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69507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0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二.docx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二.docx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二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期中测试

(二)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饶舌ráo    毋庸赘言wù    拮据     不屑置辨

B.寒碜chēn   随声附和hè    珍慑     前仆后继

C.刍荛yáo    蓝莹莹yíng    概叹     眼花缭乱

D.东隅yú     倚马可待yǐ    窗棂     不可名状

2.下列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B.半个月过去了,风平浪静,然而老赵心里的愁闷却与日俱增。

C.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D.放学后我和好友阿明一起走到十字路口就分道扬镳,各归各家了。

3.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狭獈(ài)      缥缈(piāo)     庇护(pì)    拈轻怕重(niān)

B.称职(chèng)   绻伏(quán)    凌乱(líng)   见异思迁(yì)

C.馁当(tuǒ)     钦差(qīn)     坍塌(dān)    怪诞不惊(jīng)

D.柠檬(níng)    澄澈(chéng)   惩戒(chéng)  挑三拣四(jiǎn)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3分)

A,由于六环路全线贯通,标志着北京高速公路网国家基本建成。

(修改:

删去“由于”)

B.得益于卫生部门所采取的积极防疫措施,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修改:

把“改善”改为“控制”)

C.近日东方出版社出版引进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姜。

范恩撰写的科普书《热的简史》。

(修改:

把“引进”调到“出版”的前面。

D.10月9日,美国半人马座火箭、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先后两次相继撞击月球南极地区。

(修改:

删去“两次”)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又见炊烟

朱莉

①周末的下午,我带孩子从城里回乡下婆婆家,远远看见屋顶升起一缕炊烟。

那时而浅灰时而淡蓝的烟雾,冲出屋顶,飘逸苍弯,绵绵如絮,悠然上升,氲出浓浓暖意。

②我忍不住加快脚步,来到婆婆的新厨房。

一口崭新地锅坐落在那,只见它浑身上下贴满白瓷片,身高适当,小巧而玲珑,构成厨房一道别致的风景。

地锅旁边是一堆柴草,错落有致。

久违的画面,显得格外温馨。

我连忙坐下来烧火,儿子拿柴,婆婆不停地夸赞,还是地锅做饭快!

③是啊,乡下人家,炊烟最勾魂。

生活在农家小院的乡亲们,最向往的就是炊烟飘起的日子,那一柱柱腾空升起的炊烟,或轻烟袅袅,或丝丝缕缕,总会伴随着饥肠辘辘,如期而至,亲切地召唤着,唤醒我们儿时最饥渴的时光。

④那些年,一到做饭时,家家户户的屋顶,长长的烟筒仿佛心有灵犀,不约而同地扯出或浓或淡的烟雾。

炊烟生起,总会酝酿出几许期待,几丝甜蜜。

炊烟底下,一炉柴火,映出满脸排红。

满堂烈焰,舔舐锅底,喂出一锅饭香。

⑤记忆中,婆婆做饭技艺是很巧的,变着法儿烧出不同的饭菜,或一锅米饭,或一锅面条,或一锅清汤,偶尔也会有几盘亮晶晶、油汪汪的鱼肉、鸡蛋,那自然会成为一家老小碗里的惊喜。

这时,婆婆是不允许开锅的,伴随着炊烟变淡、消停,婆婆总是打发年龄最小的弟弟、妹妹去喊正在田间劳作的爷爷、公公吃饭。

于是,“喊饭”的叫声开始响起。

那声声呼唤,高低错落,此起彼伏,漫过田野,回荡山间,悠长如歌,绵长有味。

仿佛给风平浪静的日子,投下几枚石子,激起几朵欢悦的细浪。

田间地头,劳作的大人们,纷纷抬头应和,困倦的脸上绽放出一丝惊喜,荒芜的心田也蕴出一丝希望,收工吃饭!

伴随着菜香四溢,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全家围坐在一起,享受举杯把欢最甜蜜的时光。

一杯黄酒下肚,几丁咸菜人口。

喝出一片舒心,嚼出满脸笑容,千里愁云仿佛都随风吹散,日子的艰辛也都被那浓浓淡淡的炊烟填平。

一家老小,吃饱喝足,卸下满身疲惫,袒露轻松惬意,该下地的下地,该喂猪的喂猪,该上学的上学,守着炊烟的日子又在奔跑中前行。

⑥是啊!

牵手炊烟的岁月,织出多少农家那份难得的温馨和甜蜜,绣出多少乡村恬淡宁静的时光。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是一种怀旧情结,经久不衰。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陶渊明的炊烟,小鸟依人;“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这是刘禹锡的炊烟,楚楚动人;“漠漠炊烟村远近,冬冬傩鼓棣西东”,这是陆游的炊烟,温馨宜人。

凝眸我们的炊烟,它也正放飞农家小院甜美的梦想,绘出乡下人家心中的美丽山水画卷!

⑦如果说炊烟是儿时记忆中挥之不去的画卷,那伴随着炊烟的谢幕,是一个时代的悄然陨落,是另一个时代的破浪启航。

近些年来,日子渐渐好转,农民的生活富裕了,“喊饭”吃喝声渐行渐远,炊烟也正悄然变淡。

如今的乡村,家家户户,桌面上摆放的不是浓汤肥鲫,就是精肉素炒。

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但总觉得缺少一种味道,那可能就是炊烟的味道吧。

⑧看乡村的炊烟,成了我难得的奢望……

⑨看着我在发愣,儿子说,看!

炊烟又升起啦!

我回过神,看见婆婆做的满桌饭菜,香气四溢,把我的胃口吊了起来。

⑩婆婆老了,村庄老了,老得炊烟淡淡。

但袅袅炊烟,始终定格在我心里,就像一条路。

我不知道它通向哪里,但我知道,只要有它,家就不会荒凉。

⑪有一种味道,叫炊烟。

5.选文第①段写出了炊烟怎样的特点?

有什么作用?

6.品读画线句子,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加以赏析。

(1)那些年,一到做饭时,家家户户的屋顶,长长的烟筒仿佛心有灵犀,不约而同地扯出或浓或淡的烟雾。

(赏析加点字的妙处)

(2)仿佛给风平浪静的日子,投下几枚石子,激起几朵欢悦的细浪。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7.选文第⑤段运用什么记叙顺序?

有什么作用?

8.文章说“看乡村的炊烟,成了我难得的奢望……”,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后面小题

泥土的清香从哪里来

①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

这些清香从哪里来呢?

据专家研究,它来自土壤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

②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

在显微镜下,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

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

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长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

这类细菌在生物学上被统称为放线菌。

③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

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

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

放线菌能释放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能让我们闻到泥土的清香。

④为什么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觉更加明显呢?

⑤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

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

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就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茵。

⑥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

这些晴天时被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放就线菌后,会随着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

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时.我们就能感觉到泥土的清香。

土地干旱的越久,就越会有更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土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就更加明显。

⑦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

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0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如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此外,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⑧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

如今,放线菌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9.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10.下列说法中对选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以“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为标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B.放线菌不管它长得像一棵树,还是像一根草,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

C.放线菌虽然在土壤干旱时会枯死,但过后都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D.久旱后,雨后泥上的清香更加明显是因为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

11.选文第⑤段加点词语“一般”能否删掉?

为什么?

12.选文第⑦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请举出一种并说明作用。

13.选文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

三、句子默写

14.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数风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雪》)

(2)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

(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四、对比阅读

文言文阅读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永①之氓(méng)②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③湘水。

中济④,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⑤。

其侣曰: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曰: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

“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

“汝愚之甚,蔽之甚!

身且死,何以货⑥为?

”又摇其首,遂溺死。

(选自柳宗元《哀溺文》)

[注释]①永:

永州,唐辖境,相当于今湖南省零陵、东安和广西全州一带。

②氓:

老百姓。

③绝:

横渡。

④中济:

渡到河水中间。

⑤不能寻常:

游不了多远的意思。

⑥货:

财货,这里指钱。

1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故不为苟得也

③吾腰千钱

④何不去之

16.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舍生而取义者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皆以美于徐公

C.行道之人弗受           是以谓之“文”也

D.万钟于我何加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17.下列各项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而/乡邻之生日/蹙

C.士/不可以不/弘毅

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8.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19.读了(甲)(乙)两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五、诗歌鉴赏

课外古诗词阅读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20.这首诗采用了比喻、对比、衬托等写作手法,请你任选一点简要分析。

21.面对“几清明”的人生,作者惆怅的是什么?

六、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时天色尚早,并无童生交卷,周学道将范进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

心里不喜道:

“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

怪不得不进学。

”丢过一边不看了。

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心里想道:

“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

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

”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

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

“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

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

”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

内中一个少年幕客蘧景玉说道:

“老先生这件事倒合了一件故事。

数年前有一位老先生点了四川学差,在何景明先生寓处吃酒,景明先生醉后大声道:

‘四川如苏轼的文章,是该考六等的了。

’这位老先生记在心里,到后典了三年学差回来,再会见何老先生,说:

‘学生在四川三年,到处细查,并不见苏轼来考,想是临场规避了。

’”说罢将袖子掩了口笑。

又道:

“不知这苟玫是贵老师怎么样向老先生说的?

”范学道是个老实人,也不晓得他说的是笑话,只愁着眉道:

“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这荀玫是老师要提拨的人,查不着不好意思的。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七回)

22.主考周学道对范进关照出于一种什么心态?

23.范进的文章真是“天地间之至文”吗?

请结合以上选段说明理由。

24.细读以上选段,说说作者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讽刺手法,有怎样的讽刺效果?

25.下列关于《儒林外史》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儒林”指的是封建社会里“读书人”或“士人”这个群体。

B.严监生伸出两个指头,不肯断气,是为那盗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恐费了油。

C.《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书中的人物常常在登场数回后旋即退场。

D.太守王惠到任后,衙门里满是“吟诗声、下棋声、唱曲声”。

七、综合性学习

26.综合性学习

《羚羊木雕》展现的是子女与父母的冲突,是非曲折中更见沟通和理解的重要;从《散步》中领悟怎样处理家人关系,才能使一家人和和美美;《金色花》抒发子女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沐浴着母爱的光辉幸福欢乐,而远离母亲则思念哀伤;《咏雪》勾画的是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雅趣和温馨;《陈太丘与友期》从元方的聪颖机智维护父亲的尊严中,可见父子亲情。

①请你写出至少两个描写家庭和睦的成语

②人们常说:

“父亲之情高于山,母亲之情深于海”,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尤其是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爱往往是最无私、最博大的。

在此你一定有很多话对父母说,请把你最想对亲人说的话写在下面。

③仿写句子

家是一片沙漠中的绿洲,使黯然失望的人感到久违的希望;家是一片黑暗中的灯火,使孤寂无助的人      ;家是一片波涛中的港湾,           。

27.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阅读,让城市更文明。

泰州市不断推进“书香泰州”建设工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

你也参与其中。

⑴【漂流书屋】泰州市区首批200多个无人值守的“共享漂流书屋”,陆续在公交站台、街道社区等场所投放使用。

你和同学小明一起乘坐公交车,到站后,小明随手将从漂流书屋中借来的书丢在车座上。

请你对他的不文明行为加以劝说。

__________________

⑵【全民阅读】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泰州邮政公司举办了《全民阅读》特种邮票首发仪式。

请你结合这枚邮票的构图要素,阐述其寓意,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阅读调查】市区某中学调查了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两个),并提出相应合理建议。

某中学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读书目的

占  比

 

书籍类别

占  比

随意阅读

48%

动漫偶像

60%

兴趣爱好

34%

文学艺术

22%

助力写作

12%

科学技术

10%

开阔视野

6%

地理历史

8%

①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28.按要求作文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他们默默无闻/却让我们屹立世界/他们走进历史/却让我们拥抱未来/他们失去生命/却让我们生生不息/英雄/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雄/是平常日子鞠躬尽瘁/英雄/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

同学们,你们心中一定也有自己崇敬的英雄吧。

他或许名垂千古,或许默默无闻;或许伟大,或许平凡。

请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句子默写

1、

四、对比阅读

1、

五、诗歌鉴赏

1、

六、名著阅读

1、

七、综合性学习

1、

2、

八、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