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8688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x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和同步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与同步训练: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典题示例

读“某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国最可能是(  )

A.印度尼西亚B.英国

C.日本D.新西兰

(2)结合上图,试简述该国气候、地形和水文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3)某科考队赴该国实地科考,见证了以下景观的变化,试探究其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①同种植物开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逐步推迟。

②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

③该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的北界纬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4)该国的传统民居多为木制结构,试分析其自然地理原因。

(5分)

解析:

由各要素关系图可知该图为日本,分析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应主要把握其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以山地为主的地形特征。

答案:

(1)C

(2)该国气候主要为季风气候且海洋性特征明显,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充足,地形受流水侵蚀和冲积作用明显;由于地形坡度大,水力资源丰富。

(3)①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②反映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拔高度的变化。

③反映了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主要影响因素是暖流的影响。

(4)该国森林资源丰富,取材方便,又多火山、地震,木制结构利于防震。

二、知识点讲解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陆地自然带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

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3)概念: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

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

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定义

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或者说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

水分

形成原因

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不均,导致高低纬度间热量差异

由于海陆位置不同导致水分有差异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典型景观

变化例证

(大陆东岸)

3、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特别提醒】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四、垂直地带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山麓到山顶水热的变化与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类似,但并不完全致。

①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

一般地,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据此可知:

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下图);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

②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

因此,有些基带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并不完全一致。

(2)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的自然带与水平带一致。

(3)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三:

①山体所在纬度:

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

②跟山顶与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有关:

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4)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的因素有二:

①山体所在纬度:

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

②坡向:

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

三、同步训练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②为(  )

A.草原B.荒漠

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

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

解析 第1题,②地位于内蒙古高原,植被应该为草原,故选A项。

第2题,东部森林植被分布南宽北窄,主要是受夏季风的影响。

因为夏季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势力逐渐减弱,所以年降水量也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植被的覆盖范围也逐渐减小。

故选D项。

答案 1.A 2.D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D.荒漠

4.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B.热量C.海拔D.土壤

解析 第3题,该山地位于四川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山地基带带谱与所在纬度带谱一致,所以甲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常绿阔叶林。

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山地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为森林带;西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植被带为荒漠草原。

所以,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答案 3.B 4.A

读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①~⑧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地面年辐射差额(即地面热量年净收入),n/Lr为地面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

读图完成5~6题。

5.与①所示的自然景观相一致的地区是(  )

A.亚马孙平原B.东非高原

C.江南丘陵D.西西伯利亚平原

6.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海拔从低向高的自然带分异规律

B.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D.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分异规律

解析 第5题,①地区地面热量年净收入大,说明位于热带;地面干燥指数小,说明气候湿润,则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景观与亚马孙平原一致。

第6题,③—⑥—⑦—⑧地面干燥指数越来越大,即越来越干燥,则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分异规律。

①—②—③—④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地面热量年净收入上,水分条件则没有太大变化,即热量条件差异,故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规律。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水热条件及组合的变化形成的。

答案 5.A 6.D

7.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

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

完成下题。

太白山(  )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解析 考查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规律。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中植被的变化特点。

太白山是秦岭主峰,秦岭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故太白山北麓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A错;据“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知,“山的中腰”处降水多,B错;山的中腰处与山麓相比气温低,为针叶林带,C正确;“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知,“大稀大矮”为高山灌木,D错误。

综上所述,选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下图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

读图回答8~9题。

8.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

A.甲>丁>丙>乙B.丁>甲>丙>乙

C.乙>丁>甲>丙D.丁>乙>丙>甲

解析:

甲地位于南半球,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热带草原)凋零时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甲地昼最短,从乙丙丁三地的基带可知三地纬度是丁>乙>丙,故四地昼长为丁>乙>丙>甲。

答案:

D

9.丙地可能是(  )

A.天山B.秦岭

C.大兴安岭D.阴山

解析:

丙地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属于亚热带,北坡为落叶阔叶林,属于北温带。

答案:

B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

读图,完成10~12题。

10.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

A.较暖、较湿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D.较暖、较干

解析:

从图中信息可知,在3000m以上东坡的高山常绿灌丛草甸带海拔分布比西坡低且跨度大,说明东坡气温较低,降水较多,故选B。

答案:

B

11.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

A.干冷北风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D.下沉气流

解析:

从图中可知,在东坡1500m以下河谷是干旱河谷,说明该处河谷主要受下沉气流影响,天气晴朗,降水少,故形成干旱的自然特征。

答案:

D

12.该山可能位于(  )

A.四川B.新疆

C.安徽D.山西

解析:

此山有常绿阔叶林带且海拔在1500m以上,故该山可能位于四川。

答案:

A

二、综合题

13.下图为安第斯山某段的植被垂直带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安第斯山脉的植被垂直带

(1)与图示安第斯山地段距离最近的地形可能是)(  )

A.巴西高原B.亚马孙平原

C.墨西哥平原D.拉普拉塔平原

(2)垂直带谱包括起始带—基带(山地下部第一个自然带)、树线(森林上限,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的等温线相吻合)、雪线(永久积雪冰川的下界)、顶带(山地垂直自然带中最高的自然带)。

请分别说出图中安第斯山脉东坡的基带和顶带的名称,树线和雪线的高度,并计算山麓地带的气温。

(3)请分析图中安第斯山雪线东坡低、西坡高的原因。

(4)简述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的原因。

解析:

(1)从山麓地带为热带雨林可知,它与亚马孙平原距离最近。

(2)从图中不难读出安第斯山的基带、顶带的名称,树林和雪线的高度。

根据4800m为0℃和每下降100米温度升高0.6℃可计算出山麓地带的气温28.8℃。

(3)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4)山地植被的垂直变化是由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热状况发生变化形成的。

答案:

(1)B 

(2)基带为热带雨林带,顶带为永久积雪的冰川带。

树线的高度为3100米,雪线的高度为4800米。

山麓地带的气温28.8℃(据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计算得出)。

(3)东坡永久积雪和冰川带比西坡低,主要原因是东坡降水优于西坡,使冰雪面积分布更广。

(4)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的变化,气温和降水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造成植物在山体上的分布发生垂直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