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0111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txt有没有人像我一样在听到某些歌的时候会忽然想到自己的往事_______如果我能回到从前,我会选择不认识你。

不是我后悔,是我不能面对没有你的结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公共管理是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对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基本理由。

3.依据公共政策的从属关系,一般可分为、和具体政策。

4.政策评估会受到的不确定性、政策效果的多样性、的阻滞性、政策问题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

5.在西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存在着四种基本制度,即、集体谈判制度和弱势群体保护制度。

6.公共财政管理是政府对、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预算会计、政府审计等内容。

7.管理信息系统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信息管理者、信息使用者。

8.公共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表现于行政监督权、、审计、等职能的发挥。

9.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价值,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家对论证的基础之上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而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始建于()

A.19世纪末20世纪初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20世纪20年代D.20世纪20年代

2.政府失效理论对人的本质和行业的假设是()

A.社会人B.经济人

C.自由人D.复杂人

3.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

A.合理性B.合法性

C.操作性D.强制性

4.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组织结构形式。

A.职能式结构B.直线式结构

C.扁平式结构D.直线-----职能式结构

5.19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在文官制度上也盛行着()。

A.政党分肥制B.恩赐官职制

C.公务员制度D.事务官制

6.18世纪英国某种经济学家()在他某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A.威廉·配第B.马歇尔

C.亚当·斯密D.洛克

7.对每年或每项目收支的规模进行重新审查和安排,而不考虑基数的实际支出水平,这种编制预算的方式称为()。

A.基数预算B.单式预算

C.零基数预算D.复式预算

8.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府最大区别在于它所具有的()。

A.科学性B.便捷性

C.虚拟性D.有效性

9.大规模的公共部门绩效廉政评估始于()。

A.20世纪70年代初期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C.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D.20世纪50年代初期

10.职业道德立法是公共管理伦理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明显标志,而()是职业道德立法领先的国家。

A.加拿大B.英国

C.德国D.美国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2.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有哪些?

3.简释公民知情权的基本含义和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

4.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2.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完善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

五、案例分析(20分)

1.根据所给的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

2.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

3.字数要符合答题要求,一般不少于400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简要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计后,我国进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与此相适应,政府机构的改革也随之展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机构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和1998年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要求减少副职,提高素质。

通过这次改革,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减少到61个,同时也精简了大量的领导职数。

此次改革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但没有摆脱就机构论机构,就编制论编制的老框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因此,改革后在机构人员数量上有回潮的现象发生。

198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强调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

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直属机构、非设机构数量、人员编制都有明显减少。

国务院的部委从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原有的22个减少为19个,人员编制比原来的实有人数减少了9700多人,减少了19.2%。

但由于种种原因,职能转变没有到位,精简的机构很快又膨胀起来。

1998年开始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历年来力度最大的,也是取得成效较多的一次改革。

此次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此次改革同以住政府机构改革相比较其主要特点:

一是精简力度大。

国务院的组成部门由40个减至29个,减量为11个,减幅为27%;中央各部委办直属局公务员从1997年3.4万人减少到1.7万人,国务院人员编制总数减少了47.5%。

二是在组织机设置上有了一些新突破,这主要表现为:

⑴设立了由国务院宏观经济调控部门托管的国家局,即把原国务院工业经济专业管理部门全部降格转换成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下设的机构,同时对其职能做出了新的、明确的定位。

⑵设立和加强了公共服务机构,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信息产业部等新的职能机构。

尽管如此,此次改革的成本依然很高,中央财政并未因此而节约,反而为此多支出了20%。

除此之外,一些市场监管机构得到了强化,规格提高了。

如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成为正部级单位。

而一些部门下面也设立了很多司局单位,比如外贸部建立在了世界贸易组织司,还成立了中国政府世贸组织通报咨询局、进出口公平贸部。

还成立了一些正部级单位:

如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等。

这些部门职能的强化或许是必要的,但并非一定要通过提高机构行政级别来运作,这些现象都可以看作是1998年改革之后的回潮。

2003年3月6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这标志着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开始。

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组织变革的有关理论,说明如何使政府机构改革真正取得成效,摆脱“精简--------膨胀”的怪圈。

====================================

公共管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公共组织社会公共事务

2.巿场失灵

3.元政策基本政策

4.政策目标政策资源

5.政治任命制度公务员制度

6.国家财政收支财政预算与决算

7.信息源信息处理器

8.行政监察行政复议

9.人力资本理论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

2.2.B3.3.B4.4.D5.5.A

6.C7.C8.C9.A10.D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公益性、(也可称非营利性,是指其组织的宗旨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的专业的服务,而不是经营性的以营利为目的的。

)正规性和专门性。

由于非政府公共组织沟通了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架起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因此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着广泛性、针对性和中介性的作用。

3.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主要有:

①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对政策执行影响首先表现在政策的特性上。

其次,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执行。

政治体制主要表现于权力分配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方面。

第三,社会利益格局影响政策的执行。

②行政因素。

行政因素主要包括:

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和政策执行所需的各种资源。

③沟通因素。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政策内容的理解会影响到执行效果。

理解的程度受制于对政策的知晓范围和接受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有效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4.公民知情权也可称了解权和知悉权,可以分为广义的知情权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知情权是指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主要包括政治知情、司法知情、社会知情和个人信息知情等几项权利。

狭义的知情权则专指公民知悉、获取政府行政信息的权利。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对于政府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公开;二是政府向社会和公民公开信息。

政府信息公开有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主要表现为:

保证政府决策公正,遏制行政腐败;促进公民参与行政,保障公民知情权;简化行政运作环节,提高服务质量。

5.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基本精神包括:

功绩主义精神、法治主义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巿场主义精神和分权主义精神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答案要点

1.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是: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政府组织与其它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结果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说明,否则扣8分)

2.完善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⑴强化公共部门的绩效意识,并促使成员参与绩效改进

⑵转变观念,建立民本主义的绩效观念

⑶绩效管理的制度化

⑷制定灵活多样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规划

⑸建立重绩效评估体制

⑹建立全新的激励机制

⑺重视管理者的作用

(以上要点可结合实际论述,要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否则扣8分)

五、案例分析20分

基本要求:

1.根据所给的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

2.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

3.字数要符合答题要求,一般不少于400字。

本题答题要点:

如何使政府机构改革真正取得成效,摆脱“精简------膨胀”的怪圈,关键性的问题还在于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其次,全面分析影响组织变革的阻力,采取有效的消除公共组织变革阻力的基本对策。

(此处可参见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组织变革的有关要点阐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