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69878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x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5.《詹天佑》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      案

导 案

学习目标

1、我能牢固把握课文中的11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且能把这些生字写优美

2、我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导入新课,展示强化目标

自主学习

1、指导学生整理课前搜集的材料。

(1)关于京张铁路的资料:

(2)关于詹天佑的资料:

 

2、我在自学生字词时,觉得容易读错的字是:

(         ),容易写错的字是:

(     )

3、我在读课文时,词语我理解我会用(在课文中标出这些词语并作批注。

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争夺 

争持

 精密 

周密 

轻蔑

藐视 

竣工 

要挟 

毅然

4、我在读课文时,能一边读一边思考,我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在书上作批注,我读书过程中还有以下疑问需要请教:

(1)

(2)

(3)

5、我在读课文后,课文内容我知道,我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

我知道课文的中心句是:

(                  )

围绕这一中心句作者选取了这样几个典型事例:

接受任务、(     )、(      )、(       )。

5、我能把课文读流利通顺有感情

走进学生,了解学情

合作探究

1、

(1)在勘测线路的过程中,詹天佑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书上做标记),我从中感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居庸关的特点是(                 ),开凿方法是(              )。

我知道八达岭的特点是(                ),采用的开凿方法是(              )。

我会分别用图来表示:

 

 

(3)火车经过青龙桥遇到的困难(      ),詹天佑设计了(         ),解决了这个难题,我根据课文画的“人”字形线路图是:

 

(4)小组学习中,我需要质疑的问题是:

 

深入小组,点拨指导

展示交流

 

(1)各小组归纳总结的共识在班内交流。

 

(2)各小组出示质疑的问题,分组讨论解决,师点拨引导。

 (3)重点探究:

既然中部凿井法能够缩短工期,居庸关隧道为什么不采用?

同样是开凿隧道,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班交流,互动评价

达标检测

1、火眼金睛:

辨字组词:

嘲(    )  勘(    )  陡(    )  

讥(    )  浆(    )潮(    )  堪(    )  徒(    )  

饥(    )  桨(    )

2、我会选词填空。

精密细密

(1)、拾一片落叶,数数()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

(2)、我们的工作首先要(),不能有一点马虎。

3、读句子写出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1)、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

()

(2)、詹天佑不怕困难,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

()

测评反馈,及时矫正

盘点收获

1、初读了这课,我知道了:

2、我明白了:

3、我还要进一步学习的是:

总结归纳,导学反思

5.《詹天佑》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      案

导 案

学习目标

1、我能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能体会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

2、我能学会写人文章中围绕中心句,然后选取典型事例来写的结构模式我能牢固把握课文中的11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且能把这些生字写优美

3、我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4、我能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

导入新课,展示强化目标

自主学习

1、小组内展示字词学习情况。

2、组内归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并简介京张铁路。

3、自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例句:

(1)、"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

(2)“他们提出一个条件:

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

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3)、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

“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4)、“原来,从南口以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的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的。

(5)、“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

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6)、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7)、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书上写上批注。

我还找到一些这样的句子划下来了。

有感情的朗读这些句子。

走进学生,了解学情

合作探究

1、

(1)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詹天佑是如何做、如何想、如何说的?

深入小组,点拨指导

展示交流

(1)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各小组出示质疑的问题,分组讨论解决,师点拨引导。

 (3)自主学习的内容。

全班交流,互动评价

达标检测

1、读拼音,写词语

shīgōngzǔnáoèlièchǎnchú

()()()()

yìrányōngsúníjiāngchàdào

()()()()

2、我会连线。

白天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晚上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

他带领做工作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

他勉励说在峭壁上定点、构图

他遇到困难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修好

3、填空

(1)、帝国主义者阻挠清政府修筑京张铁路的目的是

,他们的要挟手段是。

(2)、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全国都轰动了,帝国主义者确认为

有一家外国报纸还轻蔑地说

(3)、京张铁路这样艰巨的工程,帝国主义者认为连他们自己的工程师也

,至于中国人,是。

(4)、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的意义是。

测评反馈,及时矫正

盘点收获

1、学到这里我明白了:

2、学到这里我懂得了:

总结归纳,导学反思

6.《怀念母亲》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      案

导 案

学习目标

1、我能牢固把握课文中的8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且能把这些生字写优美

2、我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步感知文章内容

导入新课,展示强化目标

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

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我在自学生字词时,觉得容易读错的字是:

(         ),容易写错的字是:

(     )

3、我在读课文时,词语我理解我会用(在课文中标出这些词语并作批注。

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真挚 

弃养

寝不安席 

终天之恨

薄暗

沮丧 

思潮起伏

思潮腾涌 

4、我在读课文时,能一边读一边思考,我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在书上作批注,我读书过程中还有以下疑问需要请教:

(1)

(2)

(3)

5、我在读课文后,我知道课文内容,我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

6、课文主要讲了两位母亲:

一位是:

一位是:

走进学生,了解学情

合作探究

对自己的母亲:

对祖国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怀念生母的句子说说从哪些关键词体会到了什么?

深入小组,点拨指导

展示交流

 

(1)各小组归纳总结的共识在班内交流。

 

(2)各小组出示质疑的问题,分组讨论解决,师点拨引导。

 (3)小组展示生字词

(4)交流读文心得:

全班交流,互动评价

达标检测

1、我会写近义词:

崇高——真挚——黄昏——

沉默——沉静——凄凉——

2、我会写反义词:

崇高——真挚——黄昏——

凄凉——普通——甜蜜——

2、读句子写出划线词语的意思

(1)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

(2)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

(3)从这几段中也可见一斑了。

()

测评反馈,及时矫正

盘点收获

1、初读了这课,我知道了:

2、我明白了:

3、我还要进一步学习的是:

总结归纳,导学反思

6.《怀念母亲》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      案

导 案

学习目标

1、我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我能学会写人文章中围绕中心句,然后选取典型事例来写的结构模式我能牢固把握课文中的8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且能把这些生字写优美

3、我能揣摩文中的重点词句。

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重点难点)

导入新课,展示强化目标

自主学习

1、小组内展示字词学习情况。

2、组内归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自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例句:

(1)、"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他。

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3)、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书上写上批注。

我还找到一些这样的句子划下来了。

有感情的朗读这些句子。

走进学生,了解学情

合作探究

1、

(1)从那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描写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

深入小组,点拨指导

展示交流

(1)从那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2)各小组出示质疑的问题,分组讨论解决,师点拨引导。

 (3)自主学习的内容。

全班交流,互动评价

达标检测

1、读拼音,写词语

Zhēnzhibīmiǎnménglóngqīliáng

()()()()

2、语句赏析。

1、"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他。

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频的意思是

(2)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凄凉的近义词是甜蜜的反义词是,

(2)、作者心里为什么感到凄凉而有甜蜜?

因为季老,所以觉得有点凄凉;因为季老想到仿佛觉得

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

测评反馈,及时矫正

盘点收获

1、学到这里我明白了:

2、学到这里我懂得了:

总结归纳,导学反思

7.*《彩色的翅膀》导学案

学      案

导 案

学习目标

1、我能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的意思

2、我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3、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4、我能体会边防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感

导入新课,展示强化目标

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

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我在自学生字词时,能借助工具书认识二类字词

3、我在读课文时,词语我理解我会用(在课文中标出这些词语并作批注。

碧空如洗 

矮墩墩

水落石出 

瓜秧拖蔓

人工授粉

安居乐业

4、我在读课文时,能一边读一边思考,我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在书上作批注,我读书过程中还有以下疑问需要请教:

5、我在读课文后,我知道课文内容,我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

6、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

从这个问题,你知道了什么?

走进学生,了解学情

合作探究

1、小高的心愿能实现吗?

是从哪里知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课文,画出让你感动的地方。

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深入小组,点拨指导

展示交流

 

(1)各小组归纳总结的共识在班内交流。

 

(2)各小组出示质疑的问题,分组讨论解决,师点拨引导。

(3)交流读文心得:

全班交流,互动评价

达标检测

1、我会写近义词:

庆祝——艰苦——抚养——端详——

2、我会写反义词:

沉闷——认真——成熟——秘密——

3、我会填

一()海岛一()战士一()黄花

一()西瓜一()箱子一()来历

一()甘泉一()翅膀

4、读、想、做

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的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1)、细细品味红字部分,我们可以体会到:

这个西瓜一定

,所以战士们对自己的劳动成果       ,整句话写出了战士们品尝西瓜时            的心情。

(2)、度划线句子想一想,此时此刻,战士们心里想了些什么?

测评反馈,及时矫正

盘点收获

1、读了这课,我知道了:

2、我明白了:

总结归纳,导学反思

8.*《中华少年》导学案

学      案

导 案

学习目标

1、我能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的意思(重点)

2、我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4、分角色读课文,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

导入新课,展示强化目标

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

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我在自学生字词时,能借助工具书认识二类字词

3、我在读课文时,词语我理解我会用(在课文中标出这些词语并作批注。

翱翔:

 

萦绕

强悍 

噩梦

璀璨

莽莽

立地顶天

蹒跚学步

4、我在读课文时,能一边读一边思考,我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在书上作批注,我读书过程中还有以下疑问需要请教:

5、我在读课文后,我知道课文内容,我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

6、写出每节的内容

走进学生,了解学情

合作探究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细读课文,画出让你感动的地方。

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并写出来。

3、质疑问难

4、“诗魂”指谁?

“南湖的航船”又是指谁?

“春天的故事”呢?

深入小组,点拨指导

展示交流

 

(1)各小组归纳总结的共识在班内交流。

 

(2)各小组出示质疑的问题,分组讨论解决,师点拨引导。

(3)交流读文心得:

3、“诗魂”指谁?

“南湖的航船”又是指谁?

“春天的故事”呢?

全班交流,互动评价

达标检测

1、我会连:

翱翔的画卷推动诗魂

鲜嫩的诗篇斩断飞船

崭新的雄鹰追赶思念

璀璨的山丹丹寄托贫穷

2、我会写反义词:

沉闷——认真——成熟——秘密——

3、读、想、做

不期望脚下处处阳关道

不幻想头顶一片艳阳天

不迷恋父兄给予的蜜罐温床,

不忘记“最危险的时候”战歌飞旋

要做期间去长风破浪,

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

要想利剑把贫穷斩断

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1)、“最危险的时候”实际上指的是的时候。

“战歌飞旋”实际上是指。

(2)、

要做期间去长风破浪,

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

要想利剑把贫穷斩断

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这四个句子结构相同,语气连贯,充分表达了

测评反馈,及时矫正

盘点收获

1、读了这课,我知道了:

2、我明白了:

3、我还知道了许多爱国名人名言:

总结归纳,导学反思

口语交际《祖国在我心中》导学案

学      案

导 案

学习目标

1、我能围绕主题畅所欲言

2、我能说出祖国在我心中的感受、体验

导入新课,展示强化目标

自主学习

1、搜集有关祖国在我心中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回忆学过的课文小组总结练说

3、读口语交际的要求,明确汇报形式。

(展示自己的综合性学习成果,形式不一)

4、根据汇报形式,组内排练

走进学生,了解学情

展示交流

 主题:

祖国在我心中

1、小组交流,欣赏搜集的图片,阅读搜集的资料,师调查学情

2、小组内介绍有关热爱祖国的名人,教师深入小组倾听、指导,小组推荐一名组员在班中交流

3、小组抽签上台,同学根据汇报情况做出公正的评价,选出最优秀的汇报者。

鼓励小组集体汇报形式,体现集体精神。

(评价标准由师生共同制定。

如:

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语言有感染力,内容符合此次综合性学习要求,内容较为具体,了解途径不单一,表达了爱国情感。

4、根据评价,给最优秀的汇报者颁奖。

5、总结

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

老师更希望能从你们的行动中真切的地感受到祖国在你的心中。

全班交流,互动评价

《回顾拓展二》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写演讲稿或读后感

学      案

导 案

学习目标

1、我能围绕主题把文章写具体

2、我能把祖国在我心中的感受、体会和观点表达清楚

3、我还会修改自己的文章

导入新课,展示强化目标

自主学习

1、搜集有关祖国在我心中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读习作要求,说说今天的作文写什么?

3、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写演讲稿要符合格式,要结合具体材料把表达的观点写清楚,要点明主题,有号召力。

写读后感要表达真情实感。

不管写什么,都要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

4、明确演讲稿的格式

5、怎样写好“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稿呢?

(1)出示范文《祖国啊,母亲》,师演讲。

(2)听了老师的演讲,你有何感受?

(心潮澎湃,激动……)

(1)这说明演讲稿有什么特点呢?

(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

我们再默读这篇演讲稿,说说它还有哪些与其他文体不同的地方?

(观点明确,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没有确定的人物,没有确定的景,重表达情感,象在谈话。

(2)生再分析,这篇演讲稿的观点是什么?

他运用了哪些材料说明观点?

(观点:

歌颂祖国发展快。

材料:

修油田、高楼、柏油马路,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和返回、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6.作前准备

(1)你们课前也搜集了大量的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演讲稿,你们能不能把自己搜集的材料作一下分析,分析出它的特点。

然后推荐给大家。

(2)在组内交流搜集的演讲稿

赏析了这么多范文,你现在确定自己演讲稿的观点了吗?

(祖国的科技发展迅速、祖国地大物博、祖国景色秀丽……)

7、观点明确了,你打算用哪些材料去充实它呢?

学生自由谈。

(注意引导学生要围绕观点选材,不要偏离。

8、写作实践

自己写作,不愿写演讲稿的同学写读后感,注意的是要表达真情实感。

走进学生,了解学情

展示交流

 主题:

祖国在我心中

作文交流、评改

1.小组交流,互相评价展示。

2.自己修改

3、美文赏析。

全班展示

学生读优秀作品,同学赏析写得好的地方。

全班交流,互动评价

《回顾·拓展二》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      案

导 案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交流综合性活动中的情况和收获;

2.积累爱国格言;

3.展示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导入新课,展示强化目标

自主学习

1.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说说交流的内容。

(1.本组课文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2.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解决办法,活动的收获。

3.同学互评活动中的表现。

学完这组课文后,许多同学都被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深深地打动,莎士比亚曾说: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那么,本组课文哪个人或哪件事让你铭记在心呢?

说的时候注意说出印象深刻的理由。

请同学们先在组内交流。

2.小组内交流本组课文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选出交流的好的同学参加全班交流。

3、小组内评价活动中的表现

(二)日积月累

1.自己阅读日积月累的内容,想:

今天要我们积累的是什么?

(爱国的格言)

2.齐读,抽生说说你最喜欢哪条格言?

为什么?

3.自由朗读、背诵。

4.交流自己搜集的爱国格言并说说它的大意。

(三)展示台(可结合口语交际中的“综合性学习”展示一并进行)

.看教材中的展示情况(围绕祖国这个专题,展示了摄影作品、手抄报、格言和诗歌,抄录了祖国的世界之最)

看了教材中学习伙伴们的学习成果,你们感觉如何?

我想你们也作好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准备了吧。

那就给教材中的同学比试比试!

走进学生,了解学情

展示交流

1、 组长汇报组员的表现情况。

2、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在综合性活动中,有不少同学在查阅资料或调查访问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烦,可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克服了一个个困难,你想了解他们解决问题的锦囊妙计吗?

想知道他们辛苦后的收获吗?

那就请你们听听他们的精彩发言吧!

3、自己或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并对自己的成果作简要说明。

说清楚自己的成果是什么?

表现了一个什么主题?

特色何在?

(学生介绍完后,教师在教室分类张贴学生的学习成果)

4、师生共同观看、评价,评出最有特色的学习成果。

总结: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和综合性活动,同学们对祖国的过去、现在、发展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了许多古今的爱国志士,而且从你们的交流中,我也感受到了你们正用实际行动向祖国证明,你们是爱国的中华少年!

老师也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

全班交流,互动评价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

我音拼得准,词语写得好!

(10分)

Ji xiào    yōng sú           pín fán          rè liè         mí liàn

(       )    (          )         (           )        (         )        (            )

二:

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8分)

施(            )            劣(         )           胧(            )                篇(           )

拖(            )            吵(         )         聋(           )              编(           )

三:

词语补充卡(补充词语)(6分)

比()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