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专题六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农业工业 旅游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7090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复习专题六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农业工业 旅游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轮复习专题六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农业工业 旅游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二轮复习专题六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农业工业 旅游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二轮复习专题六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农业工业 旅游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二轮复习专题六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农业工业 旅游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二轮复习专题六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农业工业 旅游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二轮复习专题六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农业工业 旅游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二轮复习专题六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农业工业 旅游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二轮复习专题六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农业工业 旅游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二轮复习专题六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农业工业 旅游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二轮复习专题六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农业工业 旅游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二轮复习专题六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农业工业 旅游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二轮复习专题六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农业工业 旅游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轮复习专题六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农业工业 旅游业.docx

《二轮复习专题六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农业工业 旅游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复习专题六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农业工业 旅游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轮复习专题六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农业工业 旅游业.docx

二轮复习专题六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农业工业旅游业

专题六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农业、工业、旅游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东山镇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太湖之滨,西部山丘绵延,东部地形平坦直抵湖畔。

自古为鱼米之乡。

山麓和山坡分别是茶园和果园。

这里出产的名茶是碧螺春,这里的果园盛产橘子、枇杷、杨梅和白果。

读东山镇地形剖面示意图(图1),回答1~2题。

1.结合上文并读图1,东山的土地利用方式自西向东依次为 (  )

A.①果园②稻田③茶园④淡水养殖

B.①果园②茶园③稻田④淡水养殖

C.①茶园②稻田③果园④淡水养殖

D.①茶园②果园③稻田④淡水养殖

2.由上述资料判断,下列不是东山镇农业发展趋势的是 (  )

A.发展生态农业B.发展适应市场的农产品

C.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D.增加农业就业人口数

读图2,四个区域简图,完成3~4题。

3.关于四地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丁两地都是平原,气候宜人

B.甲、丁两地资源丰富,大量出口能源矿产

C.乙、丙两地气候特征、成因相同

D.甲、丙两地北部都有高大山脉,它们都对当地的南北气流有明显阻挡作用

4.关于四地人文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四地所在国都有世界著名的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园区

B.甲、丁两地所在国都在重点发展宇航技术

C.甲、乙所在国都是世界农产品出口国,其中A国出口经济作物,B国出口粮食

D.丙、丁两国都利用廉价的海运大量输入铁矿石,在本国领土上发展钢铁工业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合作迅速升温,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明显更快。

2007年,广西接待东盟国家旅游者达46万人次,而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之前的2001年只有13万多人次。

据此回答5~6题:

5.广西发展旅游业的国际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 (  )

A.政策优惠,旅游资源丰富

B.交通通达度高,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

C.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

D.对外交流频繁,从业人员素质高

6.有利于打造广西与东盟国际旅游合作平台的措施有()

①加强国际旅游交通对接,实现旅游交通便利化 

②大力营建高档消费场所,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 

③复制各国著名人文和自然景观,营造国际氛围 

④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推介会,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图3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

回答7~10题。

7.鞍山市的城市地域形态是 (  )

A.组团式B.疏松式

C.集中式D.放射式

8.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存在投入——产出联系

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

C.共用劳动力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9.不符合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  )

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B.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10.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高科技力量雄厚B.水陆交通便利C.水资源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

11.2008年7月7日,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7个世界遗产,三清山属于()

A.自然遗产B.文化遗产C.自然与文化遗产D.文化景观遗产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

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

“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

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

据此回答12~13题。

12.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D.蕴藏的资源数量

13.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读图4,回答14~15题。

14.甲地区近几年苹果连年丰产,而果农增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 )

A.政府部门乱收费,使果农负担过重

B.交通运输比较落后,苹果无法运往市场

C.农业生产资料投人成本越来越高

D.果农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苹果供大于求

15.乙地区是该省重要的稻米产区,其主要农业区位优势是 (  )

A.气候B.市场

C.劳力D.土壤

读“中国造纸工业分布示意图”(图5)。

回答16~17题。

16.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造纸工业发达.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交通便利B.原料丰富

C.市场广阔D.水源充足

17.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下列能够体现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

A.北京——木材、废纸、废布、废棉

B.广东——蔗渣、竹材

C.黑龙江——木材、竹材

D.山东——农作物秸秆、木材

图6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18~20题。

18.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

A.市场导向型B.劳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D.动力导向型

19.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20.现阶段,丙类工厂在我国宜转移到 (  )

A.环渤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D.中西部地区

旅游客流量一般会随着与目的地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其它因素的作用,旅游客流量的空间分布会在距离衰减规律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波动。

读图7,回答21~22题。

21.上图中,在700-1100km范围内出现了第二个客流分布高峰,其客源最主要来自 ( )

A.台湾B.福建

C.广东D.广西

22.从总体上看,三亚市的旅游引力场主要集中在1800km范围内,该范围内旅游客流累计百分比约为()

A.25%B.43%C.68%D.80%

23.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国旅游市场异常火爆。

读“中国重点城市旅游实力比较图”,有关图8中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海、广州、深圳是发展中旅游城市

B.大连旅游人次比值大于西安

C.大连、西安的旅游资源类型相同

D.北京的旅游实力是最强大的

24.“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欣赏旅游景观追求的境界是 ()

A.把握时机   B.抓住景观的特点 C.以情观景   D.选择观赏位置

25.阴影部分都是平原地区,图序地区与其适宜发展的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  )

图9

A.小麦、玉米、水稻、玉米B.天然橡胶、甘蔗、甜菜、可可

C.咖啡、可可、甜菜、棉花D.水稻、小麦、玉米、小麦

二、综合分析题(共4小题,共50分)

26.读图10,完成下列问题。

(11分)

(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3分)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

(2分)

 

(3)请分析,是什么自然因素使北京附近地区不能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

(2分)

 

(4)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

(4分)

 

27.根据下列材料和图11四回答问题:

(11分)

材料一: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将会促进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

(1)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观丰富多彩,说明了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___性,欣赏A地著名的水文地理景观应注意把握____________。

(2分)

(2)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最主要的消费市场是___________(填”区域内”或”区域内外”)。

这说明旅游资源的____________是有限的。

(2分)

(3)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

(4分)

 

(4)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国际化运作的前景“不可限量”。

据估计,2005年海外游客就达250万人次。

这将对该地区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3分)

 

28.读下表和图12,我国三个地区钢铁产量和区位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1)简述A、B两个地区钢铁产量差异的主要自然条件。

(2分)

 

(2)C地区面积虽小,但产量与A地区差不多,试分析C地区钢铁工业区位的优势。

(4分)

 

(3)指出A东北部;B两地农业生产最主要地域类型的差异,并分析其差异的区位原因。

(8分)

 

29.图13反映了美国汽车产业布局及区位选择的发展和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图13  汽车工业布局的变化

(1)试分析A城市能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城的工业区位优势条件。

(3分)

 

(2)分析巴尔的摩发展汽车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

(3分)

 

(3)过去,汽车相关产业大量集中在A城。

而现在汽车相关产业分散在各地。

试比较它们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8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C

C

C

B

C

A

B

D

A

C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C

B

C

D

D

C

D

D

C

D

二、综合分析题

26.(11分)

(1)位于北京城郊,接近消费市场;运输成本低;附近水源丰富。

(3分)

(2)粤海铁路的建成和火车提速(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2分)

(3)缺水(2分)

(4)纬度低,光热充足;一年四季连续生产;降水较丰富(4分)

27.(11分)

(1)多样观赏时机(2分)

(2)区域内最优吸引半径(2分)

(3)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本地区经济发达,市场距离短;本地区交通便利,各景点的交通通达性好;本地区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4分)

(4)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带动其他部门发展,促进经济发展(3分)

28.(14分)

(1)A:

铁矿、煤炭资源丰富;B:

铁矿、煤炭资源较少。

(2分)

(2)水陆交通发达;附近城市众多,市场广阔;工业基础较好,轻重工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4分)

(3)A东北部:

商品谷物农业(1分)B地:

水稻种植业为主(1分)

A东北部:

平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土地为肥沃的黑土;人口较少,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粮食商品率较高。

(3分)

B地:

山地、丘陵较多,气候温暖湿润,人口较稠密,为劳动密集型农业。

(3分)

29(14分)

(1)地处五大湖附近,水陆交通方便,运费低廉(1分);附近钢铁、机械制造业发达(1分)。

(2)临海,海运方便(1分);附近城市众多,人口稠密,市场广大(1分);接近国际市场(1分)。

(3)集中在A城优势:

相关产业集中,节省交通成本(1分);充分利用公共基础设施等(1分);具有集聚效应、规模效应(1分)。

不足:

环境污染较严重,资源、能源紧张(1分)。

分散的优势:

各零部件能选择最好区位布局,降低生产成本(1分);环境污染较少(1分)。

不足:

加大运输成本(1分);难以发挥规模效应(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