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0061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5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

第1课神州大地上的远古人类

考点:

时间:

距今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元谋人地点:

云南省元谋县

生产、生活:

会制造简单石器(工具),知道使用天然火。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时间:

距今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地点: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北京人生产情况:

使用打制石器,用树木制成木棒。

生活情况:

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过着群居生活。

身体特征: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元谋人和北京人都属于晚期猿人)

时间:

距今三万年

地点: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山顶洞人生产情况:

使用打制石器,懂得磨光(制)和钻(穿)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他们用骨针缝制衣服,制作装饰品,懂得爱美。

生活情况:

过着氏族生活,共同劳动无贫富贵贱的差别

考核要求:

1.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了解即可)

原始人类最早制造石器的方法,是用一块石头去敲击另外一块石头,以制成简单工具,这种打制石器,被称为旧石器,使用旧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年至1万年左右。

后来将石料磨制加工,制成比较顺手合用的工具,这种磨制石器,被称为新石器,使用新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万年至5千年左右。

2.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

(理解即可,会看图)

古猿和北京人头部的特点是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

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额。

3.海蚶是生活在海里。

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海蚶壳说明什么问题?

一万多年前北京的地貌同现在基本相同。

北京人头部复原图

因此,在山顶洞穴里发现海蚶壳,只能说明山顶洞人已经走得很远了。

4.议一议: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代表文化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生产活动

观念

社会组织

北京人

约70万-20万年

保留猿的

某些特征

打制石器

采集、狩猎;使用天然火

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

约3万年

和现代人

基本相同

开始掌握磨光和

钻孔技术;使用骨针

采集、狩猎;会人工取火

懂得

爱美

氏族

样题汇编:

1.(2013•恩施)“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

A.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B.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

C.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D.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2.(2013•龙东)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D)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元谋人

3.(2013•珠海)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

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A)

A.陕西蓝田B.北京周口店C.云南元谋D.浙江河姆渡

4.(2013•东营)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

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A)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2013•南京)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

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A)

A.会使用火B.种植水稻C.烧制彩陶D.铸造司母戊鼎

6.(2013•牡丹江)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A)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第2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

考点:

时间:

距今约1万年

河姆渡地点:

长江流域

原始居民生产情况:

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最早种植水稻,会制造陶器。

生活情况:

住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会挖水井,会制造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时间:

距今约六千年

半坡地点:

黄河流域

原始居民生产情况:

最早种植粟;饲养家畜,懂得纺线、织布、制衣,会制造彩陶,代表作有

陶器“四鹿纹盆”和“人面鱼纹盆”。

有些彩陶上出现了早期文字出符号。

生活情况:

住半地穴式的房屋。

时间:

距今约四五千年

大汶口地点:

山东大汶口(黄河下游)

原始居民生产情况:

磨制石镰、石锄,农耕经济有很大发展,会制造黑陶、白陶。

生活情况:

晚期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已处于阶级社会的边缘。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属父系氏族社会。

考核要求: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人物

发明

黄帝

造文字(仓颉造字),发明历法算术与音乐;制造车、船、衣裳和兵器。

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的方法。

炎帝

发明了制陶术,教人耕田并改进农具;炎帝化身神农尝百草,组织集市进行交易。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

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

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想象一下,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有怎样的劳动分工。

(理解)

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业生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教育小孩。

3.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

(理解并记忆)

因为大汶口晚期农耕经济有了更大发展,财富增多;氏族首领凭借权利拥有较多的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4.找一找:

从以上课文的叙述,你能找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三项。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5.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有哪些异同?

同:

(1)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母系氏族指:

子女、财产属于母系,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占主要地位);

(2)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发展;

(3)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4)生产工具先进。

异:

(1)半坡氏族是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典型,河姆渡氏族是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典型;

(2)半坡氏族最早培育了粟,河姆渡氏族最早栽培水稻;

(3)半坡氏族居民住半地穴的房子,河姆渡氏族居民住干栏式的房子;

(4)半坡氏族能制造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河姆渡氏族会挖水井,会制造简单玉器和乐器。

6.因为气候和地理环境不同,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房屋的形态不同。

(理解并记忆,会看图)

河姆渡氏族居民住的干栏式房子半坡氏族居民住的半地穴房子

样题汇编:

1.(2013•内江)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C)

①半坡遗址②元谋人③北京人④河姆渡遗址

A.②③①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

2.(2013•聊城)“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D)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2013•苏州)近日,苏州市工业园区唯亭草鞋山遗址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该文化遗址是典型的新石器文化时期的遗址,下列遗址中与其同位于长江流域的是(C)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

第3课中华文明之祖

考点:

战争

交战双方

战争结果

战争影响

阪泉之战

炎帝与黄帝

黄帝胜

炎帝部落并入黄帝部落。

两部合并后,不断繁衍发展,构成了华夏民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奉为中华名族的共同祖先。

(他们生活在距今约5000-4000年间)

涿鹿之站

黄帝与蚩尤

黄帝胜

为华夏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实质:

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公天下)

顺序:

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尧→舜→禹)

人物:

尧:

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舜:

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禅让制禹:

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表现:

(1)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

(2)这些被推举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任何特权。

时间:

黄帝之后,原始社会末期

原因:

社会生产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了

标志:

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

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

原始社人物:

禹(从部落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会的终结地位:

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时间:

黄帝之后,原始社会末期

影响: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国家产生,奴隶社会开始了

考核要求:

1.“人文初祖”是黄帝,“人文始祖”是炎帝与黄帝。

(熟记)

2.黄帝为什么被称为“人文初祖”?

(即是黄帝的贡献)

答:

(1)炎黄部落联盟经涿鹿之战打败蚩尤后,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黄帝建宫室,制作衣裳,挖井,发明舟车。

(3)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4)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乐谱。

3.“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治水。

从此,黄河水患变水利。

样题汇编:

1.(2013•福州)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租”的神话传说入物是(A)

A.黄帝B.尧C.舜D.禹

2.(2013•临沂)图1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

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A)

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

3.(2013•衡阳)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D)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2013•娄底)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已知最早远古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去(C)

A.北京周口店B.陕西蓝田C.云南元谋D.山东大汶口

5.(2013•连云港)毛泽东曾写道: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这里的“始祖”是指(D)

A.禹B.舜C.尧D.黄帝

6.(2013•昆明)“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材料中的“神农”是(A)A.炎帝B.黄帝C.尧D.舜

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

考点:

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意义:

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

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

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朝统治:

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都城在阳城

性质:

奴隶主阶级统治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政策:

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灭亡:

桀统治残暴。

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国君汤战胜桀,夏朝灭亡。

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商朝政治:

(1)商汤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2)盘庚迁都至殷,商朝才稳定了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灭亡:

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

建立:

公元前1046年,定都镐,史称“西周”

目的:

巩固统治

内容:

(1)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西周分封制

(2)诸侯的义务:

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

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意义: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灭亡:

后期政局混乱,周厉王时发生了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考核要求:

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理解)

此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

首先,夏桀、商纣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

其次,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结束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深得人心。

最后,商汤和周武王能够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部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

2.简单做一个夏、商、西周大事年表,内容要包括重要年代、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三大项。

重要年代

重要事件

重要人物

约前2070年

夏朝建立

禹建夏

约前1600年

汤灭夏,商朝建立

商王汤灭夏桀

约前1300年

盘庚迁殷

商王盘庚

前1046年

牧野之战,西周建立

周武王(姬发)灭商纣王

前771年

西周灭亡

周幽王

前770年

周平王将都城东迁至洛邑,建立东周

周平王

样题汇编:

1.(2013•佛山)陕西出土的大盂铜鼎铭文记载,周康王一次赏赐盂壹仟柒佰零玖个奴隶。

据此铭文判断,盂受赏赐时的身份是(D)

A.周康王的嫡长子B.大地主C.自由平民D.大贵族

2.(2013•白银)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候”,该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B)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3.(2013•珠海)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

右图所反映的是创建于西周时期的(B)

A.郡县制B.分封制C.行省制D.科举制

4.(2013•长沙)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B)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种姓制

5.(2013•济宁)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

这源于西周实行的(A)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

第5课甲骨文和青铜工艺

考点:

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发展过程:

青铜器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夏朝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

青铜器灿烂时期。

西周青铜器的品种更加丰富,多用于祭祀。

著名的青铜器有:

司母戊鼎(最大的青铜器,铸造于商朝)

四羊方尊(最大的方尊,最精美的青铜器,铸造于商朝)

 

含义:

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或“卜辞”

概况: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文字甲骨文意义:

(1)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风俗等情况,是今天研究

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

金文含义:

商朝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又称“钟鼎文”。

西周的毛公鼎(有500多字)

意义:

是研究商周时期历史的珍贵资料,对研究汉字的发展和书法艺术也有重要价值。

时间:

相当于中原的商、周时期

三星堆文化地点:

四川成都平原处

代表:

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样题汇编:

1.(201

3·淮安)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右侧图片所示文物透露出来的相关历史信息是(B)

A.原始居民的生活B.商周的青铜文明

C.春秋战国的纷争D.秦汉时期大一统 

2.(2013·东营)文物是考证历史的重要资料。

下面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C)

A.半坡彩陶B.大汶口黑陶C.司母戊鼎D.毛公鼎

3.(2013·连云港)文物反映一定时朗人类的社会活动。

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A)

①司母戊鼎②人面鱼纹彩陶③兵马俑④汉、胡服佣

A.①B.②C.③D.④

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考点:

东周:

公元前770年-前221年,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东周春秋:

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

战国:

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春秋五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争霸目的:

迫使各国承认他们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齐桓公: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后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春秋争霸晋文公: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晋楚双方)奠定了晋文公称霸的基础

著名霸主楚庄王:

问鼎中原

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

争霸战争的影响:

(1)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2)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

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3)加速了新旧制度的代替。

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

三家分晋:

韩、赵、魏三家分晋

战国七雄战争的目的:

兼并和统一

战国著名战役: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减灶诱敌”)

长平之战(赵军主将赵括“纸上谈兵”,四十万赵军被秦军坑杀,此役之后,东方六国从此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合纵与连横:

苏秦等联合六国抗衡秦国,称为“合纵”,秦国用张仪联合他国,称为“连横”。

考核要求

1.齐桓公称霸的原因或条件?

(1)齐国在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2)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根本原因)

(3)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2.本课相关成语:

退避三舍(晋楚“城濮之战”)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赵国蔺相如)

围魏救赵(齐魏“桂林之战”)减灶计(齐魏“马陵之战”)

纸上谈兵(秦赵“长平之战”:

赵括)老马识途(齐桓公争霸:

齐相管仲)

样题汇编:

1.(2013•宜昌)《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

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B)

A.牧野之战B.春秋争霸C.楚汉之争D.官渡之战

2.(2013•江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B)

A.夏商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三国时期

3.(2013•扬州)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A)

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

4.(2013•聊城)某同学利用右边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内容应是(B)

A.西周分封B.春秋五霸

C.战国七雄D.秦灭六国

5.(2013•山西)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B)

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赤壁之战

第7课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

考点:

春秋时期: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铁器牛耕战国时期:

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牛耕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牛耕技术的出现,是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时间:

公元前356年

人物: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

(商鞅是法家代表,又称卫鞅、公孙鞅)

目的:

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商鞅变法经济方面:

削弱中贵族特权,加强中央集权。

(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内容政治方面:

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1)按军功授爵,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2)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

社会生活方面:

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

作用: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政治得到改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设计建造者: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都江堰地点:

成都平原岷江中游

意义:

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考核要求:

1.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处死。

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

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

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样题汇编:

1.(2013•汕尾)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

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

A.小华:

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B.小丽:

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红:

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D.小强:

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2.(2013•梅州)战国后期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B)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

3.(2013•佛山)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C)

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③④

4.(2013•娄底)《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

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D)

A.建立县制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5.(2013•襄阳)商鞅变法发生在(D)

A.魏国B.齐国C.楚国D.秦国

6.(2013•随州)关于商鞅变法发生的根本原因,下列观点正确的是(D)

A.商鞅的诚信价格魅力B.秦孝公的坚定支持

C.地主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隶主土地私有制D.生产力发展

第8课春秋战国的文化

考点:

学派

时期

代表人物

历史地位

著作

思想内容

儒家

春秋晚期

孔子

创始人

“至圣”

《论语》

政治思想:

(1)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

(2)提出以“礼”治国,以“德”教化百姓;

教育思想:

(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

(2)因材施教,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3)学生要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

文化:

(1)整理和编订《诗经》;

(2)编写《春秋》;

(3)其言行被弟子编成《论语》。

孔子的学说在西汉汉武帝时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

孟子

“亚圣”

《孟子》

“仁政”治国;轻徭薄赋;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学说;反过捕,按令伐,可持续利用资源;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

有名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儒家

战国

荀子

代表人物

《荀子》

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春秋晚期

老子

创始人

《道德经》

思想主张:

(1)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相互转化;

(2)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辩证思想;

政治上:

主张无为,认为国家不安定是统治者造成的,提出“损有余而补不足”。

战国

庄子

代表人物

《庄子》

政治上:

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哲学上:

提出“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墨家

战国

墨子

创始人

《墨子》

“兼爱”:

希望人们互助互爱。

“非攻”:

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法家

战国

韩非子

代表人物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最喜欢其学说。

兵家

春秋

孙武

兵家鼻祖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战国

孙膑

代表人物

《孙膑兵法》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