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8913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docx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2009年12月修订稿)

2010-1-14山东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本文被阅读过694次

第一章 概述

       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简称:

创新大赛)是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先大赛相衔接的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是目前我省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

       一、宗旨

       举办创新大赛的根本宗旨在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山东省体育局、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妇联、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单位:

举办市科学技术协会及其它相关机构。

       组织委员会及组织委员会办公室:

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组成,创新大赛日常工作由组委会办公室完成,组委会办公室成员由各主办单位推荐产生。

       三、举办时间和地点

       创新大赛每年举办一届,终评决赛时间为每年4月。

       创新大赛的举办地点由各市申请,经主办单位考察后确定。

       四、活动内容

       创新大赛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活动板块,活动内容包括竞赛活动和展示活动两个系列。

       竞赛活动包括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竞赛。

       展示活动包括优秀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展、青少年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

       五、参赛程序

       参赛者要首先参加基层的选拔活动。

市级竞赛的部分优胜者,由各市按规定名额和要求推荐参加省级创新大赛。

第二章 创新大赛的组织办法

       一、市级竞赛

       市级竞赛是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联系赛事,负责向全省竞赛推荐优秀项目参赛。

市级竞赛可以参照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组织实施。

       市级竞赛按照分配名额择优推荐项目参加全省比赛。

推荐参加全省比赛的项目必须符合全省比赛的要求。

市级比赛组委会在推荐上报参加全省比赛的项目时,应上报当年市级比赛的获奖名单及市级比赛的组织情况。

       全省比赛按各市组成代表队,统一组织申报、参赛。

       市级竞赛组织机构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规范市级竞赛工作,确保竞赛的公开、公平、公正。

   二、名额分配

      1.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按照《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名额分配办法》每年随通知公布各市参加全省比赛的名额分配,各市必须按分配名额及有关比例申报,超过分配数量的不予受理。

      2.为扩大创新大赛的参与程度及普及面,同一学校申报的参赛项目中,个人项目不超过3个,集体项目不超过1个。

       三、申报

       每年1-2月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将在“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平台”(http:

//shandong.xiaoxiaotong.org)上发布下年度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规则和申报表格,供市级比赛下载使用。

       组委会办公室于每年的2月接受申报,申报材料必须同时包括邮寄申报材料及网上申报。

邮寄材料申报以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网上申报,申报者须凭下发的授权号登陆“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进行网上申报。

       纸质信息与网上申报的信息必须保证完全一致,一旦申报,便以此为准,不得再修改。

学校名称要填写全称,包括城市(区、县)、学校全称。

所有申报材料不退回,请自行做好材料备份工作。

不按规则要求上报申报书及相关附件材料的,视为无效申报,不予评审。

   四、市级组织单位的评估与奖惩

   每年将对市级组织单位进行评估。

依据申报工作的合格率、竞赛组织工作是否公平、公正、严谨、有序,是否维护了参赛者的合法权益等进行评估,并据此酌情增减其下一届全省大赛的申报名额。

       五、公示与投诉

      省级创新大赛获奖名单于终评结束后在指定官方网站上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示。

市级竞赛结果须及时公示(公示期不少于一个月),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并通报各主办单位。

       公示期内,接受对公布获奖情况有异议的实名投诉(质疑投诉者须提供相关证据或明确的线索,组委会对投诉者的姓名、单位予以保密)。

对于匿名投诉,原则上不受理,只作备案。

各市级组织单位接到山东省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要求核实的实名投诉后,要据实调查,妥善处理,及时反馈。

  六、违规处理办法

   1.参赛者向主办单位提交作品即表示其完全按照本规则参加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活动,其所有的参赛行为都受本规则的约束。

参赛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及学校、家长等必须服从评审委员会的决议,否则将取消有关获奖资格。

   2.参赛者所在学校或单位应严格按照创新大赛规则规定对参赛者资格进行审查,并据此填写资格确任,如出现与资格确认不相符的情况,相关学校或单位应承担相应责任,如参赛项目出现抄袭、弄虚作假等现象,经大赛组委会核实,学校和市级组织单位共同承担相应责任,大赛组委会将对学校和市级组织单位给予警告、减少第二年参赛项目名额、停赛处罚。

   3.项目推荐学校对参赛项目和学生负推荐责任,如果参赛项目学生、家长及辅导教师出现违反大赛规则、不服从评审委员会决议,无理取闹,并给创新大赛带来恶劣影响的。

学校有义务协助组委会进行调查、处理。

如处理不及时、不得当,组委会有权对项目推荐学校给予警告、减少第二年参赛项目名额、停赛处罚。

      七、知识产权保护

  1.参赛者申报的项目不得侵犯其他任何第三方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名誉权或其他任何合法权益;

   2.参赛者申报的项目所包含的任何文本、图片、图形、音频和/或视频资料均受版权、商标和/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未经参赛者同意,上述资料均不得在任何媒体直接或间接发布、播放、出于播放或发布目的而改写或再发行,或者被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但对参赛项目内容摘要汇编和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的出版、发行和参赛项目内容公益宣传的权利属于大赛主办方。

      八、免责声明

  1.对于因不可抗力或不能控制的原因影响到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赛主办方不承担任何责任,但将尽力减少因此而给参赛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2.为了维护参赛者的合法权益,大赛主办方建议参赛者在参赛前向有关部门申请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否则,由此给参赛者造成的损失,大赛主办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因参加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而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侵犯第三人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由其自己承担,大赛主办方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所有参赛作品及相关信息一经提交恕不退还。

  5.本规则由大赛主办方负责制定、修订和解释,并在“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上发布。

第三章   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

        一、项目分类

       项目按申报者人数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按作品形式分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两个类别;按研究领域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与设计,行为与社会科学等5个领域。

        二、研究领域分类

        1.物质科学领域(MS)

       研究物质基本结构、运动规律、相互作用及其变化,主要包括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

如:

物质的状态及变化,力的作用和运动,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守恒等。

       2.生命科学领域(LS)

       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包括生命的起源、进化、构造、发育、功能、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等。

如:

生物的分类和生物多样性(动物和植物),生命的主要特征(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人体和健康等。

       3.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EAS)

       研究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和宇宙空间的物理、天文、化学和生命活动等自然现象与变化过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包括地理学(含土壤学与遥感)、地质学、矿物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等。

如:

地球与太阳系,自然资源与资源再生,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保护等。

       4.技术与设计领域(TAD)

       直接将科学原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把计划、规划、设想通过特定的形式和方法(生存和生产工具、设施、装备、语言、数字数据、信息记录等)实现,是科学实践的重要方面。

包括土木、机械、航空、化学、交通运输、环境、电子、电气、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等领域的综合设计与制作,以解决实际问题。

       5.行为与社会科学(BASS)

       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人和动物行为与反应,人类社会中的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包括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考古学、教育学、动物行为学、人种学、语言学、城市问题等。

       关于数学的说明:

数学和科学学科有着天然的联系,科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定量表达和使用逻辑推理。

小学阶段数学主要作为科学探究中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工具,涉及数学的研究项目应属于研究所应用的特定领域。

       三、申报者和申报项目

       1.小学生项目申报者为:

现就读于六年制(或五年制)小学的在校学生,当年5月1日前年龄在14周岁以下。

       2.每名学生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包括集体项目)。

       3.申报者所申报的项目必须是从当年7月1日往前推不超过两年时间内完成的。

       4.对集体项目的要求

     

(1)集体项目的申报者不得超过3人,并且必须是同一地区(指同一城市或县域)的小学生合作项目。

     

(2)集体项目不能转为个人项目,新成员不能在研究及参赛半途中加入到一个集体项目中。

每名成员都须全面参与项目,熟悉项目各方面的工作,最终研究成果应该反映出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3)每个集体项目应确定一名第一作者,其他为署名作者。

在项目申报时,所有成员的信息资料均应在申报表中填写。

       5.连续多年的研究项目,如曾经参加过以往的创新大赛,再次以同一选题申报参赛时,本次参赛的研究工作需持续一年以上,申报材料必须反映最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

       6.不接受申报的项目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项目;

      

(2)涉及食品技术、药品类的项目;

      (3)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不接收针对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类病毒、朊病毒、发疹伤寒等的病原体、真菌、寄生虫)、所有的人体或动物离体组织,包括器官、未消毒的牙齿、血液和其他体液进行研究的项目;

      (4)不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

       7.每个项目至少有一名指导教师,但最多只能申报三名。

       四、申报材料

       1.申报书:

申报者需按照竞赛有关要求,认真填写申报书。

申报书必须是大赛主办单位提供的当年的标准申报书,并且申报书不能与研究报告等其他申报材料装订在一起。

       2.查新报告:

所有参赛项目应提供查新报告,其中技术发明要提供专利查新报告。

查新报告的格式会在申报表中体现。

选手必须自行对类似论文或项目进行检索,并说明自己的项目与他人的论文或项目相比有哪些创新之处。

       3.研究论文及附件资料:

除填写申报书外,还应提交完整的研究论文,如果需要提交附件资料,复印件即可。

      4.原始研究记录或实验数据:

申报者须提供完整的项目原始研究记录或实验数据。

       5.证明材料:

项目涉及下列内容的还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1)医疗保健用品,由市级以上相关医疗科研部门开具临床使用鉴定。

      

(2)动物、植物新品种,由市级以上农科部门开具证明,证明确为培育和发现的新品种。

      (3)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由市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项目在研究过程没有对动、植物造成损害。

        五、申报办法

       1.邮寄申报:

由市级组织机构统一邮寄申报。

邮寄申报材料必须包括:

申报书一式三份,查新报告、研究论文、原始研究记录或实验数据及相关证明材料等各一份。

       2.网上申报:

由市级组织机构向申报者提供申报序列号,申报者可按照相关要求在网上进行申报。

网上申报的内容必须与邮寄的纸质材料内容相同。

网上申报材料包括:

申报书、查新报告、研究论文及附件资料。

网上申报资料必须控制在系统要求的大小范围内,否则无法上传。

      六、评审

     1.评审标准:

“三自”和“三性”原则

    

(1)自己选题:

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发现、提出、选择的。

    

(2)自己设计和研究:

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

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

    (3)自己制作和撰写:

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作。

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

    (4)科学性:

包括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

    (5)创新性:

包括新颖程度、先进程度、技术水平与难易程度。

新颖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在申报之日以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公开发表过,没有公开使用过,该项研究课题及论文的选题有创意;先进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同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有显著的进步;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研究结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

    (6)实用性:

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效果;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影响范围、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

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在依据“三自”和“三性”原则的同时,充分考虑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和水平,需要从项目涉及的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四个方面进行评审。

重点考查项目的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从科学探究的五个要素进行评审:

提出和聚焦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获取证据;整理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2.初评:

于每年的3-4月进行,以审阅申报材料为主,对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和科学性审查。

在对所有项目进行全面审阅的基础上,选拔一定比例的项目入围参加终评决赛。

       3.终评:

除审阅材料外,评委要对参赛学生进行项目问辩,确定项目所获奖项。

      七、参加终评决赛  

       1.终评决赛包括公开展示、项目问辩、技能测试、素质测评等活动。

获奖等级将根据参赛学生在上述活动中的综合成绩确定。

      2.参加终评决赛的学生必须是经初评入围决赛的项目作者,入围决赛的项目作者如不能参加终评,将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

       3.参赛学生负责所需参赛材料的携带、布展、保管和维修,有义务参加大赛组织的各项活动,有义务为参观公众对本人项目进行讲解。

      4.每个参赛项目应制作项目展板一块。

展板尺寸为高120CM、宽90CM。

组委会负责提供场地、展板、展台、电源和照明,其它用品和必要的防护设备均需自带。

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不得在展位展出;用电电压不得超过220伏;参展物品体积不宜过大,长、宽各不得超过1.5米,高不得超过2米;重量不超过100公斤。

项目展示必须选手根据展示的内容和形式发挥想象和创意自行设计、现场动手制作,禁止整版喷绘或将已经提前做好的直接带进会场展示,对不符合规定的将影响参赛成绩或取消参赛资格。

展示内容中不得出现指导教师、媒体报道、申请或已获专利、专家评价、以往获奖及其他XX的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内容等,否则将不能参加终评。

      5.终评决赛时,有实物的项目,必须将实物作品带到现场展示,并在项目问辩时向评委介绍。

       八、表彰和奖励

      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入围项目按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根据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参赛项目进行评选,根据评审标准,最终确定一、二、三等奖。

各奖项的获奖比例约为:

一等奖20%、二等奖40%、三等奖40%。

       九、获奖项目公示

       终评结束后,获奖项目将在“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上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示。

公示的内容包括:

获奖学生姓名、学校、辅导教师姓名、项目名称等。

在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布的获奖情况持有异议,都可以书面形式向组委会秘书处具名(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提出(邮寄或传真)。

经查明,确有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者,取消其获奖资格。

第四章  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

       一、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的分类

       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是青少年创新大赛的主体内容,其主要形式有:

发明、创新技术、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论文等。

竞赛项目分类:

       按学历段分为初中项目、高中项目;

       按项目申报者人数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

       按所研究的领域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医药与健康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动物学、植物学、地球与空间科学、行为与社会科学等13个学科。

       二、学科分类及学科认定

     

(一)学科分类

   1.数学(MA)——指形式逻辑或各种数字及代数计算的开发,以及这些原理的应用,包括微积分、几何、抽象代数、数论、统计学、复数分析、概率论等。

    2.物理学(PH)——指能量及其与物质作用的原理、理论和定律,包括固态物理、光学、声学、粒子、原子物理、原子能、等离子体、超导体、流体和气体动力学、热力学、半导体物理学、磁学、量子物理学、力学、生物物理学。

   3.化学(CH)——指对物质性质和组成以及其所依从的规律的研究,包括物理化学、有机化学(不含生物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材料化学、塑料、燃料化学、杀虫剂、冶金学、土壤化学等等。

   4.微生物学(MI)——指有关微生物的生物学,包括细菌学、病毒学、原生动物学、真菌学、微生物遗传学等。

   5.环境科学(EV)——指对于(空气、水及土地资源)污染源及其控制的研究、生态学等。

   6.生物化学(BI)——指生命活动进程中的化学,包括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光合作用、血液化学、蛋白质化学、食物化学、激素等。

   7.医药与健康学(ME)——指对于人类及动物的疾病和健康的研究,包括牙科学、药理学、病理学、眼科学、营养学、公共卫生学、儿科学、皮肤学、过敏反应、语言与听力等。

   8.工程学(EN)——指技术,直接将科学原理应用于生产及实际应用的项目,包括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航空工程、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摄影工程、音响工程、汽车工程、船舶工程、制热与制冷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工程等。

   9.计算机科学(CS)——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工程设计与开发,包括互联网技术及通信、计算机制图技术(包括人性化界面),仿真/虚拟现实技术,计算科学(包括数据结构、加密技术、编码及信息理论)的等等。

   10.动物学(ZO)——指对动物的研究,包括动物遗传学、鸟类学、鱼类学、爬虫学、昆虫学、动物生态学、古生物学、细胞生理学、生理节律学、畜牧学、细胞学、组织学、动物生理学、无脊椎动物神经生理学、无脊椎动物研究等。

    11.植物学(BO)——指植物生命的研究,包括农业科学、农业经济学、园艺学、林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植物溶液培养、海藻等。

   12.地球与空间科学(ES)——包括地质学、矿物学、地貌学、海洋学、气象学、气候学、天文学、洞穴学、地震学、地理学等。

   13.行为与社会科学(SO):

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人和动物行为与反应,人类社会中的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包括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考古学、教育学、动物行为学、人种学、语言学、城市问题等。

      

(二)学科认定

      1.涉及制作和设计的项目:

项目的主要内容是设计和制作,项目应属于工程学;项目虽是设计和制作,但目的是用其收集获得了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则该项目应属于所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学科。

      2.涉及动植物生活环境的项目:

项目研究的是涉及动植物生活环境,则不属动植物学而应属环境科学。

      3.涉及动植物化石的项目:

项目研究的是史前植物化石,应属植物学;项目研究的是史前动物化石,应属动物学;项目研究的是地质年代,应属地球与空间科学;项目研究的是贝壳化石的化学组成,应属化学。

      4.涉及火箭及飞行器的项目:

如项目研究的是火箭及飞行器燃料,应属化学;项目研究的是使用火箭及飞行器作为气象仪器的运载工具,应属地球与空间科学;项目研究是计算火箭及飞行器的轨道,应属物理学;项目研究的是火箭及飞行器加速度对小鼠的影响,应属医学与健康学。

      5.涉及遗传学的项目:

如项目研究的是DNA,应属生物化学;项目研究的是植物杂交遗传,应属植物学;项目研究的是大肠杆菌的遗传学,应属微生物学。

      6.涉及维生素的项目:

如项目研究的是机体对维生素如何处理,应属生物化学;项目研究的是有关维生素的分析,应属化学;项目研究的是维生素缺乏的影响,应属医学与健康学。

      7.涉及晶体学的项目:

如项目研究的是晶体的组成,应属化学;项目研究的是晶体的对称性,应属数学;项目研究的是晶格的结构,应属物理学。

      8.涉及语言和听力的项目:

如项目研究的是阅读障碍,应属社会科学;项目研究的是助听器,应属工程学;项目研究的是失语症应属医学与健康学;项目研究的是语音,应属物理学;项目研究的是耳的结构应属动物学。

      9.涉及放射能的项目:

项目研究的是使用同位素跟踪,可以是生物化学、植物学、医学与健康学以及动物学;项目研究的是对放射能进行测量,可以是地球与空间科学或物理学;项目研究的是放射能监测仪器的设计和制作,应属工程学。

    10.涉及空间科学的项目:

很多的项目涉及空间科学但并不归属与地球与空间科学。

如失重对植物的影响,应属植物学;失重对人的影响,应属医学与健康学;开发一种封闭环境的太空舱系统应属工程学。

     11.涉及计算机的项目:

如果计算机只作为工具使用,项目应属于其研究的学科领域;如使用计算机计算火箭轨道,应属物理学;计算某一无机化学反应的产热,应属化学;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使用,应属行为与社会科学。

      三、申报者和申报项目

     1.中学生项目申报者为:

现就读于三年制(或四年制)初中、高中(包括中等师范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技工学校)的学生。

      2.每名学生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包括集体项目)。

     3.申报者所申报的项目必须是从当年7月1日往前推不超过两年时间内完成的。

     4.对集体项目的要求

    

(1)集体项目的申报者不得超过3人,并且必须是同一地区(同一城市或县城)、同一学历段(初中、高中)学生的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