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0725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24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4页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4页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4页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4页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4页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4页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4页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4页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4页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4页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4页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4页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4页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4页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4页
亲,该文档总共1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项目概述

按照杭州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杭州的布局形态从以旧城为核心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的网络化组团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条生态带”的开放式空间布局结构。

萧山城区作为“三大副城”之一的江南城的主要组成,是杭州大都市空间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4个街道,3个组团,2020年规划人口75万人,2050年为115万人。

西气东输管线的到来和东海天然气的上岸给萧山区带来了丰富的天然气。

为了很好地利用这些清洁能源,萧山区应抓住机遇,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引进天然气,促进经济的腾飞,为萧山区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东、西气天然气管线途径萧山城区,为萧山的城市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工程的接气点为梅仙桥清管站和临浦镇赵家塘。

由中国燃气建设有限公司承建萧山区的城市居民、工业、公共建筑、等用户的燃气输配系统,输配系统主要包括:

(1)城市门站

(2)2.5MPa高压管道

(3)高、中压调压站

(4)中、低压调压站

(5)中、低压输配管网

(6)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7)后方设施

(8)天然气储配站

至2020年萧山城区及萧山区规划年供应天然气量分别为16102万立方米、34554万立方米。

为满足城市居民、工业、公共建筑、商业用户的高峰小时用气需求,在梅仙桥门站建设一座天然气储配站,储配站包括2x3000立方米球罐及相关的配套设施,球罐的设计压力16Mpa,运行压力1.0Mpa。

1.2编制依据

1.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项目经营合同书

2.各有关部门关于天然气利用的确认数据

3.《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专项规划》

1.3编制原则

1.严格遵循国家、行业、地方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坚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节能降耗,坚持保护环境,做到“三废”治理、安全卫生等保障设施和工程建设同时进行;

2.贯彻国家能源政策,从萧山能源资源条件出发,统筹兼顾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从实际出发,重点突出近期,合理兼顾远期,既要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也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根据本工程输、配气特点,做到技术先进适用、流程安全合理、管理方便、易于维护,在确保管道长期安全可靠、平稳运行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工程投资;管线线路选择合理走向,尽量减少管线长度和施工难度,降低工程投资;

4.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先进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在充分利用现有燃气设施、发展水平的同时,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5.在技术经济合理和满足防火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地形,站内平面布置紧凑,流向顺畅,布局合理,尽量减少占用土地。

6.站场房屋设计风格与当地周边建筑相协调,注重外观形象设计和内在的实用性。

1.4编制范围

编制范围包括《杭州市萧山区天燃气利用工程专项规划》中所确定的范围;

具体设计内容包括:

1.站场输气工艺、总图及道路、仪表及自控、通信、供配电、供排水与消防、通风、防腐和土建等公用工程。

2.高压管道主体干线、穿越工程(穿越公路、河流)、管道防腐和阴极保护等;区内工业、公共建筑、民用等用户的供气管网。

3.工程概算,经济分析

1.5供气规模

近期(2010年)主要供气范围为市区及重要的工、商用户;高压管道及城市中压管网的干管通过能力以2020年计;

门站设计规模:

梅仙桥3.5×108m3/a,临浦2.5×108m3/a;

加气母站流量:

3000Nm3/h

1.6编制主要内容

(1)城市门站

(2)2.5MPa高压管道

(3)高、中压调压站

(4)中、低压调压站

(5)中、低压输配管网

(6)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

(7)后方设施

(8)天然气储配站

(9)天然气加气母站、天然气加气子站

(10)应急气源

(11)工程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分析

1.7编制期限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期限为2020年。

近期为2005-2010年,远期为2010-2020年,上游通气是该工程的实施必要条件。

1.8设计遵循的主要规范

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028-93;

2)《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

3)《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及局部修定本GB50183-93;

4)《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

A级钢管》GB/T9711.1-1999;

5)《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2部分:

B级钢管》GB/T9711.2-1999;

6)《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穿越工程》SY/T0015.1-98;

7)《输油(气)埋地钢质管道抗震设计规范》SYJ4050-97;

8)《原油和天然气工程建设站场总图设计规范》SYJ48-91;

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0)《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11)《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1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1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14)《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90;

1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GBJ16-87;

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2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2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

23)《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GBZ1-2002;

2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25)《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0007-1999;

26)《埋地钢质管道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设计》SY/T0019-97;

27)《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13-2002;

28)《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8

29)《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

3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31)《城市燃气分类标准》GB/T13611-92;

32)《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GB/T8163-1999。

33)《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63-95

34)《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GB15558.1-2003

35)《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件》GB15558.2-1995

1.9研究结论

本输配系统气源由东-西气所提供,目前该项目中的输气管道、设施均已经启动,萧山区已经纳入上游的供气范围。

萧山区已有LPG用户,公建、居民用气稳定,天然气消耗市场确定、可靠。

门站的设计压力为4.0Mpa,高压管线D529x9.5设计压力为2.5Mpa,中压管线设计压力为0.4Mpa,低压管线设计压力为10Kpa,供气压力级制为高—中—低三级压力级制,居民用气主要采用区域调压的方式将压力降至3.0kPa后送入户内;公福企业采用单独计量、调压至3kPa后送至用户。

本工程中小区内部供气管线采用钢质、PE管道。

本工程采用的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工艺成熟,在技术上可行。

根据本工程财务评价,萧山区天然气利用工程,到2010年其工程总投资为22612.88万元,整体项目盈亏平衡点为29.75%,项目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21.17%,所得税后为15.61%,投资回收期税前为8.07年,税后为9.05年,该项目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也能按时回收,整体项目从财务角度上看是可行的。

 

2.0杭州市萧山区概况

2.1自然状况

2.1.1地理位置

萧山区位于浙江省北部,钱塘江南岸,属杭州市,与杭州市西湖区、江干区和海宁市隔江相望。

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4’22”~120°43’46”,北纬29°50’54”~30°23’47”。

总面积1420km2。

全境东西宽约57.2km,南北长约59.4km。

四周边界:

东邻绍兴县,南接诸暨市,西连富阳市,西北接杭州市滨江区,北濒钱塘江。

浙赣铁路和萧甬铁路、104国道和03省道分别在境内汇合。

沪杭甬高速公路穿越境内。

萧绍运河东西横贯并沟通钱塘江、曹娥江等。

2.1.2地貌特征

本区地处浙东低山丘陵区北部、浙北平原区南部。

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中部略呈低洼。

地貌分区特征较为明显:

中部和北部为平原,中部间有丘陵。

全区平原约占66%,山地占17%,水面占17%。

平原高程为4.2~6.3m。

山地海拔最高744m,最低10m。

2.1.3河流水系

河流按地形和流向可分为三个自成一体又互有联系的小水系,统属钱塘江水系。

钱塘江自富阳长岭头附近进入本区,境内全为感潮河段。

潮位最高记录为9.58m,最低为2.31m,含沙量平均5‰,含盐度2‰左右,最高达11.3‰。

南部水系是以浦阳江为干流呈树枝状展布的河流湖泊水系,主要有浦阳江、永兴河、凌溪、凰桐江、径游江等。

中部水系为呈网状展布的河流湖泊水系,主要有进化溪、西小江、萧绍运河、南门江、湘湖、白马湖等。

北部水系为人工河网系统,呈格子状展布,主要有北塘河、前解放河、后解放河、先锋河、七甲直河、五堡河、长山直河、九号坝直河、大治河、永丰直河、方迁溇河、生产湾、长林湾、三官怖直湾等。

2.1.4气象

萧山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

总的气候特征为:

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冷空气易进难出,灾害性天气较多;光、温、水的地域差异明显。

年平均气温16.1℃。

年平均地面温度18.3℃。

最冷月平均气温4.3℃

年平均降雨量1402.5mm。

年平均无霜期248天。

年平均日照时数2006.9小时。

年平均蒸发量1223.7mm。

风向随季节转换,11月到次年2月,北北西风较多;2月起北北东风渐盛,3~6月和8月以东风为主;7月多西南风;9~10月多北风。

灾害性天气主要是:

寒潮、低温、暴雨、台风、冰雹和飑等。

2.1.5水文地质

杭州平原地下水主要有三层:

地表下的重力潜水、钱塘江古河床的承压水、隐伏基岩中的缝隙水(很少)。

由于基坑、管沟开挖多在15米以内,重力潜水(0.4-2.0米)对工程会有影响。

2.1.6地震

杭州基本烈度为6度区,上海-杭州为4.75-0.25级危险区的一部分,现杭州微震较多,以被列为全国重点抗震城市。

2.1.7地质

杭州地表以下0-7.5米以褐黄色砂质粉土为主,层状结构,15米以下卧有淤泥质软土,25米以下为陆相可塑-硬塑状粘性土,土质均匀地基较稳定。

2.1.8行政区划与人口

萧山区辖2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

全区739个行政村,91个居委会。

全区2003年末总人口115.74万人,其中非农人口27.84万人,农业人口87.90万人。

四个街道总人口24.9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6.06万人。

2003年全区人口出生率9.75‰,死亡率6.31‰,自然增长率3.44‰。

萧山区2003年末人口统计表

镇、街道

总人口(人)

其中非农人口(人)

镇、街道

总人口(人)

其中非农人口(人)

临浦镇

53248

19763

新街镇

59135

9330

瓜沥镇

63026

22774

新湾镇

35750

3610

义桥镇

45953

3262

楼塔镇

26158

1125

闻堰镇

24332

4552

党湾镇

40896

1284

坎山镇

47907

6137

浦阳镇

31185

1168

戴村镇

37842

1769

河庄镇

46657

1080

所前镇

36196

1181

宁围镇

52498

16704

衙前镇

23959

1215

进化镇

46385

1489

义蓬镇

55561

4425

益农镇

41365

978

靖江镇

32283

9796

城厢街道

119708

112249

党山镇

43500

1984

新塘街道

48711

8421

河上镇

28626

1817

蜀山街道

33433

3793

南阳镇

35821

2414

北干街道

47270

36120

2.1.9交通运输

2003年末,区内通车里程达726.32km,交通运输快速发展,全区机动车拥有量达21.71万辆,其中大客358辆,中小客车35496辆;公交运营车辆为212辆。

1999~2003四年时间,萧山区机动车平均增长率为24%,大大高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弹性系数在0.9~1.2之间。

2.1.10经济情况

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3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410亿元,比上年增长22.0%。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5544元,比上年增长21.4%,折4298美元。

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43.68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83亿元,增长42.9%。

据国家统计局新一轮全国百强县(市、区)测评,萧山再列第7位,浙江第1位。

2003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308.43亿元,比上年增长27.3%。

其中区属工业完成产值1285.61亿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66941元/人,百元固定资产净值提供利润18.80元。

全区1438个工业性投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0亿元,增长29.4%。

150个区级重点项目,竣工验收112个,完成投资额72.2亿元。

2003年进工业园区项目351个,投入资金达100.5亿元。

萧山城区现状工业用地1628.42×104m2,主要位于城区中部的萧山经济开发区和东部的萧山经济开发区桥南区块以及新塘街道的羽绒工业园内。

面积分别为:

618.23×104m2,205.46×104m2,182.54×104m2。

 

萧山区现状工业门类构成表

项目行业

企业个数

从业人数

年产值

所占比例%

所占比例%

万元

所占比例%

纺织印染

3200

52.09

130000

51.81

4001398

43.82

服装羽绒

500

8.14

60000

23.90

1370000

15.00

化工

600

9.77

5000

1.99

600000

6.57

机械汽配

1500

24.42

30000

11.96

2520000

27.59

电子信息

320

5.21

20000

7.97

320000

3.51

钢构网架

23

0.37

5939

2.37

321000

3.51

总计

6143

100

250939

100

9132398

100

2.1.11文教卫生、社会保障

2003年底,全区有198所幼儿园,183所小学,在校生89696人,52所初中,在校生51508人,15所高中,在校生32563人,电大在校生6000多人。

2003年末,全区有各类医疗机构76个,病床3108张。

2003年末,全区有各类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等福利机构34个,床位875张。

2.1.12公用事业

居民生活用电4.19108kwh,比上年增长22.0%。

2.1.13环境状况

萧山区的空气环境质量接近国家二级空气环境质量标准,总体上处于尚清洁到轻度污染水平。

由于萧山市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空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构成依次为:

TSP、SO2、NOX等。

随着全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剧烈变化,能源消耗不断加大,萧山区环境问题面临新的挑战。

2.2萧山区总体规划

2.2.1城镇体系框架

规划形成“一核三组团、三轴三级”的城市体系主框架。

一核:

萧山城区。

三组团:

义蓬、瓜沥、临浦城市组团。

三轴:

指杭甬高速沿线城镇发展轴、杭金公路城镇发展轴、钱塘江萧山通道城镇发展轴。

三级:

形成萧山城区—城市组团—一般城镇三级城镇等级结构。

2.2.2经济区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萧山区属杭州市一级经济区,划分为萧山城区经济区、东部经济区、东南部经济区和南部经济区四大经济区。

萧山城区经济区:

为绕城公路围合的区域,包括城厢、北干、新塘、蜀山四个街道,宁围、新街、闻堰三镇及所前镇北部,钱江、红垦农场,面积约265km2,规划建设用地164kkm2。

东部经济区:

包括义蓬组团(义蓬、河庄、南阳、新湾镇)和靖江、党湾、益农镇,面积约477km2。

东南部经济区:

包括瓜沥组团(瓜沥、坎山、衙前镇)和党山镇,面积约262km2。

发展以临港工业、轻纺工业、服装加工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和区域性物流中心。

南部经济区:

包括临浦组团(临浦、义桥、戴村镇)和所前南部、进化、浦阳、河上、楼塔镇,面积约412km2。

凭借其环境和交通有利条件,作为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空间。

萧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总量水平

年份

2002年

2005年

2020年

GDP(亿元)

335

500

1900

人均GDP(万元/人)

2.91(3530美元)

4.2(5000美元)

12(14400美元)

GDP平均递增率(%)

15.62

12

10

三次产业结构(%)

8.18:

59.28:

32.54

5:

53:

40

4:

46:

50

城镇化水平(%)

40.8

>50

78

恩格尔系数(%)

38.2和35.6

<35

<30

科技进步贡献率(%)

-

50

75

2.2.3人口及城镇化水平

总人口规模:

规划近期控制在125万人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远期控制在160万人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规划远景控制在280万人左右。

萧山区规划总人口规模一览表单位:

万人

区域

2002年

2005年

2020年

2050年

萧山城区

39.55

48

70

112

义蓬组团

28.75

32

45

95

瓜沥组团

17.75

18

20

36

临浦组团

13.68

15

18

30

其他城镇

15.23

12

7

7

户籍人口合计

114.96

暂住人口(一年以上)

5.70

总人口

120.66

125

160

280

萧山区规划城镇人口一览表单位:

万人

区域

2002年

2005年

2020年

2050年

萧山城区

28.29

30

60

100

义蓬组团

其中:

大学生

5.96

16

30

75

10

17

瓜沥组团

5.88

9

16

30

临浦组团

3.83

7.5

14

25

其他城镇

2.47

6

5

5

总人口

46.43

68.5

135

252

现代化建设的城镇人均用地指标单位:

m2/人

区域

人均居住用地

人均工业用地

人均道路广场用地

人均绿地

中心城市(城区)

30~35

<20

>15

15~20

组合城镇(城市组团)

30~35

20~24

10~15

15~20

重点镇

30~35

20~24

10~15

15~20

一般镇

30~36

16~20

8~12

15~20

2.2.4萧山城区

2.2.4.1萧山城区的定位

萧山城区具有沿江环境好、用地容量大、水资源丰富、地价相对较低、产业市场化程度高、政策机制灵活、毗邻区域主通道等综合优势,从其所处的区位及所拥有的资源与环境条件看,具备承担部分省域的科教、文体、旅游、信息及高新产业基地功能的优越条件。

省会与省域功能应从“环湖”向“沿江”发展。

因此在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萧山区和滨江区作为杭州市的江南副城。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江南城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

萧山城区是江南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城人口和部分市级功能转移的接纳地,培育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要空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研服务产业、外向型和环保型产业。

萧山城区的性质:

是杭州江南城和城市商务中心的主要组成,集研发、物流、休闲文化功能为一体的新城区。

萧山城区承担的主要功能:

生产功能:

以产业兴市,加快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基地建设。

管理功能:

以汇聚市内外、国内外部分大公司、大集团、大专院校以及跨国公司或地区分支机构为依托,强化对投资决策和产业发展、生产组织、经济社会管理的功能。

流通功能:

发挥萧山现有的市场优势,以健全的要素市场和市场体系,实现各类资源、商品要素、资本、人才、信息等流通功能,强化市际、省际、国际间的交流。

创新功能:

以国际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为基点,强化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功能。

服务功能:

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交通运输、通讯信息、中介咨询、会务展示、娱乐休闲等服务功能。

2.2.4.2萧山城区的用地规模

近期(至2005年):

建设用地控制在40km2,人均用地控制在135m2以内;

远期(至2020年):

建设用地控制在70km2,人均用地控制在115m2以内;

远景(至2050年):

建设用地控制在120km2,人均用地控制在120m2以内。

2.2.4.3萧山城区的布局结构

1)规划形成“一带一网七大片区”的生态网络化组团布局结构。

一带:

钱塘江沿江景观带。

一网:

即以城市快速路为若干生态廊道贯通与延伸,形成分割片区的城区绿色生态基质网络。

七大片区:

由北至南依次为西北片区(即钱江世纪城片区)、东北片区(即钱江综合产业园片区)、东部片区(即新街区块)、中部片区(即萧山新区片区)、西南片区(即湘湖旅游度假区与闻堰镇所在区块)、南部片区(即萧山旧城区与南部卧城区块)和东南片区(即新塘和所前区块)。

用地面积分别为:

31.33km2,34.69km2,26.78km2,36.08km2,36.7km2,37.62km2,36.99km2。

七大片区的规划功能分别为:

西北片区,与钱江北岸的钱江新城一起构成杭州市的中央商务区,是未来上海CBD多级网络的组成部分,承担办公、商务、金融贸易、会议展示、文化娱乐和居住等功能。

东北片区,形成具有科研教育、文化娱乐、观光旅游、高新产业等综合功能的片区。

东部片区,形成具有仓储物流、苗木花卉、居住等功能的片区,培育杭州的江南物资集散中心。

中部片区,将形成以行政、商务及研发为主体的城市中心区。

开发区的产业加工基地逐步转变为研发科研基地。

西南片区,开发特色生态休闲住宅区,作为湘湖旅游度假区的生活配套基地。

南部片区,形成环境优雅、休闲生态特色的城市居住片区。

东南片区,形成以发展羽绒工业制品为主,相应发展房地产、商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功能片区。

2)用地布局形成“六片五点”居住布局,“三轴三级七中心”公共设施布局,“三园区”工业布局。

规划形成“六片五点”的居住用地布局结构。

六片指钱江世纪城居住片、萧山经济开发区居住片、新街居住片、新区居住片、城厢居住片、城南居住片。

五点指钱江、桥南、新塘、闻堰、所前五个居住点。

规划容纳居住人口依次为:

16万人,18万人,15万人,18万人,16万人,13万人;4万人,2万人,4万人,7万人,3万人。

居住用地面积分别为:

68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