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1099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 三含答案.docx

高考专题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三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10篇三

漂流异邦的古代中国人

  如果不把商亡后箕子东奔朝鲜的传说以及对“徐福东渡”结局的猜测算在内,今天可以确切地指出最早漂流到今中国境外的我们的先人,就应当是西汉前期活动在“大宛”国(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秦人”了。

据《史记•大宛传》,当西汉军队围攻大宛的国度时,这些“秦人”在断绝了水源的围城之中帮助守军“穿井”。

从司马迁在另一处提到为大宛等国“铸钱、器”的“汉使、亡卒降”来看,所谓“秦人”,很可能也是被匈奴俘掠、后来投奔大宛的西汉军人。

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李陵。

华北汉地社会中也有人被掳掠、甚至逃亡到匈奴政权下去从事农业生产的。

后者成为迄今所知为改变个人生存的经济环境而出走异国的最早的人群,因为在那里他们受到的盘剥较轻。

两汉时因国内政治斗争的失败而出奔匈奴者亦时见于记载。

自东汉末年以来,日本也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流亡者远走高飞的一方天地。

  随着隋唐统一帝国的建立,古代中国人寓居他国的活动呈现某种新格局。

由于隋唐政权对突厥和中亚国家持续的军事活动,大批士卒流失在西域固属难免。

禁止汉族居民出家为僧的法令废弛后,汉族僧团的大规模膨胀导致西行求法或东渡弘法的高僧大德人数激增。

除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向西推进的商贾之家,通过海路移居东南亚的“唐人”,由唐经宋而入元,也代不乏人。

到了元朝,中国移民在南洋群岛已经相当多了。

  东南沿海的中国人向外移民,从晚明的1560年代起逐渐形成一个高潮。

明政府在这时开放海禁,使私人出海贸易的规模急剧扩大。

但由于明政府仍明令禁止移民海外,遂使出门在外多年的人不敢归国,实际上对移民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7世纪前后,吕宋马尼拉的华人已有两三万人。

清前期为孤立东南抗清力量,重新实行海禁,并对出国归来的人处以死刑,但其收效仍与明末禁止移民海外的政策略同。

鸦片战争前,东南亚的华人总数高达一百万人。

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人向海外移民的范围更扩大到北美。

大批中国人被当作“苦力”运送到美国,在西海岸为洋人开矿修路。

  明清两朝政府长期抱持敌视海外华人的立场,把他们当作化外“弃民”,视之为“无赖之徒”。

海外华人在羁留地区遭遇暴虐或不公正待遇,“天朝”往往置若罔闻。

直到清末,这样的政策才获得基本的调整。

“华侨”的概念于是进入中国的政治文化。

从光绪十九年(1893)“除华侨海禁”,到此后在各地设立领事馆,清政府终于对保护海外侨民的正当利益渐有意识。

但在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狂澜冲击之下,“满洲”政权的合法性已经无可挽救,海外的华侨成为推翻清统治的一种重要力量。

(摘编自姚大力《读史的智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现有史料来看,西汉前期活动在"大宛"等国的"秦人",可视作迄今为止能够确切地指出的最早漂流到异邦的中国人。

B.《史记》中两处记载的"秦人",实际上很可能是西汉军人,他们战败后被匈奴俘掠,后来投奔了大宛,从事穿井,铸造钱、器等工作。

C.华北汉地社会中被掳掠或逃亡到匈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是迄今所知为改变个人生存的经济环境而漂流异邦的最早的人群。

D.两汉时期,有些中国人在国内政治斗争失败后逃往匈奴,从东汉末年开始,日本也逐渐成为了这些政治斗争失败者的流亡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隋唐时期,朝廷持续不断地对突厥和中亚国家用兵,边境的战事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一时期大批士卒流亡到西域。

B.与两汉时期因战争和政治因素而移居国外不同的是,隋唐时期僧人、商人加入到移民行列,移居地域也更加广泛。

C.从唐代开始,有些中国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移居到东南亚,到元代时,居住在南洋群岛的中国移民的数量已相当可观。

D.1560年代,明政府开放海禁,使得东南沿海的中国人大量向海外移民,从这时起,逐渐掀起一个向海外移民的高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基于政治、经济方面的需要,海禁政策在明清两代数度兴废,但客观上都对移民潮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B.满清政府对移居海外的华人持敌视立场,将海外华人推向自己的对立面,使他们成为推翻满清统治的重要力量。

C.中国人向北美移民始于19世纪下半叶,大批中国人作为苦力在美国西海岸开矿修路,为美国的崛起作出了贡献。

D.清初的海禁政策直到光绪十九年才被废止。

同时清政府也改变了敌视华侨的立场,逐渐意识到要保护海外侨民的正当利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与西方的建筑文化自古就有着根本的区别。

  人与建筑截然分离,是欧洲建筑文化的一个根本性前提。

对欧洲人来说,建筑是人之外的观赏品,或只是住人的容器。

欧洲教堂尽高大深邃之能事,远远超出人的尺度,是神在人间的居室,而神绝非人,所以建筑仍然与人分离。

西方的哲学思想主张征服自然,其教堂、宫室、竞技场、歌剧院等建筑中难见人与自然的和谐。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大面阔,与自然接触的外墙与窗面积较小。

西方建筑中连有限的花园也造得与自然相对立,它从总体布局到水池、花草、雕塑、花盆以及小品建筑都对称严谨,树木也修剪成几何体型,花卉和灌木则被修剪成地毯状的模纹花坛,如凡尔赛宫中的花园。

这同崇尚“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古典园林截然相反。

  以“天人合一”为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建筑则是以人为主,在这里建筑与生活是一体的,建筑随生活而变,以生活为主。

而西方建筑中,人只是旁观者,人与建筑相分离。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是人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的观念见于各类建筑。

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这是古民居的特征。

因气候、地形、材料、生态等的不同,建筑也各有特点。

乡镇民居多为字、曲尺、三合院、自由式等格局,即使是四合院,也体现出日照、风体、绿化共享的功能,极力与大自然、与人相和谐。

  中西方在建筑文化方面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差别,那就是中国宫殿类建筑十分发达,而西方宗教类建筑十分繁荣,两者强烈的反差反映出建筑文化与其他人类文化一样,也是以人神间的冲突与调和作为其永恒的文化主题的。

  中国长久以来以“人”的观念为中心,而西方则一直以“神”的观念为中心。

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于一切的时代。

中国人信教也信神,但又总是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崇拜,去尊重。

西方则不然,一部建筑史其实就是一部神庙和教堂的历史。

虽然中国建筑以“人”为中心而西方建筑以“神”为中心,但在这两类文化的价值观念中,“神”都是永恒的,“人”都是暂时的。

正因如此,中国建筑发展了木结构材料,而西方建筑发展了石结构材料。

石结构的长久性与木结构的短暂性都充分说明了中国建筑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从审美来看,中国古典建筑以木为材,在质感上显得朴素、自然而优美;而以石为材的欧洲古典建筑质地坚硬、沉重而阳刚十足。

因此,以木为材的中国建筑比以石为材的欧洲建筑更具有可人的生命情调;比较起来,冰冷的石材会使建筑与人的关系显得略微有些紧张。

(摘编自赵慧宁《中西传统建筑文化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西方建筑呈现出人与建筑的“分离”或“融合”的迥异特征,不同的建筑文化都受到了各自哲学思想的影响。

B.中国建筑在必须面对自然时,不是像西方那样把建筑看作征服自然的手段与方式,而是努力融渗在自然中,与自然对话。

C.对于欧洲人来说,建筑只是人之外的观赏品,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建筑等同于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D.人神之间的冲突和调和作为一种永恒的文化主题,在中西方建筑文化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宫殿类建筑和宗教类建筑的各自繁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门见山,立足比较的思路,采用总分的结构,从两个大的方面谈中西方建筑在文化上的差别。

B.文章在论证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不同特点时,都运用了相当丰富的具体建筑实例,增强了真实性和准确性。

C.用哲学思想和文化命题来作为支撑论点的依据,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增添了文本的文化内涵。

D.“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建筑的影响是本文反复强调和重点论证的一个方面,哪怕是宫殿类建筑也体现出人本特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的教堂、歌剧院等建筑具有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等特点,而外墙和窗户的面积则相对小得多,这是与自然截然分离的体现。

B.中国古民居“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乡镇民居呈现出字、曲尺、三合院、四合院、自由式等不同格局,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道法自然”的观念。

C.中国的宫殿是一种将帝王的权威神化了的建筑,宫殿建筑的发达,与中国人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尊崇的观念有关。

D.中西方建筑的木结构材料和石结构材料呈现出质朴和阳刚的不同审美风格,这是以“人”为中心和以“神”为中心的不同价值观念造成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唐诗当然有着不同的读法。

买一本《全唐诗》,皓首穷经将它背得滚瓜烂熟,是否就意味着读懂了唐诗?

长篇随笔《唐诗的读法》,阐述了诗人西川对唐诗的另一番理解。

他认为,读唐诗,不能把古人供起来读,而应以同代人的立场去理解唐代诗人所关心的问题,理解他们创作的秘密何在,思考“古人为什么这么做”。

“只有当我们深入古人之间,看他们互相争吵,这时,古人才能活起来”。

这应当也是唐诗的另一种读法。

   采用何种态度阅读古文学,英伦才子亨利·希金斯在《如何读懂经典》中专用了一章的篇幅来回答这个问题。

他认为,在物质世界中无所用的诗,在物质世界以外却大有可为。

作家乔治·普登汉姆把诗比作“良药”:

“若能从容地悲伤,也是件乐事”,难过的时候,“悲伤本身”也有助于“治愈心病”。

在唐诗里,不但每一个物象都有其代表的意境,唐诗还“给我们当头棒喝……使我们从醉生梦死中惊醒,看到生命有多宽广”(美国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语)。

阅读经典,一是从古诗词中获得修养,二是创造的秘密,就是“古人为什么这样做”?

唐人怎么写诗?

又为什么写诗?

为什么好诗人多集中在唐代?

唐人写诗跟他们的生活方式之间是什么关系?

唐代诗人、读者、评论家的诗歌标准与今下相异还是相同?

他们又是如何处理他们的时代?

西川认为,诗“追求深层含义”,“值得讨论的问题太多了……”在他看来,“唐人写诗,是充足才情的表达,是发现、塑造甚至发明这个世界,而不是简单地把玩一角风景、个人的小情小调。

   “哲学家能在政治与道德思想的语言上另辟蹊径,诗人最重要的是在情感语言上别出心裁。

”西川并不完全认同亨利·希金斯这一观点,他认为,“以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发音来阅读以中古音写就的唐诗,这本身就有令人不安之处……”在他看来,即便“看出、分析出唐诗的立意之高、用语之妙”,也未必读出唐诗的“真实面”。

正如评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所言,所有文学形式中就属诗“最为隔绝在历史洪流之外”。

客观上,科举制度以及进士文化的存在,使得我们几几乎没有读唐诗的资格。

就像西川说的,“这话有些冷酷,但现代人真正进入进士文化确实不容易。

”一方面,唐诗的“字词和其意义的关系,比日常语言更加紧密”,而我们对唐诗的理解,多与我们过去的经验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唐代诗人(比如唐宋八大家)多为进士出身,就是普通士子所读的那些书我们也没有读过,他们受过整套儒家教育,而我们没有受过。

偶有接触,也不过皮毛乎?

尤其唐诗用典,我们真读不懂。

   “很多人讨论唐诗,讨论的只有‘诗’,没有’唐’。

他们讨论唐诗的方式与他们讨论宋诗或明清诗的方式没有区别。

”在西川看来,唐朝的诗人们也从未考虑或者改造诗歌的本身,既“不改造诗歌的形式”,也“不发明诗歌的写法”。

唐朝之所以成为诗歌的朝代,是付出代价的。

而最大的代价,是没有大思想家的出现。

在《唐诗的读法》中,西川从“进士文化”“儒家道统”等多个层面重返唐诗的写作现场。

(摘自刘英团《回到唐诗的写作现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确实可有不同的读法,诗人西川的唐诗读法,角度新颖,赢得了读者的心。

B.作家乔治把诗比作良药的看法,说明多读诗歌有益于我们的“心病”得到治愈。

C.布鲁姆对唐诗“给我们当头棒喝……”的评论,让我们再次意识到唐诗的魅力。

D.西川认为用普通话发音读唐诗,即使能看出其意高语妙,也不能读出其真面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以诗人西川对唐诗读法新解的观点,来说明仅仅把诗背得滚瓜烂热并不意味着就读懂了唐诗。

B.文章接连引用希金斯、普登汉姆和布鲁姆关于读诗的观点,回答了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阅读古文学。

C.文章叙述西川对希金斯观点的态度及分析,是为了表明要想读出唐诗的“真面目”,不能不注重分析诗人的情感语言。

D.文章结尾引用西川原话和阐述西川的看法,再次申明讨论唐诗要有“唐”性,读懂唐诗应多层面重返唐诗现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西川认为,把唐诗供起来读是不可取的,而以唐同时代人的立场去理解其所关心的问题及创作,深入感受他们的生活之态,更容易读懂唐诗。

B.阅读古典可以获得古诗词的修养和创造的秘密,在阅读中,西川思考的问题值得讨论的很多,而唐人写诗绝不是把玩一角风景,小情小调。

C.评论家伊格尔顿关于诗“最为隔绝在历史洪流之外”的论断,启示我们要想读懂唐诗,了解了唐诗产生的背景、文化,才能获得读唐诗的资格。

D.历史让唐朝成为一个诗歌的朝代,我们不仅要重唐诗的“诗”,也要重唐诗的“唐”,付出大代价成就诗歌的唐朝,有缺憾,更有荣光。

 

道德是民族之根,文明之本。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道德如同阳光、空气、水,滋养着中华民族,让炎黄子孙从漫漫长夜里走向黎明、走向辉煌,在生死存亡之际获得新生、永续发展。

道德是国家之基。

为政以德,以德治国,这是传统中国治理的根基。

以德治国,强基固本,乃是国家、民族长盛不衰,长治久安的良方。

章炳麟说:

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

稍稍浏览我国古代朝代更替史就可知道,封建王朝没落之际,莫不是礼崩乐坏,道德式微,统治者腐朽无德,官僚集团贪婪无度,人心涣散,民意背离。

“重莫如国,栋莫如德。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道德的支撑,那就如房屋缺了栋梁,必定是墙倾垣颓,大厦将危。

纵观历史,我们这个民族在每一个关键之处、每一个挫折时刻,都深深地刻着“道德”二字。

近代以来,中国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危困之局,面临着亡国灭种的险境。

尤其是抗日战争,这是民族历史上的大悲壮、大苦难,也更灵民族精神的大觉醒、大挣扎、大振作。

从政要到平民,从军人到妇孺,无数仁人志士投入到救亡图存的历史洪流中,不屈不挠者大有之,以身殉国者大有之,埋头苦干实干者大有之……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撑起风雨飘摇的旧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雷锋、焦裕禄等闪耀在新时代的道德星空图上,他们是德之楷模,国之栋梁。

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而道德是为人之本,处世之基。

范晔在《后汉书·崔实列传》里说:

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

西方哲语亦云:

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如同食物之于身体。

两者都不约而同地把道德的教化与修养比作精神的食粮。

法律、刑法、准则等都是药石,而人是不能靠吃药来维持生命的,因而它们必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今日之中国,欲民族复兴,首在立人。

立人之道,首在立德。

这个“德”,不是假仁假义,不是作秀与点缀,不是“吃人”的虚伪的“道德”,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理想追求,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信仰,是“为天下之忧而忧,为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境界,是舍我其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担当,是“修齐治平”的道德实践和人生磨砺。

道德没有大小高下之别,只要抱有善念,不舍善行,人人皆可圣贤,人人皆可舜尧。

(摘编自管斌《道不孤单,德不孤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道德如同阳光、空气、水,滋养着中华民族,是民族之根。

B.道德是国家的基石,而以德治国则是治理国家的根基,也是一个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良方。

C.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史中可以看出,一旦道德由盛转衰,统治者就会腐朽,王朝就会没落。

D.“栋莫如德”意思是道德如同国家的栋梁,一个国家如果失去这个栋梁,那它必定亡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立足于巾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开篇表明道德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B.文章论证道德在国家、民族发展中的作用时,既摆事实讲道理,又注重正反对比。

C.文章在论述“人无德不立”时,先引用他人言论,后辅以形象的比喻,说服力强。

D.文章结尾强调个人立德重要性,并认为个人只要注重道德修养,就可以做个贤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也曾遭遇黑暗,但是道德让中华民族走向黎明、走向辉煌。

B.无论是抗日战争这样的苦难时刻,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时代,我们不缺少道德的楷模。

C.因为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所以人不能离开道德这个社会基础,更不能依靠“吃药’维持生命。

D.道德对于人和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这个“道德”不是伪道德,而是崇高的道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最近,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了官司。

有人批评其质量堪忧,有人质疑其在数字化过程中,将一些珍贵的原声母带交给日本公司,使这些母版文物有可能被盗录和损毁。

谁是谁非,当事人各执一词。

此次事件,使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程得以进入公众视野。

保护音像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集体记忆,通过数字化方式保存我国珍贵的音像档案意义重大,但关键在于其获得永久性保存后,如何才能变成活的文化?

在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着双重悖论。

第一重悖论,在全球化时代,大众流行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掘墓人。

同时,全球化时代又呼唤传统文化的复兴。

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用“全球通用”的审美标准席卷全球,鲸吞蚕食各国各地区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迅速消弭多样性、异质化的地方性文化。

这种全球趋同化的大众流行文化浪潮,使得很多非西方社会的民族和人群,愈益面临失去独特文化身份的危险。

只有接续传统文化的根脉,复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根,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

第二重悖论,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

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看戏,现在不喜欢呢?

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

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时,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

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色彩浓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

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视频时,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

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

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

如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2014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

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真正走向了世界。

对于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一定要跳出“死文化”的陈旧观念,不能把传统文化变成活标本、木乃伊。

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借助大众流行文化巨大的承载力和传播力,使传统文化以鲜活的形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大众文化趣味、艺术审美的一部分。

唯有如此,传统文化才能再度获得复兴和繁荣。

(选自封寿炎《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母版文物的原声母带在日本被盗录和损毁,表明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质量堪忧。

B.音像遗产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可以获得永久性保存,但如果不能走向大众,就会成为“死文化”。

C.全球趋同的大众流行文化侵占传统文化生存空间,消弭地方性文化,将使各民族失去独特文化身份。

D.传统文化面临信息化、数字化的巨大冲击,其中传统戏剧受到的威胁要远大于其他领域的传统文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官司为开端,引出对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工程的讨论。

B.文章具体分析了全球化时代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的双重悖论,并对悖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论证。

C.文章以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热映为例,论证信息化、数字化使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可能。

D.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为如何把传统文化变成“活文化”提供了新思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众流行文化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为代表,审美标准是“全球通用”,具有巨大的承载力和传播力。

B.要想在全球化浪潮中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就必须接续传统文化的根脉,复兴传统文化资源。

C.把握好信息化、数字化这一契机,就能够改变“死文化”的陈旧观念,使传统文化重焕生机,繁荣发展。

D.借助技术力量和大众流行文化的力量把传统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传统文化复兴的有效途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法律法规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具体规则,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

“运用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这里的法律法规当然包括各个部门法,其中,商法也不例外。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融入商事法律制度,首要一点是找到商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

  首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部分,商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契合性。

商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极其重要的部门法律,与其他法律一道肩负着构筑社会主义法治秩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使命,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相一致,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法治。

同时,商法作为直接以保障营利为宗旨的部门法,对于促进社会成员创造财富和推动国家繁荣昌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法中调整各利益相关者权利保护与企业治理的诸多制度安排,对于增进社会主义民主尤其是经济民主、推动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提升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均具有重大意义。

这使得商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保持着紧密的关联性。

  其次,商法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契合性。

商法的本质是市场规则。

其不仅规定了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市场主体设立、经营、变更、终止的法律规则,而且还规定了法人财产权、股权、职工参与权等各类市场主体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权利;不仅规定了为公司提供融资渠道的证券法律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风险防范和保障的保险法律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支付工具的票据法律机制等一系列市场交易机制,而且规定了保障各类市场主体权利与商法目标实现的法律责任机制。

这些规则,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

  就此言之,商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自由有着紧密的联系,能否真正体现自由是我们审视商法制度是否为良法的一个重要标准。

而要实现市场主体的自治,必须充分尊重每个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

(摘编自郝磊《商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找到商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才能将二者互相融合在一起。

B.商法也要与时俱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商事法律制度是时代的要求。

C.商法是直接以营利为宗旨的部门法,能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法律依据。

D.商法能够规定各类市场主体的法律规则并保障与之相关者的利益及基本权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