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0853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明家买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他发现真空管是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部件,那热水器内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他把问题告诉物理小组的成员,大家一起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

热水器内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环境温度有关;

猜想二:

热水器内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光照强度有关;

猜想三:

热水器内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真空管的材料有关。

(1)经查阅资料发现,真空管在内玻璃管的表面上涂有吸收涂层,用来吸收太阳辐射,其中太阳能属于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经阳光照射,太阳能转化成内能,水从涂层吸收热量,水温升高,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热水向上运动。

(2)实验小组在两根完全相同的真空管内装入初温、质量________的水,分别面对太阳光放入光照强度相同但温度不同的环境中,经过相同时间后测量水温,发现水温几乎相等。

由此得出猜想一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小组成员联系实际,想到夏天如果没有阳光,热水器的水温就较低,而冬天如果有太阳,热水器内水温就很热,于是他们得出结论:

热水器内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光照强度________(选填“无关”或“有关”)。

(4)在探究猜想三的实验中,该小组找到了三根外形相同但材料不同的真空管,给管内灌满水,面对阳光,每隔相同的时间检测罐内水的温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你建议他家应选择________制成的热水器。

材料

初温/℃

20min后的水温/℃

40min后的水温/℃

60min后的水温/℃

普通管

12

14

17

19

三高管

12

16

19

22

紫金管

12

18

23

28

 

【答案】可再生不变变小相同错误有关紫金管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再生能源是不需人为参与,可以循环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2][3]水从涂层吸收热量,水温升高,水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睡得质量不变,但由于水吸收热量,水的体积会增大,所以水的密度会变小。

(2)[4]实验要探究热水器内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真空管的材料等因素的关系,要控制真空管内水的初温、质量相同。

[5]其它条件相同,而环境温度不同时,经过相同时间后水温几乎相等,说明热水器内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环境温度无关。

说明“猜想一”是错误的。

(3)[6]夏天如果没有阳光,热水器的水温就较低,而冬天如果有太阳,热水器内水温就很热,说明热水器内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光照强度有关。

(3)[7]通过实验数据可知,在日照时间相同时,紫金管温度变化量大,所以应选择紫金管制成的热水器。

2.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如图所示,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中,小雨同学在两只烧杯中装入______相同的食用油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目的是使食用油和水在相同时间内______,从而通过______来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

(2)小雨同学进行实验时,每隔一分钟记录食用油和水的温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升高的温度∆t/°C

5

10

15

20

25

食用油的加热时间t/min

1

2

3

4

5

水的加热时间t/min

2

4

6

8

10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发现______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______的。

为了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物理量______,定义是: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它的______和______的比值;

(3)小明同学认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除了利用上述方法外,还可以使______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______。

【答案】质量吸收的热量相同加热时间质量不同比热容质量升高的温度乘积质量升高的温度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烧杯中装入的食用油和水要质量相同,因为探究不同物质的的吸热能力,除了物质的种类不同外,其它物理量都必须相同。

[2][3]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目的是让酒精灯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才能保证食用油和水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从而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

(2)[4][5]由表格数据知,质量相同的不同食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6][7][8]为了表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的特性,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这个物理量,其定义是: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的比值。

(3)[9][10]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还可以使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因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升高一般不同。

3.

(1)甲实验:

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提供的铺垫材料分别是毛巾、棉布、木板,为了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出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在水平桌面上铺垫实验材料的顺序应是______;

A.毛巾、棉布、木板B.木板、毛巾、棉布

C.毛巾、木板、棉布D.棉布、木板、毛巾

(2)乙实验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通过测量和比较______(选填“s”或“h”)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

(3)丙实验: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要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的物理量是______;

(4)丁实验:

研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中保持两个力F1和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

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两个力______。

【答案】As压力应该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为了进一步推理出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应让物体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才能进一步作出推理,而想要阻力越来越小,那么物体在水平面的接触面应越来越光滑,所以水平桌面上铺垫的材料顺序应是:

毛巾、棉布、木板,故A选项正确。

(2)[2]小球的动能不同,在水平桌面推动物体移动的距离也不同,所以通过测量和比较s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

(3)[3]丙实验中,要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的物理量是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不变。

(4)[4]丁实验中,将受到两个力大小相等力作用的小球扭转一定角度后,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那么松手,观察小车能否在扭转后的位置静止,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在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阳用同一实验装置,让从斜面上滚下的小钢球钻入水平面上的硬纸盒,如图甲、乙所示。

请完成以下实验。

(1)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中硬纸盒被推的远近,可得出:

质量相同时,物体的________越大,动能越大。

对比甲、乙两次实验还可以得出:

质量相同时,物体位置越高,重力势能________。

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硬纸盒所受滑动摩擦力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如果做图乙实验时,硬纸盒被撞后滑出木板掉落,为防止因此造成硬纸盒损坏,改进图乙实验再与图甲实验对比。

在不改变木板长度的情况下,应采用以下________方法。

A.换用质量更小的钢球B.给水平木板铺上毛巾

C.适当降低钢球的高度D.换用一个较重的硬纸盒

(3)若要採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另一因素,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选择两个不同的钢球,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

(4)小阳在原硬盒的上表面粘上砝码,设计了如图丙所示实验,採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通过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得出: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答案】速度越大相同C相同压力大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1]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知道,两球质量相同,释放的高度不同,即达到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根据硬纸盒被推的远近,可以得出结论是:

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对比甲、乙两次实验还可以得出:

质量相同时,物体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硬纸盒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受滑动摩擦力相同。

(2)[4]做图乙实验时,为了防止造成硬纸盒掉落造成损坏,可适当降低钢球的高度,这样小球的动能减小,撞击纸盒后前进的距离变小,就不会掉落了,同时还控制了质量和接触面相同,故C正确,应选C。

(3)[5]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若要探究影响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的速度相同,具体操作方法是:

选择两个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滑下。

(4)[6]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阳在原硬纸盒的上表面粘上砝码,改变了压力的大小,可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所以通过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

5.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小钢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

完成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其中h1=h3>h2,mA=mB

(1)本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选填“钢球”或“木块”)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甲、乙两图中,改变小球出发的高度是为了探究________对动能的影响;

(3)乙、丙实验中木块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选填“乙大”、“丙大”或“一样大”);

(4)ABC三个小球从斜面滚下时,_______球重力做功最多。

【答案】钢球速度一样大C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本实验探究的是钢球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因为钢球从斜面冲下的情况不同,其动能不同。

(2)[2]甲乙图中,两小球的质量相同,在斜面上的高度不同,是为了让小球冲下的速度不同,所以是探究速度对动能的影响。

(3)[3]乙、丙实验中,木块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因为同一木块在同一接触面上滑动,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4)[4]据题意知

mA=mBh2

据W=Gh得

WC>WA>WB

所以C球从斜面滚下重力做功最多。

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

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就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

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

,球A、B的质量分别为

)。

(1)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说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______无关。

(2)分析比较_______两次实验,可探究出的结论是:

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图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小于图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如图乙、丙所示,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

小明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表一(钢球撞击速度v=8cm/s

序号

钢球质量

木块滑行距离

1

100

10

2

200

20

3

300

30

 

表二(钢球质量m=100g)

序号

钢球撞击速度

木块滑行距离

1

8

10

2

16

40

3

24

90

分析表一、二两组数据可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答案】质量甲、乙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速度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甲、乙两图中,A、B小球的质量不同,由题意知,摆角相同,小球相对静止,小球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说明小球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质量无关。

(2)[2]如图甲、乙所示,

,摆角相同,两球的速度相同,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说明B球的动能更大,因此可得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3]乙、丙两图,小球的质量相同,

,所以乙图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小于图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因此可得:

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4)[4]对比分析表一、表二中三次实验数据发现,物体获得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但是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7.小明为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实验,让小球静止从斜面上滚下后与固定在右端的弹簧碰撞,斜面底端和水平面平滑相接,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通过______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实验中让同一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滚下,当高度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时,观察到弹簧被压缩得越短,说明小球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

(2)为了研究动能大小是否和物体质量有关,应该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滚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中小明发现小球压缩弹簧后被弹簧弹回到斜面上,为了研究小球被弹回到斜面上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分别将玻璃板、木板和毛巾铺在接触面(含斜面和平面)上,进行实验,而保证小球质量和高度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发现当小球在玻璃表面滚动时被弹回的高度最大,在毛巾表面滚动时被弹回的高度最小,因此小明认为小球被弹回的高度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4)小明在(3)实验所得结论基础上进行推理,接触面越光滑小球被弹回的越高,如果接触面光滑到没有摩擦,那么小球将______

A.沿着斜面匀速直线运动B.不能上升到初始高度,最终静止在平面上

C.上升到初始高度后静止D.能上升到初始高度,并在斜面和弹簧之间往复运动

(5)小明在(4)中用到一种科学方法,下面哪个定律或原理的得出用到了同一种方法______

A.阿基米德原理B.杠杆原理C.牛顿第一定律。

【答案】弹簧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相同DC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小球压缩弹簧,对弹簧做功,做功的多少反映了小球动能的多少,弹簧被压缩的程度越大,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

所以,可以通过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来反映小球动能的多少。

[2]实验中让同一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滚下,当高度越小时,小球达到水平面上的速度越小,弹簧被压缩得越短,说明小球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

(2)[3]要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由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可知:

就要控制速度不变,让质量变化;速度是通过起始点的高度来控制的,所以要控制两球从同一高度滚下。

(3)[4]斜面实验中,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可以让小球到达水平面上时保持相同的初速度。

(4)[5]接触面越光滑小球被弹回的越高,由此推理,如果接触面光滑到没有摩擦,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保持不变,那么小球将能上升到初始高度,并在斜面和弹簧之间往复运动。

(5)[6]牛顿第一定律:

水平面越光滑,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推理,当水平面绝对光滑时,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即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时,小车将匀速直线运动下去;牛顿第一定律也是在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得出的。

8.探究物体的动能:

(1)如图甲所示,小明先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他控制小车的____保持不变,让小车从斜面的____(同一/不同)高度下滑,目的是____.通过比较____,可以比较小车具有的动能.

(2)小明在操作中发现,不用斜面而直接通过人手推小车,也可以使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若采用此方法来推同一辆小车,____(能/不能)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理由是:

____.

(3)小华去掉木块,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两次实验中小车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____(第①次大/第②次大/一样大).

【答案】质量不同改变小车碰撞木块时的速度小车推动木块的距离不能用手推小车的速度难以控制相等第2次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滑下,是为了控制质量不变,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因此实验中他控制小车的质量保持不变,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下滑,目的是改变小车刚到水平面时的速度.通过比较小车推动木块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小车具有的动能;

(2)不用斜面而直接通过人手推小车,也可以使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但不能保证用手推小车的速度与小车从斜面落下的速度相同,不能控制好变量.所以采用此方法不能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3)第二次小车上放了砝码,相同高度质量更大,重力势能更大,小车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更多.

9.小南拿如图甲所示的装有弹簧的笔玩弹笔游戏,结果发现不同的笔弹得高低不一样,他认为:

笔弹起的高度与笔内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有关,那么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又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想①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它的材料有关;

猜想②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它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1)在上面的实验中,他们运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________两种物理思想方法。

(2)为了验证猜想①,在操作时除了控制小球、木块、水平面等相同外,还需要控制________相同。

(3)实验中可以用“木块被小球推动的距离”表示“弹性势能的大小”,请你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解释_____________。

(4)在完成实验后,小南又用不同质量的小球(m1>m2)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压缩同一根弹簧至相同位置后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得到木块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1和S2 ,忽略小球自身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请你比较S1和S2的大小关系。

________

【答案】转换法弹簧的压缩量弹簧弹出小球的过程是把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具有动能的小球推动木块移动对木块做功,小球动能减小S1=S2

【解析】

【详解】

[1]实验中,把弹簧的弹性势能转换为小球的动能,小球动能转换为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现出来,所以他们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两种物理思想方法。

[2]弹簧的压缩量也应控制相同。

[3]弹簧弹出小球的过程是把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具有动能的小球推动木块移动对木块做功,小球动能减小。

[4]两球把同一根弹簧压缩到相同位置时,弹簧具有相同的弹性势能,弹簧弹出小球时,两小球具有相同的动能,小球对木块做功使木块克服阻力移动一定距离,即小球动能转化为木块的内能也相等。

由于木块相同,阻力相同,所以以木块移动的距离也相同。

故S1=S2。

10.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

在六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上水和煤油,用六个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对它们分别进行加热。

表一和表二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

(设每分钟吸收的热量都相等)

表一液体种类:

烧杯号

质量(g)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分钟)

1

200

8

8

2

100

8

4

3

50

8

2

表二液体种类:

煤油

烧杯号

质量(g)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分钟)

4

200

8

4

5

100

8

2

6

50

8

1

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1)实验时可以用表中的_____来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

(2)比较烧杯号1、2与3(或4、5与6)的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

(3)比较烧杯号_____的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水吸收的热量多。

(4)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可初步得出结论:

_____。

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可初步得出结论:

_____。

【答案】加热时间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1、4或2、5或3、6同种物质,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的越大,吸收热量越大不同种物质,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相同,吸收热量不同(不同种物质,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不同,吸收热量可能相同)

【解析】

【详解】

(1)[1]用六个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对它们分别进行加热,加热相等时间加热器放出的热量相等,它们吸收的热量就相等,加热时间越长,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因此在表中是用加热时间来反映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2]由表中1、2与3(或4、5与6)的实验数据可知,水(或煤油)的质量不同而升高的温度相同,需要的加热时间不同,水(或煤油)质量成倍减小,需要的加热时间即吸收的热量也以相同的倍数减小,由此可得:

质量不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

(3)[3]由表中1、4或2、5或3、6数据可知,水与煤油的质量、升高的温度都相等而加热时间不同,水与煤油吸收的热量不同,水吸收的热量是煤油吸收的热量的2倍,由此可得: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水吸收的热量多;

(4)[4]由表中1、2与3(或4、5与6)次实验数据可知,同种物质水(或煤油)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的越大,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热量越大;

[5]由表中1、4或2、5或3、6次实验数据可知,不同种物质,水(或煤油)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相同,吸收热量不同;由表中2、4或3、5次实验数据可知,不同种物质,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不同,吸收热量可能相同。

11.物理兴趣小组成员想知道:

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呢?

他们在相同的烧杯甲、乙中分别装上了100g的冰、萘,用同样的酒精灯(恒热源)加热,并用停表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

熔化时间/min

10

4

 

(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_的。

(2)通过查找资料,他们知道为了表示晶体的这种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熔化热这个物理量。

依照热值的定义可知:

某种晶体熔化成同温度的液体时吸收的热量与其_____之比,叫做这种晶体的熔化热。

用字母

表示。

公式:

=_____。

(3)请你根据图中反映的甲烧杯中的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回答:

第10min时,甲烧杯中的物质所处状态是_____;甲烧杯中这种物质从

点加热到

点吸热为_____J;已知该物质从

点到

点吸热

,这种晶体的熔化热是_____J/kg。

【答案】不同质量

固液共存态

【解析】

【详解】

(1)[1]根据题干中的提供的数据可知:

冰和萘的质量相等,熔化时间不同(熔化时间不同也就说明了吸收热量是不同的),从而得出结论:

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2)[2]仿照比热容的定义,可知:

单位质量的某种晶体熔化成同温度的液体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晶体的熔化热;

[3]用字母

表示熔化热,则公式为:

(3)[4]由图象可知第10min时物体处于熔化过程,晶体未全部熔化,所以状态为固液共存状态;

[5]C点后冰完全熔化成水,100g的水从C点加热到D点(沸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