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1504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ocx

《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ocx

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3章第34节DNA的复制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概述DNA复制方式的假说及实验证据。

2.掌握DNA复制的过程及精确复制的原因。

(重点)

3.理解基因与DNA、染色体的关系。

(重、难点)

1.通过对探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的分析,再一次体会“假说—演绎法”。

2.利用数学方法归纳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一、DNA的复制

1.对DNA复制的推测

(1)提出者:

沃森和克里克。

(2)假说内容:

①解旋:

DNA分子复制时,DNA分子的双螺旋解开,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

②复制

③特点:

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这种复制方式称作半保留复制。

2.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1)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

(2)实验方法:

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

(3)实验过程

用含15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获得含15N的DNA细菌的DNA

转入含14NH4Cl的培养基中

↓一段时间

取细菌,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

(4)实验预期

①亲代DNA分子中两条链均含15N,DNA分子密度高。

②复制一次产生的DNA分子中,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DNA分子密度居中。

③复制两次产生的DNA分子中,有两个DNA分子双链均含_14N,DNA分子密度较低;另两个DNA分子中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

(5)实验结果:

与预期一致。

(6)实验结论:

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3.DNA复制的过程

(1)DNA复制的概念、时间、场所

①概念:

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②时间:

细胞分裂前的间期。

③场所:

主要是细胞核。

(2)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3)特点

①过程:

边解旋边复制。

②方式:

半保留复制。

(4)准确复制的原因

①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进行。

(5)意义:

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给子代细胞,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

2.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1)遗传信息:

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

(2)特点

①多样性: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

②特异性:

每一个DNA分子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③稳定性:

DNA分子的结构较稳定。

3.与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关系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4.基因的延伸

对于遗传物质是RNA的生物,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证明DNA复制方式的实验只能用同位素标记N。

(  )

2.在证明DNA复制方式的实验中,从Ⅰ代开始细菌DNA分子中至少有一条链含14N。

(  )

3.DNA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新合成的DNA分子中两条链均是新合成的。

(  )

4.任何生物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  )

5.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  )

6.每个DNA分子所具有的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  )

提示:

1.× DNA的组成元素有C、H、O、N、P,这几种元素都有同位素,所以标记任何一种元素都可以。

2.√

3.×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子代DNA的两条链中包含了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

4.× 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禽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等)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5.√ 6.√

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问题探究]

若DNA分子的复制为全保留复制,则实验预期是怎样的?

复制n次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的结果如何?

提示:

亲代DNA分子中,两条链均含15N,DNA分子密度高;子代DNA分子中,两条链均含14N,DNA分子密度低。

复制n次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只有两条带。

1.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假说

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

提出者

沃森和克里克

内容

(1)解旋:

DNA分子复制时,DNA分子的双螺旋解开,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

(2)复制:

以解开的两条母链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形成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

特点

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的DNA分子中的一条链,是半保留复制

2.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分析

(1)实验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

(2)实验原理:

含15N的双链DNA密度大,含14N的双链DNA密度小,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15N的双链DNA密度居中。

(3)实验假设:

D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

(4)实验预期:

离心后应出现3条DNA带。

①重带(密度最大):

两条链都为15N标记的亲代双链DNA。

②中带(密度居中):

一条链为14N标记,另一条链为15N标记的子代双链DNA。

③轻带(密度最小):

两条链都为14N标记的子代双链DNA。

(5)实验过程

(6)过程分析

①立即取出,提取DNA→离心→全部重带。

②繁殖一代后取出,提取DNA→离心→全部中带。

③繁殖两代后取出,提取DNA→离心→1/2轻带、1/2中带。

(7)实验结论:

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的。

易错提醒:

(1)该实验在探究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2)该实验也可以用P、C等元素进行标记。

(3)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取DNA的时间,以大肠杆菌繁殖一次所用的时间为间隔。

1.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将其移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离心分离,如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一代DNA应为② B.子二代DNA应为①

C.子三代DNA应为④D.亲代DNA应为⑤

C [亲代DNA全为15N,应为⑤,复制一次后,DNA一条链为15N,一条链为14N,应为②;复制两次后形成4个DNA,其中2个全为14N,2个是一条链为15N,一条链为14N,应为①;复制三次后形成8个DNA,其中6个DNA全为14N,2个DNA的一条链为14N,一条链为15N,故C错。

]

2.下列有关“探究DNA的复制过程”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将利用NH4Cl中的N合成DNA的基本骨架

B.通过对第二代大肠杆菌DNA的密度梯度离心,得出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

C.将含14N/14N-DNA的大肠杆菌放在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所获得的大肠杆菌的DNA中都含有15N

D.将含15N/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若将提取的子代大肠杆菌DNA解旋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将只出现1个条带

C [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将利用NH4Cl中的N合成含氮碱基进而形成DNA两条链之间的碱基对,A错误;通过对亲代、第一代、第二代大肠杆菌DNA的密度梯度离心,对比分析才可得出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B错误;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将含14N/14N-DNA的大肠杆菌放在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所获得的大肠杆菌的DNA中都含有15N,C正确;将含15N/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若将提取的子代大肠杆菌DNA解旋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将出现轻、重2个条带,D错误。

]

DNA分子的复制

[问题探究]

1.DNA复制可以发生在任何时期吗?

提示:

不能,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

2.DNA复制的结果是什么?

提示:

DNA加倍。

[归纳总结]全面理解DNA的复制

1.DNA复制的场所主要是在细胞核(凡是细胞内有DNA的地方均可复制)。

(1)真核生物: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其中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2)原核生物:

核区、细胞质(如质粒的复制)。

(3)病毒:

宿主细胞内。

2.真核生物细胞核中DNA复制发生的时间:

分裂前的间期。

3.复制所需的酶是指一个酶系统,不仅仅是指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还包括DNA连接酶等。

(1)解旋酶的作用是破坏碱基间的氢键。

(2)DNA聚合酶的作用是连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3)DNA连接酶的作用是连接DNA片段。

4.两个子代DNA的位置及分开时间:

复制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由着丝粒连在一起,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时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知识拓展:

(1)复制起始点指复制是从DNA分子的特定部位开始的。

原核生物每个DNA分子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

(2)由于真核生物DNA相对较长,常利用多起点的方式进行复制,有多个复制起点。

这样可以加快复制的速度。

(3)生物界存在如下两种复制方向:

①从起始点向一个方向进行,通常称为单向复制。

②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进行,通常称为双向复制。

大多数生物染色体的DNA及病毒环形DNA等的复制是双向的,并且是对称的。

1.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在复制过程中解旋和复制是同时进行的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D.两条新的子链通过氢键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B [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双链解开,变成单链,A错误;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所以解旋和复制是同时进行的,B正确;水解成的两条单链都可以作为DNA复制的模板,C错误;形成的DNA分子中各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组成一个新的DNA分子,D错误。

故选B项。

]

2.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

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A [由该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可看出:

DNA分子复制有多个复制起始点,且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箭头代表DNA复制方向),DNA分子复制需要解旋酶参与。

这种多起点复制可有效地提高复制速率。

由图示不同复制起点复制出的DNA片段长度不同可知:

DNA分子的多个复制起点并不是同时开始复制的。

]

方法归纳

(1)DNA复制过程中若DNA双链上出现复制环则说明是双向复制。

(2)若复制环大小相同,则是同时复制,否则为不同时复制。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问题探究]

在刑侦领域,DNA分子能够像指纹一样用来鉴定个人的身份,你能解释其中的生物学原理吗?

提示:

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每个人的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序列是不同的,且每个人的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序列是特定的。

1.全方位理解“基因”

(1)本质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结构上,基因是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3)功能上,基因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位置上,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关系

3.基因、染色体、蛋白质、性状的关系

(1)对于真核细胞来说,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基因的次要载体。

(2)对于原核细胞来说,基因存在于拟核中的DNA分子或质粒上,DNA是裸露的,并没有与蛋白质一起构成染色体,因此,没有染色体这一载体。

1.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个基因都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

B.DNA分子上的每一个片段都是基因

C.DNA分子的结构发生改变,基因的结构不一定发生改变

D.真核细胞的核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 [每个基因都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A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错误;DNA分子的非基因结构发生改变,不会引起基因结构变化,C正确;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

]

2.下列有关DNA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多样性的原因是DNA分子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B.含有200个碱基的DNA分子,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200种

C.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基础

D.DNA分子的多样性是指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C [DNA分子的多样性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含有200个碱基的DNA分子中,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00种。

]

[课堂小结]

知识网络构建

核心语句归纳

1.DNA复制需要DNA模板、4种脱氧核苷酸做原料以及酶和能量。

2.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

3.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4.DNA通过复制,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5.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6.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1.下列有关探究DNA复制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利用了同位素示踪法

B.细胞有丝分裂一次意味着DNA复制一次

C.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后,DNA在试管中的位置与相对分子质量无关

D.实验结果说明了DNA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C [探究DNA复制的实验利用15N标记亲代细胞的DNA,在含14N的培养液中连续分裂两次(在每次分裂的间期DNA都复制一次),分别取分裂一次和分裂两次的细胞DNA,进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DNA在试管中的位置取决于DNA分子所含同位素的情况,即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实验结果说明了DNA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

2.真核细胞中DNA复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DNA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

B.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

C.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和形成都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D.DNA分子的准确复制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 [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DNA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提高复制效率,A正确。

DNA为半保留复制,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B正确。

DNA解旋酶破坏碱基对的氢键,使DNA双链解旋,DNA聚合酶形成磷酸二酯键,C错误。

碱基对之间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遗传信息准确地从亲代DNA传向子代DNA,D正确。

]

3.沃森和克里克在发表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论文后,又提出了DNA自我复制的假说。

下列有关假说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复制时,双螺旋将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

B.以解开的两条单链为模板,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

C.形成的DNA分子包括一条模板单链和一条新链

D.形成的两个DNA分子是由两条母链、两条子链分别结合而成

D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自我复制的假说为半保留复制,即形成的DNA分子包括亲代的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

]

4.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正常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有很多个基因

B.复制、分离和传递,三者都能相伴而行

C.三者都是遗传物质,三者都能行使生物的遗传作用

D.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传宗接代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决定后两者

C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是DNA与基因的载体,而不是遗传物质。

]

5.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请根据图示过程回答问题。

(1)由图示得知,1个DNA分子复制出乙、丙2个DNA分子,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DN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细胞提供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的两条子链的方向是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的。

(4)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场所是__________等;细胞分裂过程中,在复制完成后,乙、丙分开的时期为___________。

(5)DNA分子通过复制,将__________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连续性。

[解析] 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其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解旋过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DNA的2条脱氧核苷酸链是反向平行的关系,那么以这两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子链的方向也应该是相反的;真核细胞内DNA分子复制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等;复制后的DNA分子分别存在于两条染色单体中,染色单体分开发生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DNA分子复制的意义是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答案] 

(1)半保留复制 

(2)能量(ATP) (3)相反 (4)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有丝分裂后期、减数分裂Ⅱ后期 (5)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

教材课后练习与应用

教材P56

一、概念检测

1.

(1)× 

(2)×

2.B 

C

二、拓展应用

1.提示:

31.6×108×10-9×2=6.32(个),可能有6个碱基会发生错误。

产生的影响可能很大,也可能没有影响。

2.加速DNA分子复制的速度

教材P59

一、概念检测

1.B 

二、拓展应用

1.DNA检测。

因为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2.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这是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基础。

复习与提高

教材P62

一、选择题

1.C 2.A 3.A 4.D

二、非选择题

1.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DNA碱基序列的一致性越高,说明在生物进化过程中,DNA序列的变化越小,亲缘关系越近。

2.

(1)不相同 DNA具有特异性

(2)稳定性 它们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体细胞构成 DNA分子具有多样性 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不同

(3)所有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整个生物界是由此产生的一个多分支的物种起源,同时又在不断的进化发展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