲学问题上无法达到最基本的共识,他们的思想才具有了永恒的意义。

因为这意味着哲学问题是万古常新、永恒无解的,即是说,哲学问题并没有终极的答案,因此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所面临的问题,对我们来说也一样是问题。

既然哲学问题没有过时,那么每一位哲学家为这些问题所提供的解决方法,对我们来说就永远是一种可能的选择,当然并不是唯一的选择,而是许多种选择中的一种选择。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哲学史向我们展示的无非是有史以来哲学家们在哲学问题上各自不同的解决方式,我们学习和研究哲学史的目的无非就是在这些解决方式中选择自己的道路,或者在这些解决方式之外开辟自己的道路。

 

    哲学家早已离我们远去,他们的学说也早就过时了。

然而,一位哲学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并不在于他说了什么――他所说的什么总会过时的,而在于他所面临的哲学问题和他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我们可以把这些看作是衡量一位哲学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的“经纬度”。

哲学始祖泰勒斯说“大地浮在水上”,水是万物的本原,这话早就过时了,现在谁也不会把这句话的内容当真。

但是泰勒斯的问题却没有过时,那就是追究自然万物的起源问题。

自哲学诞生起,至今已经2600多年了,正所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能够在哲学史上留下名字的哲学家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他们的思想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甚至千年依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并不是因为他们说出了“真理”,而是因为他们所探讨的哲学问题乃是万古常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他们的问题,也是我们的问题,甚至很可能是人类永恒的问题,所以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也就成了典型,成了为后人树立的“路标”、“纪念碑”或“里程碑”。

既然哲学问题是万古常新的,也就是说,这些问题是永远也不会有终极答案的,那么我们为什么非要与这样的问题纠缠不休呢?

逻辑实证主义曾经以“意义标准”和“可证实原则”来衡量哲学命题的意义,认为一个有意义的命题或者是分析命题,或者是综合命题,分析命题作为“重言式(tautology)”可以用逻辑来判断真假,综合命题可以由经验来证实或证伪,除此之外的命题都是没有意义的。

显然,那些永远没有统一答案的哲学问题既不是分析命题也不是综合命题,因而都应该从哲学中清除出去,用他们的术语说就是“拒斥形而上学”。

我们以为,哲学问题的确是永远也不会有统一答案的问题,但是没有统一的答案并不意味着这些问题没有意义,实际上由于这些问题乃是对我们性命攸关的问题,所以我们非追问不可。

 

为什么?

 

我们可以把我们所遭遇到的问题区分为“问题”和“难题”。

一个问题通常是可以有答案而且是有统一答案的,科学知识就相当于这样的问题。

一个难题则一般没有统一的答案,而只能有一些甚至许多不同的解答方式。

实际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大多是没有统一答案的难题。

 

哲学问题不是“问题”而是“难题”。

 

无论从事实上讲还是从理论上看,哲学问题都是难题。

从事实上说,哲学家们在哲学问题上向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没有一个哲学问题达到了普遍认同的程度。

从理论上说,哲学之本义是“爱智慧(philo-sophia)”,这意味着在哲学诞生之初哲学家们原本(或应该)是十分谦虚的人,他们明白智慧不同于知识,那是一个永恒无限的理想境界,因而是人终其一生也无法企及的,所以我们只能“爱智慧”而不可能占有智慧。

 

    但是,既然哲学问题是没有终极答案的,至少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哲学问题是没有终极答案的,那么我们为什么非要追问它们不可呢?

这就关涉到哲学的起源问题,或者说,关涉到人类精神的所谓“终极关怀”的问题。

 

在《旧约》圣经之“创世纪”里有一个“伊甸园”的故事。

据说上帝在创造亚当之后,在东方为他辟了一个园子让他居住,这个园子就叫做伊甸园。

在伊甸园中有许多树,其中有两棵最特别,一棵是“生命之树”,一棵是“智慧之树”。

吃了生命之树的果子可以长生不老,吃了智慧之树的果子可以有智慧。

上帝对亚当说,这园子里树上的果子都可以吃,唯有智慧之树的果子不能吃,吃了就会死。

然而后来亚当受蛇的引诱终于还是吃了智慧之树的果子,于是被逐出了伊甸园……。

如果这个故事有几分真实的话,我们不免替亚当感到懊悔――他之所以犯下了“原罪”,不过是因为吃东西的顺序搞错了:

假如他先吃生命之树的果子,然后再吃智慧之树的果子,他就既可以长生不老,又可以是有智慧的,因为上帝并没有禁止他们吃生命之树的果子。

倘若如此,他将与上帝一样,上帝也奈何不了他。

其实,这个寓言――我们可以把它当作寓言看――象征的是人成其为人所根源的内在矛盾。

人一方面是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又是有理性的因而是可以追求智慧的存在,用康德的话,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

因此当人作为人而存在的时候,在他的面前就立刻出现了一道巨大的鸿沟:

人就处于有限与无限、暂时与永恒、此岸与彼岸、现实与理想、必然与自由……等等等等的对立之间。

有死的人却向往永恒,向往永恒的人终究是要死的,这就是人生中最大也是最基本的矛盾。

正是因为这个矛盾,人才有了“终极关怀”,他要求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通达无限的自由境界,于是就产生了哲学,确切地说,就形成了哲学问题。

当然,这个最基本也是最深层次的问题,经常被许多问题掩盖住了,而且还由此生发出许多具体的问题,但是从根子上说,这应该说就是哲学的起源。

正因为如此,只要人在世一天,他就免不了要追问哲学问题,但是只要他是人,那么在他的有生之年又注定了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就人是有限的存在而言,即使人类可以无限地延续下去,也仍然不可能解决这些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