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69897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月考卷五遗传与变异动

阶段滚动月考卷(五)

遗传与变异、动物和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1.(滚动单独考查)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动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

B.性腺中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发生基因重组的是乙

D.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2.(滚动单独考查)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宣布在人体快速分裂的活细胞如癌细胞中发现了DNA的四螺旋结构。

形成该结构的DNA单链中富含G,每4个G之间通过氢键等作用力形成一个正方形的“G-4平面”,继而形成立体的“G~四联体螺旋结构”(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结构是沃森和克里克首次发现的

②该结构由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形成

③用DNA解旋酶可打开该结构中的氢键

④该结构中(A+G)/(T+C)的值与DNA双螺旋中的比值相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滚动单独考查)在摩洛哥有一种被称为“奶树”的古老树种,分泌的“乳液”有利于由其根部细胞发育而来的幼树成长。

下列有关推论合理的是(  )

A.“奶树”是通过基因工程培育而成的

B.成年树与其根部细胞发育而来的幼树的基因型不同

C.分泌“乳液”的植株是雌性植株

D.成年树分泌“乳液”是表现型

4.(滚动单独考查)下图为苯丙氨酸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

苯丙酮尿症是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所致。

患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失活,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受阻,组织细胞中苯丙氨酸和苯丙酮酸蓄积,表现为智力低下、毛发与皮肤颜色较浅等症状。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一个基因可能会影响多个性状表现

B.生物的一个性状只受一个基因的控制

C.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

D.在婴幼儿时期限制对苯丙氨酸的摄入可缓解患者的病症

5.(滚动单独考查)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共同进化的过程可导致生物多样性

B.自然环境改变可导致物种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染色体加倍形成的

多倍体高度不育

D.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可导致基因结构改变

6.(滚动交汇考查)下列有关人类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种遗传病患者可能不携带致病基因,但该病可能遗传给后代

B.免疫系统一般不能识别自身的癌变细胞,故癌症发病率较高

C.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缺乏造成糖原合成增加导致血糖浓度高于常人

D.HIV破坏免疫系统后,病毒可侵入患者红细胞等细胞内进行增殖

7.下列物质中,都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是(  )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B.氨基酸、纤维素、二氧化碳、钠离子

C.胃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8.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成分包括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CO2

B.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渗透压、温度、pH等的动态平衡

C.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血浆pH显著下降

9.下图甲是测量单一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实验模式图,R表示记录仪器,S是一个电刺激器;图乙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若将R放在2处,在4处用S给予一个足够强度的刺激,下列各组判断全部正确的是(  )

R指针是

否偏转

效应器是否

发生反应

是否发生反射

A

B

C

D

10.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左侧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甲),兴奋从该神经元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如图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B.兴奋通过图乙所示的结构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图乙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

D.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

11.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膜内的钾离子浓度甲处比乙处低

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mV

C.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

D.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

12.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研磨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

D.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13.激素从释放到消失(即灭活)所经过的代谢时间称为该激素的半衰期。

大多数激素的半衰期为数分钟,极少数激素(如肾上腺素)的半衰期仅为数秒。

激素半衰期短有利于(  )

A.提高调节作用的灵活性   B.反应发生慢

C.作用时间长

D.作用范围广

14.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15.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C.记忆细胞都是在受抗原刺激后,由B细胞和T细胞增殖分化来的

D.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16.下列几种生物学现象产生的机理依次属于(  )

①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

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

③小狗听到主人“花花”叫声就奔向主人

④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

、鼻塞等

A.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自身免疫病

B.体液调节、细胞免疫、激素调节、过敏反应

C.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反射、过敏反应

D.反射、自身免疫、体液调节、免疫缺陷病

17.几种免疫细胞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细胞转化为乙细胞的场所是胸腺

B.乙细胞膜上有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

C.乙细胞转化为丙细胞需淋巴因子刺激

D.丙细胞已经失去了分裂和分化能力

18.我国许多地区有计划地接种“流感疫苗”,接种该疫苗后在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

A.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受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裂

B.T细胞受刺激后可释放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

C.吞噬细胞受“流感疫苗”刺激后能特异性识别流感病毒

D.“流感疫苗”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

19.(滚动交汇考查)研究人员发现某种矮生水稻细胞中存在一种小分子RNA(miR393),该RNA能抑制生长素受体基因表达。

下列有关推断不合理的是

(  )

A.miR393可能干扰所需能量的供给

B.miR393可能与生长素受体基因转录的mRNA互补

C.miR393可能干扰翻译过程中肽链的延长

D.施加外源生长素不能使矮生水稻增高

20.下图表示两个细胞或病毒与细胞相互接触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是精子,b是卵细胞,则它们的结合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B.若b细胞内部被麻风杆菌入侵,则a可能是与其密切接触的浆细胞

C.若a是凋亡的细胞,则a被b吞噬细胞吞噬分解的过程与溶酶体有关

D.若a是HIV,则b是T细胞,HIV的入侵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逐渐瘫痪

21.下列对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后膜进入下一神经元内

B.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信号

C.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前膜和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

D.神经递质的传递是双向的

22.(滚动交汇考查)下图表示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开花影响的部分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和乙烯对该植物开花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B.生长素和乙烯在调控该植物开花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C.生长素通过影响基因A的表达影响乙烯的合成

D.该植物的开花,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23.青鲜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抑制植物细胞生长与分裂从而抑制发芽,科学家对青鲜素毒害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据图可知,浓度30mg/L以下,青鲜素的毒性相对较小

B.青鲜素是植物自身合成的一种植物激素

C.青鲜素可以延长马铃薯、大蒜、洋葱贮藏期

D.在农业生产中,使用青鲜素要考虑到药物残留、药物毒性和适宜的浓度等问题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54分)

24.(8分)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1)高等动物在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发生____________,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____________,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基因组成不同的配子。

(2)假设某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状态的细胞,甲、乙两个模式图仅表示出了Aa、Bb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那么,图甲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图乙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

(3)某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其产生的花粉经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5.(12分)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B、C、D分别对应体液中的哪一类?

血浆______________、组织液________、细胞内液________。

(2)对于内环境来说,相当于外界环境的是A、B、C、D中的____________。

(3)假如①为淀粉,则所形成的②从肠腔进入B中的方式是__________。

经过B的运输,②可到达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的最主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参与该作用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

(4)正常人体内的B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有缓冲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

26.(8分)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

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下图表示牵张反射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牵张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其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2)肌肉受牵拉时肌梭兴奋,兴奋以________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

兴奋再由α传出神经传至肌肉,引起收缩,α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细胞的接头部位类似于突触,兴奋在此部位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兴奋也经γ传出神经引起肌梭再兴奋,使肌肉收缩更有力,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

(3)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举起杠铃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这主要是由于大脑发出的冲动能作用于α和γ传出神经,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骨骼肌被过度牵拉时,会引起骨骼肌另一种感受器兴奋,通过脊髓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抑制α传出神经的活动,使相应肌肉____________,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7.(8分)细胞通讯是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使之产生相应的反应,细胞通讯对于多细胞生物体调节生命活动是必需的。

下图是几个细胞通讯的实例:

(1)A图中的激素是________(填激素名称)。

(2)B图中兴奋在突触处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使下一神经元__________。

(3)上图中传递信号的物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

上述过程表明细胞膜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作用。

(4)如果在B图中的A点给予有效刺激,则在B图中的____________点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

28.(9分)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

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

(1)图示反射弧中,a是____________。

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____________。

(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__________会形成痛觉。

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___。

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

29.(9分)回答下列问题:

(1)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可以通过________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

寒冷时,它与______________都具有增加产热的作用;饥饿时,它又与________________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

(2)某些神经元也能分泌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既可以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的__________变化,也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肾上腺素继续分泌,实现________调节。

由此可知,肾上腺素作为信息分子,既是__________,也是激素。

(3)已知药物V和肾上腺素具有相似的结构,现设计实验探究药物V和肾上腺素对小鼠耗氧量的影响(见下表)。

选取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鼠若干,均分为四组。

每组小鼠按表中所示注射药剂,其中A组注射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药物V的作用是__________呼吸速率,该药和肾上腺素的作用相互______________(填“协同”或“拮抗”)。

组 别

注射药剂种类

耗氧量

(×103mL)

药物V

肾上腺素

A

-

-

2.0

B

+

-

1.7

C

-

+

2.5

D

+

+

2.1

注:

“+”表示注射该药剂,“-”表示未注射该药剂。

答案解析

1.D 从图乙和丙看出,该动物为雌性,故该动物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性腺中可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图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发生基因重组;图丙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无同源染色体。

2.B 沃森和克里克发现的是DNA双螺旋结构;该结构由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形成,所以(A+G)/(T+C)的值与DNA双螺旋中的该比值不一定相等,DNA解旋酶可打开氢键。

3.D “奶树”是通过无性生殖繁殖的,而不是通过基因工程培育而成的,A错误;成年树与其根部细胞发育而来的幼树的基因型相同,B错误;从题干中不能得出

分泌“乳液”的植株是雌性植株,C错误;成年树分泌“乳液”是“奶树”的一种性状表现,属于表现型,D正确。

4.B 由题知,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会导致苯丙氨酸和苯丙酮酸蓄积,表现智力低下、毛发与皮肤颜色较浅等症状。

一个基因确实可以影响多个性状表现;由图知,若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突变同样会使黑色素减少,出现毛发与皮肤颜色较浅等症状,所以不是一个性状只受一个基因控制;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

而控制性状,如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会导致苯丙酮尿症;如果婴幼儿期限制对苯丙氨酸的摄入,苯丙氨酸和苯丙酮酸蓄积减少,可缓解患者的病症。

5.A 共同进化可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自然选择可导致物种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可育;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6.A 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多基因、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无致病基因,但可能借助配子遗传给后代;免疫系统一般能识别癌变后的细胞,但极少部分癌细胞未被监控、识别和清

除造成癌症发生;糖尿病患者常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可以促进糖原

合成,降低血糖浓度;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被破坏后,其他病毒可侵入正常细胞内增殖,但是人体红细胞结构特殊无病毒增殖条件

7.A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不会存在于血浆中,B项错误;胃蛋白酶在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不会出现在血浆中,C项错误;呼吸酶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D项错误。

8.B 内环境的成分不包括血红蛋白;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渗透压、温度、pH等的动态平衡;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但由于有酸碱缓冲物质,血浆pH略有下降。

9.B 图乙中,由3(神经节)和突触的结构特征可以判断1是感受器,6是效应器,在4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故2处不会有电位变化,R的指针不会发生偏转,而效应器可以发生反应,由于反射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故该刺激产生的反应不属于反射活动。

10.A 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图乙表示突触结构,兴奋通过图乙所示结构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

11.C 在静息电位时,钾离子外流,但钾离子的分布仍是内高外低,所以钾离子浓度甲处(膜内)肯定比乙处(膜外)高;图2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在静息电位时,膜外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都是0;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当兴奋传导至右电极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此时左电极处膜外电位仍为正电位,两电极之间具有电位差,会测到电位变化。

12.B ①与②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稀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①与③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通向小肠的神经,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产生,但也可能通过神经调节,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②与④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黏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

13.A 机体为适应不同的内、外环境,体内相应激素的分泌量也有所变化,如人饱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上升,但随着血糖含量的下降,胰岛素在体内会不断地发生代谢性失活并被排出。

机体内激素的这种变化,使调节作用更具灵活性、准确性、使机体适应于多变的环境。

14.B 本题考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是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经囊泡运输

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故A项属于胞吐作用。

mRNA通过细胞核的核孔运输到细胞质,故B项不属于胞吐作用。

胰腺的腺泡细胞的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与抗体分泌过程相似,故C项属于胞吐作用。

突触小泡与细胞膜(突触前膜)融合,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故D项属于胞吐作用。

15.B 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酶在细胞内、外都能发挥作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记忆细胞是在受抗原刺激后,由B细胞或T细胞增殖分化来的,也可以是记忆细胞在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来的;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激素只能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抗体作用于相应的抗原。

16.C ①胰岛素参与的调节为体液调节;②抗体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过程;

③小狗听到主人“花花”叫声就奔向主人属于条件反射;④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现象属于过敏反应。

17.A 甲细胞转化为乙细胞的场所是骨髓,A错误;乙细胞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能转变成浆细胞,表明乙细胞膜上有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B正确;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C正确;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已经失去了分裂和分化能力,D正确。

18.B B细胞和T细胞遇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裂,浆细胞不能分裂,A错误;T细胞受到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B正确;吞噬细胞受刺激后能识别流感病毒,但不具有特异性,C错误;“流感疫苗”即为灭活的病毒或减毒的病毒,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D错误。

19.A RNA一般不会直接干扰能量供给,即使它干扰了能量供给,也不会显著影响生长素受体基因的表达;与生长素受体基因转录的mRNA互补,可使mRNA无法正常翻译成受体蛋白;干扰翻译过程中肽链的延长,受体蛋白合成受阻;因为是生长素受体受到了影响,所以施加外源生长素后,植物仍然无

法长高。

20.B 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若b细胞内部被麻风杆菌入侵,则a是与其密切接触的效应T细胞;溶酶体可吞噬凋亡的细胞;HIV首先侵入T细胞,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逐渐瘫痪。

21.B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信号,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神经递质的传递是单向的,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2.A 生长素通过促进基因A表达出酶A,进而促进甲硫氨酸转化为前体物质进而生成乙烯,所以生长素和乙烯在调控该植物开花方面具有协同作用,B、C、D正确,A错误。

23.B 据图可知,浓度30mg/L以下,变异细胞的比例较小,青鲜素的毒性相对较小;青鲜素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青鲜素能抑制发芽,可以延长马铃薯、大蒜、洋葱贮藏期;在农业生产中,由于青鲜素有毒性,使用时要考虑到药物残留、药物毒性和适宜的浓度等问题。

24.【解析】

(1)高等动物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自由组合,或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基因组成不同的配子。

(2)根据题图分析可知:

图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染色单体,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所以图甲表示的是初级精母细胞;图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也不含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数目减半,说明细胞已完成减数分裂,所以图乙表示的是精细胞。

(3)单倍体通常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的植株配子发育成的个体都为单倍体。

答案:

(1)自由组合 交叉互换

(2)初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3)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25.【解析】

(1)根据题图所示毛细血管,确定B为血浆。

(2)消化道与外界直接相连,属于外界环境。

(3)消化道中的葡萄糖,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血浆内的,葡萄糖氧化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首先在细胞质基质初步氧化分解,然后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血浆中最主要的缓冲物质是H2CO3与NaHCO3。

答案:

(1)B D C 

(2)A (3)主动运输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4)H2CO3与NaHCO3

26.【解析】

(1)依据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牵张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