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Z6215双联伞钻使用说明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8650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7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YZ6215双联伞钻使用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SYZ6215双联伞钻使用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SYZ6215双联伞钻使用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SYZ6215双联伞钻使用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SYZ6215双联伞钻使用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SYZ6215双联伞钻使用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SYZ6215双联伞钻使用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SYZ6215双联伞钻使用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SYZ6215双联伞钻使用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SYZ6215双联伞钻使用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SYZ6215双联伞钻使用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SYZ6215双联伞钻使用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SYZ6215双联伞钻使用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YZ6215双联伞钻使用说明书.docx

《SYZ6215双联伞钻使用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YZ6215双联伞钻使用说明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SYZ6215双联伞钻使用说明书.docx

SYZ6215双联伞钻使用说明书

SYZ6×2-15型双联伞形钻架

使用维护说明

 

 

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机电管理部制作

 

一、用途和适用范围

SYZ6×2-15型双联伞形钻架,是两台伞钻在井下连接成一体,并同时进行凿岩作业的结构方式,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采用液压传动的立井凿岩设备,钻架配用12台YGZ-70型独立回转凿岩机钻凿炮孔。

可用来钻凿φ15m慌径的各种立井井筒。

该机采用油缸-钢丝绳推进型式,推进力大小可调,拔钎力大,工作平稳,比马达-丝杠推进型式减少六台气动马达,可降低整机噪音。

二、SYZ6×2-15型竖井双联伞形钻架主要性能参数

型号

SYZ6×2-15

双钻架连接后垂直炮眼圈径

φ2.m~φ15.1m

双钻架固定中心距

3.3m

双钻架支撑臂数量

4个

双钻架连接后支撑臂支撑范围

φ9.5m~φ13.8m

单钻收拢后外形尺寸

7.785m

外接圆直径

φ1.950m

单钻架支撑臂数量

2个

单钻架支撑臂支撑范围

φ7.4m~φ11.9m

单钻架垂直炮眼圈径

φ2m~φ15.5m

单钻架动臂数量

6个

动臂水平摆动角度

120度

动力型式(双齿轮泵G5-12,双风马达TMY7)

风马达—液压泵

推进器形式

油缸—钢丝绳推进

推进行程

5.11m

凿岩机

型号

YGZ70

数量

12台

钎尾规格

中空六角25×159mm

适用钎头直径〈mm〉

φ38—φ55mm

每台耗风量

7.5米3/分

使用钎杆长度

5.7m

液压系统工作压力

7—10MPa

使用气压

0.6—0.7MPa

使用水压

0.3—0.5MPa

总耗风量

110米3/分

单钻架总重量

9.0吨(含风锤、油)

三、结构及工作原理

该机主要由立柱、支撑臂、动臂、推进器、液压系统、风水系统、凿岩机七个部分组成(见图1)。

其结构性能及工作原理分述如下:

3.1立柱

立柱由顶盘、上、中、下立柱、吊环和调高器等构件组成(见图5),是钻架的驱干。

锁紧机构、支撑臂、动臂、液压系统都安装在立柱上,顶盘位于立柱最上部,用来安装锁紧机构、支撑臂、动臂及分风、分水器。

顶盘和上立柱通过焊接并与下立柱用法兰盘连成一整体立柱,并兼作液压系统的油箱,顶盘上部的中心箱盖装有滤风器和通气孔作为油箱的加油孔和通气孔。

中间立柱下部设有油泵吸油口和吸油滤油器以及维修孔和放油阀等。

中间立柱上部有环形压力油分配器,它的作用是将油泵的高压油分送到六个推进器上的五联及六联多路换向阀,控制大臂油缸、升降油缸、倾斜油缸,摆动油缸、推进油缸、大臂伸缩油缸动作。

调高器位于下立柱最下部,它是由固定导向套管和调高油缸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稳钻和调整伞钻高度,以确保稳钻可靠,推进器在工作面不平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工作。

立柱上部的吊环和下部的底座是伞钻吊装和停放支撑的构件。

3.2锁紧连接机构

锁紧连接机构共一组,安装在钻架顶盘上部,有支臂油缸、锁紧油缸组成。

锁紧油缸铰接在支撑座内,是由支臂油缸将其从收拢位置(垂直向下),推到工作位置(水平位置),与另一台钻架上部支撑座内的轴销搭接后,将锁紧油缸活塞杆顶出使其与轴销顶紧,在连接机构锁紧后,锁紧油缸的操作手把必须做好记号,防止在打钻过程中误操作(见图1)。

3.2支撑臂

支撑臂共有四组,每组由支臂油缸和支撑油缸组成,是伞钻的支撑固定机构(见图2)。

支臂油缸、支撑油缸与立柱顶盘连接,支撑臂是由支臂油缸将其从收拢位置(垂直向下)推到工作位置(水平向上10°)然后支撑油缸将支撑脚伸至井壁(或模板)并撑紧,从而使伞钻立柱固定在井筒工作面中心。

3.3动臂

每台钻架共有六组动臂,其中有两组可以伸缩的动臂,均匀分布在立柱周围,每组动臂由大臂、大臂油缸、倾斜油缸、摆动油缸、伸缩油缸、回转座等构件组成,(见图3)是移动推进器工作位置的机构。

大臂油缸的往复运动使大臂作径向位移,将推进器送至所需钻孔的圈径上,而同一圈径上移动则是靠旋转油缸的往复运动来实现,倾斜油缸是使推进器倾斜以便打倾斜炮孔。

3.4伸缩臂(见图7)

每台钻架上装有两套伸缩臂(大臂可伸长1.7米),两套伸缩臂对称安装(1800),与锁紧机构成900角,每个伸缩臂工作区域为600扇形区,也是井筒的最大荒径区域。

3.5推进器

推进器共有六组,分别铰接在动臂的大臂和倾斜油缸上,它主要由升降油缸、推进油缸、滑轨、中间扶钎器、下扶钎器、滑架、钢丝绳及调整部件等组成(见图6)。

本部件是架设凿岩机并给凿岩机提供推进力与拨钎力的机构。

当动臂将推进器送到所需钻凿炮孔位置后,升降油缸将滑轨下放到工作面上并顶住。

推进型式为油缸-钢丝绳,推进油缸装在导轨中间,推进活塞杆固定在导轨上端,推进油缸缸筒上下移动带动固定于其两端的上下钢丝绳导向动滑轮同时上下移动,从而使传动钢丝绳活动端拉着凿岩机沿导轨上下滑动。

钢丝绳另一端通过后导向轮固定在导轨上。

3.6液压系统

由油泵、油管、溢流阀、多路换向阀、油箱等液压元件构成液压系统(见图4)。

简单介绍油压回路:

齿轮油泵(G5-12)出来的压力油,进入溢流阀的压力油口,另一压力油接出的压力油分上下两路,下路直接进入五连多路换向阀(图中右路)分别控制一组支臂油缸,三个支撑油缸和调高油缸的工作。

上路(图中左路)进入立柱环形压力油分配器,由压力油分配器引出六个接头分别接到各推进器上的五连多路换向阀,分别控制大臂油缸,升降油缸,倾斜油缸、大臂摆动油缸和推进油缸的工作。

溢流阀的溢流和多路换向阀的回油都直接接入油箱。

伞钻上使用的多路换向阀,均将其中位卸荷和溢流油路堵死。

3.7风水系统

风水系统由分风分水器、管路、油雾器、风水阀、气动操作阀等组成。

压风由井口送至吊盘,再经一根4"胶管接至伞钻分风器上,分风器有六个出口,一个经旋塞、油雾器供驱动油泵的气动马达用,其余六个分别经胶管接推进器油雾器经气动操纵阀分二路,分别供凿岩机冲击、回转用。

另外从操纵阀引出一路进入风水阀供凿岩机强风用。

压力水从分水器引出六个出口,分别进入风水阀供凿岩机打眼用水。

四、使用

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4.1准备工作:

4.1.1将各油雾器注满润滑油,在将风水管接到凿岩机、油雾器之前,用风将泥沙吹净,寒冷地区使用时,应采取防冻措施,如被冻,应将冻结部位加热,使各管路流通。

4.1.2检查各管路和接头是否有漏风,漏油现象,如有要及时处理.

4.1.3操纵推进油缸使凿岩机上下滑动,看其运行是否正常。

4.1.4检查钎头、钎杆水眼和凿岩机水针是否畅通,钎杆是否直,钎头是否磨损。

4.1.5检查吊环部分是否可靠,有无松动等现象。

4.1.6检查操纵手柄是否在“停止”位置,检查机器收拢位置是否正确,注意软管外露部分是否符合下井尺寸,以免吊盘喇叭口碰坏管路系统。

4.1.7用绳将整机管路捆起来,以保证顺利通过喇叭口。

4.2转挂钩:

将伞钻从工字钢梁上运送至井盖门附近,然后将其挂到主提钩上。

4.3下井

伞钻提到主提钩上以后,就可以与绞车司机、井口、吊盘、工作面上的信号工联系下井。

运行时,速度不可过大,特别是通过喇叭口时吊盘上的人员要密切注意伞钻时的状态,如遇险情,应马上给信号,及时排除,伞钻下行至离工作面300mm左右时停止下放。

4.4固定伞钻

4.4.1伞钻停止下放后,工作面上的人员应马上将底座放在井筒中心。

4.4.2吊盘上的人员与井下工作面上的人员互相配合,将伞钻移到井筒中心的底座上方,然后吊盘上的人员用钩将钢丝绳固定在井筒中心上(根据现场中心而定),将伞钻顶盘上风水管接好,就可开始送风。

4.4.3先启动油泵气马达,然后操纵五连多路换向阀,将调高油缸根据工作面高差情况,调到适当高度,并调整其支承力,要求即“坐稳”而整个钻架又不倾斜。

4.4.4将支臂油缸支起,然后将支撑油缸支撑到井壁上,注意三个支撑油缸要协调支撑,使整个伞钻竖直。

支撑臂支撑位置要避开升降人员,吊桶等设备位置,以免碰坏。

同时,在支撑臂撑住井壁后不可开动调高油缸,以免折断支撑臂。

4.4.5最后将钢丝绳放松,以免工作过程中将伞钻提起,影响凿岩的进行。

4.5打眼

4.5.1现场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伞钻在井下工作时的状态,确保打眼时凿岩机互不干扰。

4.5.2先控制大臂油缸,将推进器沿径向送至所需钻孔的圈径上,然后控制倾斜油缸,使推进器垂直或倾斜,并必须使支腿离开地面,最后摆动油缸,使推进器沿圆周运动,至所需钻孔位置。

4.5.3推进器移到钻孔位置以后,控制升降油缸,使推进器顶在工作面上。

4.5.4接着就可以开眼,开眼前应将风水打开,直到钻凿炮眼完毕,将钎杆提出后再关闭。

4.5.5开眼时首先调整好推进压力。

根据岩石软硬进行调压,一般为3~4Mpa或更小。

4.6.打眼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⑴伞钻固定时,三个支撑臂要避开提升人员的吊桶等设备位置。

⑵支撑臂、调高器一经固定,在打眼没全部结束时,严禁扳动其控制阀,以免伞钻倾倒造成事故,并随时注意固定情况。

⑶水压在整个井筒的掘进中应保持恒定。

⑷凿岩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副提升的使用,需要上下人员和材料工具时,信号工应随时注意,防止吊桶碰撞支撑臂、动臂或撞伤人。

⑸动臂或凿岩机、推进器出故障,可用相邻的动臂帮助继续完成凿炮眼的工作。

⑹凿岩过程中,推进器必须顶在工作面上,不能离地吊打,但顶紧力不宜过大,以免损坏大臂。

⑺打眼过程中,应随时注意随时注意排粉是否畅通。

根据钎杆转动速度和凿岩跳动情况来判断打眼过程是否正常,用推进油缸和气水阀来控制。

当排粉不良,钎杆转速过慢时,就应该减慢或停止推进,进行强吹风排粉。

若不能改善凿岩状态,就应分析是否为下列情况造成。

①钎头脱落、钎刃损坏、钎杆折断。

②炮眼倾斜阻力过大即将卡钎。

③凿岩机回转部分是否出现机械故障。

④进入裂缝淤泥层。

(9)使用导轨式独立回转凿岩机,主要应着重遵守下列规则:

①开眼前先打开排粉气水阀供水,直到拔钎完毕后才能关闭。

②开眼时,小风量开动回转马达,然后将钎头慢慢送到井筒底面,同时小风量开动冲击部分,切忌过猛,推力不可过快,应间断地推进,使推进油缸间断地供油。

③当眼位开得端正,钎头进入岩层约50mm时,即可加大供气量。

一般对较软得岩石冲击力可小些,转钎速度可大些,推进力宜小些。

对坚硬岩石,冲击力可大些,转钎速度应低些,推进力宜大些。

对中、硬岩石,无裂隙断层等特殊地质条件下,回转冲击都可给较大得风量。

④当遇有裂隙断层、溶洞而卡钎时,则要减少冲击力,加大转钎速度,甚至可以停止冲击,完全依靠转钎来通过卡钎区,推进力要小些(即间断推进)。

⑤冲击部分要尽量减少“空打”现象,特别是剧烈的“空打”,以免损坏机件,研磨缸体活塞或螺母松动等。

⑥回转部分应避免剧烈地长时间“空转”,以免转速过高,因发热磨损而损坏机件。

⑦必须保证充足地润滑油雾,否则容易研磨缸体活塞而停机,缩短零件寿命。

⑧凿岩完毕后拔钎子时,一般应开小风量或完全关闭凿岩机冲击部分,而回转部分则视炮眼情况,适当减慢转钎速度。

当钎头退出炮眼时,应立即停止转钎和降低拔钎速度,以免钎杆甩动过大。

4.7停机收钻

⑴卸下钻钎,收好各工作臂,关好阀门。

⑵适当的提紧提升钢丝绳,以免收支撑臂时伞钻倾斜。

⑶将支撑油缸收进,支臂油缸收进放下支撑臂,最后将调高油缸缩回。

⑷关闭油泵风马达的阀门,卸下总风水接头。

⑸将伞钻连同管路用绳捆好。

⑹除信号工外,其余人员应在伞钻提升之前全部提升至地面。

4.8提钻至井口,转挂钩复位停放。

五、维修和保养

5.1维护和保养:

5.1.1伞钻上井后,按下井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检查,保证下一循环使用。

特别要给注油器加满润滑油,以保证凿岩机和气动马达润滑,延长使用寿命,经常打开立柱下部螺塞将积水排出。

5.1.2经常检查提升钩环有无变形和裂纹等现象,检查悬吊伞钻钢丝绳扣有无断丝和松开现象。

伞钻上井时应将伞钻底座贴住地面,以减轻吊环受力。

5.1.3折装凿岩机时,不要用锤子直接敲打,以免损坏机件,破坏密封。

拆下检修风马达、油泵及各阀时,应用干净的布将油管包好,防止脏物和灰尘进入管道。

5.1.4经常检查油箱油位及加油工作。

检查油管接头是否漏油,软管是否磨损,各风管是否有损坏并定期在油杯中注油以润滑回转轴套。

5.1.5液压油的选择,液压传动中油的正确选择是保证液压传动正常工作的关键环节。

一般要求液压油不得含蒸气杂质。

具有良好的防腐性,对密封件和各零件应呈中性,良好的抗氧化、抗乳化性能。

选择液压油应根据油泵、阀及工作环境温度等条件进行选择,故液压油选择粘度范围均在18─27厘沲以内(50℃),推荐用20号机械油。

不同规格地液压油勿混合使用。

5.1.6安装油泵时要特别细心,不可敲打,只能用手推或铜棒轻敲。

5.1.7机器应制定检修制度,以便有较高的设备利用率,一般应一个月小修一次,半年中修一次,一年大修一次。

 

六、可能发生的故障及消除方法

序号

故障

原因

消除方法

漏油

漏水

漏气

接头松动

密封装置失效

软管挤裂或磨损

管路焊接处脱焊

拧紧接头

更换损坏密封件

更换软管

拆下更换或补焊

油缸

不动

溢流阀调整螺丝松动

溢流阀损坏

油路不通

油箱内油面过低

重新调整溢流阀压力,将螺帽拧紧

更换溢流阀

疏通油管与接头

加油到游标位置

油缸工作不稳定

空气进入液压管路

排除空气

注油器不输油

润滑油粘度大,

注油器出油管堵塞

添换较稀的润滑油并清洗

油生

泡沫

油箱内油少,油面过底

油泵轴的密封漏气

吸油管道中的接头漏气

用油粘度过高

加油

更换密封环

紧接头或更换接头

使用推荐粘度的油

6

钻孔速度慢

气压不足

钻机部件磨损和卡紧

 

推进力太大

钎头和钎杆孔堵塞

钎尾尺寸不合格

钎头磨损

找出降压原因,保持气压在0.45Mpa以上

拆开检查有无磨损和卡紧,将磨损件更换,当部件有轻微卡紧时,用油石磨光,若过分紧则更换

调整推进控制,使之按岩石种类适当调整推进力

检查有无堵塞并予清除

使用合格钎尾地钎杆

重新修磨

七、主要配套件明细表

序号

规格型号

名称

数量

1

YGZ-70

回转凿岩机

12

TMY7

叶片式气动马达

4

G5-12-1E13S-20-R

齿轮油泵

4

SXYS-2-A-25

双向液压锁

48

YF-L20H3

溢流阀

2

ZFS-L10E-40W

五连多路换向阀

8

7

ZFS-L10E-60

六连多路换向阀

1

8

ZFS-L10E-40

四连多路换向阀

1

9

ZFS-L10E-60W

六连多路换向阀

4

10

QD-2

风动操纵阀

12

11

QS-3

风水阀

12

12

DIF-L20K-Y1

单向阀

4

13

NL3(φ25×φ18)

齿轮联轴器

4

14

WU160

滤油器

2

15

WU100

滤油器

2

16

Y-60×1.6MPa

压力表

2

17

Y-60×25MPa

压力表

2

18

LAH10L

单向节流阀

12

19

QM-2

油雾器

14

20

SYZ6χ2-15

凿岩机滑架

12

21

SYZ6χ2-15

滑架扣板

48

22

SYZ6χ2-15

尼龙滑块

48

23

φ89χφ40χ24

绳轮

48

24

SYZ6χ2-15

上扶钎器

12

25

SYZ6χ2-15

下扶钎器

12

26

φ63χφ45χ2155

推进油缸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